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康德少兒教育思想有堅實的哲學基礎(chǔ),他主張教育首先要致力于把少兒身上的動物性改變?yōu)槿诵?,教育任務就是使人的自然稟賦得到全面發(fā)展。少兒教育主要是要發(fā)展其知性、判斷力和理性等高級能力,達到體勞智美德全面發(fā)展。這一教育思想對我們當代的基礎(chǔ)教育有重要的啟示和借鑒意義。
關(guān)鍵詞:康德:少兒教育:人性發(fā)展;道德教育
中圖分類號:G0.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448( 2020)01-0032-09
康德的教育學是他的哲學特別是倫理學的一種落實,即探討人類在兒童、少年時期應該如何進行身心塑造,確定道德教育的目的及其方法、步驟,闡明少兒教育應該按照什么樣的原則和規(guī)則來展開。他的教育思想以其道德形而上學為基礎(chǔ),并建立在他的實用人類學對人性及其發(fā)展的理論闡述基礎(chǔ)之上,有十分深厚的哲學意涵和對人性及其發(fā)展的深切關(guān)懷,對我們當代兒童、少年的教育特別是道德教育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和借鑒意義。
一“人是惟一必須受教育的造物”
康德認為,人作為一種動物的特質(zhì)就是他“沒有本能”[1] (P441),必須受到教育才能適應生活,心智才能得到發(fā)展。其他動物一般來說都有與生俱來的本能,能夠做這類動物所能做的所有事情,而且?guī)缀跤罒o變化和發(fā)展,這種本能大概是我們所能見到的最忠實的傳統(tǒng)了。但是,人出生時什么都不會,必須通過大人的保育,才能生存并長大:人在心智和能力的發(fā)展上也是如此,雖然人有自然的人性稟賦,但如果沒有受到教育,它們也無法得到正常的發(fā)展??档略凇督逃龑W》中開篇即說:“人是惟一必須受教育的造物。也就是說,我們把教育理解為照管(供養(yǎng)、撫養(yǎng))、訓誡(管教)和連同塑造在內(nèi)的教導。據(jù)此,人是嬰兒、——是幼童、——是學生?!盵1](P441)
康德有一個基本觀點,即認為在這個世界上,存在一種外在的自然法則,它是外在的理性(比如大自然的智慧)所具有的。比如,其他動物一出生,就能夠以不損害自己的方式來使用自己的力量,這是合乎自然法則的。所以,動物都只需要喂養(yǎng),而不需要照管。動物憑自己的本能就能生活,這是由大自然的法則所決定的。但是,大自然卻沒有賦予人以這種本能,人只能使用自己的理性來給自己制定計劃,形成自己的目的、安排自己的生活、追求自身的發(fā)展,而且隨著生活閱歷的增長,能夠積累起各種生活經(jīng)驗。人類的孩童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nèi)理性待萌,更多地表現(xiàn)出動物般的生蠻性,卻沒有被自然賦予能夠適應生活的本能,所以,需要由上一代人來加以教育,使之獲得各種不斷發(fā)展的認識能力和技能,從而克服其生蠻性。
于是,對孩童首先就需要訓誡或管教,其目的就是把孩童的“動物性改變?yōu)槿诵浴盵1](P441)。如果不加訓誡或管教,則孩童就會本著其動物性的動機去行動,從而偏離人性的規(guī)定性軌道,按照自己野性的自由而行動,而不是遵守人性的法則。盧梭曾經(jīng)認為,那種從未受到法則約束的任意而為的自由是自然的,要加以保護,“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夠得到的東西,只做他喜歡做的事情。這就是我第一個基本原理?!盵2](P80)雖然康德的教育思想受到盧梭的很大影響,但他對盧梭此論是明確表示反對的,他認為,這種自由只是人作為動物在某種程度上尚未發(fā)展出人性時的某種生蠻性。真正的自由是受到人性法則約束的自由,所以,最先開始的教育就應該是訓誡或管教,即要求孩童接受規(guī)則的約束,而那種只被溫存地保護的孩童是無可救藥的。接受理性的規(guī)則的約束,是孩童獲得文明教養(yǎng)的第一步??档锣嵵氐赝扑]這樣一種教育方式,即學生初入學時,開始一段時間并不是要他們學習一些什么知識,而是要讓他們習慣于靜靜地坐在那里,“嚴格遵守事先給他們規(guī)定的東西”[1](P442),形成他們的規(guī)則意識,使之不會只按照自己任何當下的想法橫沖直撞。這種規(guī)則就是理性的規(guī)定,其功能是磨礪孩童身上的生蠻性。
1.教育的基本原則
從孩童的這一特點出發(fā),康德獲得了一個教育的基本起點,那就是:“人惟有通過教育才能成為人。除了教育從他身上所造就的東西,他什么也不是?!盵1](P443)于是,如何進行教育就不得不慎重??档抡J為,從總體上來說,我們可以設(shè)想一種完善的教育理念,即“一種把人里面的所有自然稟賦都發(fā)展出來的教育理念”[1]( P444)。也許現(xiàn)實中并沒有任何一種教育方式能夠完全實現(xiàn)這個目標,但是,我們卻不能否定這種理念的正確性。
