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珍
摘要:簡·奧斯丁是19世紀英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小說家之一,擅長通過對愛情與婚姻的描寫真實反映社會現(xiàn)實?!栋谅c偏見》發(fā)表于1813年,描繪了英國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鄉(xiāng)村中產(chǎn)階級日常生活及婚戀故事,展示了女性主義覺醒的初級階段以及女性對自己幸福追求的意識。奧斯丁通過不同人物個性凸顯女性智慧,強調(diào)男女在愛情和婚姻中的平等地位并表達了一種愛情婚姻觀——愛情是婚姻的基礎(chǔ),金錢是婚姻的保障,在婚姻中男女平等。其觀點在其所處時代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分析小說中描寫的五種愛情婚姻觀以揭示不同婚姻的性質(zhì)從而研究奧斯丁婚姻觀的積極性和局限性。
關(guān)鍵詞:婚姻觀;傲慢與偏見;奧斯丁;積極性;局限性
一、引言
英國女作家簡·奧斯丁自小受到家庭環(huán)境的熏陶,酷愛讀書與寫作,很早就表現(xiàn)出語言才能。她一生中共創(chuàng)作了六部小說,主題大多是愛情與婚姻。小說《傲慢與偏見》發(fā)表于1813年,背景設(shè)定在十九世紀初。當時的英國女性必須通過婚姻才能獲得社會地位?!皨D女們再沒有比在十八世紀那么不受尊重的了?!保?)小說講述了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閉塞、保守的英國鄉(xiāng)鎮(zhèn)生活下,鄉(xiāng)鎮(zhèn)中產(chǎn)階級家庭出身的女子對愛情、婚姻的不同態(tài)度,同時也揭露了當時社會以婚配作為女子尋求經(jīng)濟保障、提高經(jīng)濟地位的陋習,由此反映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觀,即愛情是婚姻的基礎(chǔ),財富是婚姻的保障,在婚姻中男女平等。小說情節(jié)曲折,語言流暢,機智幽默,深受讀者喜愛。
故事發(fā)生在赫特福德郡一個平靜的村莊。班納特家五個女兒都待字閨中,大女兒吉英,二女兒伊麗莎白,三女兒莉迪亞,四女兒凱瑟琳,小女兒瑪麗。班納特夫婦和其他父母一樣希望為自己的女兒安排理想的婚姻。小說開篇第一句話語言含蓄卻極具諷刺意味:“這是世界上一個眾所周知的真理,每一個有錢的單身男子都希望有一位妻子?!保?)換言之,當時盛行的婚姻觀是:一個理想的丈夫必須擁有大量的財富,且充裕的經(jīng)濟能力是穩(wěn)定婚姻的基礎(chǔ)。
小說中主角伊麗莎白的愛情和婚姻是整部小說的主線,其婚姻觀正是奧斯丁所提倡的:婚姻必須以愛情為基礎(chǔ),金錢也是不可或缺的。
二、五對夫婦的婚姻愛情狀況和性質(zhì)
本文主要分析小說中描寫的五種愛情婚姻觀以揭示不同婚姻的性質(zhì)以總結(jié)奧斯丁的婚姻觀:婚姻是浪漫而且現(xiàn)實的;幸福婚姻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理解,共同愛好和真愛之上,雖然婚姻和財富以及社會地位緊密相連。
(一)班納特夫婦
