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紹振
《勸學》選自《荀子》,系《荀子》第一篇,無論從思想上還是文學價值上看,都應該是荀子的代表作。荀子的思想是有體系的,只讀《勸學》是不夠的。作為儒家之一派,他反對孟子的性善論,《荀子》中有專門的《性惡》篇,直截了當?shù)卣摂啵骸熬釉唬喝酥詯海渖普邆我??!毙詯菏恰皠駥W”的前提。正是因為性惡,才要勸學,勸學的目的是為善,但善又是“偽”的。這個問題不解決,則“勸學”很可能就等于是勸偽。
一
《勸學》一開頭就是“君子曰”,為什么不像莊子《秋水》篇中稱莊子,《孟子》中稱孟子,《墨子》中稱墨子?在先秦諸子中,自稱或被稱為“子”者比比皆是。如老子、孫子、曾子、惠子(施)、宴子(嬰)、管子(仲)、楊子(朱)、公孫龍子、韓非子、列子(御寇)。荀況不以子稱,有某種不可忽略的意味。如以第一人稱荀子發(fā)言,在邏輯上可能陷入悖論:人性皆惡,沒有例外,當然包括自己,性惡者怎么可能勸人力學而善?以第三人稱的“君子”來說話,就超越了性之惡善。這個“君子曰”,不完全是作者的杜撰(在《左傳》《國語》《國策》中,就有這樣一種置于歷史敘事之后的“君子曰”),這個君子的評論,可以是作者的,也可能是取他人之議論。
中國古典思維從孔子到孟子一直長于經(jīng)驗直接概括,不同于古希臘之執(zhí)著于初始概念的追問。經(jīng)過了墨子、商鞅等的積累,荀子似乎對初始概念有所考究,就非常聰明地利用了這個現(xiàn)成的“君子”,透露了其建構(gòu)概念前嚴密的努力。
勸學的人稱解決了,接著就要闡明性惡與學的關系。關鍵是順性與否的問題。荀子認為人性惡是先天的:“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表樦诵?,就會好利而爭奪,儒家的謙讓消亡,這是不能順性的第一個推斷?!吧屑矏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边@是不能順性的第二個推斷:任由人性之惡,忠信之道德泯滅。接下來不能順性的第三個推斷:“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表槕诵圆患蛹s束,就會生淫亂,導致禮義消亡,這是第四個因果推斷。在此基礎上,總括起來得出的論點是:“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于爭奪,合于犯分亂理,而歸于暴?!比斡扇诵园l(fā)展,后果是社會禍亂和精神污染,是很危險的。荀子以四重推斷強調(diào)順著人性就是惡。
從文章結(jié)構(gòu)來說,以上只是引題,問題在于怎么改變?這是推理的第二層次。
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后出于辭讓,合于文理,而歸于治。
改變這種先天的惡的辦法乃是后天的儒學教育:“師法之化,禮義之道”。人懂得了“禮義之道”,就可能善了。這就引出了善和偽的關系。荀子說:“其善者偽也?!睆耐ǔ5囊饬x上說,“偽”是虛偽,教育使人善了,結(jié)果卻是虛偽,仍然是不善,甚至是惡的?!皞巍弊郑瑥淖瓡鴣砜?,是從人、從文,會意兼形聲,二者組合就是“人為”,“為”兼表聲?!墩f文解字》在人部釋義“偽”為“詐也”,是引申義。從《勸學》的上下文來看:
故枸木必將待檃栝、烝矯然后直,鈍金必將待礱厲然后利。今人之性惡,必將待師法然后正,得禮義然后治。
“枸木”待人矯而直,金屬待人礱而利。這是人為的加工,不是虛偽的意思。先天是惡的,須要后天的“師法”“禮義”教化。人之性情不能任而順之,而要矯而正之,化而導之。如果不教化,就會悖亂。
肯定了人性惡的前提,荀子覺得應該對對立面加以反駁。戰(zhàn)國時代,爭鳴是時代的風尚。孟子就罵過:“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子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荀子》中有“非十二子”,一整章把惠施、慎到等批判了一番,特別點名痛罵子思和孟子歪曲了孔子的思想,犯下了大罪。荀子批評孟子的性善論:善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的、人為的?!秳駥W》接下去,第二章就是《修身》:“見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見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這顯然說的是君子,而“小人反是”,不修身,以致“心如虎狼,行如禽獸”。