于是,康德確立了教育的三個基本原則:
第一,教育需要不斷實驗。完善的教育理念只是我們的理性所設(shè)想的,我們未曾達到過它,所以在探索一種符合這種完善的教育理念的教育方式時,需要不斷地實驗,不斷地積累經(jīng)驗,并不斷地添加某些東西,糾正之前的某些失誤。
第二,單個人對他孩子的全部塑造是難以使之達到其人性的規(guī)定的,而只有人類作為一個總體才有可能達到這個目標。所以,對于某一個時期的人們來說,就是要在這種理念的引導下,來探索一種盡可能有效的教育方式。他承認,教育藝術(shù)和統(tǒng)治藝術(shù)是人類最為困難的兩大發(fā)明,“畢竟人們甚至在它們的理念上也還有爭執(zhí)”[1](P446)。作為一種藝術(shù),教育不能追求絕對的知識,而只能進行一種反思的判斷,即把普遍的概念與現(xiàn)實的個別行為關(guān)聯(lián)起來,使現(xiàn)實的個別行為能體現(xiàn)普遍性的價值,所以,教育的藝術(shù)將始終處于變化、調(diào)適之中。
為了把人內(nèi)在的所有自然稟賦都發(fā)展出來,就需要有兩種作用。一種是機械性的,我們要等到經(jīng)歷了某種東西對我們有利還是有害時,才能發(fā)展有利的方式,而改變有害的方式。對這一點我們無法事先進行計劃,必須進行實驗,才能取得經(jīng)驗。一種是裁決性的,即我們要判定什么樣的父母是受到了好的教育的父母,并把他們樹立為孩子們塑造自己的榜樣,這將為孩童的教育開一個好頭。
第三,教育要使孩子能夠適合人性的理念。這個原則是更重要的??档抡f:“孩子們受教育,應當不僅適合人類當前的狀態(tài),而且適合人類未來更好的狀態(tài),亦即適合人性的理念及其整個規(guī)定。”[1](P447)也就是說,我們的教育設(shè)計應該突破當前狀況的限制,而成為一種世界主義的,要以人性所能達到的完善狀態(tài)為目標。只有這樣,我們的教育才會受到人性的理念的引導,并且始終促使教育朝正確的方向發(fā)展。
2.孩童教育的步驟
從孩童的生蠻性出發(fā)來考慮教育的理念及其方式,首先就要關(guān)注個人如何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自然目的,這就是“訓誡”,即施行不讓孩童傷害到自己的管教;然后必須關(guān)注人性的發(fā)展,即要獲得能夠應對今后生活中的多種目的所需要的各種技能,這需要對孩童的自然稟賦加以“培養(yǎng)”;進而“培養(yǎng)”他們適應人類社會交往的技能,如親切優(yōu)雅的風度、乖巧和使別人能夠服務于自己目的的能力,這就是“文明化的培養(yǎng)”;最后要進行道德教化,孩童應該被教育得僅僅選擇好的目的,即那種必然為所有人都認同的客觀目的。同時,教育還必須關(guān)注如何使后代比我們自己發(fā)展得更好。
康德認為,孩童的心靈塑造包括否定性的和肯定性的兩個方面:前者是純粹防止錯誤的訓誡,即約束孩童不去傷害到自己;后者要引領(lǐng)他們將所學到的東西付諸實施,即要讓他們明白,他如果想得到別人的東西,就應該讓他人得到自己的東西。這些都需要規(guī)則的強制??档氯绱酥匾曇?guī)則的強制,就與盧梭處于某種沖突之中,但康德顯然并不是讓孩童不要自由,而是要讓孩童能夠把服從于法則的強制與運用自己的自由能力結(jié)合起來,即“應當讓我的幼童習慣于忍受對其自由的一種強制,并且應當同時引導他自己去正確地運用自己的自由”[1](P453)??档聦逃谒茉鞂W生們應對今后社會生活中的目的的能力和品質(zhì)方面給予了極大的關(guān)注,因為小孩長大后必須獨立并且要養(yǎng)活自己和家庭,從而必須服從社會生活規(guī)則的強制;但在此前提下,他們又必須能夠自主、自由地行動,去追求自己的目的,只是需要不妨礙他人同樣的自由,這就需要遵守公共的規(guī)則。在這一點上,黑格爾明確地支持了康德的觀點,他指出,“管教,那是不能容許兒童陷于任性的,他必須服從,以便學會控制[自己]。服從是一切智慧的開端:因為通過服從,那還沒有認識真理、客觀事物和還沒有以它們?yōu)槟繕说?、因而還不是真正獨立和自由的、不如說不成熟的意志,就在內(nèi)心認可了從外面來到他那里的合理的意志并使它逐漸成為自己的意志”,放任孩子做自己適意的事,并且為他們這樣做提供理由,那么“就陷入了最壞的教育方式”[3] (P80-81)。黑格爾認為,教育必須給孩子傳授比他更高的東西,顯然,普遍性的規(guī)則就是這樣的東西。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孩童向善,整個教育過程都要指向如何使他們能夠?qū)W習思維。雖然孩童們還沒有很好的理性思維能力,但是,隨著知性能力的成長,他們要理解與他們年齡相適應的道德義務其實并沒有困難。康德認為,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需要很強的知性能力,但在形成對義務的意識上,用不著太強的知識能力,普通人在這個問題上都能看得正確。