陳 果
一
古路小學成了“網(wǎng)紅”,校長申其軍名震四方。如果知名度是一架天平,古路村幾百口子打捆放一頭,申其軍單獨扔一邊,頓也不打往下沉的,準保是申其軍。
當然,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那時的古路村一切都是貧乏的,貧乏到給人取名字也缺乏想象力。舉例來說,村上開大會,叫一聲申其軍,至少有兩個人應聲起立。一個是退位多年的老會計,另一個是古路小學前校長。
作為后者的申其軍出場之前,我們先來看看這所位于四川省漢源縣永利彝族鄉(xiāng)萬丈絕壁上的鄉(xiāng)村小學校。
說不清是什么時候開始,村里有了學堂。先生打山外面來,就著一間茅草房,拿肚子里不多的墨水換些洋芋、蕎子糊口,這同后來來村里的補鍋匠拿半生不熟的手藝換點糧食養(yǎng)家沒多大區(qū)別。這是方塊字進入古路村的最開始,在那之前,別說漢字,村里聽到過漢話(直到現(xiàn)在,村里人還稱漢語為漢話)的人也屈指可數(shù)。只可惜那時候能從口里騰出糧食來的人少,舍得拿比命金貴的糧食去換也不知有啥用處的漢字的人更少,沒等到解放,學堂便解散了。
懸崖邊再次響起讀書聲是1951 年。作為全鄉(xiāng)第四個公辦教學點,上面一次性派來兩個老師。師資力量增長了一倍,生源卻維持在原來水平——之前的私塾,最好的時候,學生也沒超過八個。這樣的局面卻沒能穩(wěn)定下來,1958 年,隨著劉成煜、伍元煜兩位老師離開古路,公立學校重蹈了私塾覆轍。
1961 年,政府下了決心,非把學校辦好不可。村小設在咕嚕巖,古路村其余五個大隊,每個隊都建起校點,老師都是在永利鄉(xiāng)招聘,以免學生登天梯走絕壁,以免公辦老師離家遠,安不下心。不能不說,不管是讓學生就近入學,防止他們在每天來回兩三個小時甚至五六個小時的懸崖路上出現(xiàn)意外,還是體察公辦老師嫌遠嫌苦嫌寂寞的人之常情,就地取“才”,當時的決策者找準了癥結(jié)。可惜“療效”并不理想,“全面開花”的局面只維持了幾年。究其原因,讀書無用的觀念根深蒂固,有的校點招生比政府招商還難。再說,招來的都是民辦教師,低待遇遇到高海拔,落差太大,招得來人,留不住心。至于來村里“鍍金”的老師就更留不住了,只要一轉(zhuǎn)正,人家身上某個零部件就不好用、不能用了,其實不想走可是不能留了。這樣的情況一多,村民就有了議論,古路村沒有小學,只有民辦教師報到處、公辦教師轉(zhuǎn)正點。
到1982 年,除了村小,只有三隊流星巖、五隊馬鞍山兩個校點還在苦苦支撐。也是1982 年的秋天,古路村發(fā)生了兩件大事。一件是姜騰全得了胃癌;另一件是除姜騰全外,全村讀書最多的申其軍從馬托初中畢業(yè)。姜騰全是永利鄉(xiāng)中心校校長,在老家養(yǎng)病的他見流星巖校點又沒了老師,一邊吃藥一邊給僅有的三個娃娃上課。一個月后,病情進一步加重,姜騰全住進醫(yī)院。
這就到了申其軍出場的時候。區(qū)教辦主任李俊松找到申其軍,姜老師一走,流星巖又得停課,你來頂一下如何?
