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清華
2018年10月30日,對于很多人而言,其實都是普通的一天,普通的工作,普通的生活,普通地度過。然而這一天又是讓很多人痛心的一天,因為在這一天,一代武俠小說泰斗查良鏞(筆名金庸)病逝,終年94歲?!帮w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網(wǎng)友紛紛留言,一字一句,回憶著經(jīng)典作品,表達著悼念之情?!凹t顏彈指老,剎那芳華”。一時間,人們扼腕嘆息:一個由金庸、古龍、梁羽生等人開創(chuàng)的新武俠文化時代結(jié)束了。僅僅半個多世紀,武俠文化盛衰轉(zhuǎn)換。如今雖有鳳歌、王晴川、小椴等網(wǎng)絡(luò)作家繼續(xù)武俠小說創(chuàng)作,但難復(fù)“金古梁溫黃”時代之盛況。玄幻小說、修真小說、盜墓小說、穿越小說等等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功力方面也明顯少了厚重感。金庸其實也是書寫愛情的圣手,無論是至死吟唱“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葬身火海的李莫愁,還是“天涯思君不可忘”的郭襄,即便玩世不恭如老頑童,生死關(guān)頭,也會情不自禁叨念“四張機,鴛鴦織就欲雙飛……”
時光飛逝,轉(zhuǎn)眼已近兩年。記得前年社會各界人士送別他的時候,有一副橫聯(lián)為“一覽眾生”的對聯(lián)?!耙挥[眾生”有著禪意,是說金庸登高遠眺縱覽大千世界蕓蕓眾生?!耙挥[眾生”是從“一覽眾山”化用而來的,是說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是一座難以比肩的高峰。這樣的評價恰如其分。二三十年前,在老師、家長的聲聲呵斥中偷偷閱讀武俠小說的一代人,如今,終于可以光明正大地懷念金庸了。
千古文人俠客夢,幾代人的青春里都住著一個金庸。《人民日報》2018年10月31日的“人民微評”說得好:如果沒有金庸,少年時代該多么荒涼?先生啟蒙并編織了獨特的武俠世界,更標(biāo)定了“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分量?!敖号找娚佟保戮唇鹩?,以重溫經(jīng)典的方式。
一部百年武俠小說史,自還珠樓主以來,名家輩出,惟金庸名頭最盛、享譽最長,橫掃華人世界?!帮w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副對聯(lián)中的14個字,正是他14部武俠小說書名的第一個字。還有一部不在其中的,便是《越女劍》。
金庸,本名查良鏞,生于1924年3月10日,浙江海寧人。于20世紀40年代后期移居香港,其后以筆名“金庸”出版多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如《神雕俠侶》《天龍八部》《笑傲江湖》《倚天屠龍記》等,其作品更屢被翻拍成影視作品,經(jīng)久不衰。
兒女情長今猶在,江湖俠骨已無多。俠之大者,快意人生。金庸雖然退出江湖了,但是只要我們不忘記他和他的武俠故事,他和他的江湖世界都會永遠留在我們心中。時至今日,即便你始終不曾看過他的原著,但其作品不斷被改編成的影視劇,可能也是陪伴你成長的一個標(biāo)志。
有人說,如果古龍的江湖是快意恩仇的決絕,那么金庸的江湖除了兒女之情,還有正義和家國情懷?!短忑埌瞬俊分械氖挿鍨榱舜笏闻c大遼的安寧,在兩軍陣前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
作品因文化而行穩(wěn)致遠。大理皇宮護衛(wèi)朱丹臣,外號“筆硯生”。他雖然武功極高,但為人溫文爾雅,對大理皇室忠心耿耿。其武器判官筆,既可寫字作畫,又能隨時出招。金庸武俠的成就在于其深厚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功力。武俠文化,終究不能離開中國傳統(tǒng)美學(xué)的滋養(yǎng)。
