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詩清
【摘 要】在高中體育教學中,耐久跑教學十分重要,這影響到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發(fā)展和意志品質(zhì)的提升。耐久跑是一項身體鍛煉價值很高的運動項目,它能改善個人的心肺功能,可以培養(yǎng)個人戰(zhàn)勝困難的堅韌品質(zhì),高中體育教師要合理安排耐久跑教學活動,根據(jù)高中生的身心發(fā)展,從各個層面開展實踐活動,既要認識到當前耐久跑教學中的問題,又要積極解決問題,不斷優(yōu)化高中耐久跑的教學效果,提高高中生的身體健康水平。
【關(guān)鍵詞】高中體育;耐久跑教學;體育教學策略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開展耐久跑教學活動,對于發(fā)展學生的耐力素質(zhì),提高個體的心肺功能有良好的效果,同時,還能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堅韌的意志。但是耐久跑是一項枯燥乏味的運動,在運動中,身體的負荷較大,因而學生參與跑步的興趣和積極性普遍不高,影響到高中體育耐久跑教學效果的提升。隨著教育改革的發(fā)展,高中體育教師應意識到自身的責任,并積極創(chuàng)新耐久跑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參與跑步的熱情,幫助學生樹立體育運動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精神。目前,在高中耐久跑教學中還存有一些問題,阻礙了教師開展高效活動的進程,本文就這些問題及開展耐久跑教學的有效策略,進行分析。
一、高中體育耐久跑教學中主要問題
高中階段的學生學習壓力很大,不是在課上課外的補習班,就是在做作業(yè),學生的運動時間明顯不足,長此以往,學生自身的體育運動意識逐漸薄弱,而且,缺乏體育鍛煉,學生自身的耐力素質(zhì)也在降低,在耐久跑的運動中,很多學生由于自身的耐力素質(zhì)不夠,以及缺乏堅韌的意志品質(zhì)而放棄練習,達不到訓練標準,影響到高中耐久跑教學效果。此外,高中體育教師沒有注重創(chuàng)新耐久跑教學形式,耐久跑是一項枯燥的運動,缺乏趣味性,只是在一定的時間內(nèi)一直重復某項動作,這讓很多學生都提不起興趣,導致學生在耐久跑教學活動中參與感較低,不利于教師達到高效的耐久跑教學目標。
二、高中體育耐久跑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增強學生認知
很多高中生對耐久跑運動有錯誤的認知,認為耐久跑只要多練習就能達到練習目標,雖然練習是必要的,但是掌握耐久跑的技巧也尤為重要,因此,高中體育教師在開展耐久跑教學的時候,要注重進行理論知識教學,增強學生對耐久跑運動的認知,只有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才能全面提升學生的耐久跑能力,也利于發(fā)展學生的運動意識。例如,教師帶領(lǐng)學生在室內(nèi)開展“耐久跑技巧”教學,教師可以先用多媒體讓學生整體了解耐久跑運動,從運動前的熱身到運動過程中的身體變化,再到運動后的拉伸動作等等,讓學生對耐久跑運動有更全面的了解,并與學生講解跑步時手臂的姿勢和腳步落地的方式,避免學生造成運動傷害,同時,教師要與學生多交流,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緩解學生對于耐久跑運動的焦慮感,了解學生在耐久跑運動中的疑問,并進行有效解答,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體育運動意識,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耐久跑運動。
(二)注重分層教學
高中體育教師在開展耐久跑教學活動的時候,要注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每一位學生的運動能力、身體耐力素質(zhì)都不一樣,教師要對班級學生的體育能力做到全面了解,根據(jù)學生各方面能力不同,進行分層教學,讓每一位運動能力不同的學生都能通過不斷練習,達到耐久跑的練習目標。例如,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時間減法耐久跑”的活動,教師在開展耐久跑教學前,先對學生進行體能測試,了解學生的體能情況和身體綜合素質(zhì),將學生分為“優(yōu)、良”兩個層次,在耐久跑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層次的不同,為學生設立不同的跑步目標,對于同樣的距離,體育能力較好的學生,跑步時間可以短一些,體育能力較差的學生跑步時間可以長一些,讓學生慢慢進行耐久跑練習,并根據(jù)學生跑步能力的提升,逐漸縮短時間,學生在多次練習中,身體耐力素質(zhì)和體能會逐漸增強,跑步速度能逐漸加快,能逐漸達到耐久跑的訓練目標,以此方式,能讓體育運動能力不同的學生有效提高耐久跑能力,利于教師有效實現(xiàn)耐久跑教學目標。
(三)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
體育是一項運動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一門學科,豐富多樣的體育教學形式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耐久跑運動項目讓學生感到很枯燥,教師要認識到此項目的特點,認識到學生對此項目的看法,并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增強耐久跑運動的趣味性,讓學生能通過耐久跑感受到運動的快樂,增強學生進行耐久跑的主動性,從而實現(xiàn)耐久跑的教學目標。例如,教師組織學生進行“中長跑接力賽”的跑步活動,在學生耐久跑能力有一定的提升后,教師根據(jù)學生的體育能力、身體耐力素質(zhì)合理分組,確保每組學生的運動水平處于均衡狀態(tài),然后讓學生以小團體的形式進行接力,每組成員有跑長距離的,有跑中等距離的,讓學生在團體活動中,相互競爭,相互幫助,相互鼓勵,帶動組內(nèi)成員、班級成員運動能力的整體提升,增強學生的跑步動力和團結(jié)協(xié)作精神,引導學生體會體育運動精神,感受體育運動魅力。
三、結(jié)束語
總而言之,要提升高中體育耐久跑教學質(zhì)量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高中體育教師應當緊跟教育發(fā)展的步伐,不斷創(chuàng)新高中體育教學形式,豐富耐久跑教學形式,讓高中生感受到體育運動的魅力,感受到耐久跑運動帶給自身的變化,同時,教師應經(jīng)常進行教學總結(jié)和反思,認識到耐久跑教學中的問題,并積極解決問題,注重體育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jié)合,逐步提高高中生耐久跑能力,推動高中體育課堂不斷向前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嚴海霞.讓愉悅的跑步成為一種時尚[J].東西南北:教育,2017.
[2]顧建鋒.淺析高中生耐久跑練習中的心理活動[J].文理導航(中旬),2017.
(作者單位:福建省晉江市首峰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