姜騰全沒教過申其軍,教過申其軍的老師早就在轉(zhuǎn)正后遠走高飛了。經(jīng)驗言說一切,申其軍知道,說是讓他代課,真正要讓姜老師再把他替下來,那是擺聊齋。這也是他怦然心動的原因:如果先“代”后“民”,由“民”而“公”,不說是鯉魚跳龍門,至少也能跳出“農(nóng)門”,蛻了“農(nóng)皮”——“農(nóng)皮”包裹之下,只有面對黃土背朝天的日復一日、吃了上頓沒下頓的年復一年。憑良心講,申其軍爽快接招,另一個原因同樣至關重要:滿地跑的娃娃都沾親帶故,他不忍心看著他們成了“睜光瞎”。
第二年春季開學,上面做出決定,撤銷流星巖、馬鞍山校點,申其軍和馬鞍山校點代課老師向玉海調(diào)村小任教。后來才搞清楚,村小唯一的老師向開強調(diào)萬家村去了,村小的“坑”得有人去填。
說到這里得補充一句,被撤銷的流星巖校點第二年得以恢復,只因從流星巖到咕嚕巖的路實在太遠太險,讓幾歲的娃娃“兩頭黑”攀懸崖上學,沒人放心得下。這個校點在后來的十年間一直處于停停辦辦、辦辦停停狀態(tài),仍然是因為老師走了又來、來了又走。1995 年春季開學,娃娃們坐在教室里,卻沒有等來他們的老師。流星巖校點不得已再次關門,直到后來連村小也關門大吉。
二
回到村小。兩年后,向玉海也轉(zhuǎn)正了、調(diào)走了,古路村小只剩下申其軍一個老師——而且還是名不正言不順的“代民師”。
“代民師”還是“代校長”。用帶了“長”的目光審視學校,申其軍的心往下沉了又沉。全校只二十七個學生,卻有四個年級。一個人給四個班上課,這個課怎么上,他希望有人先給他上一課。
相信別人不如相信自己可靠,他相信,只要用心,世界上沒有問題是不能解決的。一二年級在一個教室,三四年級在另一個教室,給靠近講臺的一年級講課時,他讓教室后面的二年級做作業(yè),另一個教室的兩個年級自學。給二年級上課時,就讓一年級做作業(yè),三四年級繼續(xù)自學。以此類推,二十分鐘一節(jié)的課,他一天要上不下十節(jié)。等到放學,申其軍又該批改作業(yè)了。改完作業(yè),擠出時間,他又得去家訪——甘友能來學校要走三個小時的路,鞋破得都快穿不穩(wěn)了,他得提醒大人別把娃娃凍著;申其云上課時一副苦瓜臉,下課又偷偷躲到墻角里哭,一問才知道父親喝酒后對母親拳打腳踢,母親死了心,去巖邊尋了絕路,他得警告申紹兵,千萬別再傷了娃娃的心;李友全一連幾天沒來學校了,他要當面給家長發(fā)出最后通牒:學校是學知識、講規(guī)矩的地方,不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放牛場,再這樣下去,你家娃娃就別來了……
叫人別來了,只是嚇人不咬人的把戲,真要有學生和家長鐵了心回去念“農(nóng)業(yè)大學”,嚇得睡不著覺的那個人不是別人,是他申其軍。道理明擺著的,一群娃娃都看不牢,村里人會說這個申其軍讀了那么多書也就這點本事,看來這書,他是讀到了牛屁股上了。
當了一年代理校長,申其軍心里想的東西跟以前有了一些不一樣。由“代”轉(zhuǎn)“民”、由“民”而“公”的目標之外,他又有了新目標——在我的手上,讓學校變好。
怎樣算好?村里適齡兒童入學率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申其軍說,入學率達不到九成,這個校長當著都沒勁。他還真把自個兒當校長了。
茍向甫8 歲了還光著屁股滿山跑。申其軍找到茍樹方:你家娃娃頭腦靈光,一看就是讀書的料,天天伙起牛耍,可惜了。
茍樹方說:也沒光放牛啊,挖洋芋,掰苞谷,他樣樣干起來都像模像樣。
他腦殼這么夠用,讓他一輩子扛鋤頭,那是抵門杠作牙簽——大材小用。
茍樹方聞言笑了:莫非說,他還能從書本子上讀得來二兩出息?
依我看,這個娃娃只要進了學校,讀出八兩,只多不少!
茍樹方的笑就從不信任變成了不自信:要想他讀書讀成公家人,再活三百年,我也長不了那么大個膽!
