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民本思想與清官意識的互融研究

2020-06-11 08:12高馨黃文學楊艷超
法制與社會 2020年14期
關鍵詞:民本思想互融

高馨 黃文學 楊艷超

關鍵詞 民本思想 清官意識 互融

基金項目:本文為河北省社會科學發(fā)展研究課題:從歷史傳統(tǒng)角度探析廉政建設的社會文化基礎(課題編號:201703060204)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高馨,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博士,華北理工大學社科部講師,研究方向:明清思想史;黃文學,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博士研究生,華北理工大學人事處講師,研究方向:中國近現(xiàn)代文化史;楊艷超,澳門大學博士研究生,華北理工大學輕工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西文化比較。

中圖分類號:B2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5.231

春秋時期,老子提出“圣人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認為統(tǒng)治者需要體會民意;而孔子則提出“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的政治主張。到了戰(zhàn)國時期,儒家學者尤其孟子更是提出“立君為民”“民貴君清”“民為國本”等思想主張,民本思想初具其形。隨著后世對這一思想的不斷發(fā)展,“民本”與“忠君”相結合,保障了封建社會政治的延續(xù)性。清官意識作為民眾樸素的政治觀植根于中國的鄉(xiāng)土社會,而民本思想則是儒家文化為主導的封建統(tǒng)治者的施政主張。王朝雖更迭,但清官意識和民本思想作為封建社會政治生態(tài)的重要支柱卻從來不可或缺。從政治學的角度來說兩者雖代表的是統(tǒng)治者和被統(tǒng)治者的不同階級屬性,但在文化上卻又有絲絲縷縷的關聯(lián),兩者的產生和發(fā)展都是以儒家文化為基礎。本文試圖從社會文化的學術角度切入,通過科舉制度、法律發(fā)展以及“懲貪”等方面探究兩者的互融關系。

一、科舉制改變了封建士族為主體的官僚結構,搭建起民本思想與清官意識互融的橋梁

科舉制自隋唐開始實行,一直到清末新政廢除,是在中國存在上千年的人才選拔制度??婆e制在唐朝時雖然打破了薦舉制的傳統(tǒng)選官制度,但仍然遺留很多薦舉制的弊端。到了宋代以后,科舉制開始發(fā)生重要變化,而這一變化也就使得科舉制成為民本思想與清官意識互融的橋梁。

一方面,科舉范圍的擴大使得底層知識分子有了參政資格,為清官意識的產生提供了條件。唐代時,由于士族勢力的存在,依靠其政治、經濟、社會地位等方面的優(yōu)勢,繼續(xù)把持取士大權,科場成績的好壞并不能成為錄取的主要標準。到了宋代,士族勢力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士農工商皆可應舉,“取士不問家世”,這一變化不僅大大鞏固了封建王朝的統(tǒng)治基礎,也使得基層百姓也有了選官的資格,一些底層知識分子也因此成為官員,到了南宋,“獰干、黥吏之子”及“以屠殺為業(yè)”者,皆可成為舉人 。這些官員往往與底層民眾聯(lián)系密切,也更為民眾所接受,這就培育了清官意識產生的土壤。同時,自北宋初年起,統(tǒng)治者嚴密立法,不斷健全監(jiān)察制度,對貪贓枉法的官吏,嚴加懲治,對廉潔官員大加褒揚,也為清官意識的產生和發(fā)展提供了條件。

另一方面,科舉考試開始注重對儒家經典的理解,這一內容的變化促進了民本思想的普及。唐代科舉以明經、進士兩科為常舉科目。明經以背誦為工,并不要求通曉經文義理,而進士科則考詩賦,這些都不能更好的傳播儒家的封建統(tǒng)治思想。宋仁宗時,增加明經科,以試大義為主,開始經義取士。這一變化使得致力于科舉的士子必須致力于對儒家經典的研究,而作為儒家思想重要組成部分的民本思想就逐漸在士子中得到普及。民本思想在儒家經典中也僅僅具有理論的意義,如何使其有利于封建王朝的統(tǒng)治,就需要具體的政治實踐。而這些通過科舉得到官職的士子就成了進行這一政治實踐的具體行使者。這就使得民本思想不再只是高居于廟堂,而開始傳播到鄉(xiāng)土社會中,這批致力于民本思想的實踐者其中有些人就成了所謂的“清官”。清代鄭板橋在擔任知縣時曾有一首著名的詩,“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這其實就是基層官吏實踐民本思想的最生動的寫照。

