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綿陽南山中學高考模擬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題目。
鄰居們
老舍
明先生對不識字的太太放縱兒女、和鄰居吵鬧、辭退仆人這些事,給她一些自由,以為是為明家露臉。明先生的頭拾得很高。他有在洋人那里賺錢的職業(yè),他求不著別人,所以用不著客氣。他永遠不看書,因為書籍不能供給他什么??墒牵烤惯€有點不滿意。他清清楚楚地看見自己身上有個黑點,像水晶里包著的一個小物件??墒撬麤]法去掉它,它長在他的心里。
鄰居是對兒姓楊的小夫婦,明先生看不起他們,總以為教書的人是窮酸,沒出息的。尤其叫他恨惡楊先生的是楊太太很好看。他看不起教書的,可是女教書的——設若長得夠樣兒——多少得另眼看待一點。楊窮酸居然有這夠樣兒的太太,比起他自己的要好上十幾倍,他不能不恨。
明先生的小孩偷了楊家的葡萄。界墻很矮,孩子們不斷地過去偷花草。對此,楊先生始終不愿說什么,他似乎想到明家夫婦要是受過教育,自然會自動過來道歉,可明家始終沒來。楊太太決定找明太太去。
楊太太很客氣:“明太太吧?我姓楊?!?/p>
明太太準知道楊太太是干什么來的,而且從心里頭厭惡她:“啊,我早知道?!?/p>
楊太太所受的教育使她紅了臉,而想不出再說什么??墒撬仨氄f點什么?!皼]什么,小孩們,沒多大關系,拿了點葡萄?!?/p>
“是嗎?”明太太的音調是音樂一樣的,“小孩們都愛葡萄,好玩。我并不許他們吃,拿著玩?!?/p>
“我們的葡萄,”楊太太的臉漸漸白起來,“不容易,三年才結果!”
“我說的也是你們的葡萄呀,酸的;我只許他們拿著玩。你們的葡萄泄氣,才結那么一點!”
“小孩呀,”楊太太想起教育的理論,“都淘氣。不過,楊先生和我都愛花草?!?/p>
“明先生和我也愛花草?!?/p>
“假如你們的花草被別人家的孩子偷去呢?”
“誰敢呢?”
“你們的孩子偷了別人家的呢?”
“偷了你們的,是不是?你們頂好搬家呀,別在這兒住哇。我們的孩子就是愛拿葡萄玩?!?/p>
楊太太沒法再說什么了,嘴唇哆嗦著回了家。作為最新式中國人的楊先生不便于當面交涉,客客氣氣地寫封信吧,只求明先生囑咐孩子們不要再來糟?;ú?。
信是楊家仆人送過去的,被明太太窩回去了。
下午,老媽子拿進一封信來。楊先生接過一看,門牌號寫對了,可是給明先生的。他忽然想到扣下這封信,可是馬上覺得那不是好人應干的事。告訴老媽子把信送到鄰家去。
“拿回去吧,我們不看這個!”“給明先生的!”老媽子說。
“是呀,我們先生沒那么大工夫看你們的信!”“是送錯了的,不是我們的!”
“送錯了的?”明太太翻了翻眼,馬上有了主意,“叫你們先生給收著吧。當是我看不出來呢,不用打算詐我!”啪的一聲,門關上了。
怎么處置這封信呢?私藏別人的信件?拆開看看?是不光明的。想來想去,楊先生決定給外加一個信封,改上門牌號數(shù),扔在郵筒里。第二天早晨,夫婦忙著去上課,忘了那封信。
下學回來,剛要吃飯,聽見明家鬧起來了。飯后,楊家的老媽子知道了消息:明先生打太太是為一封信,要緊的信。楊先生想必定就是他所存著的那封信了。既是要緊的信,為什么不掛號,而且馬馬虎虎寫錯了門牌號呢?混蛋應受懲罰。他想起那些葡萄來……第二天早晨把那封送錯的信和勸告明家管束孩子的信一齊發(fā)了,他不希望明先生悔過,只教明混蛋看看讀書人是怎樣的客氣與和藹,是君子就夠了。
明先生見著了寫信的人,知道了信的內容:他和一個朋友借著外國人的光私運了一些貨物,被那個外國人曉得了。所以他擔心,命令太太去索要那封信。明太太寧肯挨打也不肯去,這太難堪了,就誣說楊家不給。明先生的氣不打一處來,就憑個窮酸教書的敢跟我斗氣。哼!他向孩子們發(fā)了命令。郵差下午四點多送來了信。明先生看完,心中說不出是難受還是痛快。痛快的是,他看明白了那封寫錯了門牌號的信,楊先生沒有拆開;難過的是另一封,使他更討厭那個窮酸,他覺得只有窮酸才能那樣客氣,客氣得討厭。
路上,楊先生滿心痛快:既然把那封信送回了原主,而且客氣地勸告了鄰居,這必能感動了明先生。
一進家門,他愣了,院中的花草好似垃圾箱忽然瘋了,一院子滿是破爛兒。他知道這是誰做的。
怎么辦呢?他想要冷靜地找主意,可冷靜不了,他的那點野蠻的血沸騰起來。扯下衣服,撿起兩三塊半大的磚頭,隔著墻向明家的窗子扔了去。聽著玻璃的碎裂,他心里痛快。他似乎忽然由文明人變成野蠻人,覺出自己的力量與膽氣,像赤裸裸地洗澡時那樣舒服,無拘無束地領略著一點新的生活味道。他等著明先生來找他打架。
明先生不想過來,因為他覺得楊先生不那么討厭了??粗扑榈牟A?,雖不高興,可也不十分不舒服。他開始想到囑告孩子們不要再去偷花??梢幌肫饤钐?,又不能不恨楊先生;可是恨與討厭,他現(xiàn)在覺出來,是不十分相同的?!昂蕖庇心敲匆稽c佩服的氣味在里頭。
第二天是星期日,楊先生在院中收拾花草,明先生在屋里修補窗戶。世界上仿佛很平安,人類似乎有了相互的了解。
(選自《櫻海集》,人間書屋社1935年版,有刪改)
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明先生認為楊先生窮酸,楊先生認為明先生混蛋,他們各自猜測著對方,自覺優(yōu)越,作者的敘述,讓讀者覺得分外可笑,同時也很可悲。
B.小說通過心理、神態(tài)、語言、動作等描寫,塑造了明太太自私、霸道、蠻不講理、嫉妒心強而又自作聰明,市儈兼潑婦的形象。
C.“葡萄事件”和“信件事件”在因果上不關聯(lián),但帶動了兩家人情緒的發(fā)展,人物個性得到充分展現(xiàn),構成頗具喜劇色彩的情節(jié)。
D.小人物、小事件、小篇幅,合乎老舍短篇小說“集中”“緊湊”的要求,最精巧的是人與事的配合,時合時分地推動著小說的發(fā)展。
2.楊先生的心理在“葡萄事件”和“信件事件”中發(fā)生了變化,請據此分析其形象特征。
3.老舍是文化型的偉大的小說家,他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表現(xiàn)北京的市民社會,小說情節(jié)出入意料,結尾耐人尋味。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小說的主旨。
山東濟南市高考模擬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題目。
平凡的世界(節(jié)選)
路遙
幾天之后,在少平即將離開省城的時刻,金秀和蘭香相跟著來旅店找他,想陪他出去到街上轉轉。但少平推諉說不想去。至少在眼下,他不愿帶著臉上的疤痕,和任何女性相跟著逛大街,他無法忍受陌生人用異樣的目光看他和身邊兩個漂亮的妹妹。說實話,對臉上的那道疤痕,盡管他顯得不在乎,但內心卻為此而萬般痛苦,愛美之心人人有,更何況,他正當青春年華!至于他的臉究竟被毀到了何種程度,直到現(xiàn)在他都沒有勇氣去照鏡子。
金秀見他執(zhí)意不到街上去轉,就提議他們三個人一塊到她的宿舍去坐坐;她說她們宿舍實習的同學都沒回來,就她一個人。醫(yī)學院離這兒很近,少平也就同意了。
三個人到醫(yī)學院金秀的宿舍后,金秀特意讓少平坐到她床上休息。她讓少平先一個人待一會兒,自己隨即又拉了蘭香,到外面去采買吃的。她想好好款待一下少平哥。
蘭香和金秀走后,少平一個人沒事,就在金秀的枕頭邊拿了幾本醫(yī)學雜志看。他在無意間發(fā)現(xiàn)金秀床鋪那頭的墻上掛了一面圓鏡子。他猶豫了一下,過去摘下那面鏡子。當鏡子就要舉到面前的時候,他閉住了眼睛。
他閉著眼,舉著鏡子,腳步艱難地挪到了靠近房門的空地上。他久久地立著,拿鏡子的那條胳膊抖得像篩糠一般。在這一刻里,孫少平不再是血性男兒,完全成了一個懦夫!
