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保亞 張剛 羅家寬 歐德順
題記
長期以來,以貢嘎山(海拔7556米)為最高峰的橫斷山山脈呈南北走向,在500米海拔的四川盆地西部拔地而起,形成世界交通史上的垂直極限,阻礙了富饒發(fā)達的巴蜀農(nóng)業(yè)和青藏高原牧業(yè)的接觸,西北和西南的聯(lián)系主要靠橫斷山脈中岷江、大渡河、雅礱江、金沙江、瀾滄江、怒江等多條大江南北切割成的橫斷山走廊(藏彝走廊)展開,藏語和彝語成為走廊通語。茶馬古道川藏線沿東西走向翻越橫斷山徹底改變了橫斷山走廊南北走向的格局,巴蜀農(nóng)耕文化及其連帶的江漢農(nóng)耕文化和青藏高原牧業(yè)文化有了大規(guī)模的接觸,西南官話的興起和傳播成為茶馬古道川藏線繁榮的重要見證,也成為川藏線上的通語。茶馬古道川藏線翻越橫斷山是人類古道的奇跡。為了弄清茶馬古道川藏線征服橫斷山的奧秘,讓各界人士深度認識和充分保護茶馬古道語言文化遺產(chǎn),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和科學中國人雜志社于2019年夏天聯(lián)合不同領域學者、專家、記者和實業(yè)家展開了茶馬古道川藏線四川段的南北線考察。考察隊翻山越嶺歷盡艱辛,總行程3128公里,時間近1個月,渡岷江、大渡河、雅礱江,翻邛崍山、大雪山、沙魯里山埡口,記錄收集了大量茶馬古道川藏線上的語言文化資料。
隨著現(xiàn)代交通的興起、過度的經(jīng)濟開發(fā)和早期馬幫老人的大量去世,茶馬古道川藏線文化遺存正在迅速消失,存在于馬幫老人口語中的馬幫文本也面臨絕跡,大規(guī)模搶救茶馬古道語言文化遺存的工作必須盡快展開。
橫斷山:人類古道上的垂直極限
以海拔7556米的貢嘎山為最高峰的橫斷山山脈,由于多條大江從南到北的長期平行切割,在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之間形成阻礙東西交通的巨大屏障。從海拔500多米的四川盆地向西翻越橫斷山腹地登上青藏高原,需要在嶺谷落差極大的高山峽谷中渡過急流險灘并翻越多座4000米以上的埡口,從東向西先后需要征服邛崍山、大渡河、大雪山、雅礱江、沙魯里山、金沙江、芒康山、瀾滄江、他念他翁山、怒江和伯舒拉嶺。
翻越大山,要承受致命威脅的高原反應和高山大滑坡。穿越大江,隨時可能在原始渡江手段中葬身激流。在清朝康熙年間大渡河鐵索橋等近現(xiàn)代渡江手段興起以前,橫斷山早期渡江手段主要是皮筏、木排、竹排、獨木舟和溜索,人畜落水墜江的危險性很大,由于這些大江流速快,江中潛流暗礁多,江水多是高原雪水的匯集,結冰點遠在零度以下,人畜掉入江中很難存活。再加上翻越大山要承受強烈的高原反應,漢族馬幫很少翻越橫斷山垂直極限,筑路技術因此難以深入橫斷山。在我們幾十年考察過的茶馬古道多條線路中,川藏線最難翻越。
必要商品期待:從緊茶到黑茶
茶馬古道翻越橫斷山腹地,雅安黑茶起了重要作用。考察隊對名山區(qū)蒙頂山、世界茶文化博物館、甘露井、茶神殿、皇茶園、雨城區(qū)中國藏茶村、藏茶博物館、藏茶生產(chǎn)線、望魚古鎮(zhèn)等做了考察。
一方水土一方茶。雅安一帶的茶由于其特定的土質和多雨多霧等自然環(huán)境,形成獨特的茶性?!缎绿茣芬呀?jīng)提到雅安的貢茶。白居易《琴茶》有詩句“琴里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從宋代開始,青藏高原民族就對雅安一帶的茶有了依賴性:
建中靖國元年四月三日,戶部狀:“茶事司奏:蕃戎性嗜名山茶,日不可闕。累年以來,買馬大段稀少,蓋因官司及客旅收買名山茶,與蕃商以雜貨貿(mào)易,規(guī)取厚利。其茶入蕃,既已充足,緣此遂不將馬入漢中賣。”(《宋會要輯稿》職官四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4148頁)
現(xiàn)代的醫(yī)學實驗還沒有完全弄清楚高原民族對雅安茶的依賴機理,但我們的調查顯示,依賴性這一現(xiàn)象在茶馬古道上是廣泛存在的。
根據(jù)考察隊對川藏線上茶葉的調查,茶的主要形態(tài)是緊茶而不是散茶,這是因為茶葉翻越橫斷山腹地入藏是一個遠征過程,需要以緊茶的形態(tài)出現(xiàn)才能適應遠征。緊茶和散茶相對而言,具有兩個重要特點:便于遠征和長期保存。馬幫師傅說,在高山峽谷中長時間行走,日曬雨淋,氣候變幻多端,散茶容易變質,裝卸和運輸存在很大困難,只有緊茶才能應付這些困難。緊茶如果人工施壓,就是緊壓茶。緊茶的表現(xiàn)外形有磚茶、餅茶、沱茶等多種形式,還有用竹篾、牛皮等包裝的形式。在川藏線不同的支線上,緊茶又有雅茶、大茶、馬茶、黑茶、粗茶、磚茶、團茶、緊壓茶、條茶、藏茶等不同的名稱。
緊茶在唐代已經(jīng)以餅茶的方式存在,陸羽《茶經(jīng)》所說的“蒸之、搗之、拍之”,是餅茶的制作方式。這里的“拍”,指拍壓(吳覺農(nóng)《茶經(jīng)評述》P81),因此可以看成是緊茶產(chǎn)生的前期形態(tài)。宋代,朝廷從四川調集大量茶葉到西北換馬,茶葉長途搬運日曬雨淋,只有緊茶才能滿足長途跋涉的條件,因此,宋代緊茶已經(jīng)存在。
緊茶在高山峽谷中長期運行,逐漸開始自然發(fā)酵,顏色逐漸變黑,俗稱黑茶,這是最早的發(fā)酵茶,在茶葉發(fā)酵史上有重要意義。由于黑茶是在殺青(炒青或蒸青)后形成的發(fā)酵茶,所以也叫后發(fā)酵茶,以區(qū)別于后來形成的紅茶、白茶、青茶等未殺青就開始發(fā)酵的茶。從我們的調查看,黑茶這種后發(fā)酵茶更有利于高寒地區(qū)的民族適應高寒低氧環(huán)境,因此需求量劇增,這是茶馬古道大規(guī)模翻越橫斷山的重要條件。
盡管古人并不知道后發(fā)酵茶的科學成分,但后發(fā)酵茶適合高原民族生存的作用已經(jīng)被意識到,于是從明代開始,在雅安一帶開始制作后發(fā)酵茶。明代史書中已經(jīng)提到制作烏茶:
(洪武四年)川人故以茶易毛布、毛纓諸物以償茶課。自定課額,立倉收貯,專用以市馬,民不敢私采,課額每虧,民多賠納。四川布政司以為言,乃聽民采摘,與番易貨。又詔天全六番司民,免其徭役,專令蒸烏茶易馬。(《明史》,中華書局1974年版,第1948頁)
明洪武四年即1371年。烏茶即黑茶,烏即黑的意思,黑色、褐色是所有后發(fā)酵茶的代表性顏色。這說明在14世紀,雅安一帶已經(jīng)發(fā)展出了代替緊茶自然發(fā)酵的人工渥堆技術,這里的記錄也說明高原民族普遍需要黑茶。宋代是否出現(xiàn)了渥堆技術,現(xiàn)在還不敢肯定。至少緊茶的存在,為茶馬古道的興起提供了茶葉遠征的條件,而茶葉的遠征又為渥堆技術的出現(xiàn)做了準備。后發(fā)酵茶制作技術的興起在茶馬古道的形成過程中是一個重要的轉折,為緊茶大規(guī)模翻越橫斷山腹地提供了條件,這里存在一個關鍵的機理:高原民族所需要的不僅是茶,更是經(jīng)過后發(fā)酵的黑茶。
