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琛瑞
小學科學是一門重要的啟蒙課程。它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主要內容,也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和對未知世界探索精神的重要學科。小學科學教學是由科學探究活動組成的,而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是探究活動的前提與基礎,也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關鍵。因此,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尤為重要。
一、小學科學教學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存在的問題
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素養(yǎng)不斷成長和發(fā)展的重要啟蒙時期,因此構建更加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極為關鍵。在小學課程體系中,科學課程是其重要組成。通過科學課程內容教學,不僅可以引導學生掌握必備的科學知識,了解科學探究過程所涉及的思維和方法,進而能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科學的思維習慣及解決問題方法,為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培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中心,以單向的知識傳授為教學方式,學生往往處于被動的接受地位,自身的思維探究意識得不到有效激發(fā)。長此以往,極易導致學生形成學習惰性心理,缺乏過程體驗,過于依賴教師講授而忽略了自發(fā)主動學習。當前新課改對于學生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及能力培養(yǎng)愈加關注和重視,因此,在小學科學教學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激發(fā)學生對科學知識的探究興趣,進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及方法,真正培養(yǎng)學生積極有效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和科學精神。為了實現新課改這一目標,需要教師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為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充分發(fā)揮提供空間。
二、小學科學教學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有效策略
(一)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鼓勵學生大膽思考
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學生對于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還存在一定欠缺。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學生不敢問、不知問、不會問。首先由于課堂教學氛圍嚴肅,學生不敢提出疑惑以免被教師批評和同學嘲笑;其次學生由于自身認知水平制約導致沒有問題可問;另外學生在提問時詞不達意,無法準確闡釋問題,以至于不會問。為了有效改善這一現狀,教師要真正轉變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不要將學生的提問視為浪費時間或干擾課堂秩序。而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有助于改善和消除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的緊張感,為學生拓展思維帶來良好助力。因此,教師應該貫徹人本教育理念,一方面需要尊重學生主體,為學生身心發(fā)展營造更加平等和自由的教學氛圍;另一方面需要多多鼓勵學生,運用教師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態(tài)。例如,認知水平較低的學生,往往在課堂學習中羞于提問,擔心所提問題簡單而遭取笑。此時教師就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無論其問題是否具有實效性都給予鼓勵,同時引導其他學生給予正向反應。并基于此幫助其梳理思路,引導其發(fā)現和解決問題,最終推動學生大膽發(fā)問和樂于提問。
(二)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掌握科學探究方法
實質上,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最根本的在于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學生只有增強知識儲備,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問題意識的積極推動作用。因此,教師首先要注重學生對于基礎科學知識的積累,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科學知識學習習慣,掌握科學探究方法。例如教師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等教學手段,引導學生積極進行科學知識的預習、學習和復習。
以《觀察與測量》教學內容知識為例,學生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的有效運用進行知識的歸納和總結,例如在測量溫度、濕度、長度、速度、重量、時間、大氣壓、風速等事項時所運用的不同工具及其測量單位;同時還可通過思維導圖來掌握古今中外關于測量工具的演變和發(fā)展歷程。由此引導學生掌握相應的基礎科學知識,基于此激發(fā)其問題意識,鼓勵學生主體大膽探究和發(fā)現,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真正掌握科學探究方法。
(三)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強化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
“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只有真正將掌握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活動之中,才能真正實現知識良性循環(huán)。如果僅滿足于課本知識教學,則容易制約學生思維,較難激發(fā)學生提出高質量的問題。因此教師要善于開展生活化教學,將枯燥的理論知識與豐富的實踐活動相聯系,通過學生主體的動手實踐操作增強知識學習的過程性體驗,加深對于科學知識的理解。
例如,特級教師徐亮在《耳的結構建?!氛n堂教學展示中,通過組織學生親手建模直接了解耳部位的各項結構功能。學生在實際建模過程中會因為制作材料、制作技術而產生很多困惑和問題,通過教師的有效指導,學生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最終解決問題,在實踐的過程中加深了對于科學知識的體悟。由于課堂教學中涉及的工具及材料有限,教師還可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善于發(fā)現科學現象,將問題意識內化為自發(fā)的思維習慣,這樣才能更好地在生活和學習中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總之,小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和身心素養(yǎng)都處于飛速發(fā)展時期。小學科學課程以問題意識培養(yǎng)為導向有助于激勵學生大膽思索,細心探究,在知識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形成科學探究意識及習慣,培養(yǎng)科學精神。同時,教師也要注重學生主體的個體差異性,對學生的培養(yǎng)從其敢于提問、會提問向著能夠提出有價值有意義高質量問題的方向發(fā)展,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升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以實現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