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試論提高英美文學教學中人文思想滲透的方式方法

2020-07-04 02:23:57崔明
中國民族博覽 2020年5期
關鍵詞:人文思想英美文學教學

【摘要】現如今,經濟全球化的腳步不斷加快,世界各國之間的聯系也日益加強,現代文化開始向多元化、多樣化的方向發(fā)展。學生不僅僅要學習中國優(yōu)秀的文化,還要了解外國文化,這樣才能全面發(fā)展。在英美文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了解文學作品的內涵和特點,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為此,教師要采取有效的人文思想滲透方法,使英美文學教學更有內涵,從而為學生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英美文學;教學;人文思想

【中圖分類號】H319.3 【文獻標識碼】A

基金項目:山西大同大學2016年教學改革研究項目“英語專業(yè)學生寫作能力培養(yǎng)模式研究”(項目編號:XJG2016222)。

在很長一段時間中,我國高校將培養(yǎng)復合型人才放在首位,英美文學的教學方向隨之發(fā)生變化,包括商務英語教學等,這些教學內容都會影響英美文學的教學效果。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雖然英語課程種類不同、內容不同,但在教學模式上并沒有很大的差異,許多高校仍舊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并沒有發(fā)揮出英美文學教學的作用,學生雖然掌握了英語知識,但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并不全面,沒有理解作品的思想內涵。

一、英美文學的教育價值

(一)反映英語民族的歷史文化

許多英美文學作品都反映了創(chuàng)作時代的特點,也展現出了外國的歷史和文化,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外國文化。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來看,英美文學是必修的課程之一,除了具有閱讀理解、分析解答的意義外,還能深化學生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強化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使學生了解西方的語言特點、文化背景等,進而提升學生的文學鑒賞和審美能力,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全面地感知生活、學習知識,進而提升學生的人文素質。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并不受國界的局限,所有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都會蘊含深刻的哲理和豐富的情節(jié),雖然文化背景、語言特色不同,但思想內涵、人文精神等有相似之處,學生學習英美文學知識,既可以幫助學生了解英語民族的歷史文化,也可以幫助學生有對比性地分析中外文學[1]??偟膩碚f,英美文學課程可以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和英語水平,通過欣賞文學作品使學生可以更加靈活地運用語言。與此同時,英美文學課程也能加深學生對外國文化和歷史的了解,從而強化學生的跨文化意識,使學生對英語語言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而不局限于書本教材中的內容。

(二)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我國教育改革落實的時間比較短,許多教師雖然已經改變了教學形式,但還是很難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缺少主動性,導致教學效率低下。如果單純依靠語法、口語等教學內容很難激發(fā)學生的學興趣,英美文學作品則不同,文學作品具有故事性,內容比較豐富,且蘊含了智慧、情感、想象力、原創(chuàng)力、審美意識等多項內容,這些內容不會受到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的限制,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自然會獲取到這些信息。不僅如此,英美文學作品的風格不同、流派眾多,學生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內容進行深入的學習和研究,具有一定的選擇性,更容易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英美文學在培養(yǎng)英語專業(yè)人才方面的作用

(一)認知功能和藝術價值

文學作品可以體現出作者的人生經驗和所處的文化背景,不同國家的文學作品體現出的內容也各不相同。學生可以通過閱讀英美文學作品的方式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歷史和思想,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英語表意功能比較強,選擇優(yōu)秀的英美文學作品進行閱讀,可以幫助學生感受英語語言的魅力,同時也能體會西方文化的特點。許多文學作品都具有批判性,通過閱讀文學作品學生可以了解西方社會,并具有一定的藝術欣賞能力,有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

(二)提升學生語言運用能力

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可以利用英語語言進行交流和溝通。在文學作品中,語言具有生動、優(yōu)美、形象、凝練的特點,學生通過閱讀這些文學作品不僅可以提升自身的文學修養(yǎng),還能強化自身的語言能力。學生可在閱讀的過程中體驗和觀察不同的語言現象,進而收獲到多種多樣的語言知識,同時也能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有助于學生英語水平的提升,使學生可以更加靈活地運用英語知識,即使在不同的場合中、條件下學生也可以冷靜地進行交流和溝通,這才是英語教學的終極目標。