背夫之路:從雅安到打箭爐
從雅安一帶的產(chǎn)茶區(qū)到康定,是茶馬古道川藏線垂直上升的重要路段,有“大路茶道”和“小路茶道”兩條主要線路(賈大泉,1994.2)??疾礻牽疾炝诉@一帶的古道、重鎮(zhèn)和語言文化。明清時代興起的望魚古鎮(zhèn)至今還保留著很多原始遺跡,是雅安茶馬古道活力的重要見證。從雅安到康定是整個茶馬古道高度落差最大最集中的地段,其間要翻越四姑娘山(海拔6250米)所在山脈邛崍山,再渡大渡河,再翻越川藏第一高峰貢嘎山(海拔7556米)所在山脈大雪山。由于高差太大,古道行走極為艱難,馬、騾、牦牛等很難完成馱運工作,只有靠人背,于是出現(xiàn)了大量背夫以及背夫之路和背夫文化,形成川藏線最有代表性的人幫行走現(xiàn)象。除了男背夫,還有女背夫、兒童背夫。這也是世界上最有代表性的古道人幫現(xiàn)象。
有一條重要的古道從雅安往西南經(jīng)過滎經(jīng)、大相嶺、漢源、飛越嶺、石棉,渡大渡河到摩西古鎮(zhèn),再翻越大山到康定。滎經(jīng)和漢源交界的大相嶺古道上,多有拐杖印記(拐印、拐子窩),直徑兩指左右,深1~2厘米。摩西古鎮(zhèn)是大路茶道上的重鎮(zhèn),這里能見到多種宗教的碰撞和藏彝漢等多民族融合的現(xiàn)象。這條古道和學者們提到的“大路茶道”基本一致。所謂“大路”應該是這條茶路利用了一段古代著名的零關道。零關道是至少在漢代就存在的重要古道,是從成都經(jīng)過滎經(jīng)、西昌通往云南、東南亞的主干道段落??疾礻牽疾炝艘娮C滎經(jīng)古道重鎮(zhèn)的茶商姜家大院、沙器制造和何君閣道碑(摩崖石刻)。滎經(jīng)沙器歷史悠久,保留了獨特的手工制作技術。閣道碑的年代為東漢,附近有很多承載古棧道木樁用的方形石孔,邊長達50厘米左右,是我們見過的最大的棧道石孔,這些石孔證實了這里有重要的古道通過。從石棉也可沿大渡河北上到瀘定,然后再通過皮筏或溜索渡大渡河,再去康定。
另有一條重要古道從雅安經(jīng)過天全(古稱碉門),翻越二郎山經(jīng)過嵐安、冷竹關、瓦斯溝去康定。這條線路和“小路茶道”基本一致。二郎山是這條古道上的第一道險關,1999年建成的亞洲最長隧道二郎山隧道,就是為了避開這道險關。這條古道沿途留下了很多遺跡,尤其是大量很深的拐印,成為這條古道活力的見證。特別是天全、嵐安有很多古道遺跡。天全縣保留了邊茶管庫、甘溪坡茶馬古道遺址、紫石關茶馬古道遺址。嵐安當?shù)氐臓柼K語、貴瓊語老人說他們的父輩有不少人背雅安茶經(jīng)過嵐安去康定。嵐安的貴瓊語有很多漢語借詞,尤其是西南官話借詞,說明小路茶道曾經(jīng)是相當活躍的古道。無論是大路茶道還是小路茶道,都要過大渡河。清康熙以前,過大渡河主要通過皮筏和溜索??滴跛氖迥辏?706年)在大渡河上修建鐵橋,即瀘定橋,給背夫過大渡河帶來極大的方便。
大渡河沿岸有很多南北走向的古道,在茶馬古道興起以前,河谷地帶的民族多通過這些南北走向的古道來往交流,民族語言的分布也沿著河谷南北延伸,藏語、彝語是河谷地帶的主要通語。隨著茶馬古道興起,這些南北走向的河谷古道和茶馬古道連接,進入了更繁華的時期,藏語、彝語的通語地位逐漸被漢語西南官話取代。
從保留的遺跡看,背夫之路上的茶葉交易重鎮(zhèn)由漢地不斷往橫斷山腹地推進,從雅安、天全,最后到康定。
南宋重要關口已經(jīng)西進到碉門(天全)。(南宋)《輿地紀勝》雅州條引范子長《皇朝郡縣志》:
