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全球化也成為了當今學界值得研究的問題。本文主要研究了高校音樂教育中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應用,在文化教育的多元化、具體應用情況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論述,以此展現多元文化教育在當代音樂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外國文化與本民族優(yōu)秀傳統文化結合的重要性。
【關鍵詞】高校;音樂教育;多元文化;應用
【中圖分類號】J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6-0196-01
【本文著錄格式】李鵬鵬.高校音樂教育中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應用探究[J].北方音樂,2020,03(06):196,200.
引言
新課改落實以來,我國越來越重視素質教育,把素質教育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在素質教育提出以來,音樂教育以其獨特的優(yōu)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我國的高校音樂教育正在邁向一個新的臺階,即音樂教育多元化。音樂教育多元化是時代發(fā)展的要求,是人民對于優(yōu)秀文化的需求的結果,這種需求集中體現在高校教育中。高校不斷進行教育改革,引入多元文化,滿足學生的文化需求。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文化全球化也成了不可阻擋的趨勢,這對于我國的音樂多元化教育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教育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能夠不斷提升學生的專業(yè)素養(yǎng)及高校的教學水平,培養(yǎng)適合時代發(fā)展的音樂人才。
一、高校音樂教育中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音樂同美術一樣,都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作為一種藝術,音樂能夠陶冶人的情操,激發(fā)人們的音樂細胞,培養(yǎng)人們的綜合素質。在高校音樂教育中,注重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固然沒有錯,但是,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只注重傳統文化的教育是遠遠不夠的,只有與國外優(yōu)秀文化進行碰撞,才能產生最好的教學效果。對于學生們來說,接觸國外優(yōu)秀音樂文化可以開拓學生們的視野,豐富學生們的精神世界。因此,高校與教師群體要緊跟時代,落實音樂教育多元化的要求,提高學生們的專業(yè)素養(yǎng)與競爭力。
二、高校音樂教學現狀
(一)教學方式單一
新課程改革以來,我國越發(fā)注重素質教育。但是由于其發(fā)展時間較短,許多問題至今仍未能解決。由于中國應試教育的背景相對濃厚,高校音樂教育難以擺脫,教師過于注重考試內容而忽略了學生們的音樂素養(yǎng)。而且這種教學往往只停留在國內音樂的基礎上,學生們很少能在課堂上吸收到外國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在課堂上,教師過于注重傳統音樂知識的重要性與專業(yè)性,而忽視了國外音樂對于我國音樂行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性,教學較為單調。另外,許多學校在無法承擔繁重的教學任務的情況下還盲目擴招,學?;A設施建設較差,無法滿足學生們的學習需求,學生們的學習時間、學習器材等學校都無法滿足,學生們專業(yè)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受到一定的阻礙。在教學內容教授完成后,并沒有給予學生相應的拓展,這就意味著錯失了最后一次可以進行多元化教學,影響了學生們的個性化和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
(二)教學內容不合理
在音樂課堂中,教材具有重要作用,是學生學習的依據,對教學水平有直接影響。但是,目前存在音樂教材使用不合理的現象,嚴重影響教學質量,增加了學生提高自己能力的難度,并且部分學生存在基礎知識薄弱的問題。我國的高校音樂教材留有許多國外優(yōu)秀音樂作品供學生們學習,但實際上教師對于教材的使用極其不合理,僅僅是按照自己的意愿來選擇教授的內容,這就導致有些較為傳統的老師只注重我國的音樂作品,從而忽視了國外的優(yōu)秀作品,使學生們接受的音樂知識造成缺失。目前,現階段,教師以實際技能的訓練作為主要的課程內容,導致學生的基礎理論知識不扎實,影響學習效率。另外,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缺乏針對性,也不能充分尊重學生,沒有結合其具體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同時,沒有認識到各類音樂對學生發(fā)展的價值與意義,雖然部分學生能夠有效地掌握國外音樂的發(fā)音技巧,但是在面對舞臺時會產生緊張、焦慮的心理,從而驚慌失措,無法發(fā)揮自身應有的水平。
(三)學科之間缺乏聯系性
任何學科的發(fā)展都是與其他學科相輔相成的,都不能獨立地看待,要用聯系的眼光看待問題,音樂教育也是如此。音樂學科是其他多種人文學科影響的結果,與其他學科具有一定的聯系。但是,目前許多教師都過于追求專業(yè)性,教學的內容只涉及音樂方向,學科之間缺乏聯系。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與實際相結合,沒有結合當代國外音樂形勢,阻礙了教學多元化發(fā)展,也不了解目前的人才市場需求,致使許多教師眼光較為狹隘,不能用全球的視角縱觀音樂界的整體發(fā)展情況。
三、高校音樂教育在多元文化音樂教育中的具體應用
(一)制定完善的多元化音樂教育體系
完善的多元化音樂教育體系在音樂教學中是十分重要的,學生們在接受多元文化教育的過程中,高校音樂教師的態(tài)度是決定教學的重要因素。在教學中,教師要堅持正確的教學導向,不僅要關注學生們音樂技能的掌握,還要注重音樂思想的灌輸。在傳統文化的教育上,教師要引導學生熱愛本民族文化,注重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培養(yǎng),培育學生們的愛國思想。由于我國音樂教育資源比較多,因此,在課程的設置上將這種思想融入其中,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通過不同方法對學生們進行深入教育。在面對國外音樂文化時,要注意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國外音樂文化與本民族文化進行適當結合,創(chuàng)造出符合時代發(fā)展要求的新作品,確保良好的傳播效果。此外,音樂教師還要保證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作為學生學習知識的引導者與課程的建設者,音樂教師要加強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完善相應的知識理論體系,進而逐步向多元化高素質音樂人才的方向邁進。
(二)增強教學開放性
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習的根本保證,因此,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是十分重要的。高校音樂教學具有理論性與實踐性的雙重屬性,對于學生們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也對教師的教學水平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為滿足教學多元化的需求,高校要增強教學的開放性,利用身邊資源開拓學生們的視野,轉化為學生內在的素質與能力。而在傳統音樂教學中,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模式相對單一,且多側重理論知識的記憶與理解,對于實踐訓練相對較少,不利于教學多元化的發(fā)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學生音樂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與培養(yǎng)。因此,教師作為音樂教學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引導者,應承擔教學改革職責,立足教學環(huán)境與需求的變化,進行音樂教學理念的革新,促進多元化教學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實現音樂教學模式的有效改革。
(三)注重結合本國民族文化特色
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傳入我國的時間較短,因此,多元文化教育還有較大的發(fā)展空間。在現階段,我國諸多學者都對多元文化教育十分重視,在引入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問題,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與我國教育形勢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和協調性。我國民族眾多,優(yōu)秀傳統文化深深植根于人民的生活中,因此,要注重我國民族文化與其他外來文化的融合,根據不同民族音樂的不同特性進行不同程度的融合,對不同民族的文化發(fā)展程度進行科學分析,注重多元音樂文化教育內容的融合,將多元文化教育思想進行明確化,實現為我所用。
四、結束語
音樂教育多元化在經濟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已經受到了人們的關注,因此全國各高校應將音樂教育的深度和廣度提升上來,實現教育的多元化,促進我國音樂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潘冠澤.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音樂在高校音樂教育中的傳承發(fā)展[J].當代音樂,2018(8):38-39.
[2]張克東.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在高校音樂教育教學中的實踐[J].陜西教育(高教),2018(6):25-26.
[3]劉玲.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應用與融合分析[J].黃河之聲,201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