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翠娟 李兆瑞 于廣委 李韻秋
瞼緣炎的病因,以往被認為主要是細菌感染,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發(fā)現(xiàn),蠕形螨感染可能是瞼緣炎的主要致病原因之一。瞼緣炎可導致患者眼部出現(xiàn)刺激癥狀,嚴重者可蔓延至瞼板腺、結(jié)膜,甚至角膜,影響視力及正常生活。早在1963年P(guān)ost等就報道了瞼緣炎蠕形螨感染,并提出兩者之間可能存在一定的聯(lián)系[1-3]。蠕形螨是一種小型寄生螨類,寄存范圍廣。寄生在人體的蠕形螨主要有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兩種。蠕形螨寄生的生活周期可分為5期,即卵(60 h)、幼蟲(36 h)、前若蟲(72 h)、若蟲(60 h)和成蟲(120 h),整個生活周期較短,僅14.5 d左右。雌雄交配必須在毛囊口處進行,蠕形螨常常于夜間出入毛囊口并進行交配[4]。我們發(fā)現(xiàn)共焦顯微鏡觀察時,睫毛囊外完整的蟲體檢出率較低,時段不固定,蠕形螨的檢出也就成了關(guān)鍵所在。傳統(tǒng)方法為睫毛拔出,但有創(chuàng),取樣造成疼痛,且不能將取樣部位蠕形螨全部帶出。共焦顯微鏡彌補了傳統(tǒng)檢查方法的欠缺,具有無創(chuàng)、便捷、全面等特點。
采用回顧性病例觀察研究。納入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3 月1日于濟南市明水眼科醫(yī)院干眼門診確診眼干癥狀的患者379例,其中男性157 例,女性222例;年齡3~79歲,平均(40.9±10.2)歲;根據(jù)年齡將患者分為≤10歲組,11~20歲組,21~30歲組,31~40歲組,41~50歲組,51~60歲組,>60歲組。陽性標準:結(jié)合文獻報道及2018年專家共識[5-7],本研究采取的毛囊蠕形螨檢查陽性標準:4個眼瞼中,任一個眼瞼蠕形螨計數(shù)達到3條/3根睫毛(各期蠕形螨均包括),即為瞼緣蠕形螨感染陽性。
利用共聚焦顯微鏡觀察瞼緣毛囊蠕形螨及皮脂蠕形螨:①首先將頭托原位放置并固定。囑患者頭部靠在頭托上,下巴置于下巴托。檢查右眼,外置攝像頭置于左側(cè);檢查左眼,外置攝像頭置于右側(cè)(關(guān)鍵點)。②檢查者保持坐位,與常規(guī)角膜檢查模式相同。取接觸帽,內(nèi)測涂抹卡波姆滴眼液后固定于激光掃描攝像頭處。③檢查睫毛根部螨蟲:在接觸帽的外側(cè)涂卡波姆滴眼液(作為耦合劑,原方法用食指和拇指輕輕的壓住檢查者的上眼瞼是為了減少氣泡的強反光,涂耦合劑解決了這一問題),從患者顳側(cè)入手,讓睫毛根部充分暴露出來。被檢查者的頭部固定,無需移動。大大降低了對患者合作程度的要求。上眼瞼接近激光接觸帽,這時可以通過電腦屏幕,讓紅色的激光點接觸到需要檢查的部位,設定兩者接觸的焦平面為0,擰動激光掃描攝像頭調(diào)節(jié)環(huán)改變焦平面,即可得到不同深度及部位的檢查圖片。