申其軍笑著搖搖頭,把目光停穩(wěn)在茍樹方臉上,無論如何,讓他讀幾年書沒壞處吧。至少,學來的漢字可以當拄路棍,可以陪他下山。申其軍這句話有一個不言自明的背景,村里好多人都怕下山、怕進城,因為他們和大山以外的世界隔著一座更高更大的山——語言的山。
茍樹方似乎有些動心了,但他的決心明顯又被拖住了后腿:不怕申老師笑話,一學期學雜費要十多塊,我家哪拿得出來。
古路人不愛“賣窮”,實在要“賣”,一定也是被逼到了山窮水盡。知道這一點,申其軍也就知道,茍樹方是有心讓兒子讀書的,阻止娃娃進入學校的是四面漏風的這個家,是找不到來路的學雜費。申其軍禁不住同情起目光比臉龐顯得成熟的茍向甫來:如果有一根火柴,他也許會燃成一個火把。在你尚且無力選擇命運的時候,命運已經(jīng)替你做了選擇,這樣的現(xiàn)實,多讓人心痛。沒有條件上學,沒有接受科學文化知識的機會,沒有走出貧困的能力,這樣的人生不就是一副石磨么?——無論時間如何流轉(zhuǎn),循環(huán)的軌道也一成不變。古路人要活得和從前不一樣,要從貧窮落后的軌道上跳出來,必須走出這個怪圈,而跳出怪圈和走出大山一樣,需要找到路口,需要一條路,學校就是那個路口,科學文化知識就是那條通往遠方的路。申其軍相信自己八年的書沒有白讀,相信自己的判斷不會有錯,恰恰是這份自信,讓他變得憂慮也變得焦灼:茍向甫這樣好的苗子都不能招進學校,要把其他娃娃拽進來就更難了。入學率低位徘徊,他把學校辦好的目標就要落空,目標落空就意味著自己沒本事,讀了八年書還是沒本事,恰恰也說明讀書無用,說明他的書讀在了牛屁股上。
就從茍向甫這里打開缺口。決心下定,申其軍又一次去了茍樹方家。話沒說上三句,茍樹方又把話扯到了錢身上:要是手上寬裕,我早把娃娃送過來了,哪還等得到今天!
現(xiàn)在不說錢,你先把娃娃送過來再說。申其軍直截了當。
茍樹方聽清了他的話,卻覺得是聽岔了:讀書也可以賒賬?
申其軍笑了:不叫賒賬,我先幫你墊著。
茍樹方眼睛睜得大大的:申老師你要想清楚!聽說你一個月代課工資只有二十二塊五,我家這日子過得是顧得了身子顧不了屁股,哪天才能打翻身仗我不曉得,這個錢要墊到哪天,我也不曉得!
申其軍顧左右而言他:只要發(fā)狠,茍向甫這個娃娃肯定有前途。
取下第一塊磚后,拆除一堵墻變得順利多了。申其軍旁敲側(cè)擊,大人們的從眾心理和面子觀念推波助瀾,古路村小學入學率一年一個臺階,到1986 年,全校已有84 個在校學生。申其軍的工資漲到了二十九塊五,拿在手上的錢卻不如剛來時多——他先后為十余名學生墊付過學雜費,這當中有的后來歸墊了,有的一墊就是二三十年,當年的學生家長都記不得了,或者想到物價今非昔比,都不好意思再提起還錢的事。
擴展生源只是辦好學校的第一步。學生一多,桌凳就不夠用了,別的地方畫“三八線”,申其軍的學生只能畫“十字格”。四雙小手放在一張課桌上,擠得一會兒這個的書掉下去了,一會兒另一個的本子起了拱,再一會兒就有人為“爭地盤”吵得面紅耳赤。申其軍愧疚不已:學生像是學生,學校不像學校,這校長當?shù)貌患案癜。?/p>
為了讓自己越過及格線,申其軍不光拼,而且下了血本。