盧梭認為對孩子不應講義務,因為他們無法弄懂這樣的抽象概念,而康德并不持這樣的觀點。他認為,孩童也可以培養(yǎng)一種思維方式(當然是初步的),即形成“一切行動由之產(chǎn)生的原則”[1](P450)。也就是說,要讓孩子們從小就厭惡惡習,踐行德性,要通過教育讓他們明白:惡習本身就值得厭惡,德性本身就有內(nèi)在價值,而不是因為行善有什么好處,這就是純?nèi)涣x務的概念,這種自身就是善的價值的概念,“它已經(jīng)存在于自然的健康知性中,不需要被教導,只需要被啟蒙,在評價我們的行為的全部價值時它永遠居于首位,并且構(gòu)成其他一切價值的條件”[4]( P403)。康德認為,教育者需要把義務的概念從孩子自身中導引出來,而不是被灌輸進去。只有這樣,義務概念才會在他的心中居于最優(yōu)先、最高的地位。
康德認為,這樣的教育到孩子16歲時就可停止,因為這時他們已經(jīng)性成熟了,成人了,理性也成熟了。在這之后,他們就需要自我教育,即發(fā)展并運用自己的理性能力,“在這個時間之后,人們也許還能使用培養(yǎng)的輔助手段,實施一種隱蔽的訓誡,但不能再實施任何正規(guī)的教育”[1](P453)。
二 教育的任務是“把人里面的所有自然稟賦都發(fā)展出來”
康德的教育思想以他對人性的自然稟賦的分類為基礎(chǔ),并認為它們都應該從人身上發(fā)展出來,達到一種完善的培養(yǎng)和塑造。在他看來,教育實際上是對孩童的心身進行全面的塑造和培養(yǎng),可以說是“體、勞、智、美、德”五育并舉。
康德認為,孩童的教育分為自然的教育和實踐的教育。實踐的教育主要是道德教化,我們在第三小節(jié)中討論,這里我們只討論自然的教育。
自然的教育分為否定性部分和肯定性部分。否定性部分是訓誡,目的是阻止孩童自然的、動物性的野性,戒除其橫沖直撞的野性沖動,使之服從既定的規(guī)則,而不會傷及自身;同時,也要抑制他們的放肆。所以,父母不能無休止地放任孩子得到他們?nèi)我馑埱蟮臇|西,不能無原則地嬌慣他們,因為這樣會養(yǎng)成他們放肆的習慣。教育者需要抑制他們?nèi)我獾恼埱螅馑麄儙в心撤N善意的請求,這樣才能使他們養(yǎng)成坦率的習慣;另外,不要給孩子造成虛假的印象,例如,若大人總是傳達一種對某些小動物的恐懼,就會讓他們也對這些小動物產(chǎn)生終生的恐懼心理,成人之后,他的心理就仍然是孩子氣的。因此,要避免讓孩子產(chǎn)生這種印象和心理。這可以看作自然的教育的否定性塑造。
自然的教育的肯定性部分,就是培養(yǎng)。培養(yǎng)的關(guān)鍵點在于增強孩子的身體力量和靈活性,更重要的是增強孩子的心靈力量。這就需要進行體育、勞育、智育、美育。
1.體育
體育不可以是純?nèi)坏挠螒?,而必須是有意圖和終極目的的游戲。因為孩童的身體越是以這種方式得到增強和鍛煉,他就越是能夠抵御嬌慣的不良后果。體育應該注意讓孩子自己發(fā)揮自己的潛能,逐漸鍛煉自己的體能和靈活性。在這方面的規(guī)則是:“盡可能地不使用工具”[1](P466)。比如,在孩子學走路時,應該不借助學步車之類的工具,而要讓他們自己嘗試自己的初步能力,如滿地去爬,然后蹣跚學步,最后他們就能形成走穩(wěn)的能力,這對其自信心的產(chǎn)生有很大好處。要練習眼力,可以讓他們自己學會目測距離:要鍛煉他們的方位感,可以讓他們自己靠觀察太陽的位置來確定時間,靠觀察太陽的位置和星辰的位置來測知方位:學習游泳也要輔導他們自己去摸索等等。如果需要工具,孩子們就會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自己去發(fā)明簡單的器械。這就是在培養(yǎng)孩子們自己的自然的技能。
體操是一種很好的訓練運動能力的體育活動。其目的在于讓孩子能夠操控自然,使自己的身體強壯、靈活、有技巧,能夠履險如夷,等等,在這方面人類的潛能是很大的,但必須訓練。此類訓練可以有奔跑、跳遠、舉重、負重、投擲、賽跑等等,它們都可以強健體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體育就是一種有益的游戲,因為未來的社會生活需要他們有好的身體。
康德認為,好的體育運動既要能強健身體,又要能鍛煉感官能力,如鍛煉眼力,即能夠鍛煉準確性。比如投擲、球類運動都是這樣的游戲,能鍛煉孩童們的力量,也能訓練他們對位置、距離、大小和比例的準確觀察和判斷。實際上,這是為塑造他們的知性能力提供前提,因為知性能力要得到運用和發(fā)展,需要好的感覺能力做基礎(chǔ)。
這樣的體育活動,對孩子來說還能塑造其心靈能力。比如,當他們要去玩這類游戲時,就要放棄其他的需要,并且能讓他們專注于正在進行的游戲,而不去追求其他東西。實際上,人們在培養(yǎng)孩子們的身體時也是在為社會塑造他們,因為今后的社會生活需要他們有好的身體,還要能夠?qū)W⒑蛨猿帧?/p>
2.勞育
