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佳慧
摘要:地理是一門應用型的學科,具有綜合性和人文性的特點。初中地理,長期以來在教學中沒有得到相應的重視,也是近年來,剛剛被各地列為中考科目后,這一現象才有所好轉。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具備真正的地理素養(yǎng)、脫離死讀書的死板教學,這些都是新形勢下初中地理教學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初中地理教學與課外閱讀有機結合的策略應運而生,不但由此構建開放的地理教學模式,還對學生學習終身發(fā)展有用的地理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中地理;課外閱讀;有機結合;策略研究
隨著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推進,初中地理學科在教學上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在當下這互聯網的時代,作為實用性很強的地理學科,還需要不斷挖掘教學資源,擴大師生的課外閱讀量,從而切實提高初中地理學科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一、初中地理教學與課外閱讀有機結合的意義
有效地進行初中地理教學,是當前應該解決的最大教與學的矛盾。地理學科因長期受不到應有的重視,導致大部學生初中階段地理學科的基礎相當薄弱,直接影響其升入高中后的地理學科學習,甚至于很少有學生選擇地理學科為高考志愿,進行繼續(xù)深造,已經形成本學科在教育教學上的缺陷。要想改變這種局面,初中地理的教學責任重大。
由教師利用初中地理課堂的教學,將課外優(yōu)秀的地理文獻、書籍以及知名雜志引進課堂;將優(yōu)秀的互聯網媒體資源引進課堂。拓寬學生對地理學科的認知水平,比如《中國國家地理》《探索地理》《旅游縱覽》等國家級優(yōu)秀雜志,還有歐美及國產的紀錄電影,可以讓學生全方位地了解地理學科的科學性、人文性和實用性。
通過教師的引導,向學生展示一個色彩斑斕的地理世界,切實改變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方式單一、死板的現象,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并使學生能夠主動進行課外閱讀,主動探索地理學科的奧秘。
所以說,引入課外閱讀是改變目前初中地理學科教學方式的一種手段,對提高地理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有著重大的意義。
二、初中地理教學與課外閱讀有機結合的策略
(一)任課教師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質
地理任課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更是學生提高學習地理學科的領航人。在初中地理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要責任是:引起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讓學生知道學什么和應該怎么學;讓學生知道學完有什么用處。所以任課教師,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質,通過學習挖掘各種地理學科的教學資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課外閱讀資源;通過學習,增強與時俱進的能力,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水平,客觀恰當地將事實發(fā)生在世界各地的地理現象和人文事件引進課堂,讓學生感受到學習地理知識的實用性。通過學習,任課教師可以通過不斷提高自身學科素養(yǎng)來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為學生樹立學習的楷模和榜樣,吸引更多學生有興趣去學好地理,使更多學生愿意走進高等學府的地理專業(yè)繼續(xù)深造,保證地理學科的后續(xù)發(fā)展。
(二)創(chuàng)建情境教學,引導學生主動尋找課外閱讀機會
地理學科的課堂不應該是死板和一成不變的,任課教師可以利用各種手段,在課堂上創(chuàng)建出不同的情境,比如:在學習《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qū)》時,任課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相關的視頻,幫助學生理解教科書中的相關內容,這要比教師單純的講解要形象得多。學生能通過觀看日本地震、海嘯的視頻,理解“多火山、地震的島國”;觀看印度搞笑的交通視頻,理解“世界第二人口大國”等。
學好地理,僅僅讓學生理解教科書中的相關內容是不夠的,任課教師應該借助創(chuàng)建的情境,進一步引導學生去自發(fā)尋找課外閱讀資源,主動豐富地理學科知識,將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點連成面,進而在頭腦中形成知識體系。比如:還是《日本》這節(jié)課,可以引導學生去尋找“發(fā)達的加工貿易經濟”課本以外的形成原因,還有文化上為什么是東西方兼容的等。
(三)將課外閱讀成果引入地理課堂
在有些階段性復習的課堂上,任課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成不同的合作學習小組,提前為小組布置好課外閱讀的內容和任務,讓學生自主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完成任務。最后在我們的地理課堂上,以小組為單位,將課外閱讀的成果展示出來。
(四)科學評價學生的課外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學生在地理任課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課外閱讀。比如:在前述所舉的例子中,學生在課堂上分別展示日本、東南亞、印度和俄羅斯之后,任課教師要抓住這個機會,針對各個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果,給予科學的評價。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每名學生,每個小組的學習情況都能得到恰當的評價,體現出地理學科的嚴謹性,科學性。因為學生在學習上有一定的差異性存在,每個學生都有各自的優(yōu)點,每個合作小組也都有各自優(yōu)勢,所以教師的評價過程一定要體現多元性,讓各個小組,每個人都能把自已通過課外閱讀而得到的結果展示出來,這樣才能體現出課外閱讀的價值所在,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得到任課教師的肯定,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五)積極擴大課外閱讀范圍,培養(yǎng)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地理學科,博大精深,課程中蘊含著豐富的各種元素,是個綜合性非常強的學科。知識面單一,是絕對學不好地理學的,更教不好地理學的。所以,在初中地理的教學過程中,任課教師和學生都應該不斷地、積極地擴大課外閱讀的范圍。比如:學習《人類的居住地》這部分內容時,任課教師首先應擴大自身的閱讀面,進而對學生進行指導,從人類的居住地引出環(huán)保和資源利用的概念,使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讓學生看到,學好地理的用處,培養(yǎng)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三、結語
總之,如何真正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是沒有固定模式的,引進課外閱讀只是眾多手段之一,教與學永遠是一對矛盾體。初中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有效地解決這對矛盾,更是個永遠的話題。
參考文獻:
[1]許少敏.淺談初中地理教學學生閱讀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J]. 課外閱讀旬刊,2013(6).
[2]黃玉杰.初中地理教學中環(huán)境教育生活化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6.
[3]郭衛(wèi)君.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方法優(yōu)化探微[J].華夏教師,2016(2).
[4]蘇志鵑.淺談鄉(xiāng)土地理材料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8).
(責編?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