班納特夫婦的婚姻在當時來說是最傳統(tǒng)的——純粹是為了結(jié)婚而結(jié)婚。班納特先生年輕時因為班納特夫人的美貌匆忙與之結(jié)婚,并沒有考慮過兩人是否適合?;楹蟀l(fā)現(xiàn)兩人在性格、思想、觀念上差異極大。班納特先生非常瞧不上班納特太太的滑稽言辭及愚昧,對其的態(tài)度也是非常冷漠。而班納特夫人是一名平凡、世俗,甚至有點鄙陋膚淺的家庭婦女。她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夠讓自己的女兒嫁給有錢人。因此,盡管班納特夫婦的婚姻不理想,但在女兒們的婚姻問題上,兩人的意見基本一致。班納特夫人給女兒們安排的舞會及所傳授的婚姻觀,班納特先生都沒有直接反對。在當時英國的資本主義之下,女子能找到一個有經(jīng)濟實力的丈夫的確是很重要的,所以班納特先生也認同妻子對婚姻的觀點。這對差異巨大的夫妻在子女的問題上達成了一致??偠灾?,班納特夫婦的婚姻是盲目的。
(二)莉迪亞與韋翰
在奧斯丁看來,莉迪亞與韋翰的婚姻非常失敗,完全基于沖動和欲望。莉迪亞生性貪玩,乖張任性,而韋翰也是一名虛偽并且花花腸子的男人。他紳士的外表下藏著小市民一般的性格。他以自己年輕帥氣的面貌和久經(jīng)情場的手段讓莉迪亞這個年紀尚小的女孩愛上了自己。
實際上,韋翰是一個虛偽且令人生厭的人。他污蔑、誹謗達西,并破壞達西和伊麗莎白的愛情。達西不計前嫌,資助韋翰,讓他能順利和莉迪亞完結(jié)婚。韋翰不但對自己的錯誤行為毫無悔過之意,而且在接受達西的幫助之后,對達西仍無感激之情。 韋翰只是想求得一時歡愉,并不考慮未來,只在乎當下的快樂?;楹蟮睦虻蟻喍啻握业浇憬阍V苦,因為韋翰在婚后還是常常出門尋歡作樂,完全不考慮她的感受。兩人的婚姻證明只有情欲而結(jié)合的婚姻是不牢固也不幸福的。奧斯丁通過莉迪亞在婚姻中的地位表現(xiàn)出當時女性對抗時代的無力感。同時,奧斯丁將莉迪亞婚姻的失敗歸咎于其父母失敗的婚姻。莉迪亞對婚姻的草率由其任性的性格造成。她被母親溺愛,被父親漠視,致使其形成不成熟的個性,最終導致她和韋翰的閃婚或裸婚??偠灾?,莉迪亞和韋翰的婚姻不論在當時的英國還是在現(xiàn)在都屬于反面例子。
(三)夏綠蒂與柯林斯
夏綠蒂是伊麗莎白的好友。其心高氣傲,不乏理性和精明。她很清楚自己長相平平,在當時的社會已經(jīng)是剩女。她選擇了以物質(zhì)為基礎(chǔ)的婚姻,因為她更加注重生活的充足舒適。夏綠蒂很現(xiàn)實,因此她毫不猶豫地嫁給了柯林斯。透過文字可以感覺到奧斯丁對這種婚姻的嘲諷之意。而夏綠蒂做出這樣的選擇,也是迫于現(xiàn)實的無奈。她認為“婚姻幸福完全是靠運氣。”(1)說明事實上夏綠蒂是向往幸?;橐龅?,也體現(xiàn)了當時女性渴望改變自己從屬與男性的命運。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很殘酷,不僅僅是婚姻就連社會關(guān)系都由金錢和權(quán)勢所控制。至于柯林斯,在他被伊麗莎白拒絕后,他很滿足于夏綠蒂的順從和迎合。于是倆人一拍即合。夏綠蒂很清楚,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為了舒適的生活,她放棄了精神和情感上的需求,從而選擇了安全感和孤獨一生。柯林斯需要一個符合他社會地位的妻子,維護他作為牧師的形象。盡管倆人的婚姻里毫無愛情基礎(chǔ),但各取所需。簡言之,兩人的婚姻是以利益為基礎(chǔ)。
(四)簡與賓利