我看到的將會是怎樣的一個我?他在心里問自己。你啊!為什么不敢正視自己的不幸呢?你不愿看見它,難道它就不存在嗎?你連看見它的勇氣都鼓不起來,你又怎樣帶著它回到人們中間去生活?可笑。你這可笑的鴕鳥心理!
他睜開了眼睛。呀!他看見,那道可怕的傷疤從額頭的發(fā)棱起斜劈過右眼角,一直拉過顴骨直至臉頰,活像調皮孩子在公廁墻上寫了一句罵人話后所畫下的驚嘆號!
他猛地把那面鏡子摔在水泥地板上;一聲爆響,鏡子的碎片四處飛濺。接著,他一下伏在金秀的床鋪上,埋住臉痛哭起來……
他聽見了敲門聲——是金秀和蘭香回來了。
他爬起來,用金秀的毛巾揩去了臉上的淚痕。接著,匆忙地拿起掃帚,把滿地的碎鏡片掃到門后。在手捉住門鎖柄的時候,他停留片刻,以便自己鎮(zhèn)靜下來——盡管他知道這是徒勞的。
在門打開的一剎那,他看見兩個妹妹懷里都抱著一堆吃的東西,臉色蒼白地愣住看他。她們顯然感到這屋里曾發(fā)生了什么事。其實,他自己的神態(tài)就說明了這一點。
不過,她們很快說笑著走過來了。以后,她們一直裝著沒有看見門背后的那一堆碎鏡片。
兩個女孩子像演戲一樣,大聲說笑著,甚至有點咋咋呼呼,在桌子上鋪開了塊干凈的白布,然后把那些罐頭、啤酒、果子露、牛肉、面包等吃的東西都擺好,讓他坐到“上席”上,并且開玩笑稱他“革命老前輩”……吃過東西后,少平沒讓她們送他,自己一個人來到大街上。
啊,最為嚴重的時刻也許已經過去了!
現(xiàn)在,他行走在這人流如潮的大街上,不管有多少含義復雜的目光在他臉上掃射,他也坦然如常。不知為什么,他甚至感到自己的情緒漸漸亢奮起來。
他在個體戶的小攤上買了一副墨鏡,隨即戴起來——部分地遮掩了臉上那道疤痕。接著,他又到商店買了一件鐵灰色風雨衣穿在身上。這打扮加上臉上那道疤痕,奇特地使他具有了另一種男子漢的魅力——這正是他想象中自己的“新”形象。在下午剩下的最后一點時光里,他還到新華書店買了幾本書。
當天晚上,他靜靜地坐在小旅店的房間里,分別給妹妹(蘭香)和仲平(蘭香男友)、金秀寫了兩封信。在給蘭香和仲平的信中,他向他們“闡述”了他為什么現(xiàn)在不想來大城市工作的想法。他說他也許一輩子和煤炭打交道。第二天,孫少平提著自己的東西,在火車站發(fā)出了那兩封信,就一個人悄然離開了省城。中午時分,他回到了久別的大牙灣煤礦。
他在礦部前下了車,抬頭望了望高聳的選煤樓、雄偉的矸石山和黑油油的煤堆,眼里忍不住涌滿了淚水。溫暖的季風吹過了綠黃相間的山野;藍天上,是太陽永恒的微笑。
他依稀聽見一支用口哨吹出的充滿活力的歌,這是贊美青春和生命的歌。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7年5月版,有刪改)
1.下列對小說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金秀和蘭香到旅店找孫少平,想陪他出去到街上轉轉,兩個妹妹都希望幫助哥哥,希望哥哥早曰擺脫痛苦。
B.慌忙地收拾東西,用毛巾揩去淚痕,但還是被妹妹們看出了端倪,說明孫少平的內心遭到的打擊是巨大的。
C.盡管孫少平的兩個妹妹都裝著沒有看見門背后的一堆碎鏡片,但是他還是受到了刺激,悄悄地離開了她們。
D.小說結尾寫孫少平回到了煤礦,沒有留在大城市工作,他感覺在“平凡的世界”里,自己的生命也有意義。
2.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你??!為什么不敢正視自己的不幸呢?”小說改用第二人稱,表現(xiàn)出孫少平審視自己、剖析自己的心理。
B.“你這可笑的鴕鳥心理”,這個句子通過語言描寫,表現(xiàn)孫少平的自嘲,同時也在鼓勵自己不要一味躲避。
C.文中把傷疤比作調皮孩子畫下的驚嘆號,形象地寫出了傷疤很長的特點,這樣的傷疤深深地傷害了孫少平。
D.“高聳的選煤樓、雄偉的矸石山和黑油油的煤堆”,作者用三個結構相似的短語,寫出了大牙灣煤礦的特點。
3.從文中可看出孫少平的情感經歷了哪些變化?
