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論述中職學生文明禮儀行為養(yǎng)成的策略:注重文明禮儀講解,強化學生認知;開展文明禮儀活動,加強學生實踐;教師發(fā)揮典范作用,做好學生榜樣;利用家校溝通渠道,延伸養(yǎng)成空間;基于工作情境開展文明禮儀培養(yǎng),調動學生興趣。
【關鍵詞】中職學生 文明禮儀 行為養(yǎng)成 榜樣 家校溝通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和文化事業(yè)的迅速發(fā)展,人們對文明禮儀的認識和要求也在逐漸提高。在素質教育理念的指引下,越來越多的中職學校重視對學生的禮儀文明教育,以此促使學生養(yǎng)成文明禮儀行為,更好地滿足當前社會的用工需要。但是,當前的文明禮儀教學中,仍存在部分教師重視程度不高、家校共建效果不佳等問題,制約了學校文明禮儀教育的發(fā)展,限制了中職學生文明行為的養(yǎng)成。為促使中職學生養(yǎng)成文明禮儀,本文提出五方面的有效措施。
一、注重文明禮儀知識傳授,強化學生認知
目前,中職學校學生雖然已經具備一定的文明禮儀習慣,但是部分學生還存在對文明禮儀的認知不全、不重視文明禮儀教育的問題。因此,教師在開展文明禮儀教學時,應注重文明禮儀的講解,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明禮儀的內在含義,強化學生認知,增強對文明禮儀的重視。
在文明禮儀教育中,為了提高學生對文明禮儀的認識,助力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禮儀,教師可以將文明禮儀分為家庭、校園、公共場合、餐飲等四項具體禮儀,并針對這四項內容有針對性地給學生展開詳細的講解。如公共場合禮儀,教師應告訴學生在公共場合應當盡量給人方便,不能大聲說話干擾他人,應保持公共場所整潔等。通過教師細致講解文明禮儀各個部分的內容,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各項文明禮儀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從而在不同的場合都能夠自如運用文明禮儀。教師還可以將有關文明禮儀的內容錄制成視頻,發(fā)送給學生,讓學生課后進一步鞏固學習,從而強化學生認知。
由此可見,教師引導學生學習文明禮儀時,應細化文明禮儀的知識內容,通過詳細講解文明禮儀的知識點,促使學生有效學習文明禮儀知識,增強對文明禮儀的重視度,進一步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
二、開展文明禮儀活動,加強學生實踐
開展文明禮儀活動,不僅能夠使學生養(yǎng)成較好的文明禮儀行為,提高綜合素養(yǎng),還能夠為學生今后的全面發(fā)展奠基。中職學校的生源大多是初中階段學業(yè)困難的學生,他們的文明禮儀意識較為淡薄,不能夠很好地踐行文明禮儀良好行為。中職教師在進行文明禮儀教育時,可以通過開展文明禮儀活動,促使學生在實踐中養(yǎng)成文明禮儀行為。
教師開展文明禮儀活動,引導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學生充分理解文明禮儀對于家庭、學校及社會的重要性。如開展問卷調查活動,讓學生寫出父母及祖父母、外祖父母的生日,以及其最喜愛吃的食物等。在調查活動中,教師發(fā)現(xiàn)能寫出父母生日及其愛吃的食物的學生占總人數(shù)的一半,能寫出自己祖父母及外祖父母生日和愛吃的食物的學生極少。課后,教師讓學生了解家人的生日和喜好,并將其記在筆記本上。通過活動的開展,學生可以準確地說出家人的生日和喜好,與父母之間多了一份理解和責任,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明白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的道理,強化了學生的文明禮儀實踐。
“百善孝為先?!痹趯W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中,教師應將“孝道”放在關鍵位置,改善學生禮儀觀念淡薄的狀況。同時讓學生明白,在家里要尊重長輩,約束自己的行為,養(yǎng)成尊老愛幼的禮儀。
三、教師發(fā)揮典范作用,做好學生榜樣
教師作為學生成長階段的引導者,其在日常教學中的各項行為,都會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影響。但現(xiàn)如今,中職學校部分教師的素質不能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一些教師為師不尊,給學生做出不良的示范,影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禮儀。因此,中職學校不僅要加強教師培訓,建設一支具有現(xiàn)代文明禮儀的師資隊伍,同時還應要求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舉止,提高自身的文明素養(yǎng),發(fā)揮好教師的典范作用,為學生做好榜樣。
首先,教師要不斷學習和鞏固文明禮儀知識,奠定開展文明禮儀教學的基礎。其次,在日常教學中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改進不當?shù)男袨椋瑖栏褚笞约?,為學生做好示范,提升學生的文明禮儀規(guī)范。以“課堂禮儀規(guī)范”為例,教師在課堂上應先做到著裝整潔、不奇裝異服,上課不遲到,下課不提前、不拖堂等,引導學生在教師的映射下自己做到不遲到、不早退、不奇裝異服,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在此過程中,教師通過提升自己的文明禮儀行為,不僅能夠為學生做好榜樣,樹立典范,同時也能夠逐漸影響學生的行為習慣,促使學生養(yǎng)成文明禮儀行為。
由此可見,“博學為師,德高為范”,教師在學生面前的榜樣作用是任何一本教科書、任何的獎懲制度都代替不了的。因此,教師要重視自己作為文明禮儀教育實施者的作用,為學生做好榜樣,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禮儀行為。