簡與賓利的愛情算是很理想的,完全基于真愛和尊重。簡美麗聰慧,性格溫順,是男性理想的妻子。賓利瀟灑英俊又多金,是女性完美的丈夫。兩人一見鐘情,感情真摯而單純。之后,倆人也很順利地談婚論嫁。可是好事多磨。賓利聽信了好友達西對簡的錯誤判斷,誤以為簡是為了金錢而選擇他,于是不辭而別。兩人的愛情經(jīng)受了考驗。簡內(nèi)向保守的性格是主因。當倆人重逢之后發(fā)現(xiàn)彼此才是真愛。簡第一次放下矜持,而賓利也拋開了懷疑和猶豫。在伊麗莎白和達西的幫助下,兩人重歸于好,最終還是有情人終成眷屬,開始了幸福的生活。兩人的婚姻也可以算作一個美滿婚姻的范本。
簡和賓利的愛情說明互相信任,互相理解,擁有相同語言,才能成為一對幸福的夫妻。但奧斯丁對兩人的婚姻仍有保留,她認為簡和賓利懦弱和猶豫不決的性格是倆人婚姻的隱患。在奧斯丁看來,伊麗莎白和達西的結(jié)合才是理想的婚姻。
(五)伊麗莎白與達西
奧斯丁在小說中用了大量的筆墨描寫伊麗莎白和達西的結(jié)合過程。在奧斯丁看來,伊麗莎白與達西婚姻堪稱完美。伊麗莎白代表著“偏見”,達西代表著“傲慢”。伊麗莎白聰慧、理性且有與主見。她很清楚如果只是嫁給愛情或者金錢,這樣的婚姻是不會幸福的。在當時英國的大環(huán)境下,如果只有愛情而沒有經(jīng)濟基礎(chǔ),婚姻注定是悲劇。兩人的愛情并不是一帆風順:相識之后產(chǎn)生了誤會,接著誤會加深了,然后誤會解除了,最后彼此接受了對方。最終伊麗莎白發(fā)現(xiàn)達西對自己的愛情是真誠的。達西為伊麗莎白改掉了先前的傲慢,伊麗莎白也為他放下了偏見。因此一對戀人要融洽相處的話,必須學會妥協(xié)。
伊麗莎白在愛情里從來沒有排除過金錢的重要性,但這不影響她對平等愛情的追求。她和達西追求真愛的過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達西的求婚被伊麗莎白拒絕之后,他寫了一封信向她解釋,希望能解除誤會。第二階段:伊麗莎白和家人去了達西家鄉(xiāng),看到了他真誠、善良的一面。第三階段:兩人解除誤會,結(jié)為連理。伊麗莎白與達西的婚姻是奧斯丁最為推崇的。兩人的結(jié)合在愛情與財富之間做了個很好的衡量。通過對伊麗莎白和達西婚姻的描述,奧斯丁表達了自己對理想婚姻的觀點:沒有金錢的婚姻是不穩(wěn)定的;沒有愛情的婚姻是愚蠢的;在婚姻中男女地位平等。
三、簡·奧斯丁的婚姻觀
奧斯丁終身未婚,長期居住鄉(xiāng)村,生活圈子較狹窄。其小說以女性的細膩和敏銳描繪了她所熟悉的狹小世界——資產(chǎn)階級恬靜舒適的田園生活以及紳士淑女的愛情和婚姻——反映了英國從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轉(zhuǎn)向工業(yè)經(jīng)濟中人們對婚姻觀念的看法。無論是傳統(tǒng)貴族還是新興鄉(xiāng)紳都十分看重地產(chǎn),因此地產(chǎn)成為了財富和身份的象征。莊園是有錢人必須擁有的財產(chǎn)。當時的女性渴望自己能嫁給一個有錢人。作為現(xiàn)實主義小說家,奧斯丁的個人經(jīng)歷對其小說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栋谅c偏見》表達了奧斯丁的婚姻觀——反對以金錢為目的的婚姻,主張以愛情為基礎(chǔ)的婚姻。
通過小說《傲慢與偏見》,奧斯丁所表達的婚姻觀概括為以下三點:第一、愛情是婚姻的基礎(chǔ);第二、財富在婚姻中不可或缺;第三、婚姻中男女平等。其觀點在其所處時代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積極面