4.從小說中可以看到,孫少平的經歷可謂不平凡,那么如何理解小說的標題《平凡的世界》?請結合小說內容加以分析。
河北衡水中學高考模擬題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題目。
市頭人
周太舸
或許只有花狗明白,三爺特別喜歡說話。
可和誰說呢?老伴兒走得早,兒女們相繼攜家?guī)Э谶M了城。左鄰右舍,也只剩下土坯房的幾堵殘垣斷壁。偌大個村子,沒幾個人。于是,三爺就把自家的花狗稱為伙計,常和花狗說話。當然,花狗不會搭話,只是三爺?shù)囊粋€忠實聽眾而已。三爺說話時,花狗就趴在三爺?shù)哪_邊支棱起耳朵靜靜地聽。
從三爺?shù)脑捓?,花狗知道了三爺?shù)囊恍┦聝?。比如,三爺曾經是個木匠,造房子、建廟宇、打家具、做嫁奩……與木材有關的活兒,全都干過。尤其是刻花鳥、雕龍鳳、塑菩薩,惟妙惟肖,十里八鄉(xiāng)無入不夸。三爺走的地兒多,眼睛見得多,腦子里裝的事兒多,嘴里的話自然就多。
花狗也不只是聽,有時會哼哼幾聲,汪汪幾聲,或者用頭蹭幾下三爺?shù)哪_,向三爺搖幾下尾巴。
到了晚上,花狗自覺地臥在三爺窗外的窩里。有好幾次,三爺拍拍花狗的頭說:“伙計,跟我還客氣啥,就留在屋子里聽我說話嘛?!钡ü凡煌嬗?,恪盡職守,硬要回到自己的窩里。三爺無奈地笑笑說:“伙計,我的話,你在窗外也要認真聽啊?!?/p>
三爺?shù)脑挘ü废矚g聽,當然會支棱起耳朵認真聽。
然而某個日子,三爺?shù)膬鹤踊亓思?,說在城里買了房,要把三爺接到城里住。三爺撫摸著花狗柔順的毛跟兒子說:“把我這伙計也帶上吧,我好跟它說說話。”兒子說:“花狗是只土狗,帶進城會讓人笑話。況且,城里那么多人,還愁沒有人跟你說話?”臨行前,三爺只好把花狗送往親戚家。分別時,三爺拍著花狗的頭說:“伙計,我走了,聽不見我說話,會生氣吧?”
和三爺分開了,花狗確實生著氣呢。還好,沒過幾天,三爺回了村,接回了花狗。
花狗聽三爺講,離開了土地,離開了莊稼,感覺輕飄飄的,手腳無處放。有時又感覺像魚兒離開了水,身體被城里的空氣和聲響擠壓得連呼吸都很困難。更要命的是,一天難得說上幾句話。小區(qū)里的老人,成天交流麻將、舞蹈,三爺搭不上腔,跟不上趟兒。孫子和三爺?shù)购苡H近,可放學回家要做沒完沒了的作業(yè),三爺又不忍心和孫子多說話。一天難得說幾句話,三爺哪受得了?好說歹說要回村里。
回村的三爺,帶回了一部手機。三爺蹲下身子,將手機在花狗眼前晃了晃說:“伙計,這玩意兒神著呢,能裝下兒子、兒媳、女兒、女婿。晚上,我想和誰說話就和誰說話。到時,你就在窗外聽吧?!?/p>
果然,夜幕把村子捂嚴實的時候,三爺就開始撥打電話。花狗在窗外聽得出來,三爺絮絮叨叨。
“爹,別噦里噦唆了,上一天班累呢,想早點兒休息。”
“爹,長話短說嘛,朋友在催我出牌了。”
“爹,手機是用來報平安的,不要說那些閑話。好了,再見!”
那時候,田野里的蟲子和青蛙家族,你言我語,話語聲喧,好不熱鬧。這就惹得三爺很想說話,特別想和兒女們多說說話。
屋子里哐當一聲,出啥事了?花狗警覺地豎起耳朵。接著,聽見三爺噗噗地吹,還說:“摔痛了吧?不要緊吧?你看,你看,手機又沒有惹你,砸它干啥?都這把年紀了,還暴脾氣,好意思嗎?”稍停一會兒,又聽見三爺說:“你們不想聽我說話,沒關系。我有辦法,想和誰說就和誰說,想說多久就說多久,嘿嘿!”
當晚,花狗在窗外就聽見屋內叮叮當當?shù)摹?/p>
此后的夜晚,花狗在窗外聽見三爺和兒子、兒媳、女兒、女婿、孫子、外孫說了很多話。
可某個夜晚,三爺?shù)奈葑永镬o悄悄的。手機鈴聲一直響,也沒有聽見三爺?shù)恼f話聲。
第二天,三爺?shù)膬鹤右患?、女兒一家全都回來了?/p>
花狗聽到三爺?shù)膬号畟冏h論:
“這些木頭人雕得真好,還分別刻著我們的名字?!?/p>
“你別說,就是不刻名字,也能一眼看出哪個是誰?!?/p>
“想不到爹還是個老頑童,在家玩木頭入兒。
“既然爹是個老頑童,后事就辦熱鬧些吧!”
花狗極力想為三爺爭辯,一出口卻是一串汪汪聲。
(選自2017年第15期《小說月刊》,有刪改)
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花狗是小說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形象,文章從花狗寫起,又以花狗的叫聲結尾,花狗貫串小說始終,具有串聯(lián)情節(jié)的作用。
B.“田野里的蟲子和青蛙家族,你言我語,話語聲喧,好不熱鬧”屬于自然環(huán)境描寫,運用擬人手法,反襯出三爺內心的孤獨。
C.“木頭人”表面指三爺親手雕刻的木頭人,實則指三爺那些沒有孝敬之心的兒女們,正是他們的不孝造成了三爺?shù)钠嗳浑x世。
D.結尾三爺兒女們的議論,雖寥寥數(shù)筆,卻將人物的情感態(tài)度充分表現(xiàn)了出來,令人憤懣的同時,也引發(fā)了讀者沉重的反思。
2.文章開頭部分用大量文字寫三爺和花狗說話,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
3.文學作品來源于生活,是社會生活的縮影。這篇小說就折射出當下存在的一些社會問題,請談談你對這篇小說主題的理解。
寧夏銀川一中高考模擬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題目。
林中遇險記
[法國]保爾·考里爾
意大利南部有個聲名遠播的地區(qū)名叫卡拉勃利亞,人們都知道那是個兇險之地。在那里,陌生人是不受歡迎的,而最不受歡迎的恐怕是法國人,許多法國人因而慘死在當?shù)厝耸掷铩D谴挝页鲩T旅行,卡拉勃利亞是必經之地,而我正是法國人。
同行的是個小伙子,自稱對當?shù)氐牡乩憝h(huán)境了如指掌。山路崎嶇,馬行艱難,小伙子走在前面。在一個岔路口上,他領著我轉向一條小路,說那是一條捷徑,路也好走些,然而,事實證明我們很快就迷了路,我真后悔讓一個嘴上沒毛的愣頭青帶路。
我們在森林里左奔右突了一整天,走得越遠,就越不知道身在何方,就越搞不清楚何去何從。天色已晚,我們竟意外地在密林深處發(fā)現(xiàn)了一戶人家,我們已別無選擇,只能膽戰(zhàn)心驚地向那幢房子走去。進了屋,只見一大家子人正圍著桌子吃飯,他們熱情地邀請我們共進晚餐。
同行的小伙子欣然入座,坐下以后就沒心沒肺地大吃大喝起來。我坐立不安,神經緊張地觀察著屋里的一張張面孔,心里猜度著他們究竟是什么樣的人。他們看起來普普通通的,與尋常的鄉(xiāng)下人并沒有什么兩樣,但屋里的陳設卻露了餡兒:各種形狀、各種類型的刀槍就掛在墻上,少說也有十二件。有些男人的皮帶上還別著手槍和匕首!我極力掩飾著內心的恐懼,卻還是露出了恐慌的神色。他們索性不理睬我,看來,這些人對我的反感不亞于我對他們的反感。
而我的那位年輕朋友卻毫無知覺,他輕松自在地跟他們有說有笑。接著,讓我大吃一驚的是,他竟然開始自報家門,還暴露了我們的來歷和去向。他解釋說,我們在林子里迷了路,沒人知道我們的下落。他還說,要是這家人明天把我們帶出森林的話,他會很高興用錢來酬謝他們的。
親愛的讀者,請你想象一下:我們迷了路,又只有兩個人,卻坐在最可怕的敵人中間,而且世上還不會有人搭救我們!更可怕的是,我的朋友又說起他的手提箱里有非常珍貴的東西,所以睡覺的時候要枕著才行!唉,年輕人哪!經他這么煞有介事地一渲染,這家人不認為里面有黃金才怪呢,其實里面裝的無非是他女朋友的信而已。
吃完了飯,主人把我們領到儲藏室休息。儲藏室在樓上,中央有張二層床,床離地有四米高,所以上床必須爬梯子。床的四周立著長長的架子,架子上擺放著各種各樣的食品,足夠他們吃一個冬天的。我的朋友立刻上了床,把手提箱往頭下一枕,倒頭便睡。我可不敢睡,我要熬上一夜,小心提防。
誰料竟一夜無事,天將破曉時,我以為平安無事了,卻突然聽到樓下傳來男主人跟妻子的說話聲,我迅速把耳朵貼在貫通樓上樓下的煙囪上,聽清了他們的對話內容。
丈夫說:“行,行,可是,兩個都殺嗎?”