“勸學”的前提是不學則惡性發(fā)展,不可收拾;學而善,不是變得虛偽,而是變成善良君子,甚至達于圣賢?!秳駥W》的主題則是落實為學,提出為學的要求:“學不可以已”,為學不可終止,也就是為學無止境。
“不可以已”的意思很豐富。第一,為學不可終止,原因是要超越前賢。“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這顯然比孔子所說的“見賢思齊”要求更高。第二,為學不僅是學習知識,而且是學習人格修養(yǎng)。第三,學習不僅僅是被動地接受,而且是主動地實踐:“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辈W,不僅僅是要有廣博的學問,而且是要提高人生修養(yǎng),掌握廣博的道理并不是目的,還要“日參省乎己”。這顯然是繼承了曾子的“日三省吾身”。學習的目的乃是改變惡的本能,使之向善。
二
超越前賢,這是個高遠的境界。怎樣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呢?首先要學習前賢。對于這個論點,荀子的認證方法如下:
第一是比喻認證。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
就人性的本能而言,境界是很低的。只有學了先王的經(jīng)典,才可能如登山知天之高,人谷知地之厚,才知學問之大。
第二,僅僅是比喻認證還不夠,接著是實例認證: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
眾多異族出生時發(fā)出的聲音是一樣的,長大以后,話語、民俗就不同了,是因為后天的教育、教養(yǎng)不同。本來先秦的文章,一般有了比喻、事例的論據(jù),立論就基本完成了。荀子則更講究一些,加上了一些權(quán)威的經(jīng)典的話語來支持。
第三,引用了《詩經(jīng)》:“嗟爾君子,無恒安處。靖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逼鋵崳昧肆?,其中五句與論點沒有多大聯(lián)系,只有“神之聽之”的“神”與論點關聯(lián)上了,荀子就用這個“神”把天上的“神”與精神境界上的“神”交融起來。“神莫大于化道”:受到圣賢之道教化,不但可以達到精神上的“神”的境界,而且可以達到免于禍害的永恒的幸福(“福莫長于無禍”)。
第四,有了這么多的論據(jù)還不夠,荀子還有一手——經(jīng)驗認證: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歧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中國古典文章,最初只有記言、記事,《尚書》記言,《春秋》記事?!墩撜Z》《孟子》也是記言的,但有了比喻,“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論語·顏淵篇》),“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則苗淳然興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孟子·梁惠王章句上》)。游說之士,把比喻用到論證中來,《文心雕龍》所謂“喻巧理至”“飛文敏以濟辭”,比喻在巧,在敏。往往是一喻取勝,最有代表性者如宴子使楚,以“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之巧喻,使“儐者更道,從大門入”?!多u忌諷齊王納諫》,以妻私之、妾畏之、客有求之,故皆美己,其實非真,諷使齊王賞言己之過者,造成群臣進諫,門庭若市之盛。此類文章,大抵一喻而足。在荀子這里,比喻變得豐富起來,不單一喻取勝,而是取博喻。一個抽象論點,取多個感性比喻為證,如論為學之要:有了“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本來就可以成立了,荀子接著又用“冰,水為之,而寒于水”(嚴格說來,這在比喻中屬于“較喻”),句法對稱,排比結(jié)構(gòu)很精致,可以獨立為格言。但是,荀子顯然感到這樣還不夠,為什么呢?以上二者都是自然形態(tài),而荀子勸學的前提是人為,故接著是“木直中繩,鞣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雖有槁暴,不復挺者,鞣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都是人為加工的結(jié)果,而且一旦加工成就,木材浸水、火烘彎曲成弧形,就如金屬磨利一樣,不可能改變。