自雅州西通蕃之路有三:曰靈關,曰碉門,曰始陽。而靈關去吐蕃路險而遠,始陽則所可防者不過滎經(jīng)之苦蒿壩一路,惟碉門最為要害,兩山壁立,一水中貫,設禁門以限華夷。自靈關之外,則與威、茂州諸蕃接,自苦蒿平(坪)外,則與黎州五部落及諸羌接。夷漢相錯,不可不嚴其守焉。(王象之:《輿地紀勝》第5冊,卷一百四十七,中華書局1992年版,第3979頁)
明代漢源也成為重要關口:
設茶馬司于秦、洮、河、雅諸州,自碉門、黎(漢源)、雅,抵朵甘、烏思藏,行茶之地五千余里。山后歸德(貴德)諸州,西方諸部落,無不以馬售者。(《明史》,中華書局1974年版,第1947~1948頁)
清朝打箭爐(康定)開始成為重鎮(zhèn)。清朝有幾個官員根據(jù)自己的親身行走經(jīng)歷對這條古道做了記錄,為研究茶馬古道早期線路和文化提供了重要資料。(清)焦應旂《藏程紀略》:
三月初四日,進打箭爐,為蜀西極邊,皆番地,乃藏路咽喉,土官明正司統(tǒng)屬。其先叛服不常,康熙三十八年調兵剿平之,宣以恩威,彰以信義,莫不傾心向化,今設兵戍守其地,番漢咸集,交相貿(mào)易,稱鬧市焉。(吳豐培輯:《川藏游蹤匯編》,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15頁)
川藏南線:翻越格聶神山
從康定入藏有兩條主線,即川藏南線和川藏北線。
川藏南線西出康定后取道新都橋、雅江,經(jīng)過理塘、巴塘到芒康與滇藏線會合后,再去昌都與川藏北線會合。川藏南線人煙較多,比川藏北線更活躍。
理塘到巴塘有兩條主要線路。一條和現(xiàn)在的318國道大體重合,要經(jīng)過毛埡大草原,理塘到巴塘之間有干海子,海子中的巨石大如樓房,氣勢逼人。1990年秋夏木霽弘、陳保亞、李旭、徐永濤、王曉松和李林六人徒步茶馬古道考察走的即是這條線路。(清)焦應旂《藏程紀略》對巴塘到理塘之間的情況略有描述:
余至此(指巴塘),人困馬乏,歇息三日,然后起行,本叉木山高百里,越二日而始登,大所塘路通一線,值三春面未暖,諸物競售,冷水灣附近波黎,四面皆川,干海子潛藏寇盜,惟茲數(shù)日之內(nèi),無非雪路行程,策駑前征,理塘告屆。(吳豐培輯:《川藏游蹤匯編》,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14頁)
從理塘到巴塘還有一條主要古道要翻越格聶神山,這是較早的一條古道,經(jīng)過波密鄉(xiāng)、鸚哥嘴到巴塘。這條古道還沒有被現(xiàn)代公路覆蓋。為了考察和體驗茶馬古道的語言文化生態(tài),考察隊這次選擇了翻越格聶神山。格聶神山最高海拔6204米,我們要翻越的埡口海拔5000米左右,當時正值風雪交加,難度較大,古道沿途還留下了很多遺跡,如鸚哥嘴石刻有清道光年間的《竺國通衢》、光緒年間的《孔道大通》和宣統(tǒng)年間的《易簡師超》等代表作,附近還有乾隆時代修建的關帝廟,證實了這一帶曾是漢藏文化頻繁接觸之地,直到清朝還很活躍,這里也是通往印度(竺國)的咽喉之一。由于這條古道的翻越難度很大,考察隊員有多人產(chǎn)生嚴重的高原反應,考察隊員陳保亞因為道路的大幅度顛簸和缺氧,出現(xiàn)劇烈腸絞痛,幸虧巴塘政府派出救護車才挽救了性命??疾礻爢T夏如秋駕駛的指揮車也因為道路凍土塌陷被損壞,只得原路拖回成都。到巴塘后,由于線路的艱險和高原反應,17位考察隊員最后還剩下12位。
川藏北線:翻越雀兒山