四、利用家校溝通渠道,延伸養(yǎng)成空間
對處于成長階段的學生來說,最了解他們的往往還是自己的父母。因此,在開展文明禮儀養(yǎng)成教育中,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家長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有意識地讓家長參與學生文明禮儀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文明禮儀的養(yǎng)成。過去,教師和家長之間的交流方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家校共建的教育模式難以建立,不利于家校雙方共同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F(xiàn)代即時通信技術的發(fā)展,有效地打破了這一局限,極大地拓展了家校共建的方式,延伸了學生養(yǎng)成文明禮儀的空間。
利用家校溝通渠道,教師與家長合作,形成有效的家校共育模式。首先,教師可通過家長會或者家訪的形式,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共同針對學生的文明禮儀問題進行面對面交流,指出學生存在的文明禮儀問題,商討改正措施。其次,教師可以利用現(xiàn)代即時通信軟件如 QQ、微信等與家長進行溝通,隨時隨地地交流學生的情況,幫助學生改正不良的文明習慣,為學生今后的健康成長增添助力。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微信公眾號發(fā)布一些文明禮儀小知識,引導學生學習和閱讀,在不斷的學習中逐漸養(yǎng)成文明的禮儀行為。最后,教師在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的同時,也應當給予家長一些建議,讓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為學生做好示范。
由此可見,在進行文明禮儀教育過程中,教師借助家長資源,建立家校溝通的渠道,不僅能幫助學生拓展養(yǎng)成文明禮儀良好行為習慣的空間,加強對文明禮儀知識的了解,還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今后的成長奠定基礎。
五、基于工作情境開展文明禮儀培養(yǎng),調動學生興趣
中職學校主要為社會培養(yǎng)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在培養(yǎng)學生的文明禮儀過程中,教師不能單純地教授文明禮儀知識,而應依據(jù)中職教育的特色,結合學生的未來工作需要,為學生搭建未來工作的場景,逐步培養(yǎng)學生適應崗位需要的文明禮儀。這就要求教師創(chuàng)設相關的工作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針對學生暴露出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以免學生在未來工作中出現(xiàn)違背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的行為。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建工作情境時,要注意營造新奇的氛圍,調動學生的興趣,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其中。
應聘是學生畢業(yè)時的必經環(huán)節(jié),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文明禮儀過程中,可以創(chuàng)建一個“應聘工作”的模擬情境,引導學生通過“應聘”進一步了解今后在工作中應當注意的文明禮儀。如設定一個情境:教師是一家公司的面試者,學生是應聘人員,面試人員會對每一位應聘者的情況進行詳細的記錄。應聘結束后,教師先讓學生談談自己在參與應聘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讓學生更好地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所在。之后,教師再加以指正,并向學生講述在應聘過程中應當注意的文明禮儀,以此加深學生對今后工作中文明禮儀的認識。
由此可見,在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時,教師結合學生專業(yè)特點,為學生創(chuàng)建模擬的情境,不僅能夠在實踐中指正學生存在的不良文明禮儀,幫助學生學習正確的文明禮儀,還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更好地學習文明禮儀知識。
總之,在中職學校進行文明禮儀教學,對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影響。中職教師應基于中職教育的特色,指導學生的文明禮儀行為,讓學生具備適應未來工作的基本禮儀,從而更快地融入社會生活,成為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文 勁.中等職業(yè)院校學生文明禮儀教育初探[J].職業(yè),2017(35)
[2]黃愛蓮,張佩儀.禮于心,踐于行——中職學生文明禮儀現(xiàn)狀調查與思考[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15(26)
[3]朱紅華.文明禮儀教育符合教育新常態(tài)下職業(yè)教育的時代要求[J].廣東職業(yè)技術教育與研究,2016(3)
【作者簡介】羅秋怡(1981— ),女,籍貫廣西陸川,研究生學歷,現(xiàn)就職于廣西理工職業(yè)技術學校。
(責編 劉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