仗著人熟,他從自己腰包里掏出一百塊錢,請村里木匠會樹金做了8 套桌凳。再讓人家做這沒有賺頭的活兒,他開不了口。桌子上的筆和書本還在一個勁兒地往下掉,只有自己動手豐桌足凳了。他將批改作業(yè)延遲到晚上進行,騰出來的時間,將臨時抱佛腳學來的一點木工手藝現(xiàn)學現(xiàn)用,熱炒熱賣。桌面是修建學校時用過的兩副墻板裁切而成,桌腿和做凳子的材料,有的是他從申紹兵手上收購,有的是他從學校旁邊人戶里打的秋風。
桌椅差不多拼湊齊整,申其軍又給自己提了一個要求——是學校就該有個籃球場,對吧校長?還是就地取材,他把淘汰下來的一張黑板豎著鋸掉五十厘米,籃板便有了雛形?;@球架是兩根松木,雖是“材料”吃緊,看起來和籃板也還般配。巴掌大的操場,連籬笆也是后來才有的,籃球從坑坑洼洼的地上彈跳起來,方向全無規(guī)則,學生們因而拍球也和投籃一樣小心翼翼——要是彈得一高,方向一偏,籃球出了操楊,只怕難以撿得回來。
孩子們激動萬分又謹慎無比的樣子讓申其軍心里有一種揪著扯著的疼,越是心疼,他越是發(fā)誓要對他們好,用他盡可能的付出,彌補老天制造的不公。
為學生墊付學雜費是好,親手制作桌凳是好,熬夜批改作業(yè)是好,爬坡下坎家訪是好,給生病的學生端水喂藥是好,一絲不茍為他們上好每一堂課是好……
好字易寫,好事難做。個中尤其艱難的,每期開學去中心校領取書本和教具可以算上一樁。從古路村到中心校要走六七個小時,往回走,背著百十來斤,路會顯得更長一些。早上四點,申其軍打著手電筒出發(fā)了。交完該交的取完該取的,已是下午四五點鐘,見他背著書要往回走,中心校老師說,你這時候回去都幾點了?山高路陡,黑燈瞎火,不如住一宿,明天早點出發(fā)。申其軍說,提前沒打招呼,娃娃們都會去學校,他們有的單邊要走幾個小時,我今天不趕回去,他們明天就得白跑一趟。
一個也不能少,一課也不能少。心窩里揣著這兩句話,一個人走在路上,申其軍也就忘記了孤寂勞累。老木孔的雪地上,流星巖的懸崖邊,水井槽的泥漿里,申其軍沒少絆倒。每次倒下,他的第一反應都是將散落的書本收撿起來,像鈔票般碼放齊整,若是有書本沾了污泥濁水,就是把衣服脫下來,他也要給他們擦拭干凈……
三
申其軍的堅持感動了村民,也感動了區(qū)教辦和永利中心校領導。他們給古路小學增派來兩名老師?!皢紊怼鄙倪@是要結(jié)束了嗎?申其軍心里起了一絲漣漪。誰知好景不長,新來的老師一個教了兩學期,一個教了三學期,也都在“民轉(zhuǎn)公”后調(diào)離古路。
他們想走,申其軍理解。別說他們,他也想走。1988 年,他有了長子,1993 年有了二兒子申華剛, 1994 年又有了女兒申燕。除此之外,1994 年,娃的大舅在礦山上打工時丟了命,舅母跟人跑了,留下三個娃,大的三歲,小的一歲,也都跟著他們。雖說這時候申其軍工資長到了每月55 元,但靠這點錢養(yǎng)活一大家子,太難了。和調(diào)走的老師來自村外不同,他自己就是古路村的,這些娃娃同他一樣,都是呷哈后人,別人心一硬也就走了,他的心也硬過,可只要被那些柔嫩的沾著露珠的目光一碰,立刻就像吹到半大的氣球漏了條縫,瞬間就癟塌下來。除了心軟,他想走未走還有一個原因——對于“轉(zhuǎn)正”,他始終心存僥幸,這么多年都過來了,那么多人都轉(zhuǎn)正了,就這樣放棄,他不甘心。這幾乎是他一生最大的理想,也是他唯一可以被視之為理想的目標。這個目標里藏著他對三尺講臺的熱愛,藏著一個編外教師的自尊,藏著他對知識與命運辯證關系的理解,也藏著他希望家里的娃們有錢上中學、讀大學的心心念念。