奧斯丁通過伊麗莎白的婚姻來反映夫妻平等。如果女性只是以金錢為目的而結(jié)婚的話,那么她在夫妻關(guān)系中的地位是低下的,因為她需要依靠男性生存。而伊麗莎白沖破了由物質(zhì)觀念、階級門第組成的世俗牢籠,勇于追求自己的愛情,選擇能與之相愛且具備一定經(jīng)濟基礎(chǔ)的達西,從而收獲了幸福的婚姻。而她也獲得了達西的尊重。
值得一提的是,《傲慢與偏見》中描寫的每樁婚姻都跟錢有關(guān)?!霸趭W斯丁所有小說中都會公開討論收入的問題?!保?)奧斯丁通過對伊麗莎白婚姻觀的描述表達了她自己的婚姻,即婚姻必須以愛情為基礎(chǔ),而金錢在婚姻中不可或缺,那些只為了金錢、地位而結(jié)婚的人是愚蠢的,而不考慮經(jīng)濟條件的婚姻也是不明智的。奧斯丁的這種婚姻觀對現(xiàn)代社會有著積極的影響。在婚姻中雙方都要有理性的思維,建立在愛情與金錢共同的基礎(chǔ)上的婚姻才是最幸福的。同時,小說中女主角伊麗莎白勇敢地對抗當時社會,堅定地追求自己幸福。她所表現(xiàn)出的這種女性意識是女性主義初蒙的覺醒,對當時的以男性為主的社會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奧斯丁時代的女性開始重新審視自己,試圖重建女性自我,最終將走出男性傳統(tǒng)的束縛,真正成為有獨立自我的女性?!栋谅c偏見》在女性主義上也有一定的文學價值。
(二)局限性
毫無疑問,奧斯丁在小說中所表達的婚姻觀有一定的局限性。作者的“灰姑娘情結(jié)”表現(xiàn)出當時環(huán)境下女性在愛情和婚姻中流露出對男性的依賴心理。奧斯丁在《理智與情感》《傲慢與偏見》《諾桑覺寺》《曼斯菲爾德莊園》《愛瑪》《勸導》六部小說中都遵循了這種“灰姑娘”浪漫模式,描述了女性通過婚姻尋求男性庇護的心理?!盎夜媚锴榻Y(jié)”這一概念是美國作家柯莉特陶琳在其《灰姑娘情結(jié)》一書中提出的,它指的是女性缺乏自信且畏懼獨立的心理。(2)在男權(quán)社會中,女性不僅僅在社會、經(jīng)濟上無法自立,在自我意識上也受到壓抑,導致女性只能通過婚姻謀求社會地位或者經(jīng)濟利益。即便是奧斯丁這樣一個才華橫溢的女性作家,在男權(quán)社會下也不免徘徊在現(xiàn)實與理想的矛盾之中,一生都為金錢和愛情所困。奧斯丁通過對簡和伊麗莎白愛情婚姻的描寫以表現(xiàn)其超越傳統(tǒng)的愿望;通過對班納特夫人、莉迪亞、夏綠蒂婚姻的描述映射出其面對時代的無力感。奧斯丁作品中灰姑娘形象的創(chuàng)造正迎合了讀者大眾潛藏的內(nèi)心需求,反映當時女性需要通過婚姻實現(xiàn)其自身價值的現(xiàn)狀。
四、小結(jié)
綜上,奧斯丁的作品主要關(guān)注鄉(xiāng)紳家庭女性的愛情和婚姻生活,從她所生活的小天地窺探整個社會形態(tài)和人情世故?!栋谅c偏見》不僅描述了當時英國的婚姻觀,還批判了只以金錢為目的的婚姻,最后通過對伊麗莎白和達西美滿婚姻的描述表達出自己最為推崇的婚姻觀,即以愛情為基礎(chǔ)的婚姻才能美滿幸福。
書中描寫了五種典型婚姻——班納特夫婦枯燥無味的婚姻、簡與賓利情意相投的婚姻、夏綠蒂與柯林斯冷漠枯燥的婚姻、莉迪亞與韋翰放縱情欲的婚姻、伊麗莎白與達西理想完美的婚姻。奧斯丁通過對這五種婚姻的描述,透析出了五種婚姻觀:愛慕美貌的婚姻觀、門當戶對的婚姻觀、以金錢為目的的婚姻觀、以情欲為目的的婚姻觀、以愛情為目的的理想婚姻觀。
簡·奧斯丁在的《傲慢與偏見》中表現(xiàn)的愛情婚姻觀有積極的一面也有其局限性。奧斯丁時代的女性開始重新審視自己,試圖重建女性自我,最終將走出男性傳統(tǒng)的束縛,真正成為有獨立自我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