川藏線西出打箭爐后往西北走,經(jīng)過道孚、爐霍、甘孜、德格到昌都與川藏南線會合,形成川藏北線,也有馬幫把川藏北線稱為北路茶道。以雕版印刷技術著稱于世的德格印經(jīng)院是川藏北線活力最重要見證。根據(jù)我們的調查,川藏北線人煙稀少,但水草條件好,牧業(yè)很發(fā)達。光緒末年張其勤《爐藏道里最新考》描述過這條道路:
聞由爐赴藏,又有北道,亦曰商道,出關北行,由霍耳、竹窩、甘孜、瞻對、德格、熱丫前進,經(jīng)類鳥齊及納克書、三十九族等處,即可直達前藏,沿路俱系草地,無高山峻嶺,既平且稍近,偶有山,亦平衍易行。唯居民少有,行數(shù)程而無人煙者,必須自攜帳棚飲食各物,蓋地非孔道,驛遞不通,故荒僻如此也。藏中有數(shù)喇嘛曾由此道赴爐,詢之所言皆同。(吳豐培輯:《川藏游蹤匯編》,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390頁)
川藏北線也可直接從灌縣(都江堰)出發(fā)向西翻越邛崍山的巴郎山,經(jīng)過小金、丹巴、道孚、爐霍、甘孜、德格到昌都,或從灌縣出發(fā),經(jīng)過汶川、理縣,翻越邛崍山北段到馬爾康,再經(jīng)爐霍、甘孜、德格到昌都。
德格是川藏北線的重鎮(zhèn),來德格印經(jīng)院朝拜的藏民絡繹不絕。德格的馬尼干戈古鎮(zhèn)可西去西藏昌都,也可西北去青海玉樹??疾礻爮陌吞脸霭l(fā),沿金沙江北上到德格,然后再翻越雀兒山考察川藏北線。過雀兒山要翻越5050米的雀兒山埡口,這是川藏北線上的最高埡口,也是最難翻越的埡口,除了嚴重缺氧,一路山體滑坡,巨石墜落。車隊只能在巨石窄縫中緩慢行進,一度被落下的巨石攔住了去路,只能全體下車,由開車技術高超的小水(陳清貴)冒著生命危險,貼著懸崖把車一輛輛開過險境。
爐霍是川藏北線的另一個重鎮(zhèn),漢語和藏語等民族語言接觸頻繁,漢藏通婚也很普遍,有很多漢族是早期移民或商人的后裔。雅礱江的重要支流鮮水河從爐霍經(jīng)過,鮮水河沿岸形成一條重要的古道,往北可去色達,往南可去道孚、雅江縣。
川藏線的重要性:從橫斷山走廊到茶馬古道
由于橫斷山及其山間大江沿南北走向形成的東西阻隔,川藏茶馬古道興起以前,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聯(lián)系相對較少,人類在橫斷山的活動主要沿著岷江、大渡河、雅礱江、金沙江、瀾滄江、怒江等峽谷南北走向展開,形成著名的橫斷山走廊(費孝通稱為藏彝走廊,有人稱藏羌彝走廊),沿大江峽谷分布的石棺墓、大石墓是橫斷山走廊的重要證據(jù)。藏、彝、羌、嘉戎、貴瓊、爾蘇等族群及其支系主要沿橫斷山走廊移動和接觸。同一河谷地帶民居、土司官寨、寺院在建筑風格上的聯(lián)系,也是橫斷山走廊中族群和文化南北方向接觸的重要證據(jù)。大渡河峽谷流域中的色達、馬爾康、金川、丹巴、瀘定、石棉、漢源,雅礱江峽谷流域中的甘孜、爐霍、道孚、新龍、雅江、木里、西昌、鹽邊,金沙江峽谷流域中的德格、白玉、巴塘、德榮、中甸、麗江,瀾滄江峽谷流域中的昌都、芒康、德欽,怒江峽谷流域中的邦達、左貢、貢山、瀘水,既是橫斷山走廊上連接古道的重鎮(zhèn),也是橫斷山走廊活力的見證。尤其是大渡河峽谷流域在金川、丹巴一帶現(xiàn)存的雍仲拉頂廣法寺、馬奈鄉(xiāng)鍋莊、巴底邛山土司官寨等,更是橫斷山走廊南北向長期歷史文化不間斷接觸的證據(jù)。