妻子答:“對,都殺了?!?/p>
接下來他們說的話,我就聽不清楚了。我怎么跟你描繪我當時的樣子呢?我只記得四肢冰冷,嚇得連氣都透不過來。我們只有兩個人,還手無寸鐵,怎么能斗得過六個持刀帶槍的呢?此外,我的朋友還在酣睡,叫醒他嗎?又怕弄出聲響。越窗逃跑嗎?我心中暗想,跳是可以跳出去的,可窗下有兩條大狗在虎視眈眈哩。
正當我不知所措的時候,樓梯上已經有了動靜。從門縫望去,只見男主人一手提燈,一手執(zhí)長刀,他的妻子跟在后面。在門被推開之前,我閃到了門后。
兩人上了樓,男主人走到床前,把刀在兩齒之間咬著,就開始爬梯子。爬上去以后,他低頭看了看我那位正在酣睡的朋友,右手舉起了刀,啊……左手從架子上取下一條豬腿,割了一大塊,然后跟著妻子下了樓。門又關上了,燈光也沒有了,我一個人呆呆地站著,還沒有完全醒過味來。
天亮以后,他們全家人都來叫我們起床。他們在我們面前擺上了一桌豐盛的早餐,一頓美味佳肴!我們快吃完時,女主人又端進來一個盤子,盤子里盛著兩只熱雞:“剛剛煮好的,給你們,一只現(xiàn)在吃,一只帶著路上吃?!?/p>
[選自《外國微型小說百年經典(歐洲卷一)》,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13年5月版,有改動]
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題為《林中遇險記》,這“險”包括經過傳說中的兇險之地、森林里迷路、投宿的人家墻上掛滿刀槍、同伴暴露底細、男女主人的對話和舉動異常。
B.“這些人對我的反感不亞于我對他們的反感”,是因為這戶人家熱情地邀請“我”共進晚餐,而“我”卻神色恐慌,不信任他們,他們也就很討厭“我”了。
C.小說情節(jié)曲折生動,結尾與前文呼應,揭示謎底,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表現(xiàn)了主人一家的熱情慷慨、體貼周到,留給讀者想象和回味的余地。
D.作者以第一人稱來敘事,寫“我”的眼中事、耳中事、心中事,使故事情節(jié)自然流暢地展開,并且更為真實、充分地展現(xiàn)了“我”的內心世界。
2.和“我”同行的小伙子這一形象在小說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請簡要分析。
3.有人認為第六段實屬多余,應該刪去,你認同這一觀點嗎?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
湖北襄陽五中高考模擬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題目。
那一排鉆天楊
肖復興
四十多年前,我家搬到北京陶然亭南,附近馬路旁有一排新栽不久的鉆天楊,瘦弱的樹后有兩間同樣瘦弱的小平房,這是一家小小的副食店,賣些油鹽醬醋,同時兼管每天牛奶的發(fā)送。
母親那一陣子大病初愈,我給她訂了牛奶。由于每天到那里取奶,我和店里的售貨員很熟。其中一位很年輕,剛來不久。她面容清秀,長得纖弱,快言快語。熟了之后,她曾經不好意思地告訴我:沒考上大學,家里非催著趕緊找工作,只好到這里上班了。
知道我在中學里當老師,她讓我?guī)退乙恍└呖紡土暡牧希朊髂杲又?。她又聽說我愛看書,還寫點兒東西在報刊上發(fā)表,就對我另眼相看。
那時候,買麻醬要證,買香油要票,帶魚則只有過春節(jié)才有。打香油的時候,都得用一個老式的長把兒小吊勺作為量器,盛滿之后,通過漏斗倒進瓶里,手稍微抖一下,就會使盛進瓶里的香油的分量大不相同。每次我去打香油,她都會滿滿打上來,動作麻利。每次我去買帶魚,她會把早挑好的寬一些的,從臺子底下拿給我,我感受到她的一番好意。
除了書和雜志,我無以相報。好在她愛看書,我就把看過的雜志和舊書借給她看:她見到我就叫我肖老師,我管她叫小馮同學。
她曾經悄悄地對我說她不喜歡待在這么個小鋪里賣一輩子香油、麻醬和帶魚,告訴我她想復讀,明年重新參加高考。
剛恢復高考的那一年,她參加了高考,沒考上。第二年又去高考,結果差的分比前一年還多。從此以后,她不再提高考的事了。
我讀大學期間,很少回家,和她見面少了,幾乎斷了音訊。
六年過后,正是文學復興的時期,我家有很多雜志,把床鋪底下擠得滿滿當當,我便想起了這位小馮同學,她愛看書,把這些雜志送給她正好。
我來到副食店,一眼就看見她坐在柜臺里??匆娢疫M來,她忙走了出來,笑吟吟地叫我。我這才注意,她挺著個大肚子,小山包一樣。
我把雜志給了她,說:“家里還有好多,你這樣子不方便到我家去拿,待會兒我給你送來!”她一擺手說:“那哪兒行??!那顯得我的心多不誠呀!”便跟著我回家抱回好多本雜志,我只好幫她提著一大摞,護送她回到副食店,對她說:“這么沉,你怎么拿回家?”她說:“一會兒打電話,讓孩子他爸來幫我扛回家。這可是我們一家三口的寶貝呀!”說完,她咯咯又笑了起來。
那天告別時,她挺著大肚子,特意送我走出副食店。正是四月開春的季節(jié),路旁那一排鉆天楊的枝頭露出了鵝黃色的小葉子,迎風搖曳,格外明亮打眼。在這里住了小九年,我似乎是第一次發(fā)現(xiàn)這鉆天楊的小葉子這么清新,這么好看。
從那以后,我再沒見過小馮同學。
前些日子,我參加一個會議,到一座賓館報到,寬闊的大廳里,從天而降的瀑布一般的吊燈,晶光閃爍。一位身穿藏藍色職業(yè)西式裙裝的女士,大老遠揮著手臂徑直走到我的面前,伸出手來笑吟吟地問我:“您是肖老師吧?我是小馮呀!”看我盯著她發(fā)愣,她補充道:“陶然亭南那個副食店的小馮,您忘了嗎?”