勞育是指要培養(yǎng)學生從事工作的習慣和能力。康德批評了那種認為應該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學習一切的主張。他認為在校園的培養(yǎng)中,主要是使學生學習在強制中忙碌,這就是工作。對孩子來說,當然需要游戲,但是也必須學習工作。游戲和學習工作不可能在同一時間中來進行,而是應該分開來做。學習工作就是要培養(yǎng)一些今后在社會中從事職業(yè)活動所需要的技能,這種技能也必須較早地培養(yǎng),否則孩子們就會偏好于無所事事、游手好閑,而難以下決心去工作。
第一,“人是惟一必須工作的動物”[1] (P471),他在從事職業(yè)活動之前就必須先做許多的準備,才能獲得謀生的本領(lǐng)和技能。上天并沒有給我們準備好一切,而是必須通過勤奮工作才能獲得自己的生活所需,所以,我們必須先通過學習工作而獲得必要的技能。未來的生活需要和任務多種多樣,而培養(yǎng)一般性的技能,就可以使孩子能應付以后生活中的各種目的和任務。
第二,如果人可以什么都不做,那么無聊和空虛也會折磨我們。對人而言,最甜蜜的莫過于工作之后的休息。
第三,工作習慣的培養(yǎng)是強制性的,孩子不能習慣于把一切都視為游戲。然而,這種強制又不可成為奴役性的,在這種強制性教育中必須容許個人自南選擇和自由能力的發(fā)揮。
3.智育
智育主要是對人的認識能力的培養(yǎng),特別側(cè)重于高等力量的培養(yǎng)。所謂低等力量,是指感性能力、機智、想象力、聯(lián)想、記憶力等等;高等力量就是知性、判斷力、理性。康德認為,對心靈能力的培養(yǎng),“必須注意讓它總是在進步”[1](P472)。換句話說,智育必須專注于孩童的高等力量的培養(yǎng)。在這方面,有一條重要規(guī)則:“沒有一種心靈力量是單獨培養(yǎng)的,而是必須每一種都僅僅與別的心靈力量相關(guān)來培養(yǎng);例如想象力的培養(yǎng)就是為了知性?!盵1](P472)
康德認為,低等力量獨自沒有什么價值,培養(yǎng)并運用它們,是為了發(fā)展高等力量。高等力量對人獲得知識和真理來說至關(guān)重要。因為“知性是對普遍的東西的認識。判斷力是把普遍的東西運用于特殊的東西。理性則是看出普遍的東西與特殊的東西的聯(lián)結(jié)的能力”[1](P472)。它們都是獲得知識、擴大知識、形成實踐智慧的能力,對人生有極大的指導作用??档掳雅囵B(yǎng)這些高級能力的過程稱作“心靈力量的自由培養(yǎng)”[1](P472),認為這是從童年到成年為止都要進行的教育。
每個人都有記憶力、想象力、機智等等心靈的低等力量,它們每一種都是為了高等力量的培養(yǎng)。比如,記憶力和想象力的培養(yǎng)都是為了知性,機智的培養(yǎng)則是為了判斷力。
一個記憶力超好的人能記住一切細節(jié)或見過的東西,但是這樣的人只是一個活字典而已。單獨的、死的記憶力沒有太大的用途,對記憶力的培養(yǎng)一定要把它置于規(guī)則之下。他認為:“所有的事物都是這樣的,即知性先跟隨感性印象,而記憶力則必須保存這些印象?!盵1](P472)記憶力保存這些印象的目的是為了知性能夠把具體事物置于普遍的規(guī)則之下,形成知識。因此,記憶力的培養(yǎng)應該首先具有~種知性的規(guī)則,在這個規(guī)則之下,能夠列舉出包含這條規(guī)則的具體事例。
他認為,學生在學習歷史時,就應該使用這種方法,即列出一條普遍規(guī)則,讓他“從包裹這條規(guī)則的歷史、傳說中舉出其事例,從詩人們那里舉出已經(jīng)表達這條規(guī)則的段落,這樣就給他以機會來鍛煉自己的機智和記憶力等等”[1](P472)。所以,“歷史是一種在判斷中鍛煉知性的杰出手段”[1]‘P472)。
語言也要通過交往來學習,而不是僅僅靠死記硬背。即使是背單詞,也要把這些單詞置于孩子熟悉的作品中來進行;學習語法時,也不能僅僅背誦語法規(guī)則,而要能夠在運用語言中來熟悉語法,使其對語言的使用符合語法規(guī)則,也就是把語法規(guī)則馬上用在說話和表達思想中,這樣才能使語法規(guī)則變成自己的東西。
他推薦了一種開發(fā)學生知性能力的辦法,那就是用地圖來學習地理。地圖的感性形狀也會吸引所有孩子。地圖有感性形狀、位置之間的距離關(guān)系,標明了山川、河流、城市、道路等的位置,以及各地的礦物、植物、動物等等,結(jié)合圖文說明,能讓學生了解地球表面的現(xiàn)代狀況,并且能夠回溯到過去的狀況,這樣學生就能較清晰地掌握地理和歷史的變化發(fā)展情況。他認為,“最早的科學課最好與地理學相關(guān)”[1](P474)。
