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硯芳
摘? 要:該文即對項目式學習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具體分析,文章首先介紹了項目式學習這一基本概念,分析了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發(fā)展現(xiàn)狀,提出了項目式學習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運用存在的問題,最后文章提出了加強項目式學習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的措施,以期通過這些措施分析為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水平的提升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項目式學習? 小學生? 信息技術教學? 應用
信息技術是一項閱讀、計算、寫作之外的小學生需熟練掌握的技術,是提升小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部分,對小學生信息技術的培養(yǎng)在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學生的未來競爭力。新課標對信息技術課程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小學教師加強對學生信息技術的培養(yǎng),而如何將項目式學習與信息技術教學相融合,則是小學教師在開展信息技術課程時所需要考慮的問題,下文就對項目式學習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具體分析。
1? 項目式學習
項目式學習是一種新興學習方法,具有較強的動態(tài)性,對于小學生來說,項目式學習就是帶領小學生主動探索學習中的問題,迎接學習中疑難問題挑戰(zhàn),引導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更加深刻、更加廣泛的知識技能。通常來說項目式學習活動在小組中開展,學生在小組中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學生相互間可以進行角色輪換,系列學習活動需要學生通過思考和推理逐步進行,包括弄清知識概念、定義問題、頭腦風暴、提出假設、設定學習目標、獨立學習、總結問題等,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搞清楚已知、須知、如何知及未知,教師在其中發(fā)揮著支持指導的作用,引導學生開展一系列項目式學習活動。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建立迎接挑戰(zhàn)的自信心,鼓勵學生對問題進行探索,這種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具有較大的差異?;谶@種學習模式,學生不僅能夠學到系列知識技能,還能在實踐活動中增強合作溝通能力和創(chuàng)新性思維能力。
2?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發(fā)展現(xiàn)狀
從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發(fā)展現(xiàn)狀來看,為了實現(xiàn)提升小學生信息技術能力的目標,學校以信息技術教科書為基礎開展了一系列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以教材上所編排的系列信息技術知識為基礎,將系列信息技能學習融入信息技術主題活動中。教師往往針對單個知識點展開教學,再以知識點為基礎,引導小學生對系列信息技術進行綜合運用,通過這種信息技術教學模式,帶領小學生逐步掌握信息技術的新知識和新技能,這種依據(jù)教材逐步開展信息技術教學的授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的確提升了小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
從項目式學習的角度考察當前小學生信息技術教學現(xiàn)狀,就能發(fā)現(xiàn)當前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存在著一系列問題,項目式學習與信息技術教學融合不足,一方面,信息技術教師在對系列信息技術知識點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忽略了信息技術知識之間存在的聯(lián)系性,學校為小學信息技術提供了一周一節(jié)課的授課時間,短暫的授課時常無法滿足信息技術教師拓展信息技術知識的需求,經(jīng)歷一周的停頓,學生可能遺忘前后所學習的信息技術知識,無法將信息技術知識點之間的關聯(lián)之處進行把握;另一方面,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師的帶領下,所開展的系列主題活動聯(lián)系性不足,教師以信息技術教材為基礎開展授課環(huán)節(jié),小學生在課堂上所提供的信息技術作品較為粗糙,無法將不同知識點進行關聯(lián)呈現(xiàn)出完整的作品,對于小學生信息技術學習狀況的考核,僅僅通過期末作品的制作來考察,這就要求小學生整合整個學期所學到的信息技術知識,此時基礎知識學得不夠扎實的同學就可能面臨較大的阻礙,這也表明小學內部所開展的信息技術教學效果不明顯。
3? 加強項目式學習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的措施
3.1 做好項目規(guī)劃工作,充分調動小學生的積極性
為了使項目式學習法與信息技術教學充分融合,小學教師就應做好項目規(guī)劃工作,巧妙設計信息技術學習項目。教師應當對一系列項目學習的理念以及信息技術教學內容進行充分理解,在上課前對信息技術教材進行重構,統(tǒng)整信息技術學科知識,設定具體的教學目標并安排好教學次序,以大目標認為統(tǒng)領,逐步完成系列小項目。教師可以通過由淺入深的問題的提出引導小學生探索問題答案,激發(fā)小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例如,在學習Word文檔編輯知識時,為了帶領小學生充分掌握Word的編輯使用方法,教師可以將藝術字標題的學習環(huán)節(jié)作為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點,通過各式各樣的藝術字,激起小學生的好奇心,接著就可以開展Word基本操作的講解,包括文字輸入、文字編輯、圖片插入等。教師還可以設計如下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即發(fā)現(xiàn)身邊的藝術字,并通過Word文檔編輯出類似的藝術字,包括超市的標牌、動畫名稱、零食袋上的標題等,在這個過程中,小學生也能夠體會到學有所用的樂趣,對自己設計的藝術字作品進行展示,這些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使得小學生將信息技術知識學習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提升了小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知識的積極性。
3.2 將學生劃分為不同小組,引導學生開展合作實踐活動
項目式學習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活動的融合,要求教師對小學生進行合理分組,這種分組手段能夠有效提升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小學生身心發(fā)展處于較為關鍵的階段,其學習能力、實踐能力等存在區(qū)別,教師在分組過程中應當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特點,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對同學進行分組,促進小學生之間能夠共同學習、相互提高。例如,在學習PPT相關信息技術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對小學生進行分組,通過小組合作制作記錄小組成員學習過程的PPT,在PPT制作之初,教師可以指導小學生對完整的PPT所包含的各種要素進行分析,包括文字、圖像、動畫、聲音視頻等,接著再引導各小組根據(jù)教師所設定的項目主題構建PPT框架,搜集相應的學習資料,了解制作PPT的系列步驟并進行分工,小組內部成員可以根據(jù)自身的特長負責不同的項目,包括圖片插入、視頻收集、文字撰寫、版面設計、操作演示等,保障小組內部的各個成員都有具體的學習任務,那么PPT的整個制作過程就需要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合作,加強溝通和探討,如此便可以呈現(xiàn)出較為完整的PPT作業(yè)。最后在教師的引導下,小組之間可以進行討論交流,對PPT作品進行評價,提出相應的修改意見并進行作品完善,在整個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各小組成員都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并學習到了PPT制作的知識和技術,小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效果大大提升。
4? 結語
科技的進步推動信息技術快速發(fā)展,社會也因此受到了深刻的影響,人們生活、學習、工作的方式被徹底改變,信息文化逐步形成。社會進行人才評價時,逐步將信息素養(yǎng)作為重要的指標,因此人才的培養(yǎng)也需要將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作為重點內容,信息技術課程則是培養(yǎng)學生信息技術素養(yǎng)的重要形式,信息技術教育的加強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陳忠誠.基于項目學習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中的應用研究[C]//教育理論研究(第十輯).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191.
[2] 梁小棠.項目式學習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9,15(15):174-175.
[3] 吳愛玲.項目式學習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運用數(shù)字化工具探究知識”項目式學習為例[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9(5):78-79.
[4] 于賽賽.面向計算思維的小學項目式學習活動設計與實踐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9.
[5] 何立松,錢蕾.例談高中信息技術項目式學習的教學實踐與思考[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8(23):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