我忽然想起來了,但是,真的不敢認了,她似乎比以前更漂亮了,也顯得比實際年齡要年輕許多。她說:“我是專門等您的,我在會議名單上看到您的名字,就一直等著這一天呢!我和您有三十多年沒有見了。今晚,我得請您吃飯!我已經定好了房間!您可一定等著我呀!”晚餐豐盛又美味,邊吃邊談,我知道了她的經歷:生完孩子沒多久,她就辭掉副食店的工作,在家?guī)Ш⒆?孩子上幼兒園后,她不甘心總這么憋在家里,便和丈夫一起下海折騰;折騰得一溜兒夠,賠了錢,也賺了錢,最后與別人合伙投資承包了這個賓館,她忙里忙外,統(tǒng)管這里的一切。
告別時,我問她,那個小小的副食店,現(xiàn)在還有嗎?
她忍不住又笑了起來:“芝麻粒那么大的副食店,現(xiàn)在還能有嗎?早被連鎖的超市取代了。那一帶,二十多年前就都被拆平,蓋起了高樓大廈。不過,副食店前路旁那一排鉆天楊,倒是沒有被砍掉,現(xiàn)在都長得有兩三層樓高了,已經成了那個地帶的一景兒了呢!”
鉆天楊,她居然還記得那一排鉆天楊。
(選自2018年lI月30日《光明日報》,有刪改)
1.下列對文章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章選用的副食店、麻醬證、香油票等事物極具典型性,能夠喚起一代人對改革開放前中國計劃經濟時期的集體記憶。
B.第四段中“每次我去打香油,她都會滿滿打上來,動作麻利”,運用細節(jié)描寫,意在表現(xiàn)小馮技藝嫻熟,是一名稱職的店員。
C.作者三十多年后再見到小馮,“她似乎比以前更漂亮了,也顯得比實際年齡要年輕許多”,暗示小馮的生活條件比以前改善了很多。
D.文章多次寫到小馮的笑,如“笑吟吟地叫我”“咯咯又笑了起來”“忍不住又笑了起來”等,表現(xiàn)了小馮不同情景下的心理特點。
2.“鉆天楊”在文中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
3.本文已被《光明日報》的《中國故事》欄目登載。假如你是該欄目編審,請從選材、構思、內容等方面談談選用本文的理由。
湖南師大附中高考模擬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題目。
黑羊
[意大利]卡爾維諾
從前有個國家,人人是賊。
一到傍晚,他們手持萬能鑰匙和遮光燈籠出門,到鄰居家里行竊。破曉時分,他們提著偷來的東西回到家里,總會發(fā)現(xiàn)自己家也失竊了。
他們就這樣幸福地居住在一起。沒有不幸的人,因為每個人都從別人家里偷東西,別人又再從別人家里偷,依次下去,直到最后一個人去第一個竊賊家行竊。該國貿易也就不可避免地是買方和賣方的雙向欺騙。該國政府也是個向臣民行竊的犯罪機構,而臣民也僅對欺騙政府感興趣。所以日子倒也平穩(wěn),沒有富人和窮人。
有一天——到底是怎么回事沒人知道——總之是有個誠實人到了該國定居。到晚上,他沒有攜袋提燈地出門去偷,卻待在家里抽煙讀小說。
賊來了,見燈亮著,就沒進去。
這樣持續(xù)了有一段時間。該國的人感到有必要向他挑明一下,縱使他想什么都不做地過日子,可他沒理由妨礙別人干事。他天天晚上待在家里,這就意味著有一戶人家第二天沒了口糧。
誠實人感到他無力反抗這樣的邏輯。從此他也像他們一樣,晚上出門,次日早晨回家,但他不行竊。他是誠實的。對此,你是無能為力的。他走到遠處的橋上,看河水打橋下流過。每次回家,他都會發(fā)現(xiàn)家里失竊了。
不到一星期,誠實人就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一文不名了;他家徒四壁,沒任何東西可吃。但這算不了什么,因為那是他自己的錯。不,問題是他的行為使其他人很不安。因為他讓別人偷走了他家的一切卻不從別人那兒偷任何東西,這樣總有人在黎明回家時,發(fā)現(xiàn)家里沒被動過——那本該是由誠實人進去行竊的。不久以后,那些沒有被偷過的人家發(fā)現(xiàn)他們比別的人家富了,就不想再行竊了。更糟的是,那些跑到誠實人家里去行竊的人,總發(fā)現(xiàn)里面空空如也,因此他們就變窮了。
同時,富起來的那些人和誠實人一樣,養(yǎng)成了晚上去橋上的習慣,他們也看河水打橋下流過。這樣,事態(tài)就更混亂了,因為這意味著更多的人在變富,也有更多的人在變窮。
現(xiàn)在,那些富人發(fā)現(xiàn),如果他們天天去橋上,他們很快也會變窮的。他們就想:“我們雇那些窮的去替我們行竊吧。”他們簽下合同,敲定了工資和如何分成。自然,他們依然是賊,依然互相欺騙。但形勢表明,富人是越來越富,窮人是越來越窮。
(12)渡過印度洋,逃到非洲來,這是一塊新的大陸,沒有種姓的標記。一百多年前,印度的世襲階級制度迫使成千上萬的印度人離開祖國漂洋過海來到非洲謀求機遇,像一粒種子尋求發(fā)芽的機會,像一棵幼苗尋求平等的陽光、空氣和水。一個多世紀過去了,當年背井離鄉(xiāng)的磨難換來如今商業(yè)階層地位的穩(wěn)固,現(xiàn)今印度人在達累斯薩拉姆的富裕程度遠超當?shù)卦用?,他們的財富在很多領域是這個國家的經濟支柱。一棵樹終于生了根,枝丫擴展,花葉繁茂。植物學上說植物長距離地向新環(huán)境遷移,本身也在不斷演化,在新地區(qū)產生新的后代種群。非洲天地上的印度人,一百多年,三代人,他們的根已經深入這片大地,成為非洲的一個民族。
(選自2019年第3期《散文》,有刪改)
1.下列對文章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第③段說“我也站在樹下,正仰臉順著樹干往上看”,第⑦段說“但我還是習慣仰望它們”,其中的“仰臉”與“仰望”的含義是一樣的。
B.第⑥段中“一陣風吹來,樹葉沙沙,整個下午,沙沙聲不絕于耳,宛如在輕柔地述說”渲染了靜謐的氛圍,也為這種佛教圣樹增加了些許神秘色彩。
C.作者在文中用細膩的筆觸描寫了各種樹的外在形態(tài),如葉子的“蠟質的光芒”和“有小波紋狀的邊兒”以及“纖細但強韌的莖”等.形象生動。
D.文章由植物的遷徙寫到人的遷徙,作者聯(lián)想到自己曾經讀過的印度作家阿蘭達蒂·洛伊的作品《微物之神》,書中曲折的情節(jié)讓他舍不得讀完。
2.文章第⑦段說阿育王樹和菩提樹“令渺小的人生出距離之感”的原因是什么?
