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楨
摘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武漢突然爆發(fā),疫情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更引起全球各國的關注。此次疫情導致所有的建設項目停工停產(chǎn),不可避免地影響了建設工程項目的順利進行,尤其是對于施工方各項施工成本的影響,本文探討在此情況下對于建筑施工成本的影響并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從而對以后相似的情況提供借鑒作用。
Abstract: The new coronavirus pneumonia suddenly broke out in Wuhan. The epidemic affected the hearts of people all over the country and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The epidemic caused the suspension of all construction projects, which inevitably affected the smooth progres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especially the construction costs of the construction parti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n the construction cost and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imilar situations in the future.
關鍵詞:疫情;建筑施工;施工成本;索賠
Key words: epidemic situation;building construction;construction cost;claim
中圖分類號:TU71?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20)10-0023-02
0? 引言
在突如其來的疫情下,為避免疫情擴大,各個城市也積極的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大部分行業(yè)處于停工停產(chǎn)狀態(tài),對我國的經(jīng)濟產(chǎn)生了較大的影響。建筑行業(yè)在我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建筑工程項目數(shù)量龐大,這次的疫情導致建筑企業(yè)所承建的所有項目停工停產(chǎn),對建筑行業(yè)的經(jīng)濟所產(chǎn)生影響不言而喻。
1? 此次疫情對于建筑施工企業(yè)施工成本的影響
眾所周知,建設項目的施工成本由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管理費、利潤、規(guī)費和稅金七個部分組成,其中人工成本及材料價格在建筑工程成本中占的比例較大,此次的疫情本身導致項目的工期延長、勞務及物資緊缺和相應的費用上漲,直接導致施工成本大幅增加,并且因停工停產(chǎn)造成的人工成本、材料成本、機械使用成本都會上升,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人工成本的變化
建筑工程項目責任人員由管理人員、技術工人工與普通工人構成。而普工,不需要有任何技術,只需要有力氣就行,因此人員穩(wěn)定性較差,流動較大,并且普工的薪酬多數(shù)以日工資記取,尤其是在建筑項目的長期停工的情況下,對普工的影響較大,造成建設項目的人員不穩(wěn)定性,會在開工后的短時間內(nèi)找不到合適的人選,造成用工短缺,從而影響施工的成本。其次是項目的管理人員,項目的管理人員的組成相對穩(wěn)定,并且薪酬是以年薪或者月薪為單位記取的,項目的停工會導致工期延長,而停工期間管理人員的工資應正常發(fā)放,從而導致施工成本的增長。最后是技工,技工指水電工、木工及鋼筋工等技術工種,與施工單位的薪酬一般按工程量計算,在工程量不變的情況下,人工成本不發(fā)生變動,因此疫情對施工項目的工程量影響較小,從而對技工的人工成本影響也較小。
1.2 材料價格的變化
建筑施工項目的材料費由以下四個部分組成:材料原價、采購保管費、運輸費、運輸損耗,各個組成部分的變化都會引起整體材料價格的變化,導致建設項目施工成本的變化。
①材料原價變化:材料的原價即材料的出廠價格,由于此次疫情導致多數(shù)行業(yè)停工停產(chǎn),人員閉門不出,材料廠家也面臨人工成本增長和原材料的價格上漲,并且停工停產(chǎn)會造成在整個建筑材料市場供應和需求上的不平衡,產(chǎn)能嚴重不足致使建筑材料臨時短缺,由此造成材料原價的上漲;
②運輸費:此次的疫情導致各個地方對于道路交通進行管制,道路不通,加上運輸從業(yè)人員無法上崗,導致建筑材料的運輸費用增加。
1.3 機械費用的變化
建筑工程費中的機械費是指施工機械及器具的使用費,即在項目施工作業(yè)過程中發(fā)生的施工機械及各種儀器的使用或者是租賃費,此次的疫情導致項目的工期延長,機械的租賃時間也相應延長,租賃的總費用也隨之增漲。
2? 針對此次疫情建筑施工企業(yè)應采取的措施
本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與2003年的非典疫情具有很高的相似性,疫情發(fā)生后,全國范圍內(nèi)多地啟動一級重大的國家公共衛(wèi)生緊急事件,這樣的重大事件在我們的能力范圍內(nèi)不能提前進行預判。因此我們可以參照2003年在非典分情況下政府對于此類事件給出的處理意見,可以認定其為不可抗力事件。