二、法律以及監(jiān)察制度的完善促進了清官意識的產生,民本思想開始“下鄉(xiāng)”

金后期元好問的《薛明府去私口號》記載:“能吏尋常見,公廉第一難;只從明府到,人信有清官。” 這是最早關于“清官”一詞的記載,我們也從中可以看出“清官”的奇缺。但是清官雖稀奇,而清官意識卻是根植于鄉(xiāng)土社會和民眾的思想,這一現(xiàn)象的產生主要源于宋代以后法律以及監(jiān)察制度的不斷完善。

宋代的法律相對于唐代有了很多發(fā)展,首先是對于盜賊的懲治遠比唐律要重。唐律對于強盜的懲治,只有在殺人的情況下才會處以死刑。而宋太祖則規(guī)定凡強盜“計贓錢滿三貫文立足陌,皆處死?!?其次,宋代在法律上加強了對私有財產的保護,特別是在繼承權上,增強了繼承權的子女的權利,女子、遺腹子甚至出嫁女都有了繼承的權利。最后,尤其重要的一點在于對于官員法律意識普及的重視,其中的最突出的就是在科舉考試中設立了“明法科”。這些都使得法律逐漸成為人們維護自身權益的重要工具,而法律實施的公正性逐漸成為民眾最迫切的愿望,法律公正性的實施需要官員的廉潔來保障,在這種情況下,“清官”就變得重要起來,清官意識也就迅速在鄉(xiāng)土社會培養(yǎng)起來。

法律以及監(jiān)察制度的完善也使得官員在處理案件時能夠有法可依,其中恤刑制度更是將民本思想運用到基層司法中,司法審理的過程也就是民本思想“下鄉(xiāng)”的過程。恤刑制度重點在于法律懲治中的尊長憐幼、體恤廢疾、寬仁慎刑等原則。這些原則從本質上說是為了維護封建統(tǒng)治,但也都反映了對普通民眾的關注,是民本思想的體現(xiàn)。各級官僚在處理案件時將這些原則貫穿其中,有利于緩和矛盾,也使得民眾在這些案件的處理中看到朝廷的寬仁,其中作為處理這些相關案件的官員更是得到民眾的維護和愛戴,也促進了清官的形象在民眾意識中更加深刻。法律及監(jiān)察制度的完善和實施也就成為民本思想與清官意識有機的發(fā)生上下聯(lián)系,共同維護司法的公正性。

三、“懲貪”成為民本思想和清官意識的共同核心,實現(xiàn)民本思想和清官意識的統(tǒng)一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是封建社會在發(fā)展過程中形成的統(tǒng)治者形成的共同意識,也是民本思想的通俗表達,其中最為重要的表現(xiàn)方式就是“懲貪”?!皯拓潯迸c廉政思想具有一致性,但也有不同,其不同在于“懲貪”更具有目標性,廉政思想則更側重與封建官吏的施政思想?!皯拓潯睂τ诜饨ńy(tǒng)治的重要性以及其有效性逐漸被統(tǒng)治者所認識,“懲貪”既是統(tǒng)治的需要,也是源于民眾對于政治清明的期盼,“懲貪”的過程往往既是清官誕生的過程,能否“懲貪”就成了民眾對于官員好壞的基本標準。因此歷代統(tǒng)治者都重視“懲貪”,并形成獨具中國文化特點的“懲貪文化”。

“懲貪”的歷史伴隨著中國封建社會發(fā)展的始終,王朝興亡的軌跡往往和統(tǒng)治者對于“懲貪”的重視程度發(fā)展的軌跡相吻合。歷朝歷代都會在立國初期頒布懲治貪官的律法或者行政措施,從而穩(wěn)固了政權,也得到民眾的擁護和支持。例如,在西漢文帝時期,所頒布的《懲貪律》就明確規(guī)定“吏坐受賕枉法,守縣官財物而即盜之,已論命復有笞罪者,皆棄市” 。到了宋代為了防止貪贓,實行作保制,官員過了試用期想要轉正必須由若干正式官員作保,官員違法,為其作保者也要受到處罰。明初更是懲治貪官最為嚴厲的一個時期,酷刑加株連成為這一時期反腐的典型特點。在朱元璋主政期間,大批不法貪官被處死,包括開國將領朱亮祖,女婿駙馬都尉歐陽倫,其中甚至因為郭桓案、空印案殺死數(shù)萬名官員。朱元璋首開挑筋、斷手、斷指、“剝皮實草”等酷刑。清代康熙、乾隆等也多次明諭嚴懲貪官、整頓吏治,此處不再一一贅述。