在智育中,最為核心的任務是“力求逐漸地把知識與能力結(jié)合起來”[1](P474)。數(shù)學是最能滿足這一最終目的的科學,因為數(shù)學既是對現(xiàn)實的數(shù)量關(guān)系的抽象,又是嚴格地合乎邏輯規(guī)則的。所以,數(shù)學能夠應用到日常生活中,解決具體問題,塑造學生的實際能力。數(shù)學在柏拉圖《理想國》的教育中,也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但柏拉圖認為,學習數(shù)學是使學生的思維能夠離開具體事物的訓練,目的是使學生能夠與抽象的、最為普遍的理念靠近。但康德主張學習數(shù)學還是要進行應用。他還主張,語言的學習也全在于應用,要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修辭能力、論說能力以及演講才能,他們要能夠把知識與純粹的意見和信念清晰地區(qū)分開來。
在孩子的教育中,一定要注意培養(yǎng)其注意力,也就是說要讓他們能夠集中精力專注于某個事物、知識及其應用。如果注意力渙散,任何才能都可能一無所成,記憶力也得不到培養(yǎng),所以,“分心是所有教育的敵人”[1](P476)。關(guān)于想象力的培養(yǎng),康德認為孩子的想象力極強,不需要再用童話等去振奮和擴展。實際上,培養(yǎng)孩子想象力的真正途徑在于要對它加以約束,使之“被置于規(guī)則之下”[1]( P476),當然,又不能把孩子的想象力用規(guī)則框定而使之僵化,而是要使之在規(guī)則之下得到自由的發(fā)揮,這確實是一門藝術(shù)。至于機智,是一種能夠把一個事物聯(lián)系到另一些事物上的迅捷性和靈活性,但這種機智如果不用知性的判斷力去規(guī)范,就可能是胡鬧。
說到底,康德認為,培養(yǎng)感性能力、想象力、記憶力、注意力和機智等這些低等力量,目的都是為了培養(yǎng)知性、判斷力和理性這些高等力量。培養(yǎng)高等力量的過程,就是在訓練、塑造我們處理規(guī)則與個別事例之間的關(guān)系的能力。比如,我們可以為規(guī)則提供例證,或者為個別事例找出規(guī)則,通過這樣的方式,我們就可以塑造知性能力。學習如何使用知性,即把個別事例置于普遍規(guī)則之下,就是規(guī)定性的判斷力;而從個別事例聯(lián)想到普遍的意義上去,就是反思性的判斷力。顯然,運用判斷力,就不是把所學到的東西不加理解地復述一遍,而是對之作了創(chuàng)造性的運用。理性的能力就表現(xiàn)在“通過理性看出根據(jù)”[1](P476)。但對于孩子來說,他們的理性還是一種需要受到引導的理性,不能要求他們?nèi)プ骷兇獾耐评?,只能要求他們“對所發(fā)生的事情按照其原因和結(jié)果進行反思。它是一種就其事務和安排而言的實踐理性”[1](P476-477)。在這里,理性能力的使用,更多的還是技能性的實踐理性,還不是自身就有實踐能力的純粹理性。對于培養(yǎng)孩子的理性能力來說,蘇格拉底式的問答法是最有效的,也就是要把理性知識從他們里面導引出來。他承認,要做好這一點,是比較困難的,需要較長時間的訓練。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并不需要知道所教的良好事物的根據(jù),但是,“一旦涉及義務.就必須使他們知道根據(jù)”[1](P477)。因為理解義務是純粹理性的事情,是道德的最終根據(jù)。這種形成原則的能力才是純粹理性的自身能力。當然,對孩子來說,首先還是要培養(yǎng)那種技能性的實踐理性。康德少兒教育理論的最終目的,就是要通過知性、判斷力和理性能力的培養(yǎng),即進行智育,而使他們逐漸能夠塑造一種純粹理性的道德思維方式,這才是真正的道德教化。這一點我們將在第三部分進行論述。
4.美育
關(guān)于美育,康德在《教育學》中論述得不夠明顯,但是他也提及了一些與美育有關(guān)的教育方式。美育實際上也是一種塑造高級精神力量的活動。他認為,雖然小孩已經(jīng)能夠跳舞,但是這時他們還只是在鍛煉身體,還不能上升到審美的高度;小孩也可以撥弄各種樂器,但是由于演奏不好,容易煩擾他人。所以,最好是制作一些小笛子來學習音樂,因為它不會太吵鬧。這只是美育的初淺階段。
但是美育的根本目的在于進行“愉快或者不愉快的情感的塑造”[1]( P477)。按照康德在《實用人類學》中的考慮,通過欣賞大自然的美和藝術(shù)的美,我們可以獲得一種陶冶,這樣就能使我們獲得“擴大還更多地享受這種快樂的能力”[5]( P321)。以前沒有經(jīng)過這種陶冶.我們就沒有獲得過這種快樂,但通過陶冶,我們則可以享受這種新的快樂。其核心在于要能夠形成對象的表象與情感的必然性聯(lián)系:換句話說,美的對象能夠使我們的感覺與我們的知性能力相互和諧協(xié)調(diào),這種形式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普遍性的規(guī)則,可以要求他人與我們產(chǎn)生相同或相似的愉悅感受,即判斷它是美的。這就是審美判斷力。所以,審美教育能夠鍛煉我們的判斷力。從實質(zhì)意義上來說,之所以需要這種普遍性,是因為人們必須在社會中共同生活,從而需要某種鑒賞上的協(xié)調(diào)。有審美教養(yǎng)的人,能夠形成親切優(yōu)雅的風度和禮儀意識,能夠受到別人的贊揚和接納。這就是康德所說的文明化教養(yǎng)。它從外部來看符合道德的要求,但還不是道德本身,只是有一種從外部促進道德的趨勢。
