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靜
這一天天氣晴朗,大班孩子玩起了踩影子的游戲。陽光下、操場上,隨處可見的花草樹木、建筑設施、各類物品,包括我們的身體,皆是影子游戲的天然材料。
孩子們都喜歡玩影子游戲。影子會移動、會變形、會消失,這些神奇的現(xiàn)象吸引著孩子們自發(fā)地在游戲中探究。之前,他們對影子現(xiàn)象停留在感性認識層面,隨著認知能力的發(fā)展和生活經驗的豐富,他們開始對影子的變形、位置變化等現(xiàn)象產生濃厚的探究興趣。教師期待孩子們在接下來一系列的影子游戲中,通過提問、探索、發(fā)現(xiàn)、表達,不斷豐富關于影子的經驗,逐漸發(fā)現(xiàn)光源、物體與影子之間的關系。
怎樣讓影子消失?
孩子們在操場上追逐著玩“踩影子”的游戲。忽然,泡泡提議:“我們去踩老師的影子吧?!边@個提議立刻得到了同伴們的響應,他們都跑過來踩教師的影子,教師便自然地加入到他們的游戲中。為了不被踩到影子,孩子們分散跑開。博博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好去處,他站到桂花樹下,發(fā)現(xiàn)自己的影子不見了,于是招呼同伴們一起“躲”到桂花樹的影子下面。他們非常得意,說:“老師,你來踩我們的影子呀!”教師意識到,這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契機,就發(fā)出挑戰(zhàn):“在陽光下,你們不閃也不躲,能不讓我踩到你們的影子嗎?”面對挑戰(zhàn),孩子們十分興奮和激動,他們拍著胸脯自信地說:“能呀,我們讓影子消失,你就踩不到了!”經過一番思索和討論,孩子們有了各自的辦法。
涵涵說:“我們站成一排,這樣我們的影子都會在一起,影子就會消失了?!庇谑牵笓]大家背對著陽光站成一排,同伴們都非常配合,但排完隊后大家發(fā)現(xiàn),隊伍的最前面仍然有他們疊加在一起的影子。
博博躺到了地上,大家發(fā)現(xiàn)他的影子幾乎可以說不見了,只有腦袋后邊還留有窄窄的一小片影子。同伴們一致認為博博的這個辦法是可行的。
萱萱對同伴們說:“我有辦法讓影子消失,但要你們幫我看著?!闭f完,她在場地上快速地跑了起來,她認為跑起來就能把影子甩掉。同伴們說:“你跑得快,影子也跑得快,影子還是跟著你呢!”萱萱氣喘吁吁地停下來,坐到草地上略帶失望地說:“我和影子分不開呀!”
兒童有著他們自己對世界的認識,這就是兒童的樸素理論。兒童認知的發(fā)展變化實質上就是其樸素理論的發(fā)展變化。教師要通過觀察孩子們的言行,發(fā)現(xiàn)他們對事物的樸素理論,由此提供適宜的引導,從而支持他們新經驗的建構。在孩子們努力讓影子消失的過程中,教師發(fā)現(xiàn)了他們關于影子的樸素理論:
·他們認為站在暗處是沒有影子的,于是他們躲到了樹蔭下。
·他們認為影子是可以被擋住的,于是他們站成一排,想要互相幫助,擋住同伴的影子;他們還嘗試躺到地上,用自己的身體擋住影子。
·他們認為影子能與身體分離,于是他們快速奔跑,想甩掉影子。
……
教師提出的“陽光下不閃也不躲,影子不能被踩到”的挑戰(zhàn),激發(fā)孩子們思考并用行動驗證。當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原有的理論與現(xiàn)實情況發(fā)生了沖突時,他們的經驗得到了重新建構。
第二天,天氣晴朗,孩子們對影子的探究還在繼續(xù),他們依然在玩“讓影子消失”的游戲。教師認為應該給孩子們充分的時間去探究他們感興趣的問題。這一次他們開始思考如何借助周圍的環(huán)境讓自己的影子消失。
借鑒了之前博博躲到桂花樹下的經驗,孩子們看到操場上放著幾個輪胎,便嘗試站到輪胎中央,認為這樣能讓影子消失,但他們馬上發(fā)現(xiàn)這個辦法并不可行:輪胎太小了,藏不住他們的影子。孩子們又嘗試將自己的影子藏到同伴的影子里,他們發(fā)現(xiàn),只要蹲下、抱緊腿,盡可能讓自己縮成一團,這個辦法是可行的。他們還藏到器械屋的屋檐下,想讓屋檐遮住他們的影子,但他們發(fā)現(xiàn),一定要把身體貼緊器械屋不亂動才行,不然只要一伸手,影子就又會出現(xiàn)。涵涵不解地問:“為什么我們已經躲在器械屋下面,站在器械屋的影子里了,但我們動一動還是會有影子?”泡泡想了想,分析說:“我們靠著屋子,影子就不會出來,我們一出來,影子也出來了。我認為,我們一出來,太陽就照到我們了,所以就有影子了?!迸EB犃?,總結道:“影子一直都在,只要有陽光,它就出來了,陽光照不到我們時,影子就沒有了?!焙⒆幼约浩平饬擞白拥拿孛?,發(fā)現(xiàn)了影子為什么會出現(xiàn),為什么會消失。
教師支持孩子用多種方式表達,由此幫助孩子梳理經驗。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孩子們表達各自的觀點,教師適時地追問,不斷幫助孩子們梳理經驗,使得他們的理論逐漸清晰起來。
影子出現(xiàn)在哪一邊?