“懲貪”能夠成為民本思想和清官意識的共同核心,在于對官員的評價標準上達成的統(tǒng)一,這一標準就是廉政。雖然我們都知道民眾生活富裕與穩(wěn)定才是官員施政的主要目標,“為政之道,以順民心為本,以厚民生為本,以安而不擾為本?!钡亲龅竭@一點往往可以稱之為“能吏”,而只有做到清正廉潔才能稱之為“清官”。與“廉”相對的“貪”就成了衡量是否“清官”的標準,正如明代范景文所感慨的那樣,“竊嘆今日吏治之病,惟有一貪;而對癥之藥,止惟一廉”。也正是基于此,民本思想開始從內涵上發(fā)生轉變,從原本的以民生為施政的主要內容發(fā)展到“懲貪”成為更為顯著的目標,這一變化過程中清官意識無疑在其中發(fā)生重要影響。

四、結語

民本思想和清官意識是根植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土壤中政治文化的主體,一扎根于鄉(xiāng)土,一高居廟堂,兩者看似割裂,實則緊密相連,共同構成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文化基礎。民心向背決定統(tǒng)治者對天下的得失,民心和吏治不可分割的統(tǒng)一于“為政之本”之中。從漢初的“無為而治”,到唐代的“貞觀之治”,再到清代的“康乾盛世”,縱觀社會安定、經濟繁榮的歷史時期,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大治時期都有共同特點,即國家重視以民為本的思想。民本思想在科舉和法制的發(fā)展中與清官意識實現(xiàn)融合,而“懲貪”又使得這兩種思想達成目標上的統(tǒng)一,因此這兩種思想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發(fā)展中可以說是相互影響,相互融合,其根源在于封建社會生產關系。

注釋:

朱謙之.老子校釋[M].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版,第184頁.

阮元校.十三經注疏(論語)[M].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2457頁.

何忠禮.科舉制度與宋代文化[J].歷史研究,1990(5),第121頁.

人民日報評論部.習近平用典[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15年版,第2頁.

陳旭.清官——研究傳統(tǒng)中國政治文化的一個獨特視角(第1版)[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版.

[清]徐松.宋會要輯稿(刑法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165頁.

班固.漢書·刑法志.引自網絡版《漢書》[EB/OL].http://www.guoxue123.com/shibu/0101/00hs/026.htm.

參考文獻:

[1]王春瑜.說說古代的清官[J].求是雜志,2005(3).

猜你喜歡
民本思想互融
智能電視亮相 OPPO智美生活發(fā)布會開啟萬物互融新生態(tài)
中職教師師德師風與教育教學“互融”“互促”的常態(tài)化建設
《孟子》折射出的契約精神
我國社會主義實踐給國際科學社會主義運動的深刻啟示
淺析彭德懷廬山上書事件體現(xiàn)出的民本思想
習近平民本思想的理論傳承及現(xiàn)實意義
南北派竹笛彼此相借鑒分流與互融并行
儒家民本思想淺析
互融共進促和諧——關于湖北荊門城市民族工作的實踐與思考
新化县| 平利县| 东台市| 米林县| 罗定市| 怀来县| 汉川市| 共和县| 安溪县| 南丹县| 尼勒克县| 临清市| 梅州市| 宜兰市| 甘孜| 汾阳市| 资溪县| 仙游县| 阿城市| 大连市| 阳城县| 苏尼特左旗| 民勤县| 奎屯市| 巴南区| 徐汇区| 万盛区| 邢台市| 湘阴县| 神池县| 新余市| 裕民县| 拉孜县| 灯塔市| 阳江市| 五寨县| 鹿邑县| 美姑县| 叙永县| 临高县| 崇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