從以上論述來看,正如Robert B.Louden所指出的,康德是認為,“教育首要關(guān)注驗知的品質(zhì)( empir-ical character),而非悟知的品質(zhì)(intelligible charac-ter)”[6](P59)。實際上,以上論述的體育、勞育、智育、美育等等是在培養(yǎng)學生的“驗知的品質(zhì)”,而真正的道德教化則要塑造“悟知的品質(zhì)”。然而,這兩種品質(zhì)應該是可以相通的,雖然我們并不能確知“悟知的品質(zhì)”,但是我們進行體、勞、智、美等方面的教育是能夠成功地獲得“驗知的品質(zhì)”的,而道德教化或“德育”必須建立在這些驗知的品質(zhì)之上。
三 德育:“道德的培養(yǎng)必須建立在準則上”
真正的道德教化與訓誡、培養(yǎng)和文明化教養(yǎng)屬于不同的領(lǐng)域。后三者實際上屬于現(xiàn)象的自我,即驗知的品質(zhì);而前者則屬于本體的自我,即悟知的品質(zhì)。而處于現(xiàn)象界的教育的效果能否及于本體的自我,對悟知的品質(zhì)產(chǎn)生塑造作用?這個問題在理論上是無法回答的。所以,美國康德研究專家劉易斯·貝克說:“嚴格來說,道德教育也許是不可能的,因為道德性是以意愿的方式產(chǎn)生的突然的內(nèi)部變革的產(chǎn)物?!盵7](P292-293)但是,既然人有理性,人類當然需要主動運用自己的理性,從自己的理性出發(fā)引申出自己的道德法則來。因此,如果說有道德教育的話,那就一定不能訴諸功利性,因為這樣一來,一些精明的受教者就會力圖擺脫義務原則的指導,而去找一些能夠更直接地增加功利的辦法;也不能訴諸所謂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由于其感性的特點,不能給孩子一個義務的概念和人性的原型,只能使他們?nèi)プ非竽撤N幻想中的價值觀。其真正的弊病還在于,這兩種教育方法仍然是作用于現(xiàn)象自我。在康德看來,能夠作用于本體白我,形成悟知的品質(zhì)的教育方法,只能是引導式的,而非培養(yǎng)。
道德教化說到底就是要形成學生的道德思維方式,塑造善良意志。雖然我們?nèi)说囊庵臼遣⒉患兇獾囊庵荆磿艿礁行云么碳び绊懙囊庵荆撬材塥毩⒂谄枚纬勺约旱臏蕜t,這就是康德所說的“人的任性”[1](P220)。意志有其自主、自發(fā)性,所以,康德說,對孩子的意志不能進行壓抑;如果這樣做,孩子就不會自己去形成準則,而是依從別人給他定的準則,這樣就會“造成一種奴役性的思維方式”[1](P480)。我們應該這樣做:如果孩子的意志是固執(zhí)的,那么,“他不做讓我們喜悅的事,我們就也不做讓他喜悅的事”[1](P480),這樣就可以改變他的固執(zhí),因為這樣做,是把我們放在與孩子人格平等的基礎(chǔ)上,通過一種自然的阻抗,他的意志的指向就有可能得到轉(zhuǎn)變。顯然,在道德教化中,我們不能通過訓誡,因為訓誡是強制他服從大人所定的規(guī)則,雖然能使其行為中規(guī)中矩,但卻不能改變其內(nèi)心,尤其是不能使之自主地形成準則。所以,我們應該引導孩子“學會按照他自己看出其正當性的準則行動”[1](P480)。正是這種正當性的準則構(gòu)成了品質(zhì)的前提,對于孩子來說,最初是學校的準則,然后是人性的準則,都必須遵守。那些沒有自己的準則的人,就沒有品質(zhì)可言。
所以,“道德教育的最初努力是確立一種品質(zhì)”,而“品質(zhì)在于按照準則行動的能力”[1](P481)。這種品質(zhì)是指“悟知的品質(zhì)”,如果孩子們預先通過體育、勞育、智育、美育獲得了“驗知的品質(zhì)”的話,則他們就更容易通達“悟知的品質(zhì)”。首先要從服從一些外在的法則人手,此時有較強的強制性,然后逐漸發(fā)展為自愿的服從。顯然,自愿服從的法則實際上是他們自己發(fā)現(xiàn)的具有正當性的準則。為了達到這個教育目的,康德認為,要培養(yǎng)孩子的三種品質(zhì),即一是遵守規(guī)則,二是誠實.三是合群。
遵守規(guī)則是康德首先強調(diào)的。規(guī)則意識就是知性的特征,所以,孩子一入學,先就必須嚴格遵守各種計劃和規(guī)則。比如,按照嚴格的時間表作息,并按照學校的其他規(guī)定而行動。只要是對大家一視同仁的規(guī)則,就要一直遵守。他認為:“不給自己設(shè)定某些規(guī)則的人是不可靠的,人們常常不知道如何適應他們,而且人們絕不能正確地知道如何與他們相處?!盵1](P481)雖然人們對孩子刻板地遵守規(guī)則的行為頗有微詞,斥之為迂腐,但實際上,這種準確性對形成穩(wěn)定的品質(zhì)大有裨益。教育者應當注意,這種規(guī)則必須是普遍性的,對孩子的贊揚應集中在他們遵守規(guī)則的品質(zhì)上,而不能表現(xiàn)出對那些不守規(guī)則卻有其他優(yōu)點的孩子的偏愛,否則,孩子們就會感到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在規(guī)則面前,優(yōu)秀者也不能例外??梢哉f,這是教師們最容易出現(xiàn)的偏頗,要重點加以注意。
