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喆雋
在非常時期里,沒了外賣和下館子的機會,每天都在想辦法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于是君子進(jìn)庖廚。某日做飯,想起了多年前的一段留學(xué)往事:一次請德國室友嘗白菜肉絲炒年糕。他吃后贊不絕口。問原料為何,答曰,白菜、肉絲、年糕。問佐料為何,答,料酒和鹽。但他料定絕不可能只此,我必定有神秘佐料不肯示人。解釋了半天,只得搬出形而上學(xué)來:我國飯食講求配伍。所謂配伍就是一加一大于二。神秘佐料就是肉絲中的脂肪和蛋白質(zhì)在高溫下與年糕中的淀粉、料酒中的酯和醇發(fā)生奇妙反應(yīng)的產(chǎn)物——“自來芡”。室友如獲至寶,拿出小本速速記下……其實他若不追問,本來也沒有這番認(rèn)識。
勾芡是我們最熟悉不過的烹飪手法——在菜將要做成的時候,加入淀粉使得湯汁濃稠。很多菜都需要勾芡,例如麻婆豆腐、蠔油生菜、鮑汁鵝掌、松鼠鱖魚、咕咾肉、酸辣湯等。勾芡的原理并不復(fù)雜:淀粉并不溶于水,但是遇熱后糊化為膠體,獲得了額外的吸附能力,而且能形成光亮的色澤。
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隨園食單 ·用纖順知》中說:“俗名豆粉為纖者,即拉船用纖也。須顧名思義。因治肉者要做團(tuán)而不能合,要做羹而不能膩,故用粉以牽合之。煎炒之時,慮肉貼鍋,必至焦老,故用粉以護(hù)持之。此纖義也。”這里記載的是清代通例。另一說認(rèn)為,“芡”指芡實,即雞頭米,古人將它曬干碾碎來勾芡。但芡實屬于睡蓮科水生草本植物,對生長環(huán)境要求苛刻,因而產(chǎn)量有限。
若考察歷史,勾芡原本不用粉,最初都是自來芡。這一手法起源于中原地區(qū),到了宋代已經(jīng)很普遍。據(jù)傳早在上古時代,彭祖(篯鏗)就用野雞、海鹽、梅子和稷米煮爛做成雉羹,獻(xiàn)給堯帝。當(dāng)時還沒有將谷物粉碎提取淀粉的技術(shù),但這樣混合烹制其實就起到了勾芡的作用。如今豫菜中的“扒菜”講究不用淀粉勾芡,而是追求湯汁自來黏,糖醋鯉魚就是其中一例。其他菜系中也常用勾芡,可以說做到了雅俗共賞。北京炒肝會用勾芡,而且一些老店堅持一鍋勾一鍋,不能提前做好,以免稀澥。本幫濃油赤醬的“紅燒”也就是用醬油、植物油、動物油脂、膠原蛋白和白砂糖形成的自來芡。
可以說,如果原料妥當(dāng),烹飪得法,得芡是水到渠成的結(jié)果;而今人卻將加粉當(dāng)作定勢,實為本末倒置。所以袁枚說:“一涉粉飾,便傷至味?!保ā峨S園食單 ·色愁須知》)人生何嘗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