采用SPSS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不同年齡及性別組蠕形螨檢出率差異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 共焦顯微鏡觀察發(fā)現(xiàn),毛囊蠕形螨顎體寬短呈梯形,位于蟲體前端,四對足體緊連顎體分布于蟲體兩側(cè)(圖1,2)。四對足體及顎體大都深埋于睫毛囊內(nèi),僅部分末體露于毛囊外,末體呈錐狀(圖4)。圖像多可見貫穿于顎體至末體的線狀反光。白天檢到體外活動的蟲體幾率較小,可能與蠕形螨活動時間多數(shù)在夜間頻繁有關(guān)。共焦顯微鏡中可呈現(xiàn)較清晰的前端顎體及四對足體,活動的蟲體多在順行睫毛爬往睫毛囊方向。蠕形螨蟲卵呈兩頭較尖的橢圓形(圖3,5),可見貫穿蟲卵的線樣反光,較清晰的蟲卵成像多在睫毛囊內(nèi)深度50~80 μm左右,睫毛根部反光的周邊。蟲卵周圍可見睫毛囊上皮細胞。通過HRT3的Sequence模式可以看到蠕形螨的運動靠顎體及足體的擺動完成的。皮脂蠕形螨(圖6)一般為單只獨居生活在瞼板腺開口處,因此,皮脂蠕形螨的檢出率明顯低于睫毛囊內(nèi)毛囊蠕形螨。 隨著年齡的增長,瞼緣毛囊蠕形螨檢出率增高,各年齡組間整體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3.709,P=0.033)(表1)。 379例干眼癥狀患者中發(fā)現(xiàn)蠕形螨感染者330例,陽性率為87.1%。其中男性感染率為86.6%,女性感染率為87.4%,不同性別間整體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048,P=0.827)(表2)。 蠕形螨瞼緣炎可見于各個年齡段的人群,但目前仍缺乏其在不同年齡人群中發(fā)病率的流行病學數(shù)據(jù)。盡管在不同研究中瞼緣蠕形螨的檢出率有所差異,但大部分研究一直發(fā)現(xiàn),皮脂蠕形螨和毛囊蠕形螨在瞼緣的檢出率均隨年齡增加而增高,目前尚未發(fā)現(xiàn)蠕形螨的檢出率在不同性別患者中有明顯差異。隨著干眼患者的增加,全國各地干眼門診的啟用,蠕形螨作為感染性瞼緣炎的病因之一,已經(jīng)成為臨床關(guān)注的對象之一。蠕形螨檢出的方法為傳統(tǒng)拔睫毛法及近幾年常用的共聚焦顯微鏡,來觀察睫毛根部蠕形螨的感染情況。共聚焦顯微鏡可重復且多根睫毛進行掃描,對于禿睫患者依然可以確認是否有蠕形螨的存在,是檢出陽性率略高于拔睫毛的原因之一,但共聚焦顯微鏡為切面成像,蟲體成像可能存在疊加現(xiàn)象,蟲體較多時計數(shù)明確較難。該方法的有效實施對檢查者的經(jīng)驗、操作技巧以及患者的配合程度均有較高要求。而拔睫毛的方法相對簡易,成本較低,易普及。但拔睫毛螨蟲計數(shù)法取樣少,故存在隨機性。共聚焦顯微鏡通過對睫毛毛囊無創(chuàng)、實時的觀察,可進行蠕形螨分布計數(shù)并觀察蠕形螨各期形態(tài)。與睫毛采樣后通過光學顯微鏡進行的蠕形螨鏡檢計數(shù)相比,活體激光掃描共焦顯微鏡有較多優(yōu)點:(1)可以動態(tài)觀察蠕形螨在活體瞼緣組織的活動,在活體狀態(tài)下對多個毛囊進行快速檢測,避免在睫毛取樣過程中造成螨蟲丟失,檢出率更高;(2)對于禿睫患者,依然可對其殘存毛囊進行蠕形螨檢測;(3)激光掃描共焦顯微鏡為無創(chuàng)性檢查,適合于多次隨訪檢查,并用于指導治療;(4)通過共焦顯微鏡可以觀察更多蠕形螨在體內(nèi)的活動及各生長周期形態(tài),對蠕形螨治療藥物的應用時機及效果觀察起到輔助作用。 表1 各年齡組患者瞼緣蠕形螨感染情況比較 表2 不同性別組患者瞼緣蠕形螨感染情況比較結(jié) 果
一、瞼緣蠕形螨共焦顯微鏡下形態(tài)
二、不同年齡組瞼緣毛囊蠕形螨檢出率分析
三、不同性別組瞼緣毛囊蠕形螨檢出情況分析
討 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