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仙國
摘 要:閱讀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當前我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仍舊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教師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進而達到閱讀教學的目的。鑒于此,文章結合筆者多年工作經(jīng)驗,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提出了一些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問題及對策
引言
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對于閱讀教學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學生語感,使學生掌握閱讀技巧和方法。所以教師必須要創(chuàng)新課程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積極踴躍地進行閱讀,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合理地推薦閱讀內(nèi)容。所以教師必須要正確認識到,語言文字是中華民族的絢麗瑰寶,通過閱讀有助于增強學生對于語言文字知識的理解以及掌握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增強學生寫作手法的有效應用。
一、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式過于落后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依然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教師占據(jù)教學的重要地位,在課堂教學中也是主體?,F(xiàn)代的教學方法以教師講授方法和技巧為主,關于閱讀內(nèi)容的講解通常會比較少,甚至有的教師略過材料講解的內(nèi)容,直接讓學生看題,然后通過快速瀏覽找出問題中的關鍵詞語在文章中的位置,然后聯(lián)系文章作答。在這樣的教學方法中,教師首先通過閱讀大量內(nèi)容,做很多閱讀題,然后歸納總結出閱讀方法和技巧,教給學生答題的方法。也就是說,教師先把知識存儲起來,然后再傳遞給學生,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忽略,沒有經(jīng)過自身的總結和思考,沒有注重能力的提升,這樣的課堂教學質(zhì)量顯然是不夠的。
(二)學生缺乏濃厚的閱讀興趣
不管做什么事,都離不開動力,閱讀也是如此。要想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最關鍵的步驟是使學生可以對閱讀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但是一些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仍舊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過分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不重視學生閱讀興趣的提高,這樣勢必會造成初中語文教師無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初中階段教學時間相對緊張,一些教師在教學中不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仍舊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這樣就難以獲取顯著的教學效果。學生在學習中僅僅閱讀關于考試的文章,完全忽視其他的閱讀材料,這樣就難以激發(fā)學生閱讀的欲望。
(三)對語文閱讀教學缺乏重視
閱讀是初中學生最為基本的能力,也是學習語文最主要的方法,只有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才能讓學生體會到語言運用的魅力,學到更多的表達方式,提升自身的審美能力。閱讀教學需要學生運用綜合知識去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學到的內(nèi)容也是豐富多樣的,所以做好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但是在現(xiàn)在的初中語文教學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容易忽視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很多教師都習慣性地讓學生去自學閱讀內(nèi)容,學生也很樂意挑選自己感興趣的內(nèi)容來讀,教師沒有對閱讀內(nèi)容進行過深的講解,對閱讀材料的理解也停留在表面上,這樣的教學實際上是對閱讀資源的一種浪費,不能真正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效果的具體對策
(一)營造閱讀氛圍,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當中要善于啟發(fā)學生樹立科學的學習思維,使學生能夠重視閱讀并且了解從書本當中獲取知識是多么快樂的一件事情,從而逐步地提升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閱讀感悟能力。教師也要在閱讀實踐教學當中,對學生的生活閱歷以及思維方式進行科學地引導,幫助學生的思維以及學習建設良好的行為觀念,提升學生的個人情感認識,增強學生在閱讀學習當中的思考能力和感悟能力,讓學生在閱讀中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和提升文化素養(yǎng)。教師也要在教育實踐當中汲取相應的知識陶冶學生的情操,豐富教學形式的多樣性,并且在閱讀教學當中與學生進行溝通,建立科學的教學氛圍和教學模式。
(二)重視語文閱讀評價體系的構建
教師需要積累學生以前的知識,而且根據(jù)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將其當做教學評價的出發(fā)點,需要構建完善的知識評價體系。閱讀教學,簡單來說,是指解讀文本的過程,其具有較強的多向性,主要目的是進行多向性對話,其過程是讀者利用確認語言文字和解碼音像視圖以及單詞意義,之后進行知識重構,促進文本和讀者之間的彼此作用。通過這樣的互動過程,可以使讀者更加深刻地認識社會。并且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時,必須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以及實際學習情況,盡量積累學生以前的知識,而且根據(jù)學生自身的生活經(jīng)歷進行教學,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構建一套完善的語文閱讀教學評價體系。
(三)改善教學方式和方法
初中生對于教學內(nèi)容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認識,并對所學知識會有自己的心得,如果教師的教學方式不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學生就很難對學習內(nèi)容做到真正掌握。很多教師認為閱讀教學就應該讓學生自己去學習,因此利用上課時間讓學生自由閱讀,這樣的教學方法實際上有很大弊端。很多學生在閱讀課上注意力不集中,碰到自己感興趣的內(nèi)容才去讀,讀也只是了解文章內(nèi)容的大致意思,并不能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對文章的結構、文章特色、文章亮點、文章應用到的寫作手法及經(jīng)典段落的分析也不會很到位。因此,改變教學方式是解決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問題的關鍵。閱讀教學并不是只讓學生自己閱讀就可以了,而是要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閱讀內(nèi)容中的精華,教師可以采用對比閱讀的方式教學。
結束語
結合上述內(nèi)容,我們能夠總結得出閱讀是作者通過文字與讀者進行對話的重要渠道作品,能夠為讀者以及作者之間的文化交流提供橋梁。但是由于很多教師過度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忽略了閱讀教學這一部分內(nèi)容,導致形成了很多教學弊端。所以教師在此過程中必須要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使學生熱愛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從而促進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吳桂萍.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文理導航(上旬),2018(09):29.
[2]李永艷.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課程(中),2018(08):102.
[3]化德彥.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3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