3.第⑩段介紹還魂草的習性,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黑龍江安達市七中高考模擬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題目。
時間
季羨林
一抬頭,就看到書桌上座鐘的秒針在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動。它那里一跳,我的心就一跳??鬃诱f:“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里指的是水。水永遠不停地流逝,讓孔夫子口乞驚興嘆。我的心跳,跳的是時間。水是能看得見、摸得著的。時間卻看不見、摸不著,它的流逝你感覺不到,然而確實是在流逝。現(xiàn)在我眼前擺上了座鐘,它的秒針一跳一跳,讓我再清楚不過地看到了時間的流逝,焉能不心跳?焉能不興嘆?
遠古的人大概是很幸福的。他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根據太陽的出沒來規(guī)定自己的活動。即使能感到時間的流逝,也只在依稀隱約之間。后來,他們聰明了,根據太陽光和陰影的推移,把時間稱作光陰。再后來,人們的聰明才智更高了,用銅壺滴漏的辦法來顯示和測定時間的推移,這是用人工來抓住看不見摸不著的時間的嘗試。到了近幾百年,人類發(fā)明了鐘表,把時間的存在與流逝清清楚楚地擺在每一個人的面前。這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表現(xiàn)。但是,正如人們常說的那樣,“有一利必有一弊”,人類成了時間的奴隸,成了手表的奴隸。現(xiàn)在各種各樣的會極多,開會必須規(guī)定時間,幾點幾分,不能任意伸縮。如果參加重要的會而路上偏偏趕上堵車,任你怎樣焦急,怎樣頻頻看手表,都是白搭。這不是典型的時間的奴隸又是什么呢?然而,話又說回來,在今天頭緒紛紜雜亂有章的社會里,開會不定時間,還像古人那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優(yōu)哉游哉,今天的社會還能運轉嗎?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成為時間的奴隸正是文明的表現(xiàn)。
不管你意識到還是沒有意識到,大自然還是把虛無縹緲的時間用具體的東西暗示給了人們。比如用日出日落標志出一天,用月亮的圓缺標志出一月,用四季(在印度是六季或者兩季)標志出一年。農民最關心這些問題,一年二十四個節(jié)氣對他們種莊稼有重要意義。在自然科學家和哲學家眼中,時間具有另外的意義。他們說,大干世界,人類萬物,都生長在時間和空間內,而時間是無頭無尾的,空間是無邊無際的。我既不是自然科學家,也不是哲學家,對無頭無尾和無邊無際實在難以理解。可是不這樣又能怎樣呢?如果時間有了頭尾,頭以前尾以后又是什么呢?因此,難以理解也只得理解,此外更沒有其他途徑。
生與死也屬于時間范疇。一般人總是把生與死絕對對立起來。但是,中國古代的道家卻主張“萬物方生方死”,把生與死辯證地聯(lián)系在一起,而且準確無誤地道出了生即是死的關系。隨著座鐘秒針的一跳,我自己就長了無法用言語表達出來的那么一點點。同時也就是向著死亡走近了那么一點點。不但我是這樣,現(xiàn)在正是初夏,窗外的玉蘭花、垂柳和深埋在清塘里的荷花,也都長了那么一點點。不久前還是冰封的湖水,現(xiàn)在是“風乍起,吹皺一池夏水”,波光瀲滟,水色接天。岸上的垂柳,從光禿禿的枝條上逐漸長出了小葉片:一轉瞬間,出現(xiàn)了一片鵝黃;再一轉瞬,就是一片嫩綠;現(xiàn)在則是接近濃綠了。小山上原來是一片枯草,“一夜東風送春暖,滿山開遍二月蘭”。今年是二月蘭的大年,山上地下,只要有空隙,二月蘭必然出現(xiàn)在那里,座鐘的秒針再跳上多少萬次,二月蘭即將枯萎,也就是走向暫時的死亡了。所有這些東西,都是方生方死。這是自然的規(guī)律,不可逆轉的。
印度人是聰明的,他們把時間和死亡視為一物。梵文hla,既是“時間”,又是“死亡或死神”?!读_摩衍那》的主人公羅摩,在活了極長的時間以后,hla找上門來,這表示他就要死亡了。羅摩泰然處之,既不“飲恨”,也不“吞聲”。他知道這是自然規(guī)律,人類是無能為力的。我們今天知道,不但人類是這樣,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有始有終,無一例外。“順其自然”是最好的辦法。
同印度人比較起來,中國人大概希望爭取長生。越是有錢有勢的人越希望活下去,在舊社會里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小百姓,決不會愿意長遠活下去的。而富有天下的天子則熱切希望長生。中國歷史上幾位有名的英主,莫不如此。秦始皇和漢武帝都尋求不死之藥或者仙丹什么的。連唐太宗都是服用了印度婆羅門的“仙藥”而中毒身亡的。老百姓書呆子中也有尋求肉身升天的,而且連雞犬都帶了上去。我這個木頭腦袋瓜真想也想不通。如果真有那么一個“天”的話,人數(shù)也不會太多。升到那里去干些什么呢?那里不會有官僚衙門,想走后門靠賄賂來謀求升官,沒有這個可能。那里也不會有什么市場,什么WTO,想發(fā)財也英雄無用武之地。想打麻將,唱卡拉OK,唱幾天,打幾天,還是會有興趣的,但讓你一月月一年年永遠打下去,你受得了嗎?養(yǎng)雞喂狗,永遠喂下去,你也受不了?!安粸闊o益之事(指關乎興趣、不關利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無益之事天上沒有。在天上待長了,你一定會自殺的。蘇東坡說“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是有見地之言。我們還是老老實實待在人間吧。
要待在人間,就必須受時間的制約。在時間面前,人人平等。如果想不通我在上面說的那一些并不深奧的道理,時間就變成了枷鎖,讓你處處感到不舒服。但是,如果真想通了,則戴著枷鎖跳舞反而更能增加一些意想不到的興趣。我自認是想通了?,F(xiàn)在照樣一抬頭就看到書桌上座鐘的秒針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動,但是我的心卻不跳了。我覺得這是時間給我提醒,讓我知道時間的價值。“一寸光陰不可輕”,朱子這一句詩對我這個年過九十的老頭兒也是適用的。
(選自季羨林《一花一世界》,重慶出版社2012年10月版)
1.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
A.作者認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古人很幸福,表明了對現(xiàn)代快節(jié)奏生活的厭棄。
B.第四段對初夏景物的描繪,透露出作者對死亡這一不可逆轉的自然規(guī)律的深度感傷。
C.在作者看來,印度人比中國人聰明,他們意識到在死亡面前“人類是無能為力的”。
D.第六段中作者以調侃的語氣描述著天上的生活,體現(xiàn)出一種透悟人生真諦的幽默感。
2.文章第一段中,引用了孔子的一句名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樣寫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回答。
3.文章開頭說秒針“一跳”,“我的心就一跳”,結尾則寫道“秒針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動,但是我的心卻不跳了”。為什么會有這種變化?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
山東濰坊市高考模擬題
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題目
祈禱
聞一多請告訴我誰是中國人,啟示我,如何把記憶抱緊;請告訴我這民族的偉大,輕輕的告訴我,不要喧嘩!請告訴我誰是中國人,誰的心里有堯舜的心,誰的血是荊軻聶政的血,誰是神農黃帝的遺孽。告訴我那智慧來得離奇,說是河馬獻來的饋禮①;還告訴我這歌聲的節(jié)奏,原是九苞鳳凰的傳授。請告訴我戈壁的沉默,和五岳的莊嚴?又告訴我泰山的石溜②還滴著忍耐,大江黃河又流著和諧?再告訴我,那一滴清淚是孔子吊唁死麟③的傷悲?那狂笑也得告訴我才好,——莊周,淳于髡,東方朔的笑。
請告訴我誰是中國人,
啟示我,如何把記憶抱緊;
請告訴我這民族的偉大,
輕輕的告訴我,不要喧嘩!
