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銀燕
摘?要 民族音樂是我國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學習和繼承傳統(tǒng)民族音樂,可以讓學生了解音樂的多元化,加強學生對音樂文化感知,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本文主要探討了初中音樂教學中傳統(tǒng)民族音樂傳承的重要性,希望能夠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借鑒。
關鍵詞 初中音樂;傳統(tǒng)民族音樂;音樂傳承;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02-0169-01
民族音樂作為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yǎng)學生愛國熱情以及民族自尊心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開展傳統(tǒng)民族音樂教學,得到了廣大教師的關注,具體應采取科學、合理的策略,將傳統(tǒng)民族音樂融入到音樂教學中,加強學生對傳統(tǒng)民族音樂的認識,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感受民族音樂,陶冶學生情操,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初中音樂教學中傳統(tǒng)民族音樂傳承的重要性
(一)實現(xiàn)“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華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擁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具有獨特音樂形式,形成了我國傳統(tǒng)民族音樂文化。通過傳統(tǒng)民族音樂,能夠展現(xiàn)我國各個民族的無限風光,同時每個民族音樂都蘊含豐富的內涵。因此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融入民族音樂,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民族音樂文化知識,還可以讓學生了解更多的中華民族的精神文化,從而實現(xiàn)“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二)提升學生音樂素養(yǎng)。民族音樂是由不同民族的獨特音樂文化組成的,其形式多種多樣,通過民族音樂,能夠更好地感受音樂豐富多彩。在初中音樂教學融入民族音樂,讓學生針對不同的民族音樂,產(chǎn)生不同的感悟,以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充分認識到音樂的多樣化,給予學生多元音樂體驗,使其獲得更多的民族音樂知識,從而促進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
(三)加強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識。中國作為一個多民族國家,各民族文化融合,共同發(fā)展,才能促進我國社會的發(fā)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融入民族音樂文化,在讓學生正確認識到民族音樂的多樣化同時,還可以讓學生認識到我國民族團結、共同繁榮發(fā)展的重要意義,豐富學生的精神文化,加強學生的愛國熱情。這對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具有重要意義。
二、初中音樂教學中傳統(tǒng)民族音樂傳承的有效策略
(一)將民族音樂融入到節(jié)奏訓練中。節(jié)奏訓練能夠讓學生感知音樂節(jié)奏韻律,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表現(xiàn)力。民族音樂表現(xiàn)形式較為豐富,因此可以將民族音樂融入到節(jié)奏訓練中,使得節(jié)奏訓練更加生動、有趣,在提高節(jié)奏訓練效果的同時,讓學生充分體會民族音樂的魅力。例如在學習《青春舞曲》這課時,節(jié)奏練習就是本課的一個教學重點。《青春舞曲》是新疆音樂,具有新疆音樂典型的節(jié)奏特點。為此教師就可以找更多關于新疆的音樂作品,包括《娃哈哈》《掀起你的蓋頭來》《薩拉姆毛主席》等。這些新疆音樂作品,都是學生熟悉的新疆民歌,教師可以讓學生哼唱旋律,再欣賞《青春舞曲》這首歌旋律,總結其節(jié)奏特點。然后教師通過“請你像我這樣做”節(jié)奏游戲,引導學生學習節(jié)奏,開展節(jié)奏練習,實現(xiàn)本課的教學目標。
(二)將民族音樂融入到經(jīng)典傳唱中。經(jīng)典傳唱是傳承民族音樂的重要途徑之一。為此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將民族音樂引入到歌唱教學中,將一些具有教育意義且傳唱難度較低的經(jīng)典民族音樂推薦給學生,使得學生了解更多的民族音樂作品,加強對民族音樂的傳承,促進經(jīng)典民族音樂作品的廣泛流傳。例如《青藏高原》是作曲家張千一創(chuàng)作的一首歌曲,以明朗高亢而富有藏族風格的旋律,熱情地歌頌了美麗、莊嚴的青藏高原,表達了對祖國錦繡山川的眷戀、熱愛之情。在學習這課時,教師可以先播放歌曲《珠穆朗瑪》,讓學生感受藏族歌曲的風格,然后再為學生播放青藏高原的圖片,這樣可以實現(xiàn)試聽結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歌曲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在具體學習歌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各個版本的《青藏高原》視頻,讓學生進行對比,以加強對這首歌曲的熟悉。然后引導學生進行分段練習,完整演唱全曲。除此以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推薦其它一些藏族歌曲,讓學生進行學唱。
(三)將民族音樂融入到音樂活動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體驗民族音樂,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開展關于民族音樂的專題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豐富初中音樂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學習民族音樂的興趣,加強對民族音樂的傳承,提高音樂教學水平。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一些民族音樂的比賽,歌唱一些經(jīng)典的民族音樂作品。在表演時,學生可以穿著民族服裝,通過歌唱表現(xiàn)民族音樂的魅力。又如,教師可以開展民族音樂文化知識競賽,通過開展比賽,豐富學生更多的民族音樂文化知識,提升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yǎng)。
三、總結
綜上所述,民族音樂作為我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具有直接影響。所以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民族音樂充分融入到初中音樂教學中,讓學生能夠正確認識民族音樂文化,加強對民族音樂的傳承,了解更多的民族音樂知識,加強學生音樂文學素養(yǎng)的提升,實現(xiàn)音樂教學“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尉興.人教版初中音樂教學中對學生民族音樂文化精神的培養(yǎng)[J].音樂時空,2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