(三)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意識

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中式英語”等現象,這主要是因為學生缺少跨文化意識,在學習英語、使用英語、閱讀英語的過程中,往往用漢語的習慣和方式去分析和翻譯,導致學生表述不清楚或理解不準確。語言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兩種特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使學生不僅發(fā)揮出英語語言的工具性特點,還能體現出語言的文學性特點。具體來說,中國禮儀和西方禮儀不同,英語的ousin、aunt及un-cle可以對應八個不同的漢語稱謂。在稱呼方面,漢語言認為年幼的應該尊重年長者,中文中會使用老人家、老太太、老先生、大嫂、大媽等稱呼表示尊重和禮貌。但在英文中,除了正式場合中使用先生、太太等稱呼外,大部分情況下都會直呼其名,以此表示親密,西方人并不會認為這樣不禮貌,這與中國禮儀恰好相反[2]。這些禮儀上的差異,學生在閱讀文學作品的過程中會逐漸有所感受并摸索出規(guī)律,久而久之就會形成良好的跨文化意識。

(四)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所謂人文素質,就是人在人文方面具備的綜合品質,人文注意與科學主義有很大的區(qū)別,人文主義的重點在于人,以人的思想和精神為主。在現代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是十分重要的教學任務。一個人如果沒有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即使有再高的文化也不過是一個知識的容器,并不能發(fā)揮出知識的作用。通過學習英美文學課程,學生可以了解經過歷史篩選和積淀而成的文明成果,透過這些文明成果學生可以更好地感知生活,并對生活、學習、工作等方面有全新的認識和理解。

三、英美文學教學現狀

(一)課程設置不合理

現如今,許多高校都認識到了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重要性,教育部門也積極提倡開設英美文學課程,以此來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但從整體的教育情況來看,許多教師還是更傾向于基礎知識的教學,對思想文化的教學不夠重視,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花在了語法、口語等知識教學上,忽略了對學生的思想引導,造成學生缺少人文意識,在學生英語知識的過程中并沒有意識到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性,進而影響了學生學習英語的效率和質量[3]。在課程設置方面,許多高校雖然設置了英語課程,但沒有設置英美文學課程,只有一些英語專業(yè)的學生學習英美文學,或者將英美文學設置成選修課程,選擇該科目的學生比較少,教師也沒有做出相應的引導。

(二)教學方法不創(chuàng)新

從教學方法來看,現代大部分教師都已經進行了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多媒體設備和網絡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愈加廣泛。盡管如此,教學方法還是需要創(chuàng)新和完善。有些教師雖然看似創(chuàng)新了方法,但依舊是“換湯不換藥”,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的主動性不高,即使采用了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和方法,也沒有發(fā)揮出這些設備和方法的作用。在課堂上,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較少,教師只負責闡述課件中的內容,根據設計好的教學流程逐步實施。而學生則只負責聽教師的講解,并沒有主動思考和探索,對知識的理解也不全面,甚至在課堂教學結束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記憶就已經模糊,課后也沒有復習、重溫的意識。許多文學名著都蘊含著深刻的思想內涵,每次閱讀都能獲得新的觀點和認識,但許多學生只會閱讀一遍,甚至一開始就沒有閱讀和學習的興趣。

(三)教學具有功利性

如前文所述,語言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兩個特點,學生學習英語不僅僅是為了使用英語進行溝通和交流,還要通過學習英語了解西方文化。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要掌握語法知識,還要探索語言文化的內涵,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書籍、文章的內容,對英語語言的掌握也會更加透徹。英美文學課程可以為學生學習英語開辟更加廣闊的道路,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產生情感共鳴,也能了解到西方的歷史和文化,進而對英語知識有更加全面、客觀的認識,同時也能開拓學生的視野[4]。然而,現代高校教育往往將就業(yè)放在首位,不論哪個科目的教學都具有功利性,忽略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導致學生缺少人文素養(yǎng),對國家、民族的感情比較單薄,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學生塑造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四、提高英美文學教學中人文思想滲透的方法

(一)明確教學目標,融入人文思想

高校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英美文學教學的重要性,并在英美文學教學中滲透人文思想。為此,學校首先要進行課程的優(yōu)化和整改,提升英美文學在日常課程中的比重,使學生和教師都認識到英美文學教學的中重要性;其次,教師要明確英美文學教學的目標。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選擇適合學生、學生感興趣的英美文學作品,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根據學生需求的變化,教學內容也可以適當調整。教師要制定詳細的教學目標,每一節(jié)課都應該有明確的目標和相應的任務,圍繞教學目標展開教學,使教學更加有序、靈活[5]。