盧梭對用理性來教育兒童少年是很反感的,因為他認為少兒是不理解義務概念的,如果要這樣做,學生必定會反抗教師的強制,并且會為了“獎勵”或“逃避懲罰”而變得“奸詐、虛偽和撒謊”,會“用表面的動機來掩蓋秘密的動機”[2](P92)。康德也認為對兒童是不能談論義務的,認為“那是白費工夫”[1](P484):但卻認為對少年則必須談論義務,因為通過知性教育,少年們已經(jīng)有了某種思考能力,也能運用與他們年齡相稱的初步理性能力了,所以,在涉及道德問題時,需要啟發(fā)學生的義務意識,首先是那些他們作為一個孩子所需要履行的義務,這樣一些義務是他們比較容易理解的。當然,要理解那些作為一個人的義務,還需要較長時間的教育和引導。只有到了有較成熟的理性時,我們才能把人的義務規(guī)定給予他們,因為他們的理性得到了發(fā)展,而“出自義務做某件事情就叫做服從理性”[1](P484)。也只有到理性較為成熟時,他們才能產(chǎn)生一種由于遵守了義務法則才會有的榮譽感,以及由于違背了義務法則才會有的羞恥感。
第二個方面是誠實??档掠绕渲匾曊\實,他認為:“誠實是一種品質(zhì)的基本特征和本質(zhì)。一個撒謊的人根本沒有任何品質(zhì)?!盵1](P484)可以說,誠實是源自人格尊嚴的一種規(guī)則意識,如果孩子撒謊了,他就會感到自己不被信任,并且人格尊嚴受到了貶抑,所以會對謊話感到臉紅、羞愧。對撒謊的最好反應就是投以輕蔑的一瞥,“撤除尊重是對謊言的惟一合乎目的的懲罰”[1](P485)。
第三個方面是合群。這是因為,只有能夠合群,能與別人保持友誼的關(guān)系,他們才能習得一種擴大了的自我的眼界和心胸。因為今后在社會生活中,他們必須與他人合作,并與他人取得協(xié)調(diào),所以,在少年時代,他們就要有與同伴們情義相通的能力,能夠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思考和感受,只有這樣,他們才能獲得一種品質(zhì)。
康德也像盧梭一樣強調(diào),兒童、少年的教育,要按照孩子的年齡來循序漸進。那些像大人一樣說話的少年,其實并不真正理解他們所說的東西,“一個滿口老練的道德箴言的孩子,完全超出了他的年齡的規(guī)定,他是在模仿”[1](P486)。他也提到,孩子也不要過于注重打扮,或者所謂的社交風度,教育者要特別注意不要讓孩子變得虛榮。
在教給孩子們應當履行的義務方面,我們一定要明白,這些義務首先都只是他們作為孩子對自己和他人的一些尋常義務。
對自己的義務,就是要維護自己人格中的人性的尊嚴的義務。這首先需要教導他們對飲食、衣著的偏好保持適度和節(jié)制,而專注于那種使自己比一切造物更高貴的內(nèi)在尊嚴,這就是人格中的人性的尊嚴。對孩子來說,就是要啟發(fā)他們?nèi)绻谌粘P袨橹袩o所節(jié)制,比如,一個孩子酗酒、對他人阿諛奉承、撒謊,都會成為普遍鄙夷的對象,這“是有悖人性尊嚴的”[1](P489)。
對他人的義務,就是要平等尊重他人的權(quán)利??档抡J為,人的權(quán)利是上帝賦予我們的最莊重的東西。所以,一方面,孩子們不要在意自己的幸運,而欺侮那些來自其家庭的社會地位比自己低的孩子,或?qū)λ麄儽硎景谅?另一方面,行善的責任是一種不完全責任,不能因為同情他人不幸的遭遇而使自己的心變得柔軟,這是靠不住的,而是要把自己的完全義務如履行契約的義務置于行善的義務之前,等等。
從理解和履行這兩種義務出發(fā),康德認為,孩子們能夠逐漸思考到什么行為是自身就有價值的,他們做出這些行為,是因為它們是我們的義務本身,而不是因為這樣做,他們能得到獎賞,不這樣做他們的利益就將受到損害。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一種理性的道德思維方式。這就是道德教育的最終目的。
四 康德少兒教育思想的啟示和借鑒意義
康德少兒教育思想哲學基礎(chǔ)厚實,理念崇高,對教育的原則、教育的內(nèi)容和措施、教育的階段性、教育的方法等等都作了相當豐富而清晰的論述,而且很符合兒童、少年心智發(fā)展的特點,沒有過多的大道理,但提供了一些很實際的少兒教育方法,對于我們當下的兒童、少年的教育事業(yè)有很好的啟示和借鑒意義。
第一,康德的教育思想是建立在他的哲學特別是倫理學的基本觀點基礎(chǔ)上的,有著深厚的人性關(guān)懷,他把教育的目的看作促使人的自然稟賦得到完全發(fā)展,這確實是直達事物本根之論,也應當為我們當代的教育事業(yè)所繼承和弘揚。我們現(xiàn)在提出要把學生培養(yǎng)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才,這一教育理念與康德的教育理念有著較高的相合性。