這么多的比喻,并沒有停留在為學不可已的印證上,而是由此引出“博學參乎己”,不但是時間上的無邊,而且是學業(yè)上的無限?!安W”是很抽象的,荀子對之用了一連三套博喻:第一套,“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第二套,“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第三套,“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不可忽略的是,與前面的青藍冰水之喻一樣是對稱句法,然而這三套并不重復:第一套是自然景觀,第二套是人文經(jīng)驗,第三套則廣及異族、異俗。在性質(zhì)上是多元博喻:并不僅有時間上的先王,而且有空間上的高山、深谷,甚至有異族的風習,這就不僅是對“教使之然”的被動印證,而且在時間和空間上豐富了論點的內(nèi)涵。
句法結(jié)構(gòu)上排比不顯得重復,因為一方面,比喻是多元的;另一方面,論點并不徘徊,比喻不斷延伸、深化。接下來的比喻又是排比的: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好像在重復,但引出的論點卻是新的:善假于物。這說的是,學要不可已,還要善于利用工具。接下來還是比喻,比之前面似乎篇幅更長了,但還是沒有重復。這一串比喻較之前面比較單純的排比結(jié)構(gòu),變得更復雜,概括的廣度更大,而且有點故事性。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fā),系之葦苕。風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莖長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
從這組比喻引申出來的是為學之成,還與“所系”“所立”的環(huán)境有關。這樣,為學之不可已,在要廣博、善于利用工具的基礎上,加上了環(huán)境因素。仍然是比喻,但與前者不同,前者是同質(zhì)的,這里是一正一反,具有對比性。這里的比喻與經(jīng)驗有點遙遠,有點杜撰事實,類似莊子寓言。接下來把比喻和經(jīng)驗拉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也是一正一反,句法對稱,構(gòu)成格言。
三
接著進一步把論點推向一個新層次,環(huán)境影響的特點是“漸”,潛移默化,為了避免在不自覺中受到邪僻的精神污染,君子要防微杜漸,則須擇善鄰良友。
“漸”的特點是短時間內(nèi)不能感知,積以時日的后果則很嚴重。君子要警惕失誤,就要注意“其始”,因為“漸”是個漫長的過程,其始更是容易被忽略。嚴重的后果都是由于主觀上“怠慢忘身”,故要達到君子的境界,就不僅在初始,而且在全過程中要“慎”,不慎言就可能“招禍”,不慎行就可能“招辱”。為了說明這個道理,荀子又一連用了十個感性的類比,但還是沒有造成堆砌之感,因為不再取前文一個論點,以一系列類比羅列,而是以抽象度很高的議論穿插其間:“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怠慢忘身,禍災乃作”“邪穢在身,怨之所構(gòu)”“言有招禍”“行有招辱”。而“物各從其類”是為過渡,“君子慎其所立”則是結(jié)論。充分表現(xiàn)了作者左右逢源,信手拈來,上下縱橫,文氣滔滔,游刃有余。
以上所說,皆為“漸”的負面后果,接下來則是講“漸”的正面效果。其思維邏輯仍然是對比與類比交織,先是感性的,用兩個排比中的對稱句式蓄勢——“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然后上升為抽象度更高的“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前面講的是無形的“漸”的負面危害,這里則從正面講,沒有“漸”細微的積累(跬步、小流、一躍),就沒有宏大的成就(千里、江海、十駕)。