例如,教師可以選擇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的作品進行教學。以《偉大的復興》(《Great Instauration》)為主,教師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根據現代教育的要求,教學教師要樹立知識、情感、能力三個目標。在知識方面,教師要帶領學生了解培根的生平、介紹培根的經歷,使學生對培根有初步的認識;在能力方面,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感受能力、思辨能力、分析能力,使學生可以運用經典進行寫作和翻譯;在情感方面,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理解、欣賞英國文學圓柱的能力,使學生掌握英國文學的基本知識,促進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教師可以有條不紊地展開教學,學生的學習方向也更加明確,有利于提升教學效率,加深學生對文學內容的了解和掌握。

(二)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優(yōu)化教學方法

在現代教育中,教師要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通過實踐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知識、閱讀英美名著的興趣和積極性。為此,教師要幫助學生感受閱讀名著的樂趣,給學生更好的閱讀體驗,使學生可以產生情感、思想等方面的共鳴。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選擇文學體裁,按照小說、散文、詩歌、戲劇、評論的順序逐步深入,使學生由淺入深地了解文學知識。在教學內容方面,可以選擇名著經典。但如果只閱讀片段,會影響學生對作品的理解和判斷,所以,教師可以為學生羅列一些閱讀清單,鼓勵學生整部閱讀,使學生掌握故事的前因后果,這樣才能深刻地了解作品的內涵。教師也可以舉辦一些趣味性的課外活動,通過活動的方式來活躍教學氣氛,激發(fā)學生閱讀英美文學作品的興趣。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朗讀比賽、話劇表演、歌劇表演等活動,圍繞某一個文學作品或主題設計互動內容。如果以《哈姆雷特》為例,學生就可以選擇《哈姆雷特》中比較經典的情節(jié)橋段進行表演,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進行創(chuàng)作和改編。教師要對學生改編的內容嚴格把關,確保學生的創(chuàng)新符合原作思想,有內涵、有深度,這樣才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三)增強情感教育,豐富教學活動

在英美文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就要增強情感教育。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以文學作品為基礎,對文化、歷史、價值觀、世界觀等進行分析和討論。教師可以確定一個討論的話題,然后帶領學生共同討論這個話題,每個學生都可以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想法。例如,在《論說文集》(《Essays》)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對培根的生平進行簡單的介紹,然后介紹《論說文集》的主要內容,節(jié)選重點進行教學講解并安排學生在課后全文閱讀。學生將所有內容都閱讀結束后,可以將自己的感想總結成一篇短文,也可以在課堂中直接就某一個觀點進行討論和表述。其他同學可以共同探討,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反駁。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作品內容。

五、結語

綜上所述,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高校學生的面臨著許多發(fā)展機遇和挑戰(zhàn),為了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學生需要學習多種文化知識,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特點。在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過程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利用英美文學課程提升學生的人文思想,使學生成為滿足時代發(fā)展要求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趙菊菊.高校英美文學教學過程中人文思想的滲透[J].學園,2017(31):31-31.

[2]王茜.關于大學英語教學中融入英美文學的價值思考[J].才智,2018(8).

[3]劉志耀.試論英美文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滲透[J].考試周刊,2018(56).

[4]宋廣波.人文主義教育與高校英美文學教學[J].大學教育,2017(1):99-100.

[5]張蓉.英美文學教學與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感培養(yǎng)——評《英美文學與英語教學》[J].領導科學,2019(12).

作者簡介:崔明(1980-),男,漢族,山西省大同市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

猜你喜歡
人文思想英美文學教學
微課讓高中數學教學更高效
甘肅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50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東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 15:14:48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唐山文學(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9
人文關懷視野下的高校學生教育管理之思考
淺析學習英美文學的價值和現實意義
論語文教學對中職學生職業(yè)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成才之路(2016年31期)2016-11-19 17:53:07
英語專業(yè)英美文學教學效率影響因素及對策探究
英美文學融入大學英語教學的模式探析
英美文學作品譯介的小眾化和多元化的出版思考
出版廣角(2016年4期)2016-04-20 01:06:06
大學英語教學人文性與價值觀培養(yǎng)的探究
岑巩县| 文昌市| 长宁区| 湖北省| 车致| 资溪县| 永丰县| 巴林左旗| 平利县| 沂水县| 新巴尔虎左旗| 通州市| 泊头市| 重庆市| 扬中市| 浮梁县| 田阳县| 青铜峡市| 罗平县| 嘉兴市| 盘锦市| 洪湖市| 鸡东县| 通化市| 乐山市| 南漳县| 邢台县| 汶川县| 邓州市| 开化县| 任丘市| 大冶市| 杂多县| 常宁市| 萨迦县| 丰台区| 社旗县| 恩施市| 梅州市| 新宁县| 太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