(選自《死水》,上海新月書店1928年1月版)
[注]①河馬獻來的饋禮:傳說伏羲氏時,有龍馬出于黃河,背負“河圖”;有神龜出于洛水,背負“洛書”?!兑住は缔o上》:“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雹谑铮ā恚旱蜗碌乃?。③孔子吊唁死麟:麟,麒麟。史書記載,魯哀公郊外狩獵捕獲一怪獸,請孔子辨察,孔子視之曰:“麟也?!币孕溲诿?,涕淚濕袍??鬃佑懈杏谌诗F被捕而嘆天下大道不行,因而傷悲。
1.下列對本詩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詩人想從抱緊的記憶里尋找問題的答案,但是又唯恐驚擾了五千年記憶的靜謐與莊嚴,所以提醒“輕輕的告訴我,不要喧嘩”。
B.“告訴我那智慧來得離奇,說是河馬獻來的饋禮”,表現(xiàn)了詩人對離奇?zhèn)髡f的質疑,凸顯出詩人超出常人的清醒和勇于批判的精神。
C.對于“誰是中國人”這樣一個無須回答的問題,聞一多偏偏要頑固追問,可見,他所謂的“中國人”并非一般的國籍概念。
D.本詩贊美的同時有迷惘,詩人另一首《死水》把舊中國比作“一溝絕望的死水”,詛咒中蘊含希望,兩者熾烈的愛國情感是相通的。
2.下列對本詩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詩歌運用四句一節(jié)的新格律體,并采用兩句一換韻的技法,在視覺上給人以整齊和諧的建筑美,聽覺上給人以錯落有致的音樂美。
B.詩歌標點的使用別具匠心,如第二節(jié)有疑問詞卻用逗號、句號,四、五節(jié)陳述語句卻用問號,是語氣的變化更是情感的變化,耐人品味。
C.詩歌的最后一節(jié)與第一節(jié)完全相同,感情上是對第一節(jié)的重復,形式上是首尾照應,形成精致圓熟的結構,有回環(huán)往復的詠嘆之美。
D.詩歌語言莊嚴肅穆、意蘊深遠;排比手法的運用使情感更濃烈,典故及古代人物事跡的引用使詩歌具有穿越歷史的深邃,引入懷想。
3.詩人是如何解答“誰是中國人”這一疑問的?請結合詩歌簡要概括。
4.詩歌題為《祈禱》,祈禱往往源于痛苦而指向希望,請結合詩歌簡要分析詩人有怎樣的痛苦和希望。
參考答案
四川綿陽南山中學高考模擬題
1.A(“楊先生認為明先生混蛋,他們各自猜測著對方,自覺優(yōu)越”說法錯誤。從原文“楊先生始終不愿說什么,他似乎想到明家夫婦要是受過教育,自然會自動過來道歉”“作為最新式中國人的楊先生不便于當面交涉,客客氣氣地寫封信吧,只求明先生囑咐孩子們不要再來糟?;ú荨钡葦⑹隹梢?,楊先生并不認為明先生混蛋,而是以己度人,認為對方如果受過教育,一定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行為:同時楊先生并未覺得自己優(yōu)越。)
2.①迂腐,天真。在“葡萄事件”中,楊先生“想到明家夫婦要是受過教育,自然會自動過來道歉”。②容忍,謹慎。太太受氣后,楊先生還決定“客客氣氣地寫封信”。③善良,有教養(yǎng)。與明家發(fā)生“葡萄事件”后,誤收到寄給明先生的信件,覺得“扣下這封信”“不是好人應干的事”,告訴仆人送到鄰家去。④善于用精神勝利安慰自己。楊先生把兩封信發(fā)出去.目的是讓明先生看看讀書人的“客氣與和藹”,“是君子就夠了”.甚至“滿心痛快”地想“必能感動了明先生”。⑤有力量和膽氣。,信送出去后,并沒有起到作用,院子里花草受到破壞,他很憤怒,“冷靜不了”,“那點野蠻的血沸騰起來”,扔磚頭砸碎明先生家的玻璃,覺得“心里痛快”。
3.①寫出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的溝通困境。文明溝通,問題難以解決,用“野蠻”的方式“溝通”,卻換來意想不到的太平。這收到了諷刺的效果。②揭露人性中的弱點,如寫明先生的狹隘、嫉妒、驕縱,楊先生的迂腐等,并進行了善意的嘲諷。③寫出新舊文化、文明之間的沖突。作品通過擁有新舊不同文化背景的市民之間的摩擦,反映了作者對文化、價值觀的反思,顯示了作者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山東濟南市高考模擬題
I.C(孫少平不是悄悄離開,更不是因為受到刺激離開,根據后文可知,他心理上已經變得坦然。)
2.B(這個句子是心理描寫,不是語言描寫。)
3.因臉上的傷疤內心痛苦,無法忍受別人的眼光。和妹妹交談后,行走在街上,變得坦然甚至亢奮起來。晚上給妹妹寫信的時候,內心已平靜下來。
4.“平凡的世界”在文本中指孫少平選擇回到煤礦過平凡的生活?!捌椒驳氖澜纭?,還指以孫少平為代表的平凡的人們,要戰(zhàn)勝生活中的艱辛,追求屬于自己的幸福。平凡之中蘊含著不平凡,不平凡之后又歸于平凡,兩者對立又統(tǒng)一,這正是平凡世界里很多人的生活狀態(tài)。
河北衡水中學高考模擬題
1.C(文章寫“木頭人”,主要是為了表現(xiàn)三爺?shù)墓陋?、寂寞。三爺?shù)牟恍矣卸喾矫娴脑?,不能簡單歸于子女的不孝。)
2.①村莊凋敝,沒有幾個人,三爺只能與花狗聊天,他把花狗稱為伙計,與花狗無所不談,突出了三爺內心的孤獨。②巧妙補充了三爺?shù)南嚓P背景,為下文三爺去城里住、做木頭人等情節(jié)做鋪墊。③花狗與三爺?shù)膬号畟冃纬闪缩r明對比,使小說具有了諷刺效果,使文章主旨更深刻。
3.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城鎮(zhèn)化的加速,農村日益凋敝。小說中三爺?shù)淖筻徲疑岫歼M了城,村里沒剩下幾個人。農民離開土地,傳統(tǒng)生活方式發(fā)生改變,部分人陷入精神困境之中。三爺進城之后感覺輕飄飄,精神沒了著落,難以與都市生活融合。子女對留守老人的關愛不夠,不知如何盡孝,老人缺少精神慰藉。三爺與子女交流的心愿難以實現(xiàn),所以才整天與花狗、木頭人說話。
寧夏銀川一中高考模擬題
1.B(曲解文意。“這些人對我的反感不亞于我對他們的反感”.完全是“我”的心理錯覺,是因為“我”的多疑,其實他們并不反感“我”。)
2.①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小伙子為走捷徑而迷路.引發(fā)了后面一連串的“驚險”情節(jié)。②豐富人物形象。小伙子的直率坦蕩反襯“我”的多疑謹慎,突出主人的善良友好:小伙子的松弛與“我”的戒備相對照.營造了越來越濃的緊張氣氛:③突出、深化主題。小伙子的率真、淡然,讓讀者更好地領會小說的主題——人與人之間應少一些提防,多一些信任。