幾天后,教師和孩子一同回顧、分享之前活動的照片,當看到涵涵讓同伴排成一排,想讓影子消失的場景時,泡泡提出了新的想法:還不如圍成圈,把影子圈在里面,影子就看不到了。這個想法引起了同伴們的爭議,有人同意,覺得這個辦法可行,也有人反對,覺得影子并不會因此而消失。泡泡說:“我覺得圍個圈,影子會在圈的中間?!迸EUf:“我覺得有的影子在里面,有的影子在外面?!迸EL嶙h到陽光下去驗證一下。第二天天氣晴朗,孩子們一起去戶外做了驗證,結果發(fā)現(xiàn)圍成圓圈后影子并不全在圈里面,所以無法讓影子消失。同時,孩子們初步發(fā)現(xiàn),影子出現(xiàn)的位置和太陽的位置有關系,影子總是出現(xiàn)在和太陽所在的位置相反的方向。由此,在分享之前游戲中的記錄單時,有孩子對涵涵通過繪畫表征的影子的位置提出了疑問。妞妞和博博利用桌面上的材料演示太陽和陽光下物體的位置關系,他們用相機的鏡頭蓋表示太陽,用一個手機表示陽光下的物體,由此判斷影子出現(xiàn)的方向。妞妞認真地想了一會兒,用手指了指鏡頭蓋位置的反方向,表示影子應該出現(xiàn)在她手指著的方向。涵涵也明白了,為什么同伴們說她之前畫的影子是不對的。
孩子的經驗建構需要有重復的機會,通過回看游戲時拍攝的照片、視頻、做的記錄等,孩子加深了對事物的理解,在此基礎上開啟新的思考,進而超越原有經驗,形成新的經驗。當發(fā)現(xiàn)通過語言很難讓同伴清晰了解自己的觀點時,孩子想到了借助實物演示的方法。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辦法,實現(xiàn)了同伴之間經驗的分享和交流。
光源、物體和影子的關系問題,是探究影子現(xiàn)象中比較重要的一個問題,也是一個難點。在活動中,教師留給孩子感知、發(fā)現(xiàn)的時間還不夠充分,有的孩子對這個問題理解得比較好,而有的孩子的認識還是模糊的。教師后來反思,應該再放慢腳步,給予孩子充分的時間、空間自主感知、思考和發(fā)現(xiàn)。
影子會變長變短嗎?
在此后較長一段時間里,孩子們仍然很關注影子的問題。有一天,妞妞提出一個觀點:“影子可以變長變短?!彼倪@個觀點來自在家中和媽媽一起閱讀的一本書。教師抓住這個機會提出問題:怎么才能證明影子會變長或變短呢?這是一個值得探究的問題,孩子們自發(fā)形成了幾個合作小組,開始了探究。他們不約而同地選擇將長條形的物體立在陽光下,觀察其影子的變化。他們用不同的方式做了記錄,有的組直接把影子的輪廓描了下來,有的組只將影子最高點所在的位置標了出來。在反復觀察之后,大家得出了一致的結論:上午,影子越來越短;到中午,影子只剩一點點了;下午,影子往另一個方向長,越來越長。
孩子最初是從書本中獲知“影子會變長變短”的觀點的,教師認為,可引導孩子通過實驗證實并理解這一觀點。于是,教師提出問題,鼓勵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驗證這一觀點,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更好地理解這一觀點。
在此基礎上,教師繼續(xù)拋出問題:每天的同一時間,同一物品在同一位置上的影子是不是一樣長?孩子們有了之前探究影子變長變短的經驗,很快對如何通過實驗解答這一問題進行了設想和規(guī)劃。經過討論,他們提出可以在陽光下固定一塊長條形積木,每天同一時間記錄并測量影子的長短,從而進行比較和判斷。
于是,孩子們定下了每天上午10:55(第一次記錄是在上午的10:55)去記錄影子。經過幾天的觀察,他們發(fā)現(xiàn)影子看起來每天都在同樣的位置,但他們認為,影子一定會有變化的,只是要證明這一點還需要更長時間。他們決定繼續(xù)觀察,并將這一實驗列入長期計劃。
在同一時間、同一位置,同一物品的影子會不會發(fā)生變化,這一問題雖然是教師提出的,但也來源于孩子之前的探究,是孩子所探究的問題的延伸。在孩子探究的過程中,教師沒有急于公布答案。對于孩子正在探究的問題,也許教師的一個簡單回答就能解決,也許教師給一些提示就能加快進程,但如此孩子會失去很多在探究過程中學習與發(fā)展的機會。孩子自己經過探究得來的經驗和能力,將使孩子受益終身。
