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昭平
【摘 要】近年來,任務驅動法在各類學校的教學活動中得到了推廣和應用,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在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的教學實踐中,也進行了嘗試。所以,為了進一步深入推動任務驅動法在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音樂教學開展中的有效應用,本文將結合筆者自身的教學心得和體會,從生活化、游戲化與綜合化這三個方面來入手,對學前專業(yè)音樂教學中任務驅動法的應用方式加以解析。
【關鍵詞】任務驅動法;學前教育專業(yè);音樂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12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16-0146-02
隨著高校對學前教育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工作的重視,針對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展開的教法創(chuàng)新和改革一直都沒有停止,這些年也收到了顯著的成效。越來越多有效的教學法融入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學實踐中,產生了積極的促進效果。任務驅動法是近年來在各級、各類學校教學中,得到普及、推廣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鑒于此,筆者也在自身的教學實踐中得到了新的教學啟示,進行了深入的探索研究。因此在下文的論述中,將在簡要的概述任務驅動法概念和內涵的基礎上,結合具體的教學案例,來探討任務驅動教學方法在高校學前專業(yè)音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方式與策略。
一、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概念內涵
任務驅動教學法主要是指教學組織者將課堂內容進行若干任務分配,在完成任務的間隙將各種知識和技能進行滲透,引導學生不斷掌握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在音樂教學的開展中,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較快地實現教學目標,幫助學生獲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對學前教育專業(yè)的音樂教學來說,任務驅動法的優(yōu)勢較為突出,不僅可以全面調動學生的探索欲,還能進一步提升音樂教學的效果。它的差異性也較為顯著,將音樂教學進行了準確的任務設定,不再局限于知識結構的框架,使教學內容的目標性更加準確。所以,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校學前專業(yè)的音樂教學中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廣與應用,下面筆者就將結合自身的教學案例,來提示和展現任務驅動法具體的應用方法和開展策略。
二、任務驅動法在學前專業(yè)音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一)密切貼合幼兒一日生活來設置音樂教學任務
近年來,國家對于學前階段的教學活動開展也越來越重視,也隨之產生了很多重要的指導文件。比如,教育部制定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等一系列指導性文件的頒布實施,明確指出了“生活化”教學正在成為幼兒園教研、教改的主導方向。“生活化”教學的含義主要指的是幼兒園按照幼兒一日生活的基本流程,引入幼兒在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來開展豐富的教學活動,以便讓幼兒在熟悉的環(huán)境和氛圍中,提供直接經驗作為幼兒學習的基礎。在此背景下,結合“生活化”教改方向的全面指導,學前教育專業(yè)想要有效地開展任務驅動式教學探索,就必須緊密貼合幼兒一日生活來設置音樂教學任務。
比如,目前許多幼兒園都要求教師在幼兒刷牙、洗臉、用餐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分別播放不同類型的鋼琴音樂旋律,來對幼兒的上述生活活動加以積極的引導和督促。這無疑也為學前教育專業(yè)設置音樂學習任務提供了基本的流程,也帶來了很多的教學啟發(fā)。在日常的幼兒教學活動中,教師就可以設置幼兒起床、洗漱、用餐等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生活流程作為具體的情境,要求學生自行選擇或者創(chuàng)編適宜的鋼琴音樂織體片段來引導想象中的幼兒開展上述基本的生活活動。而且,在上述的任務驅動教學實施過程中,每當一位學生扮演幼師角色選擇合適的曲目、展開鋼琴音樂旋律的演奏時,其他同學就將自己想象成幼兒,從幼兒的喜好、興趣這一視角為該“幼師”的音樂演奏進行打分和評價。最后,看誰得到的分數最高,誰就是此次任務驅動學習比賽的優(yōu)勝者,應得到相應的鼓勵。這樣,在密切貼合幼兒生活設置任務驅動法開展教學的同時,又可將任務驅動流程有機地轉化為某種學習比賽的形式,從而發(fā)揮出“以賽促教”的生動效果,提升實踐的效果和質量。