2005 年,縣上出資二十余萬元將古路小學改造為磚混結(jié)構。次年6 月,縣政府專門就解決民辦教師遺留問題下發(fā)文件,考試合格的民師可以正式入編,申其軍離目標似乎又近了一步。申其軍興沖沖去教育局報名時才知道,要有中師以上文憑才可以報名考試。只顧埋頭拉車,忘了抬頭看路!申其軍想,如果有時間,別說中師文憑,只怕成人大專的本本我都有一摞了,真要被這根硬杠子攔在外面,老天爺就太沒有人情味了。他找鄉(xiāng)政府和區(qū)教辦出面幫他說話,請他們書面為他求情、爭取變通,他們倒是痛快答應了,然而在縣政府門前等了五天,申其軍等來的答復仍是:這是上面的政策,我們也愛莫能助。
太陽火辣辣地曬在身上,申其軍心里卻像是結(jié)了一層冰。是時候兌現(xiàn)諾言了——自己在心里說過一百遍不干了,人無信不立,今天的結(jié)果,就是對自己最大的否定。申其軍想去山外換個活法,瞌睡遇到枕頭,礦老板慶其華找到他說,以前叫你來,喊山一樣你都不應。不過現(xiàn)在也不遲,給我當會計,每月保底一千塊。
這時候,申其軍每月工資只有195 元??丛阱X的份上,他應了下來。
慶其華前腳剛走,永利鄉(xiāng)黨委書記茍國軍后腳就進了屋。年輕的書記心事比申其軍的還重:申老師,曉得你想不通,我也不想勸你……
謝謝書記不留之恩。申其軍反應不慢。
茍國軍尷尬地笑了笑:你一走,這個學校就又停了。這么多娃娃沒人管,一夜回到解放前。
另外再請一個不就得了?頓了一下,申其軍又說,真要重視,請上兩個三個也不多。
茍國軍說的也是大實話:就別說兩個三個了,鄉(xiāng)政府窮得叮當響——不瞞你說,我昨天親自去莫朵動員過一個人,人家開口就是一千多!所以……
申其軍趕緊截住他的話:這就是政府的事了。你們大會講正義,小會講公平,讓我一個代民師操縣政府的心,哪里來的正義,又哪里來的公平?何況說,我又不是不曉得我是個啥東西。假裝是校長,打屁都不響!申其軍越說越激動,口水星子差不多都濺到了茍國軍臉上。
茍國軍不光不生他的氣,臉上反倒溢出了笑:要說不響,那是冤枉。這么多年來,你申老師教過的學生少說也有一兩百個。這當中,茍向甫考上大學,石萬民、張騰超考上中師,當了公辦教師。沒有你就沒有他們的今天,他們響了就是你響了,他們給古路爭光,歸根結(jié)底,是你在給古路爭光。
申其軍早給自己講過紀律,千萬提高警惕,小心糖衣炮彈。戴在頭上的高帽子還少嗎?從教育局到中心校,張口閉口向你學習,大會小會向你致敬,然而結(jié)果呢?誰誠心誠意學黃牛叫過兩聲?讓我把民師一當?shù)降?,就是你們口口聲聲的學習、漂漂亮亮的致敬?說白了,你們的高帽是圈套,再要當回事,這輩子也別想脫身。因此,茍國軍聽起來情真意切的一段話,申其軍一點不剩地給他擋了回去:要不,你來?
