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飛霞 余曉燕
【摘要】目的 研究無縫隙護理管理在急診-ICU患者轉運交接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18年6月~2019年8月我院急診科接受治療并轉入ICU的80例危重患者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管理,觀察組實施無縫隙護理管理,對比兩組的不良情況發(fā)生率以及護理滿意率。結果 觀察組轉運交接的不良情況發(fā)生率為10.00%,對照組為22.50%,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意義(P<0.05)。結論 在急診-ICU患者的轉運交接中實施無縫隙護理管理,可有效減少責任推諉、危重值漏交等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同時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率。
【關鍵詞】無縫隙護理管理;在急診-ICU患者;轉運交接
【中圖分類號】R1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9..02
急診科是醫(yī)院中較為重要的科室之一,急診也是危重患者搶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在搶救結束后,若患者的病情較為嚴重,將會轉到ICU進行治療[1]。對于轉到ICU的患者來說,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莫過于轉運交接,若該環(huán)節(jié)出現問題,將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本文主要對無縫隙護理管理在急診-ICU患者轉運交接中的應用價值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6月~2019年8月我院急診科接受治療并轉入ICU的80例危重患者作為主要研究對象,本次研究已獲得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者及其家屬均已同意,按照隨機分組的方式,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管理,患者40例,包括男22例,女18例,年齡25~56歲,平均(38.33±2.63)歲;觀察組實施無縫隙護理管理,患者40例,包括男24例,女16例,年齡26~58歲,平均(39.14±2.26)歲,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無明顯差距,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的護理,對急診ICU患者進行轉運交接工作。
觀察組:進行無縫隙護理管理。(1)成了無縫隙管理小組:護理小組人員主要包括護理部主任、急診科主治醫(yī)師、ICU護士長以及護理人員。(2)建設一體化無縫隙護理管理模式:根據現下的急診護理管理模式以及ICU護理管理模式進行參考,對急診-ICU無縫隙護理管理結構進行調整,打造一套完整的一體化護理模式。(3)規(guī)范交接內容:醫(yī)院需自行對轉運交接表進行設計,表格內容主要包括年齡、疾病史以及過敏史等情況。
1.3? 評價標準
(1)對兩組轉運交接的不良情況發(fā)生率進行比較,主要包括科室間詢問次數、責任推諉次數以及危重值漏交次數[2]。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過程中所產生、相關的所有數據均通過分析軟件SPSS 19.00進行處理,(x±s)表示計量資料,經t檢驗;%表示計數資料,經x2檢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觀察組轉運交接的不良情況發(fā)生率為10.00%,對照組為22.50%,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急診科具有較高的風險性,科學、合理的護理干預在該科室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不僅可以及時救治患者,還能進一步提高臨床治療效果[3]。無縫隙護理管理是符合時代發(fā)展的一種新型護理管理模式,表明了我國的護理模式不斷在科學、合理化[4]。研究顯示,在觀察組中應用無縫隙護理管理模式后,觀察組轉運交接的不良情況發(fā)生率為10.00%,對照組為22.50%,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意義(P<0.05)。由此可見,在急診-ICU患者的轉運交接中實施無縫隙護理管理,可有效減少責任推諉、危重值漏交等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同時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率。
綜上所述,無縫隙護理管理可有效提高急診-ICU的轉運交接質量,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夏承耀,楊? ?俊,馬玲玲.??瀑|量核查表在神經外科危重患者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38(12):1868-1870.
[2] 蔡俊杰,凌曉淺,梁希希,等.手術室6-Σ DMAIC流程管理模式在眼科手術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眼外傷職業(yè)眼病雜志,2019,41(3):231-235.
[3] 陳太云.FMEA改造急診危重癥患者院內轉運流程的可行性研究[J].當代護士旬刊,2019,26(9):177-180.
[4] 蘇? ?謙,于真真,鄭娟娟.重癥監(jiān)護護理評分系統(tǒng)和急性生理慢性健康狀況評價系統(tǒng)Ⅱ對CICU的護理人員工作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38(8):1030-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