(二)依托游戲活動來設置音樂教學任務
眾所周知,游戲是幼兒的天性,也是最受幼兒歡迎的教學活動,為幼兒的學習提供了直接的感性經驗。所以,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等幼教指導性文件中,也要求幼兒園教學活動盡可能采取游戲的方式來展開,進一步吸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既然如此,有效地依托游戲活動來設置音樂教學任務,也就成了學前專業(yè)開展任務驅動教學的必然選擇。在實際的教學開展實施中,筆者重點選擇了《蝸牛和黃鸝鳥》《小烏鴉愛媽媽》等含有積極教育意義,且具備一定故事情節(jié)的兒童歌曲作為教學素材,設置生動的教學情境和學習任務,要求學生根據此類情境創(chuàng)編幼兒喜歡的音樂律動游戲,模仿幼兒園游戲的組織方式和開展模式來開展特色化的模擬性教學活動。比如,在布置像《小烏鴉愛媽媽》這樣的音樂游戲之前,筆者就會在課前通過錄制視頻,并以推送微課教學視頻的方式通過互聯網平臺分享給學生,向全體學生呈現類似的游戲案例,提示了包括導入環(huán)節(jié)在內的游戲開展流程。而在布置音樂游戲活動任務之后,筆者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則積極地引導學生分別扮演幼師和幼兒的不同角色,按照微課視頻所提示的流程和互動方式,采取即興發(fā)揮的方式去創(chuàng)編、開展模擬性的音樂游戲教學活動。在學生充分發(fā)揮能動性完成游戲任務的過程中,教師則主要扮演引導者、組織者與協(xié)調者的角色。這樣,通過布置、開展音樂游戲型的教學訓練任務,就在相當程度上凸顯了學生在音樂學習當中的主體地位,也有效地推動了這一方面教學改革的進程。
(三)整合多門類課程內容來設置音樂教學任務
現在,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日常所修習的音樂課程,主要包括鋼琴(含彈唱)、聲樂、奧爾夫法、律動、舞蹈等多個科目。而上述這些科目的教學內容,又都需要和音樂教法課的相關知識、技能達成有效的結合,這樣才能促使學生成長為“會唱、會跳、會彈、會教”的高素質復合型幼兒教師人才,能夠在社會發(fā)展中彰顯幼師人才杰出的才能。有鑒于此,筆者在布置生活化、游戲型的幼教任務時,就非常注重將多門類課程內容,綜合融入任務環(huán)節(jié)當中去,在潛移默化、循序漸進中,從而達到借助音樂教法課訓練來引導學生進一步融會貫通掌握上述各門類課程知識和技能之目的。比如,在《蝸牛和黃鸝鳥》的游戲任務驅動教學開展中,筆者通篇設置了奧爾夫聲勢語言和律動貫穿全程的活動開展標準,讓學生在音樂游戲教學的同時,也掌握了豐富的音樂學科知識。同時,還要求學生根據幼兒心理特點和接受能力等,將彈唱、演唱、伴奏、舞蹈等各科目教學內容,穿插到任務活動的相應環(huán)節(jié)當中去,從而借助音樂教學任務促成學生對多門類課程內容的綜合運用,以此有效提升學生的教學組織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對幼師人才能力需求的不斷提升,也促使高校對于學前教育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注入更多的心血和動力。對于學前專業(yè)教學來說,任務驅動法是能夠切實提高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教學組織能力、鍛煉其崗位執(zhí)教技能的優(yōu)秀教學方法之一,值得在本專業(yè)日常教學開展實踐中進行廣泛的推廣和普及、應用。而在其具體應用過程中,筆者也深刻地意識到,對于學前教育專業(yè)人才教學法的培養(yǎng),應注意從幼兒園教學實際情況出發(fā),遵循生活化、游戲化、綜合化的原則來設置并展開情境任務,則更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楊蘭.基于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學生學習能力培養(yǎng)——以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yè)男幼師班數學教學為例[J].西部素質教育,2018(10).
[2]李輝.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學前教育專業(yè)鋼琴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教育,2017(12).
[3]李萍.“任務驅動法”在高校音樂理論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戲劇之家,2019(13):207.
[4]劉媛.任務驅動教學在高師音樂專業(yè)鋼琴即興伴奏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戲劇之家,2018(18):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