……
出乎茍國軍意料,甚至在申其軍本人意料之外,一筆一畫的“申其軍”三個黑字,最后還是落在了《代課教師協(xié)議》白紙上。申其軍選擇留下,有月工資從195 元漲到720 元的因素,有茍國軍再次重申“一有機會全力幫你轉(zhuǎn)正”的因素,最為重要的原因則是,他已經(jīng)凍結(jié)成冰的心,沒有經(jīng)受住學生們淚水的沖刷。決定留下的那天晚上——更準確些,那個即將到來的黎明——申其軍對自己說,他們已經(jīng)把你拋棄了,你不能把他們也拋棄了。
四
如果沒有過初戀的甜蜜,也就無所謂失戀的痛苦。這樣看來,人生之樹生發(fā)的很多枝節(jié)其實都是多余都是累贅,都是在給鋸齒炮制傷疤制造機會。如果早一些悟到這個道理,也許,申其軍無論如何也會在一開始就將包唐韜拒之門外。
2004 年2 月20 日,雅安日報第二版刊發(fā)了記者羅光德采寫的新聞通訊《天梯人家》。6 天前,羅光德在金烏公路建設工地采訪時意外聽說了古路村和古路小學,情難自禁,他從同事那里借來相機,懷揣四個膠卷,孤身一人進村采訪。天梯人家的貧苦、古路小學的簡陋、代課老師的堅守和付出……眼前場景轉(zhuǎn)換為文字和圖片,再轉(zhuǎn)換成報紙版面,羅光德闖了禍。有報社領導認為稿件沒有體現(xiàn)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批評他沒有全局意識,不善于從火熱的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現(xiàn)和捕捉亮點,反倒是泄氣不鼓勁,添亂不幫忙。坐在火山口上的羅光德脫離困境,得益于同行無心插柳的遙相呼應。他的稿子連文帶圖被《成都商報》轉(zhuǎn)載,時隔不久,《教育導報》記者楊紹偉采寫的《掛在“天梯”上的學?!芬惨娭T報端。
幾乎是在不經(jīng)意間,古路村和古路小學成為了媒體競相報道的焦點,而《華西都市報》的持續(xù)關注和記者楊濤命名的“天邊小學”,更是極大地激發(fā)了外界對于古路的好奇。更多媒體聚焦申其軍和他的學校,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愛心物資從四面八方涌向“天邊”。
包唐韜是申其軍接待過的若干外來者中與眾不同的一個。2008 年7 月,畢業(yè)于湖北第二師范學院的包唐韜辭掉廣告公司的工作來到漢源。那天,申其軍在縣里參加簡筆畫測試,接到包唐韜打來的電話,打摩的趕到一線天同他會合。聽說這個沒有手續(xù)的志愿者要到古路支教,申其軍一口回絕了,他說我這個老師是“歪”(方言,不正規(guī)之意)的,你這個志愿者也是“歪”的,我們兩個加在一起就“歪”到家了。讓申其軍改了主意的不是包唐韜科班出身的背景,不是他堅決服從管理的表態(tài),而是他畫下的一個大大的餅:我有一些朋友很有實力,我會動員他們?yōu)楣怕肪栀Y辦完小、辦初中。申其軍正為學生升學不暢頭疼,家里幾個娃娃念中學的事也日益成為心病,包唐韜真要能把初中辦起來,娃娃們就不愁升不了學了。這么想著,申其軍答應讓包唐韜試試。
包唐韜用三件事很快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一是當?shù)刂袑W教育資源緊張,包唐韜出面協(xié)調(diào)后,古路小學當年的12 個畢業(yè)生一度卡殼的升學問題順利解決。二是村里雖有6 部手機,但因為不通電,電池耗盡只有下山去充,村民打電話,往往意思還沒說完整就著急忙慌地掐了?!?.12”地震后湖北省對口援建漢源縣,申其軍在縣城正巧碰到湖北作家采風團。聽明原由,采風團共同捐資4000 元為村里買了一臺小功率發(fā)電機。此后,“我們愛讀書”社團還為學校捐款、捐書。三是一個多月后,包唐韜的師妹楊菲也從湖北來到古路,不光課程變得生動,就連學校和村子似乎也變得更有活力起來。
包唐韜和楊菲來村里支教,對申其軍來說,好處顯而易見,課程壓力沒那么大了,精神上沒那么孤單了,更大的好處是完小、初中,包唐韜畫過的餅,遠遠聞著都來勁。想著村里、學校和自己得到和可望得到的好處,申其軍就有些難過起來。他難過的是兩個大學生放著好好的前程不奔,背井離鄉(xiāng)來同他一起受罪。覺出了別人的好,就要用自己的好來回報別人的好。這句繞口令一樣的話申其軍沒有張嘴說過,卻是他的處世哲學。兩個新老師剛來時不會做飯,申其軍就抽時間幫他們煮飯炒菜,或者把他們叫到自己淵曲的家里“打牙祭”。
一切似乎都在好起來。2008 年11 月,由于包括中央電視臺在內(nèi)的眾多媒體持續(xù)報道,新浪網(wǎng)廣大網(wǎng)友極力推舉,申其軍成為當年央視“感動中國人物”候選人。當時村里一臺電視機也沒有,申其軍也就不知道“感動中國”是怎么回事,他只是從“央視”和“中國”里隱約掂量出了“候選人”的分量,進而樂滋滋地想:真要評上了,想不轉(zhuǎn)正,只怕也難了!
