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應(yīng)松
又是一天的雨。滇西進入了繁忙的雨季。
在雨中從茈碧湖坐快艇去梨園古村,快艇開在白茫茫的大水中,在霧濛濛的細雨中,恍似江南,但風(fēng)有些涼,這里海拔畢竟過了兩千米。茈碧湖也是洱海源頭之一,與三岔河、海西海一起,洱海70%的水來自于此,這里是真正的一類水質(zhì),可以直飲。
梨園古村的大地名叫大河頭,是一個隱匿湖邊的山谷,明嘉靖年間世襲鄧川土知州阿氏的后人,阿遷喬帶著兩個兒子阿筱聰、阿林聰以及一些族人,來到這湖邊的原始森林中,種植梨樹,代代只種不伐,形成了如今的梨園村。
梨園古村,有500年樹齡的7480棵巨大古梨樹,最古老的有千年歷史,說云弄峰下的西湖是世外桃源,此處則是世外梨園。現(xiàn)在新老梨樹達數(shù)萬棵,三月梨花開時,村莊籠罩在梨花濃香中,人神欲狂,蜜蜂撞臉,這海拔兩千米之地,哪兒來的這么多蜜蜂呢?
村口就在湖邊,登上古岸,有一個世外梨園導(dǎo)覽圖廊牌,兩旁有一副對聯(lián):“遠道而來莫辜負湖光山色鳶飛魚躍近期歸去應(yīng)難忘美俗淳風(fēng)氣爽文香”。
鳶飛魚躍,氣爽文香,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都有了。村落里很多蒼苔滿身的古樹,都掛上了牌子,介紹品目,往樹上看,青果累累,樹干如此皺老,怪模怪樣,曲虬亂扭,在村里霸占了陽光、地盤,雨水沒有落地,全停歇在枝葉上,使得這里有神秘氛圍。但白族人家的白墻黑瓦,墻上的圖畫,又有溫馨之情,仿佛真是我們遺忘千年的老家。有牛在村里徜徉,沒人牽它。有狗在路上蹓跶,也不惹人,兀自逍遙。路是石板路,條條干凈,加上雨后,路上亮晶晶的,像是被人擦拭過。村里的房子飛檐斗拱,龍溝鳳滴,沒有一家不是精心建造的,沒有一家有破損,每個院落的墻上都是畫幅,一直逶迤至古梨樹盡頭。而且家家門前都是花盆,里面的花琳瑯滿目,五彩繽紛。雨中在村里漫步,就像忽歸古代,恍兮惚兮的穿越感油然而生,心中早已是唐宋魏晉。
我們走進一家客棧,院子里有各種盆花,有幾個鳥籠———白族愛養(yǎng)鳥,院子里要有響亮的鳥叫。老板娘把我們迎進去,十分熱情。因洱海保護治理“七大行動”,村里民宿餐廳大多歇業(yè),污水進入網(wǎng)管,五證齊全才可開業(yè)。阿??蜅J沁€在營業(yè)的極少農(nóng)家。我們在這里碰到幾個外地老者,有男有女,是從重慶來這兒避暑的。他們說,每年夏天他們都來這兒,像候鳥一樣,在此長住至少三個月。重慶游客說,梨園村有好山好水有古梨樹,夏天涼爽,在這里生活賽過神仙,來這里避暑者全國各地的都有。
我們爬上客棧的樓頂,竟是一個樓頂花園,白族人園藝水平都很高,各種盆栽造型別致,青枝綠葉,每盆都修葺得清清爽爽。往村中看,白族人家房舍都在梨樹之中,樹蔭之下,整個村莊掩映其中,隱隱青果掛滿村莊。到了梨子成熟的季節(jié),來吃鮮梨的游客擠滿村莊,但村里有一個規(guī)矩,凡摘吃梨子的,不收錢,想吃多少吃多少,裝進肚子的,免費;帶走的,付錢。
這就是古風(fēng)。