好玩的“踩影子”游戲引發(fā)了孩子們一系列的假設、驗證、提問、質疑,孩子們在探究過程中獲得了豐富多樣的經驗。孩子們仍然對影子有著濃厚的興趣和探究的欲望,影子的探究活動仍在繼續(xù)。孩子們不滿足于只有晴天才能看到影子,才有機會探究影子,開始用其他人造光源替代陽光進行探究,教師覺得,人工暗室、手電筒是時候出現(xiàn)了,室內的影子活動區(qū)也可以設置起來了……作為教師,要通過創(chuàng)設適宜的環(huán)境,保持孩子們探究的興趣;要傾聽孩子們的交談,觀察孩子們的行為,及時給予材料和經驗上的支持。期待孩子們繼續(xù)享受與影子互動的游戲,并感受發(fā)現(xiàn)的樂趣和科學的奧妙。
活動小結與反思
(一)活動的價值
在與影子的互動游戲中,孩子們就像一群思維活躍的科學家一樣,認真地做著研究,他們在“行動—感知—提問—驗證”的循環(huán)過程中,建構了對“影子”的認知。這對他們來說,不僅是游戲,也是一項嚴肅、認真的研究工作?;顒又?,教師也是研究團隊中的一分子,跟隨著孩子們的興趣,提供了必要的支持,通過組織多樣化的活動實現(xiàn)孩子經驗的自主建構,讓孩子的樸素理論逐漸接近科學概念。
孩子們的這一次對影子的探究活動有以下價值。
1.激發(fā)了孩子們探究的興趣和需要。有趣的影子現(xiàn)象引發(fā)了孩子們的關注,他們興致盎然,在游戲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積極動手動腦,尋求問題的答案。孩子們在與影子做游戲的過程中充分操作與感知,并主動與同伴交流,提出質疑、分享經驗,感受到了科學發(fā)現(xiàn)的樂趣。
2.發(fā)展了孩子的探究能力。孩子在與影子做游戲的過程中嘗試設計并不斷地調整實驗方法,探究“如何讓影子消失”“影子究竟會出現(xiàn)在哪里”“影子是否會發(fā)生變化”等問題,教師發(fā)現(xiàn),“調查”“實驗”“驗證”“總結”等探究行為真的并不只屬于成人。孩子在與影子玩游戲的過程中,初步發(fā)現(xiàn)了影子產生的條件、影響因素和變化規(guī)律。這些經驗都是他們在觀察、記錄、討論的過程中自主建構的。
3.培養(yǎng)了孩子良好的學習品質。孩子們在與影子做游戲的過程中表現(xiàn)出的堅持、投入、樂于合作、敢于想象和創(chuàng)造等品質是非??少F的,是讓他們終身受益的積極態(tài)度和良好習慣。
(二)教師的支持行為
1.抓住教育契機,倡導孩子在行動中學習
生活中處處有教育契機,教師要有敏銳的教育意識,抓住這些機會促進孩子經驗的建構。在觀察到孩子玩踩影子游戲后,教師抓住了契機,以孩子的興趣為導向,關注孩子的已有經驗,引導和鼓勵孩子調動多種感官充分地與影子互動,讓孩子在行動中獲得有益的經驗。
2.發(fā)揮孩子的主觀能動性,實現(xiàn)經驗的自主建構
孩子們在探究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時,興趣會更加濃厚、持久,他們不僅會自主自發(fā)地提出問題,而且會積極地想辦法來驗證自己的想法,這就引發(fā)了一系列活動。在此過程中,孩子可能需要同伴的支持,需要相應材料的支撐等。教師在孩子游戲過程中要起“呼”和“應”的作用,不僅要跟隨孩子經驗的發(fā)展,還要在觀察的基礎上發(fā)現(xiàn)孩子的需要,并給予材料、策略等方面的支持,以推動孩子經驗的建構。
3.重視經驗的回顧,推動探究的深入
孩子的經驗建構需要重復的機會,教師通過和孩子一起回顧活動的照片、記錄、作品等方式,加深孩子對已有經驗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引發(fā)孩子新的思考,進而引導孩子超越原有的經驗,形成新經驗。不僅如此,教師還引導孩子們共同回顧和分享經驗,引發(fā)同伴間的互相學習和互相啟發(fā),由此推動彼此進一步思考,使經驗的建構進入良性循環(huán)。在回顧“讓影子消失”游戲的過程中,孩子們對當天“排成一隊隱藏影子”的策略進行了深入的討論,涉及影子的方向(后面人的影子被前面的人踩在了腳下)、影子的重疊(影子一個連著一個,疊在一起)等現(xiàn)象。他們用自己的樸素理論解釋現(xiàn)象發(fā)生的原因,這是在當天的游戲現(xiàn)場沒有發(fā)生的。在此基礎上,孩子提出了新的設想,引發(fā)了爭議,從而出現(xiàn)了新的探究內容和方向。
4.營造開放的氛圍,關注多種經驗的獲得
教師注重在探究活動中調動孩子的各種經驗,如圖書的閱讀、家庭中的交流和討論、日常生活中的觀察等,孩子經驗的獲得不再局限于幼兒園、活動室或某個活動區(qū),探究活動形式呈現(xiàn)出多元化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