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曉藍
【摘 要】小學階段的科學教學中,實驗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學過程中,如果能夠充分有效的利用科學實驗教學,那么就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有利于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
【關(guān)鍵詞】科學素養(yǎng);實驗;探究;興趣;思維
科學素養(yǎng)的核心是探究,科學作為一門探究性的學科,而實驗是一種重要的猜想驗證推導的思想方法,在小學科學課堂中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課標的引領(lǐng)下,我們的科學課堂要改變以往教師講解演示實驗,學生死記硬背的教學方式,而應該充分利用實驗教學,給學生親自動手操作,探究的機會,讓學生大膽的去想、去思考,體現(xiàn)探索性學習的新型教學模式,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實驗教學,讓學生在實驗中感知,經(jīng)歷知識的形成,解決科學問題并獲得知識,從而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發(fā)展。
作為在一線工作的教師,我們更要高度重視小學科學實驗教學,讓學生在實踐中感知,在探索中達成。
一、仔細探究,挖掘?qū)W生學習的興趣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皮亞杰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者,都依賴于興趣”。有了興趣,我們做每件事情才能更加投入,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習也如此。要想讓學生學好科學,首先要使他們對所學的科學知識感興趣。
小學生的心理和思維的發(fā)展還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弱。特別是教育部公布了新修訂過的小學科學課程標準后,要求2017年秋季開學時,把小學《科學》的起始年級調(diào)整到了1年級。而一年級的小朋友自我控制能力更弱,上課時專注力時間段,對學習的目標比較迷惘,需要家長和老師去引領(lǐng),才能慢慢對科學學習有更多的興趣和追求。
例如在一年級下冊《它們都去哪里了》這課中,我是這樣導入的:
師:小朋友們,歡迎來到今天的森林故事會。讓我們一起去看看,森林里發(fā)生了什么?
(播放flash)小熊維尼、小豬喬治、烏鴉小黑在森林里玩耍,玩得又累又渴,要去飲料店喝飲料。它們都帶了自己喜歡的材料:喬治想喝紅糖飲料,維尼想喝鹽水飲料,小黑想喝石子飲料。到了飲料店,老板說:今天我先教大家制作鹽水飲料,小朋友們想不想學呢?
針對一年級小朋友的心理特點,我采用了生動、有趣的卡通故事來導入,極大的激發(fā)了小朋友們的學習興趣,這樣在接下來的教學中,小朋友們就非常主動,樂于動手,樂于表達,教學效果很好。
二、充分活動,激發(fā)學生參與的主動性
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是學好科學的關(guān)鍵,教師要盡可能的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相應的條件,給學生主動學習的機會??茖W實驗是教師讓學生利用手中的現(xiàn)有的材料來解決科學問題,讓學生親自通過操作在腦海中留下直觀形象的感知,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高度的學習動機,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最大限度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例如四年級上冊《聽聽聲音》這課教學中,我設(shè)計了讓學生自己動手制造聲音:
(一)有的聲音我們?nèi)艘部梢园阉圃斐鰜?,今天在課堂上樓老師也想請大家來制造一些聲音。大家身邊已有一些東西,樓老師也為大家準備了一份材料,你們看看利用身邊的材料以及樓老師為你們準備的材料,能不能來制造一些聲音,當然在制造聲音時樓老師有些要求,大家來看一下:(要求)
生:組長領(lǐng)材料,開始實驗
聽聽聲音記錄單
發(fā)出聲音的物體
你聽到的聲音(用你喜歡的圖畫或文字表示)
(二)聲音都制造好了,小組內(nèi)討論一下,那個聲音最獨特,上來匯報下。先把材料放回水槽內(nèi),用到時再拿,在我們展示時有一些要求:1、我們首先要展示你的聲音是怎么制造出來的;2、對記錄單上記錄的聲音要做一定的解釋;3、最好能夠講出你的獨特性
生:學生自愿上臺匯報
(學生匯報不同聲音,看實際情況而定,基本會得出空氣,水,固體===聲音是由物體產(chǎn)生的)
學生通過自己動手來制造聲音,通過探究自己得出結(jié)論,提高了學生參與的主動性,長此以往,學生的探究精神將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
三、聯(lián)系生活,體驗探究帶來的樂趣
小學的科學教學都是以學生的生活為素材的,貼近學生的生活。在教學時,把科學知識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生活,把所學的科學知識用到生活實際中,因此教師要創(chuàng)設(shè)一定的科學情境,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科學,培養(yǎng)學生應用科學的能力,體驗探究的樂趣。
如在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教學中,教師在課前讓學生準備些生活中常見的東西,如:白蘿卜,蠟燭,橡皮,牙刷等,接著由學生小組合作驗證自己的猜測并做好實驗的記錄。學生在實驗操作中,不知不覺把日常生活中的東西融入到科學實驗中,同時在實驗中也使學生進一步明確了,由同種材料構(gòu)成的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狀態(tài)不會因為體積或重量的改變而改變,體會到把科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的樂趣。一個生活化的問題,但是解決的過程卻是科學的過程,這也是科學聯(lián)系生活的一種方式。
總而言之,實驗教學存在于小學科學中,科學實驗不僅注重了學生對科學原理的生成過程,而且注重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在應用科學知識的過程中,始終能為學生提供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的機會,在小學科學課堂中,充分利用實驗教學,順應了小學生好奇心強的心理,讓我們的科學課堂興趣盎然,同時也挖掘了學生的內(nèi)在潛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究精神,引導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玩中主動獲取知識,體驗到學習科學的樂趣,有利于素質(zhì)教育的實施。科學是以實驗為基礎(chǔ)的,科學課堂也離不開實驗。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wù)教育科學(1-6年級)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羅星凱.透視科學探究性學習[J].人民教育,2002.
[3]王金霞.有效課堂教學的實施與策略[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