宋代青藏高原民族已經(jīng)形成恃茶性,尤其對雅安一帶名山茶有依賴。明代在雅安茶系基礎上通過渥堆發(fā)酵形成的黑茶,為高原民族更有效地適應橫斷山腹地高原反應提供了條件,聚落得以興旺。高山峽谷盡管艱險,但峽谷氣候溫和可發(fā)展農(nóng)業(yè),高原草場可發(fā)展牧場,所以一旦古道暢通,有了茶葉,就會人丁興旺,這樣就會反過來推進古道的發(fā)展,使茶馬古道大規(guī)模翻越橫斷山腹地有了條件。馬幫運茶和聚落互動,川藏線開始活躍起來,橫斷山得以被征服。
川藏茶馬古道的興起和繁榮,突破了橫斷山走廊南北走向的局限,使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得以沿東西方向長期連接起來,由此形成了以西南官話為通語紐帶的西南文化板塊。巴蜀發(fā)達的農(nóng)耕文化和青藏高原牧業(yè)文化得以交流互補。川藏線繼續(xù)向東可連接長江流域,繼續(xù)向西可連接西藏阿里并伸向中亞、歐洲。由于恃茶性的存在,歐亞大陸上不間斷的生命紐帶得以形成。藏彝走廊從此加入了一個更大的古道網(wǎng)絡。川藏茶馬古道也通過橫斷山走廊向北連接北方絲綢之路,向南連接滇藏茶馬古道和南方絲綢之路,絲綢之路開始向茶馬古道轉型,更大網(wǎng)絡的茶馬古道開始在歐亞大陸上出現(xiàn)。
參考文獻
陳保亞、張剛,2016.7,《從橫斷山走廊到若爾蓋草原:連接茶馬古道的重要通道——詞與物的傳播證據(jù)》,《科學中國人》
陳保亞、張剛、余德江,2017.9,《茶馬古道川甘線:宋代川茶入藏主干道——詞與物的證據(jù)》,《科學中國人》
陳書謙,2017.7,《雅安藏茶的前世今生》,《中國茶葉》
費孝通,1989.4,《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北京大學學報》
賈大泉,1994.2,《川茶輸藏與漢藏關系的發(fā)展》,《社會科學戰(zhàn)線》
吳覺農(nóng),2005,《茶經(jīng)述評》,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
考察隊隊員簡況(按拼音排序)
陳保亞: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主任
陳農(nóng):深圳航宇公司董事長
陳清貴:四川全鑫巨影物流公司車隊隊長
何方:北京大學學報編輯部編輯
李貴平:華西都市報資深記者
李森林:四川省優(yōu)分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視頻拍攝及編輯
魯方昕:北京大學博士生
羅家寬:畫家、書法家,中國華夏畫院院長
歐德順:北京大學訪問學者、甲骨文學者、書法家,中國書畫家聯(lián)誼會理事翰鴻畫院副院長
邱健:北京大學博士后
王建全:四川城管在線主編
王瑛:藏羌彝文化研究會會長
夏如秋:四川日報社資深主任記者
楊錦:四川師范大學地理系碩士研究生
張剛:《科學中國人》雜志社社長,總編
張紅:《科學中國人》雜志社副社長
張藝薫:四川省優(yōu)分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
支撐課題
2011:POSCO TJ Park基金:茶馬古道上的語言文化調查研究
2014:國家社科基金重大課題:基于中國語言及方言的語言接觸類型和演化建模研究
2019:教育部重大課題:語言變異與接觸研究(項目編號:19JJD740001)
2019:北京大學專項課題:語言接觸與族群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