申其軍人生里的高光時刻,卻是“天邊小學”從天邊消失前的落日余暉。
申其軍同包唐韜的矛盾沒過多久就顯露出來。他正嫌包唐韜和楊菲音樂課上得多了些,他們又自作主張開了地理課、自然課。課還經(jīng)常拉到外面上,惹得申其軍班上的娃娃人在教室心卻滿山遍野地跑。申其軍說,語文和數(shù)學是教學重點,你們主次不分,學生學不到真東西。包唐韜說這叫快樂學習,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促進他們?nèi)姘l(fā)展也很重要。申其軍說快樂是快樂了,學習卻荒廢了?!秾W習大綱》總不能不要吧?期末考試總不能畫鴨蛋吧?包唐韜說,我們兩個大學生還教不好這幾個娃娃,你是門縫里看人。申其軍說,地震后,我連夜搭棚子都要給娃娃娃們上課,就怕誤了他們學習。我辛苦搶出來的時間,你們耍耍鬧鬧就給浪費掉了。包唐韜說學習不是死記硬背,學習講究質(zhì)量講究效率。申其軍說,那就說質(zhì)量吧,前段時間測試,你班上考幾分十幾分的都有,我教的起碼也是六七十分。包唐韜說,這些學生基礎太差,有的到畢業(yè)還不會乘法口訣,既然他們不能成龍成鳳,倒不如讓他們開闊眼界,增長見識,只要把自信建立起來,即使有一天不讀書了,他們還可以面對自己和人生……
都覺得自己是為學生好,又都說服不了對方,天長日久,兩個人的隔閡就加重了。申其軍想,作為校長,再任你們這樣亂來是我的失職。于是,他代表學校作出決定,包唐韜和楊菲教低年級,自己教高年級。包唐韜找申其軍理論,我們好歹也是正規(guī)大學畢業(yè),你不能瞎指揮,殺雞用牛刀,高射炮打蒼蠅。申其軍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讓你們教低年級就是信任你們。包唐韜說既然打基礎這么重要,你教了幾十年,比我們有經(jīng)驗,這么重要的任務最好還是你親自完成。不得已,申其軍實話實說:眼看就要考試,再這樣賣白亮晃(方言,混日子之意),這撥學生就沒搞頭(方言,前途之意)了。包唐韜說,都沒試過你咋知道呢?我?guī)麄儯冶日l都有信心!
雙方的爭執(zhí)起了頭就沒有尾。有一次,申其軍受邀去湖北培訓,回學校發(fā)現(xiàn)有學生在教室里打架,包唐韜不僅坐視不管,還說這不算打架,只要不頭破血流,只要不是男生欺負女生,任他們?nèi)ネ?。盛怒之下,申其軍召集全校師生開會,對涉事學生嚴厲批評。包唐韜認為申其軍不光小題大作,而且指桑罵槐,當著學生的面,年輕氣盛的他和申其軍吵了一架……
不管是這些事情中的哪一件,不管當時自己再委曲、難堪,再出離憤怒,申其軍后來都選擇了遺忘、選擇了諒解。他信奉君子和而不同,他相信這些只是教育觀念的分歧,他覺得象牙塔里走出來的天之驕子能以實際行動支持古路,能為窮鄉(xiāng)僻壤帶來活力,能為這些娃娃帶來快樂并賦予他們一些自己所不具備的能力,無論如何,總是好的。覺出了別人的好,就要用自己的好來回報別人的好——對他們和他的沖突加以過濾,也算與人為善,也是投桃報李。如果就這樣保持平衡也是好的,至少學校還在,至少他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至少,他拿了二三十年的教鞭不會被淡出講臺,被鈴聲拋棄,像那些陰暗角落里隨處可見的木棍般被歲月蒙上風塵。
事發(fā)突然。2009 年5 月,22 名學生離開古路小學,把學籍轉(zhuǎn)到了永利鄉(xiāng)中心校。學校是包唐韜聯(lián)系的,轉(zhuǎn)學是包唐韜組織的。為說服家長,包唐韜搬動了遠在北京的“I Do”基金。基金許諾,事后也兌現(xiàn),轉(zhuǎn)學到中心校的孩子,每人每月給予250 元生活補貼,直到初中畢業(yè)。
申其軍大光其火,問包唐韜為何要背后搞小動作,偷偷摸摸摸挖我辛辛苦苦砌的墻腳!當初你咋說的?你說你來是要建立完小,還要開辦初中!
