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木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也是語文課程的基本屬性。語文教學要在體現(xiàn)工具性的基礎(chǔ)上滲透人文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yīng)強調(diào)學生的自我完善,注重知識與人文精神相結(jié)合,呼喚人文情懷,彰顯人文性。如何在識字教學中進行人文性滲透呢?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識字教學要與生活實踐緊密結(jié)合
在教學實踐中,識字教學往往被視為純技能性的訓練。教師多是采用單調(diào)地讀、重復地寫,讓學生機械地識記。這樣不僅使學生不堪重負,結(jié)果反而事倍功半。在識字教學中滲透人文性,不再是簡單的識記方法,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就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比如,在教學“染”這個字時,教師在講臺上先擺放一個大彩盒、一瓶水和一些棉球。在黑板上板書出“染”字,問學生:“染字由哪些部分組成的?”接著做實驗,把一個棉球浸到紅色的水彩中,棉球被染成了紅色,再夾起另一個棉球放到綠色的水彩中,棉球被染成了綠色。接下來,教師讓學生動手操作,試著將其他棉球放進不同的顏料中,染成黃色、藍色、紫色等。然后,向?qū)W生講解“染”字的含義,棉球浸到黃、紅、綠等顏色顏料的水中,由白變成了黃、紅、綠等顏色,這就叫“染”。再讓學生看“染”這個字的字形,字的下半部分是個“木”字,“木”表示一種植物,它能榨出不同顏色的顏料?!叭尽弊稚习氩糠种械摹般摺北硎局瞥扇玖线€需要加上水。古時候“染”布,往往是要把布放進有顏色的液體中,經(jīng)過多次的浸、曬,布才能被染好。這個“九”就表示多次“染”的意思。通過形象的實驗和學生動手操作,學生理解了“染”字左上方的“氵”的含義,了解了右上方“九”的來歷,悟出了下方“木”的含義。這樣,學生才能把“染”字深深地烙印在自己的腦海里,既準確地記住了字形,又理解了字義。
二、積極探索,寓情趣于識字教學中
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在識字教學中,我們要盡可能地多采用直觀教學手段,避免簡單的死記硬背。識字教學要與具體事物相結(jié)合,這樣才能有利于學生識記。例如,在教學“看”字時,教師可以把手放在眼睛上,用手遮目就成了“看”了,給學生分析字形,“看”的上面是“手”字,“目”是眼睛的意思,把手放在眼睛上,擋住強烈的光線,這就成了“看”的本義。
又如,在教學毛筆的“筆”字時,我們可以先出示一支毛筆,讓學生觀察毛筆是由什么做成的,然后再分析字形,找出“筆”字其實是由“ ”字頭和“毛”兩個部分組成的,這樣學生就可以輕而易舉地掌握“筆”的寫法。在漢語文字中有許多會意字,如“休”“林”,需要我們在教學中分析字形,指出字的意義,學生就能夠更好地意會,這樣才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走出課堂,讓識字教學更貼近生活實際
說到識字教學,大家總是習慣性地把識字教學與課本、課堂、學校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把識字教學僅僅局限于課堂之中。其實,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豐富多彩。無論走到哪里,漢字都隨處可見,這為我們學習漢字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學習平臺。因此,我們要積極改變思維方式,拓寬識字途徑,走開放的識字之路。
(一) 利用班級文化、校園文化廣泛識字
創(chuàng)建良好的班級文化和校園文化,不僅可以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還是低年級學生進行課外識字最便利的學習平臺。教師利用好班級風采、班規(guī)約定,不斷更新黑板報、作品展覽等。教師要做個有心人,經(jīng)常引導學生認字,長此以往,學生就由無意識到有意識地與識字結(jié)合起來。
(二) 利用社會場所識字
語文是一門人文性極強的課程,語文教學離不開人文性。社會是一部內(nèi)容廣泛的教科書,低年級學生的識字如果能與社會生活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將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走上街頭、公園、車站、商店等公共場所,各種字體的招牌和廣告隨處可見,這些都為他們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有心的學生就可以收獲到豐富的知識。
(三) 利用電視媒體識字
電視節(jié)目豐富多彩,也是學生在家里最喜愛的一個活動內(nèi)容。教師要與家長溝通,引導學生在看電視時注意認讀字幕,如有看不懂或認不清的地方,要向家長詢問,采用眼看、耳聽、口問等方式,在不知不覺中學生就可以學到更多的字,家長在陪同孩子的時候也要有意識地和識字教學聯(lián)系在一起,這樣我們的識字教學就一定會收到滿意的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江西省蓮花縣閃石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