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會”早在清朝就存在的古老民間借貸模式。在一些地方,打會一事由來已久,起初打會的存在對于急需用錢但囊中羞澀的人來說如同雪中送炭。
但隨著時代的變遷,民間打會漸漸失去了初心。從起初局限于群眾間私下小額資金互助,逐步演變?yōu)榘牍_化大額非法集資模式且有愈演愈烈之勢。如今的民間打會不僅違背小額互助原則,公然違法吸儲,還破壞金融管理秩序,更影響了社會的穩(wěn)定。
2017年以來,江蘇省興化市檢察院共辦理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件23件32人,其中以“民間打會”為外衣的非法集資案件9件,占比30%左右,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平均每個案件參與人數達50人以上。
民間打會有三個比較明顯的特點即:規(guī)模較大、手段隱蔽、人員混雜。一旦案發(fā),集資參與人眾多、錢財數額巨大。
例如興化市檢察院辦理的盛某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件中,盛某某在2013年至2014年間就利用十四個“會”向73名集資參與人非法吸收存款達1084余萬元之多。盛某某原系某銀行退休人員,這73人中有盛某某在銀行的同事、客戶還有其同學、朋友、親戚、朋友介紹過來的人等等。組織到應會的人之后,盛某某與會員一同訂好標準每月進行打會,第一個會所有應會的人按標底的數額繳納會錢,這個錢由會頭得,之后再分次將錢返還。第二個會開始就按順序輪流得會或競標得會且每人只能得會一次,直到全部人都得會后結束。
舉例來說:會頭甲召集100人,并制定一個會員名單,約定每人每月1號集中在某地交100元會錢,預計100期結束,即100個月結束。第一個月的1號由會頭甲得會錢,其共得10000元,后每月1號甲分次返還100元,共100期將其得款10000元返還完畢。從第二個月的1號開始,其他會員輪流得會錢,若有人急需用錢那就競標,標低者得會。如15元競標,則其他每名會員只要交納85元會錢,此月的會錢由中標會員得8500元另加會頭的100元,共計得款8600元。得會者從此不再得會錢,并每月交納會錢100元,其他參會人員依此類推。若出現某個月無人標會,則按最初制定規(guī)則,由會頭確定金額,采取抓鬮標會,得鬮者得此次會錢。一旦某個會員得過會錢后攜款跑路,則該會員每月交納的錢款由會頭代為交納,如果會頭或得過會錢的人跑路,往往會造成該會無法繼續(xù)運轉,進而案發(fā)。
既然風險這么大,會頭為何還要起會呢?因為此類人員急需用款,相當于向他人借款,實行分期還款。有的會頭組織了很多會,采取拆東墻補西墻的方法,將得過會錢而跑路的會員錢補交上,表面上看著這個會運行正常,一旦爆雷,就會造成參會人員的財產損失。
由于開銷巨大,盛某某一方面用會錢支撐起日常的花銷,另一方面不斷發(fā)起新會彌補舊會應該支付的錢,終于資金鏈斷裂,直至案發(fā),實際造成損失共計人民幣850余萬元。
2014年4月11日,多名集資參與人陸續(xù)報案至興化市公安局而案發(fā)。盛某某一直外逃,直至2017年11月2日被抓獲歸案。2017年12月7日,興化市檢察院對盛某某依法作出批準逮捕決定。經審查,興化市檢察院以盛某某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向興化市法院提起公訴。
最終被告人盛某某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年零三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12萬元。
除此之外會還有很多品種,像“20日會”“10日會”“5日會”“1日會”“15日新會”“20日新會”。但大多是在規(guī)則上有所修改,不變的是依舊存在巨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