3.示例:我不認同這一觀點。第六段交代了朋友的多言讓“我們”的處境更為危險的狀況:細致地刻畫了“我”擔心害怕、對朋友嗔怪的心理。這不僅表現(xiàn)了“我”多疑、自以為是的性格特點,渲染了緊張、恐怖的氣氛,還為下文“我”一夜不眠等情節(jié)做了渲染和鋪墊。(如答認同,言之成理亦可。)
湖北襄陽五中高考模擬題
I.B(“意在表現(xiàn)小馮技藝嫻熟,是一名稱職的店員”曲解文意,從原文看,意在表現(xiàn)小馮對“我”的尊重和好意。)
2.①是文章的線索,使全文結構清晰,情節(jié)集中。②是時代的見證者,見證了小馮的成長和時代的發(fā)展變化。③具有象征意義,象征著以小馮為代表的中國人民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和祖國的飛速發(fā)展。④飽含著作者對小馮的進取精神和祖國發(fā)展的熱情贊頌。
3.①選材典型,以小見大。小馮的經歷代表著千萬中國人的經歷,陶然亭一帶的變化是中國巨變的縮影。②選材精當。選取作者與小馮交往的幾個片段,凸顯了人物的精神風貌和時代變化。③構思巧妙。將小馮的成長歷程和陶然亭一帶前后面貌的變化交織在一起,側面展現(xiàn)了四十年來的巨大變化。④內容和主題與欄目要求十分契合。
湖南師大附中高考模擬題
1.C(“暗示我們社會的規(guī)則需要每個人自覺遵守”錯誤,該遵守的應是能激發(fā)和維護人性美與善的社會規(guī)則。)
2.①誠實人去橋上“看河水打橋下流過”是消磨時間,他無力反抗偷和被偷的荒誕邏輯,為給賊留行竊機會,只能離開家,表現(xiàn)他處境的尷尬、無奈。②富人去橋上“看河水打橋下流過”是消遣享受.變富后他們不再親自行竊,表現(xiàn)了他們心情的輕松愉悅。③引出下文富人更富、窮人更窮,富人雇人行竊、看守財富,建立警察局和監(jiān)獄等情節(jié),突出了主旨。
3.小說虛構了一個“人人是賊”的國度,所有人都靠偷與被偷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一個誠實人打破了這個規(guī)則,最后誠實人餓死,該國貧富分化,秩序重建。情節(jié)與人物離奇、荒誕,純屬子虛烏有。但它能引發(fā)我們對社會、人生諸方面的思考與感悟,是更深刻的真實。如:從社會發(fā)展看,現(xiàn)代社會的形成,往往以犧牲某些不該犧牲的人的利益和生命為代價,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犧牲是公眾共謀的結果,如誠實人的死亡。從社會秩序看,在不正常的社會里,正常的會被視為不正常,不正常的反被視為正常。因此,文明社會需要公平、正義、健全的法制,確保風清氣正。從人性角度看,自私、占有、好逸惡勞是人之本能,社會規(guī)則能約束它,也能激發(fā)它。從人與社會的關系看,個體的作為也許能一定程度地影響局面,而挑戰(zhàn)既定的社會規(guī)則很可能被社會吞噬,因此,外圓內方不失為一種生存智慧。從人類文明的發(fā)展看,也可審視文化上的沖突——先進文化與腐朽落后文化的激烈較量,人類文明進化的歷史充滿了艱難曲折。
廣東實驗中學高考模擬題
I.B(A項,二者的含義不同。C項,“描寫了各種樹的外在形態(tài)”錯誤,作者只是描寫了阿育王樹和菩提樹,同時作者重在寫樹的內在。D項,文中只是說《微物之神》那印度式的、細致綿長的筆調將一個位于印度南部的家族故事寫得淚斑斑血淋淋,并未說情節(jié)曲折;同時“不忍卒讀”意思是不忍心讀完,形容內容悲慘動人,而不是“舍不得讀完”。)
2.①因為它們樹形過于高大偉岸,容易讓人感到自己的渺小。②因為這些樹與宗教有關,具有佛教意義,充滿了神秘感,讓人敬畏。③因為它們遠離故土,遷徙到非洲,都能在異鄉(xiāng)的土地上生機勃勃地生長,令人心生敬意。
3.①內容上,通過描寫還魂草為了生存,在惡劣環(huán)境中不懈抗爭,最終找到適合自己生存的環(huán)境的過程,來寫印度人為了尋求生路而逃到非洲的血淚斑斑的歷史。表達了作者對其遭遇的深切同情以及對其頑強抗爭精神的敬佩。②結構上,承上啟下,由植物的自我遷徙過渡到人類族群的遷徙。③藝術上,豐富了文章內容,讓讀者對遷徙的理解更深入,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
黑龍江安達市七中高考模擬題
I.D(A項,“對現(xiàn)代快節(jié)奏生活的厭棄”,無中生有。B項,“對死亡這一不可逆轉的自然規(guī)律的深度感傷”理解有誤,作者說“所有這些東西,都是方生方死”,因此對“死亡”這個話題,作者是用一種很平靜的心態(tài)面對的。C項,作者并不認為“印度人比中國人聰明”,作者只是覺得印度人“把時間和死亡視為一物”的做法是聰明的。)
2.①由孔子對流水的感慨,引發(fā)自己對時間的聯(lián)想、感觸。②感悟到時間與水有相似性,都在不停地流逝。③認識到時間與水也有不同點,水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時間是看不見、摸不著的。④增加了文章的可讀性,豐富了文章的內涵。
3.①開頭的心跳,是因為感到時間飛逝,人生短暫。②結尾心不跳,是因為明白了生死的規(guī)律不可抗拒,明白了時間的價值,要好好珍惜時間。③從心跳到心不跳,寫出了作者對時間深刻的感悟,對生命透徹的理解——生命雖然受到時間的制約.但是也可以在有限的時間里,享受時間帶來的快樂。
山東濰坊市高考模擬題
I.B(“質疑”錯誤,詩句表現(xiàn)的是贊美而非質疑,同時“超出常人的清醒和勇于批判的精神”錯誤。)
2.C(感情并非簡單的重復,而是不斷深化。)
3.詩人借具有代表性的人和物,含蓄表現(xiàn)“中國人”的特征:①借杰出的歷史人物寄寓“中國人”應有擔當天下、奮斗、反抗等精神。②借中華大地的自然風物,寄寓“中國人”應具備堅韌毅力和團結一心等品質。③借“鳳凰授歌”等文明的繁盛景象寄寓“中國人”應熱愛中華歷史,傳承燦爛文化。
4.①詩人身處內憂外患的亂世,看不清國家的前途,因而迷惘痛苦。②希望國人能傳承民族精神,丟棄卑怯,自尊自強,擔起復興中華的重任。③祈禱大力弘揚中華文化,呼喚民族文化復興,抵御西方列強的“文化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