說他搞“陰謀”,包唐韜才不承認。小學撤點并校是政策方向,把學生轉(zhuǎn)出去接受更好的教育,這個思路,他也曾向申其軍提起,只是關系僵成那樣,多一言不如少一語,申其軍沒當回事,他也懶得多說。在申其軍追問之下,他說樹挪死人挪活,古路小學各方面條件都太簡陋了,只有讓學生到山下讀書,同外面接軌,他們才有希望,古路才有希望。
申其軍找區(qū)教辦和縣教育局領導講理。他沒想到的是,他們和包唐韜是同一個立場。2010 年9 月,又有32 名孩子遷離古路小學。隨著這批孩子的離開,包唐韜也結(jié)束支教生涯回了湖北。他的師妹楊菲,則于一年之前告別古路。
古路小學重新回到“一師一?!睍r代,“朗朗書聲云中蕩”的舊日時光,卻似乎是再也回不去了。28年間,申其軍教了接近三百學生,這時只留下來五個孩子。樹還沒倒,猢猻卻先散了,申其軍心里被打翻的五味瓶攪得一片狼藉。
申其軍沒想到,就連“最后的果實”,他也沒有保住。
2009 年11 月4 日,縣教育局局長康克君來村里告訴申其軍,為了讓古路村的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縣上計劃撤銷古路小學,在校學生轉(zhuǎn)校到烏斯河鎮(zhèn)上由鐵路部門與地方聯(lián)辦的“路地小學”,縣政府已經(jīng)做了研究,每月發(fā)給每個學生300 元生活補貼。
好好的學校,說不要就不要了?申其軍想不通。
申其軍對古路小學割舍不下,其實也是難以同自己潑灑在校園里的心血揮手告別,康克君知道,也理解。但是他說,邊遠山區(qū)教育的欠賬,現(xiàn)在是到了必須償還的時候了。教育不跨越,娃娃們接受的教育不充分,古路的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必然又會產(chǎn)生新的欠賬。我們每個人都不愿意欠賬過日子,一個地方、一所學校,也是這樣。
五
2011 年11 月20 日下午4 點,申其軍和剩下的幾個學生一起舉行了古路小學最后一次升旗儀式??粗⒆觽儽谋奶爻鲂iT,他知道,一切過去都已過去,“天邊小學”即將從天邊消失,又或者——正在消失。
曾經(jīng)的代理校長申其軍最終沒有“感動中國”,也沒有轉(zhuǎn)正。如今的他在“路地小學”負責住校生衛(wèi)生和伙食團管理,每月工資860 元,年底考核合格,每月另有340 元補貼。2019 年10 月里的一天,在“路地小學”促狹的宿舍里,申其軍告訴我,這份工作,他是要干到退休了。申其軍生于1963 年,能守著自己最后一批學生讀書直到退休,他將之視為緣分。
“路地小學”坐落在烏斯河鎮(zhèn)一臺坡地上,抬起頭來,大峽谷兩岸像是默默注視著學校的另一雙眼睛。盡管這里離曾經(jīng)的古路小學很遠,遠到再怎么用力也不能看見,申其軍還是習慣了在閑暇時舉目凝望,在想象中,讓一座山峰或者山峰背后的世界成為他的學校。這個時候的他看起來那么平靜,而他平靜的表情下,內(nèi)心從來都不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