白族人親善自然,村莊在靄靄祥云中,無爭斗,無惡語,無紅塵,只有鳥鳴山幽,人行花徑,茈碧湖如此潔凈,則是人心外化。千年古梨,蒼苔滿身,石斛寄生,卻又年年新果,圓溜如一樹稚兒,這祖先種樹的蔭庇,讓白族世代活在甜日子里。
梨園村在茈碧湖北岸,是省級民族文化生態(tài)村,100多戶白族人家,又有古梨園,又有茈碧湖,種樹,捕魚。白墻青瓦,雞鳴狗吠,碧波盡處,炊煙裊裊。家家梨樹濃蔭下,戶戶梨花飄窗中。極好的水,極香的空氣,極美的人,與世無爭,與花果為伴,如何能不長壽?全村80歲以上的老人就有二十多位,最長者已有105歲,因此梨園村還是云南美名遠揚的長壽村。
白族人溫和地對待大自然一草一木。世世代代以來,梨園村都有一道不成文的鄉(xiāng)規(guī)民約,不準損害和砍伐樹木,這是一道道德和信仰高墻,不可逾越。改革開放后,集體的果林分給私人承包,土地開發(fā)和使用由村里統(tǒng)一規(guī)劃,不允許在梨樹林周圍開墾土地,于是保護了古梨林這祖先留下的遺產(chǎn)。
古梨樹保存了,但梨子不值錢,因為太多太多,每年結(jié)出的果子卻沒有市場,只有掉地下爛掉。不過都知道的另一原因是,這地方離外界太遠,沒人知曉。這古梨樹上結(jié)的果,運出去成本也太高。過去村里出去的唯一通道,就是坐船過茈碧湖到對岸。這個村子,外人只是聽說,跟傳說一樣,很難進來。后來洱海保護,建設(shè)茈碧湖環(huán)湖“萬畝濕地”工程,茈碧湖的名氣起來了,周圍環(huán)境也漂亮了。茈碧湖東、西岸湖濱帶及西岸緩沖帶的濕地像花園一樣,相鄰的官營、??趦蓚€濕地和西岸灘涂地湖濱帶生態(tài)修復(fù)后,吸引了游人,梨園村古梨樹群的名聲就慢慢傳揚開去了。村民開始辦農(nóng)家樂,水上游船,每年春天梨花開時,游人無數(shù),香風(fēng)迷霧中,人們陶醉于此,必留宿一晚,夢中梨花的清香令人脫俗去穢,不忍歸去。
農(nóng)家樂在這里樂的是山高水遠,有自己養(yǎng)的土雞、有大理白族人愛吃的生皮(半生的豬肉蘸佐料)、乳扇(一種奶酪)、地參、菌子等。村里有大量的狗,卻不吠叫唬人,到任何家里串門,狗先搖尾巴,主人必?zé)崆榻哟?,院子中一坐,就有梨子和好茶端上桌來款待你。這里民風(fēng)淳樸,真如桃花源。現(xiàn)在這里每年接待游客十多萬人,二十來戶農(nóng)家樂和民宿,14艘游船,讓人樂而忘返。
自洱海保護治理“七大行動”開始,梨園村所有經(jīng)營戶必須完善污水收集和處理,不許污染洱海水源茈碧湖。
現(xiàn)在梨園村的污水能夠悉數(shù)收集,村里建了一座日處理250立方米的污水處理站,采用硅藻精土處理工藝,出水水質(zhì)可達一級A標,然后利用閑置的130畝魚塘進行深度處理,將魚塘改造為四級表流濕地,搭配有觀賞性的挺水、沉水植物,對富營養(yǎng)水體進行吸附,出水水質(zhì)可達四類水標準。對處理過的中水全部利用,灌溉梨園村北側(cè)230畝干旱的果園,做到了不讓一滴污水進入茈碧湖。
我們在雨中上船離開梨園村,那些生長了千年的、庇佑著一個村莊的梨樹群,漸漸消失在水天處,這大水中的村莊,這靜如山水的村莊,仍將在山水深處優(yōu)雅著。
選自《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