荀子反復運用的比喻之所以常常具有格言的性質(zhì),乃是由于其強烈的矛盾和轉(zhuǎn)化。轉(zhuǎn)化并不是無條件的,接下來就是條件:從反面說,“鍥而舍之,朽木不折”;從正面說,條件就是“功在不舍”,關鍵就在不斷的積累——“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這個格言從全文看,不但是對開頭“君子學不可以已”在結(jié)構(gòu)上的首尾呼應,而且是對“學不可以已”在廣度上大幅度的拓展,在深度上順理成章的突進。
文章做到這里,主題層層深化,類比次第翻新,可謂神思飛越,浩氣騰涌,要再寫下去,可能要山窮水盡了。但是,荀子卻來了一筆柳暗花明。
以蚯蚓之弱、螃蟹之強對比,得出“用心一也”“用心躁也”的不同結(jié)果。看似在思想上重復,但這只是個過渡,旨在引出“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這很關鍵。荀子鍥而不舍的精神不是泛泛而論為學、修身無止境,他理想的“君子結(jié)于一”,是為了用于政治,忠于當時的王者,反對首鼠兩端:“事兩君者不容。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這是春秋戰(zhàn)國時代知識分子游說諸王以求在政治上大展宏圖的普遍心態(tài)。可政治上得到施展的畢竟是少數(shù),故孔夫子乃有“用之則行,舍之則藏”。荀子則不管用與不用,都加了一個“學”字為綱:“學者非必為仕,而仕者必為學。”(《荀子·大略篇·第二十七》)“學無止境”,為學是不能有終點的。
荀子歷游秦、趙與楚,均未受長期重用,乃客居蘭陵,講學以終。他自己未能實現(xiàn)的政治理想,而由他的兩位弟子韓非與李斯實現(xiàn)了。
四
從文風上講,荀子此文與《論語》《孟子》《墨子》之簡樸不同,與《莊子》天馬行空的想象、汪洋恣肆的文采亦不同,全文脈絡層層推進,問以排比復喻,開后世賦體之先風?!盾髯印酚袑iT的“賦”一章。其在句法上,全為對稱,反復鋪陳,在章法上,則為問答體。《賦》篇最后的結(jié)語是:
琁、玉、瑤、珠,不知佩也,雜布與帛,不知異也。閭娵子奢,莫之媒也;嫫母力父,是之喜也。以盲為明,以聾為聰,以危為安,以吉為兇。嗚呼!上天!曷維其同!
據(jù)傳荀子初任楚蘭陵令,遭受讒毀,怒而歸趙。有贊荀子之賢者,春申君請歸。荀子為此《賦》篇,春申君讀后,再三向荀子謝罪,荀子乃回蘭陵。
作為賦體,荀子之作雖為早期,但是并不像漢賦那樣偏于外物平面鋪展而可能淹沒思想,荀子的賦體排比之文渲染的是思想,類比疊加成為思想層層推進的血肉,其警策者竟能脫離本文,獨立為帶哲理性之格言,兩千余年后仍然膾炙人口。如“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有兼聽之明,而無奮矜之容;有兼覆之厚,而無伐德之色”“君子贈人以言,庶人贈人以財”“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此類格言在《勸學》中,甚為集中而且精粹,如“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薄板浂嶂嗄静徽?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肉腐出蟲,魚枯生蠹”“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強自取柱,柔自取束”。
中國古代議論文,從孔子的簡潔格言到孟子的辯氣浩然,再到墨子的樸素推理。荀子之文可以說是此一階段性的總結(jié):從思想說,有孔子的格言;從文氣說,有孟子的高屋建瓴;從推理說,有墨子的層層推進。此三方面皆有集成之概。其比喻豐富,層出不窮,鋪排而無繁雜之感,意脈有一以貫之之效,實乃前無古人,后世賦體之基礎。荀子之文在思想上和文體上的貢獻不可磨滅。當然,局限也難以避免,其性惡論過于絕對,隱含著悖論。其具體論述從善而不偽的君子出發(fā)。在《君子》篇中,荀子把君子定義為:“仁者,義者,節(jié)者,忠者。兼之而能自善,謂之圣?!敝劣诖说仁ト?、善人,是天生的還是教化的結(jié)果,就不在荀子考慮之內(nèi)了。如果是天生的,則人性有善,并非全惡;如果是教化的,則教化者就是善的。靜態(tài)地、絕對化地而不是在運動的過程中論性善性惡,這可能不僅是荀子的,也是歷史的局限性,故未能達到劉勰對“論”的“辯正然否”“窮于有數(shù),追于無形”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