第二,康德認為,教育就是要開發(fā)人性,發(fā)展人性,其基礎(chǔ)就是知性能力。表現(xiàn)在教育中,首先就是要管教和訓誡,即要讓孩童受到普遍規(guī)則的約束,去除其橫沖直撞的生蠻性和野性,而服從人性的法則:同時,又必須給孩童以自由空間。也就是說,要在規(guī)則的強制中又能行使自由,這兩方面的要求都要在教育中得到貫徹,所以教育是一門藝術(shù)。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人倡導所謂完全的自然教育、快樂教育,由孩童自由發(fā)展,這是一種偏頗的觀點,也表明他們沒有理解、把握教育的精髓和宗旨。康德的告誡令我們警醒。對剛?cè)胄W的孩童,務必要先讓他們遵守學校的各項規(guī)則,培養(yǎng)守時、守紀的習慣,但又要賦予兒童、少年以自由選擇和自由行為的足夠空間。這將為他們培養(yǎng)起人性品質(zhì)打下良好基礎(chǔ)。
第三,要全面促進學生的白然稟賦的發(fā)展,從德智體美勞諸多方面塑造學生的身體和心靈力量。教育最大的不幸就是心智能力發(fā)展的不平衡。學校和教師應該牢固樹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理念,要在這個理念的指導下安排教育內(nèi)容、教育方式,切忌只是為了提高升學率或為了某些功利目的而開展教育活動,而忽略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档赂嬖V我們,低等能力如感覺、想象力、記憶力、機智等等的培養(yǎng)都要為了高等能力如知性、判斷力和理性的發(fā)展,這就要求學以致用,把所學的抽象知識在實踐中自己運用起來,只有這種教育方式是切實有效的;切忌只是對學生灌輸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知識,或者只是死記硬背。在道德教育中,一定要啟發(fā)學生對義務的認識(當然這些義務是他們作為兒童、少年對自己和對他人的平常義務),并且認識到履行義務是行為自身的道德價值所在,是我們?nèi)烁裰械娜诵缘淖饑浪?,而不是為了獲得獎勵或者規(guī)避懲罰。守規(guī)則、誠實、合群是培養(yǎng)品質(zhì)的三方面的基礎(chǔ)條件。這些真知灼見值得我們在道德教育中加以貫徹和落實。
第四,康德認為,我們所施行的教育內(nèi)容和方式一定要符合學生的年齡,要防止少兒故意追求與其年齡不相符的老成持重,滿口高深的道德箴言,或者表演各種做作的社交禮儀,孩子應該有孩子的活潑和聰明。因此,我們在教育中,應該循序漸進,而不能躐等以求進,特別是在道德教育上。兒童無法理解抽象的道德概念,只能首先加以訓誡,使之守規(guī)則,并且用榜樣的力量來使之看到完善人性的形象,激發(fā)他們的求善意愿。向兒童灌輸高深的道德知識、義務概念,那是會適得其反的:只有當他們的理性發(fā)展得較成熟,而且也能向別人傳達自己的觀點和判斷的時候,才需要讓他們看出自己作為少年的義務之所在,并且逐漸引導他們來理解和履行他們作為一個人的義務,從而真正培養(yǎng)起理性的道德思維方式。這才是道德教化的合理有效的途徑。
參考文獻:
[1]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9卷[M].李秋零,主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2]盧梭,愛彌兒:上卷[M].李平漚,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3]黑格爾.精神哲學[M].楊祖陶,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4卷[M].李秋零,主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5]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6卷[M].李秋零,主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6] Robert B.Louden. Kant's Impure Ethics: From Rational Be-ings to Human Beings[M].New York,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7]劉易斯·貝克,《實踐理性批判》通釋[M].黃濤,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康德實踐哲學的義理系統(tǒng)及其道德趨歸研究”( 14BZX020)。
作者簡介:詹世友(1964-),男,江西余干人,上饒師范學院教授,南昌大學博士生導師,哲學博士,從事道德哲學和政治哲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