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為影
摘 要: 理論課作為學前教育專業(yè)課程設置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系統(tǒng)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及專業(yè)技能的掌握起著重要作用。針對學生對理論課學習興趣普遍較低的現狀,本文從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定位出發(fā),結合學前教育專業(yè)特點,提出營造良好的師生互動氛圍、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等策略,以有效改變當前理論課教學的尷尬局面,促進理論課教學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 學前教育專業(yè) 理論課 教育教學改革
作為應用型高校本科層次的學前教育專業(yè),培養(yǎng)的應該是專業(yè)程度比較高的學前教育工作者,而專業(yè)程度高的三個標志都與專業(yè)理論有關,專業(yè)理論課程教學應該在這方面發(fā)揮作用。在學前教育專業(yè)本科層次的課程計劃中,專業(yè)理論課程占有很大比例和很重要的位置,其中主干課程就有十多門。但在教學中我們發(fā)現,學生對理論課程的學習興趣普遍較低,通常感覺到“枯燥”、“乏味”、“沒意思”。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緣于教師教學方法手段單一,教師一味地講,學生被動地聽,缺少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對于這種單一機械的教學方式學生深感疲乏。面對此現狀,改革學前教育專業(yè)理論課程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效益,提高教學質量就成為當務之急。
一、營造良好的師生互動氛圍,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課堂氛圍作為一種隱性課程無形地影響著學生,因此,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努力建立一種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師生關系,在學生之間創(chuàng)建一種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幫助的同伴關系,以促進學生知識積累、人格和心理健康發(fā)展。在課堂教學中,民主化的學習氛圍、靈活的教學形式、適時的設問,以及恰當的語言、手勢、眼神、動作等體態(tài)語言對于溝通師生感情、傳遞知識信息、實現師生和生生互動起到重要作用?!坝H其師,信其道”,良好師生關系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起著重要作用。
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
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為此,我們須積極探索與綜合運用以學生主動參與為主的,具有情境性、實踐性、體驗性、研討性、合作性、探究性及廣泛對話式學習特點的多種教學策略與方法。如“問題式”教學法、案例分析教學法、模擬教學法、任務驅動式教學法、小組合作研討式教學法、整合教學法、多感官教學法及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等,實現課程的多元化目標。作為培養(yǎng)教師的教師,須在理論教學過程中尋求示范的意義,保持內容與形式之間必要的張力,注重學法指導,使學生“學會”、“會學”、“愿學”、“樂學”。理論課程自身系統(tǒng)性、知識性的特點決定了其內容的枯燥和乏味,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結合學前教育專業(yè)特點及課程自身特性,可以把內容盡量用可視化的、可操作化的、可感知的方式體現出來,某些限于條件、時間、空間等因素無法做到的,可以采取視頻、音頻、情景模擬等多種方法讓學生體驗和感知。
信息技術改變了人的生活和學習模式,課堂教學將不再是學生獲取專業(yè)信息的主要途徑,同時,教學手段不僅僅限于課本、卡片、黑板等傳統(tǒng)形式,如幻燈、投影、電子白板等也已普遍進入課堂。翻轉課堂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支持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如利用biogs、wikis等工具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利用Moodle等學習平臺跟蹤學生的學習過程,了解學生困難,給予幫助,并可以進行在線交流和答疑,做出及時有效的反饋,做好學生記錄,以便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
三、利用“翻轉課堂”,發(fā)揮學生學習主動性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傳統(tǒng)課堂中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法,將不再是主導課堂的主要方法。教師要勇敢大膽地嘗試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不必拘泥于模式、套路,要有每個課程獨特的教學方法方式,才有可能獲得有效的學習成果。如一種新的課程組織形式“翻轉課堂”逐漸受到廣大師生的青睞,所謂“翻轉課堂”,就是將課堂內與課堂外師生的、教與學的時間進行重新安排。在這種學習模式中,課外時間從過去讓學生做作業(yè)“翻轉”為現在讓學生在線或線下自學或者協作學習教師預錄的教學內容,并針對學習疑慮提問;課堂內的時間從過去由教師講授知識“翻轉”變?yōu)楝F在由教師引導學生互動討論或進行問題答疑。從而將課堂主導權從教師轉移到學生,在真正意義上實施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實施以問題或項目任務為導向的學習。這種課程真正做到了深度學習、主動學習和探究學習。
四、注重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
學習,不僅僅是在學校的課堂里、校園內。如英國著名比較教育學家薩德勒有句名言:“校外的事情甚至比校內的事情更加重要,校外的事情制約并且說明校內的事情?!蔽覈逃姨招兄壬岢隽恕敖虒W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因此,應注重學生的理論學習和實踐鍛煉相結合,在幫助學生掌握系統(tǒng)理論知識的同時,還應努力為他們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實際鍛煉機會和條件。如在學習中加強專業(yè)理論課相關的實踐活動,可以開展與專業(yè)學習相配套的第二課堂活動,也可以組織學生到幼兒園見習、實習、調研,創(chuàng)造學生學習知識、增長經驗的實踐機會,鼓勵學生做中學,做中求進步。
參考文獻:
[1]鄧三英.應用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課程實踐整合的構想.懷化學院學報,2013.1.
[2]關青.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理論課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3(5).
[3]邵光華.美國師范教育中的案例教學法及其啟示.課程·教材·教法,2001(8).
基金項目:衡水學院教育教學改革課題(jg2014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