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屬于不可抗力的公共突發(fā)事件,在理論上,其具有不能預見性、不可避免性以及不能予以克服的基本條件。但是施工合同是否達到不可抗力事件的要求還應結合施工項目的實際情況,每個施工項目情況不同,所簽訂的施工合同也不盡相同,例如施工合同的簽訂時間、項目在疫情前的進度情況、工人是否放假及何時復工,項目所在地疫情對施工合同的履行產(chǎn)生的影響,結合政府有關部門對于項目復工所出臺的一系列要求等條件進行綜合的分析,不能簡單的一概而論。
綜上所述,各施工企業(yè)應結合項目所在地的實際情況,合理評估項目受疫情的影響所造成的損失,向發(fā)包方及有關部門提出一定的補償具體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2.1 熟悉合同內(nèi)容,合理進行索賠
我國的《合同法》中規(guī)定了合同內(nèi)容中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的部分可以免除責任,但是不包含法律中有特殊約定的情況。根據(jù)合同法的規(guī)定,只要法律沒有特別規(guī)定和非施工方原因造成的合同延遲履行,不可抗力一般可以作為當事人免除全部責任、部分責任或延遲履行合同的理由。
在我國《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中的通用條款對于在建工程由于不可抗力造成的損失進行了約定,其中因不可抗力造成在工期延誤應,發(fā)包方應給與順延,并且因不可抗力造成的停工及承包方的損失應有發(fā)包人和承包人共同協(xié)商并合理分擔。
鑒于以上情況,此次疫情發(fā)生后,承包人應當有所作為,積極的采取措施,最大力量避免和減少損失,為復工做好充分的準備。同時熟悉合同的具體內(nèi)容,對于合同中的主要內(nèi)容做到心中有數(shù),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索賠。
2.2 及時告知相關部門,遞交索賠意向通知書
承包方和發(fā)包方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個利益共同體,當施工單位因不可抗力造成工期延誤或費用損失時,從減輕發(fā)包方可能的損失考慮,應當及時書面通知發(fā)包人,并說明不可抗力和受阻礙的詳細情況,并提供必要的證明,給發(fā)包人充分的時間做出應對計劃。
承包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在索賠事件發(fā)生后的約定時間內(nèi),向監(jiān)理人遞交索賠意向通知書,并說明發(fā)生索賠事件的事由;若承包人的索賠意向通知書未能在合同約定的時間范圍內(nèi)發(fā)出,則視為放棄索賠的的權利。另外,承包人還需關注索賠事件本身的影響時效,若事件具有持續(xù)影響效力,承包人遞交的延續(xù)索賠通知需要予以配合,按照合理的時間間隔進行遞交。
2.3 全面留存索賠證據(jù)
承包人與發(fā)包人要定損,無論定損過程是經(jīng)過雙方協(xié)商,還是單方面提出索賠要求,都需要承包人提供完整的損失證據(jù)。
因該證據(jù)重在清晰本次工程損失是源于新冠疫情,因此需要做初步取證。首先承包人給予新冠疫情的相關證據(jù),主要是關于引發(fā)工程損失誘因的一些證據(jù)和要件。如國務院和相關部委發(fā)布的關于疫情發(fā)展嚴重與禁止外出的文件,地方政府和相關住建部門發(fā)布的復工時間與條件等通知。以期為工程損失找到聯(lián)系來源。
其次承包人應搜集工程損失的具體證據(jù),當然這些損失必須是由新冠疫情直接或間接造成的。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直接損失,如延遲復工期間支付工地照管人員的工資和相關費用的清單,機械設備租賃或折舊費用單據(jù)。另一類是間接損失,如疫情造成的人工成本上漲,建筑材料上漲等證據(jù)。
最后,承包人應認真梳理前述證據(jù),將工程損失與新冠疫情之間具有因果關系的證據(jù)一一對應。尤其應根據(jù)發(fā)包人原先審核批準的施工時間與設計計劃等文件,對應找到相關政府部門在該期間的相關規(guī)定造成的損失。如部分交通停運造成工人無法及時返回施工現(xiàn)場從而耽誤工期的證據(jù)?;蚬と朔祷毓さ睾螅凑障嚓P規(guī)定進行自我隔離耽誤的時間成本。
另外,承包人還應認真記錄按原工程施工計劃期間,按照政府部門要求為控制疫情做出的一些貢獻。如為控制疫情增加的工人體檢、體溫測量、環(huán)境消毒、通風換氣等相關文件或通知的證據(jù)。
2.4 全面了解市場,做好復工準備
受此次疫情的影響,市場上的人工、各種材料及機械的價格將會在最近的一段時間內(nèi)不停的有所變化,在這樣的情況下建筑施工企業(yè)的造價人員應結合多方的渠道,比如網(wǎng)絡、政府發(fā)布的信息價、電話詢價等方式了解市場價格,靈敏的判斷材料價格的變化趨勢,并在工作中采取積極的措施,在項目復工后把控好項目的動態(tài)成本。
對于人工費要多打聽各地的用功情況及當下市場人工費價格,對行業(yè)主導部門的人工費指數(shù),要與市場實際人工費價格多做比較,合理安排用工。
3? 結語
疫情這一突發(fā)公共危害事件,帶來損失具有不可逆的必然性,無論是行業(yè)經(jīng)濟還是心理健康,都應用理性的態(tài)度全力以赴進行抗爭。工程作業(yè)的耗費大,耗時長,受到疫情的損失雖然較大,但卻是靜態(tài)可控的。因此,本著誠信,客觀,公正的原則,認真分析并全面考量因果,將可能造成的損失及時止損并做好預判,與發(fā)包人合理分擔,及時協(xié)商,做到損失的整體最小化。相信最終一定與這次全國戰(zhàn)“疫”一樣,可以共度難關。
參考文獻:
[1]陰清蓮.淺析材料價格變動對建筑工程造價的影響[J].山西建筑,2019,45(14):175-176.
[2]陳宇.工程造價合同控制與工程索賠的探討[J].門窗,2019(13):28-30.
[3]劉冰.工程造價管理中工程索賠的理論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chǎn),2018(34):19.
[4]崔麗品.建筑材料價格波動對建筑工程造價影響的研究[J].低碳世界,2018(04):30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