武俠小說是中國的國粹,金庸小說為人推崇就在于它的貢獻高于前人。大家都知道,金庸小說蘊含著豐厚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內(nèi)容。北京大學(xué)教授嚴家炎說:“金庸武俠小說包含著迷人的文化氣息、豐厚的歷史知識和深刻的民族精神?!庇麧h學(xué)家約翰·明福德說:“我相信金庸對于世界文學(xué)的意義,絕不會因是武俠小說這一樣式而有絲毫減弱?!敝麑W(xué)者陳平原說:“他把儒釋道、琴棋書畫等中國傳統(tǒng)文化通俗了,所以金庸小說可以作為中國文化的入門書來讀。”馬云則說:“看過《笑傲江湖》的次數(shù)連自己都數(shù)不清了……我最欣賞(書中)風(fēng)清揚的出招無形,卻無招勝有招?!?/p>
金庸走了,但他留下了讀者眾多的作品。
致敬金庸,以重溫經(jīng)典的方式。
——題記
一
1.青山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印象中,金庸先生的武俠巨著《射雕英雄傳》,至少有七八次被拍成電視劇。
經(jīng)典之所以被稱之為經(jīng)典,必當(dāng)經(jīng)得起時間的考驗。從“50后”到“00后”,每一代人心中幾乎都有自己的一部《射雕英雄傳》,也都有自己心中的“靖哥哥”和“蓉兒”。在《射雕英雄傳》電視劇的諸多版本中,83版之所以深入人心,得益于黃日華和翁美玲的精彩發(fā)揮,兩位當(dāng)年的“小鮮肉”,可謂本色出演。而翁美玲于1985年自殺離世,令無數(shù)劇迷扼腕的同時,也更強化了觀眾“翁美玲=俏黃蓉”的認知。當(dāng)新版《射雕英雄傳》“風(fēng)雪牛家村”“大戰(zhàn)醉仙樓”這些耳熟能詳?shù)那楣?jié)呈現(xiàn)在眼前,老一輩《射雕英雄傳》迷們的集體記憶被喚起,領(lǐng)略到了沉睡在文字中的震撼魅力。
金庸的小說,常?!拔氖凡环旨摇保≌f中包含著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其實,為文之人治史,或有偏重文采,以致有不夠嚴謹之嫌;為史之人治史,則或為史料所拘,以致行文平淡枯燥,使讀者興味索然。金庸先生的小說,妙在既重文采,又重文史。
在《神雕俠侶》中,雕兄把楊過帶到它的原主人獨孤求敗住的山洞里,向楊過展示獨孤求敗的劍冢。每個劍冢上面都有立碑,碑上題著字,劍冢里埋著好幾把他用過的劍,青鋒劍、玄鐵劍、木劍。上面的題字是這樣的:凌厲剛猛,無堅不摧,弱冠前以之與河朔群雄爭鋒。紫薇軟劍,30歲前所用,誤傷義士不祥,乃棄之深谷。重劍無鋒,大巧不工。40歲前恃之橫行天下;40歲后,不滯于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自此精修,漸近于無劍勝有劍之境。
這是金庸在講用劍的五個階段,事實上,人生的境界又何嘗不是如此?說是講武功,說到底還是講人生修養(yǎng)。
回想起來,上中學(xué)時背著家長偷偷看金庸作品,至今依然是“有趣”。在大學(xué)畢業(yè)后、做教書匠的單調(diào)日子,金庸作品曾給了我很多意想不到的安慰。日子越來越平淡、無趣,年過半百,再讀金庸作品,不由感嘆:當(dāng)時只道是尋常。二三十年前,在老師、家長的聲聲呵斥中偷偷閱讀武俠小說的一代人,如今,終于可以光明正大地懷念金庸了。
如今,有趣的書越來越少了。30多年過去,當(dāng)初那個偷偷讀金庸的少年,早已過了青春期,告別了那份躁動和喧囂,也過了而立之年的沉靜,步入年過半百的平淡。對那些“撩妹”“搭訕”已經(jīng)云淡風(fēng)輕。借用球迷的話來說,從喬丹到科比,你就知道流光多么容易把人拋。時光易逝,歲月如歌。科比,一個最偏執(zhí)、最冷血的得分手,他有著極其強大的意志力、以及對籃球所有的激情所有的愛!當(dāng)看到科比的意外,不知不覺就濕了眼眶。別了,凌晨4點的洛杉磯;別了,激情澎湃的青春。載著情懷、青春、熱血、勵志,忘不了科比說過的“總有人要贏,那為什么不能是我”。有朋友開玩笑說,現(xiàn)在開車有三種心態(tài):比我開得快的,作死!比我開得慢的,會開嗎!和我一樣快的,較勁是吧?
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卻骨感。人生向來不會按照人們理性的邏輯設(shè)計或自我的美好愿望來展開,總是由各種偶然、意外、機緣雜湊并順理成章地演繹出來。自從社交媒體流行以來,感覺朋友遍天下。回頭一看,那不過是如水的春夢,是清醒的幻覺。有人干脆選擇“社交破產(chǎn)”(指因為社交媒體而不堪重負,只好關(guān)閉所有的社交媒體賬號的狀態(tài))。原來,人生并不一定需要那么多“好”朋友,因為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2.有時
有時候人的眼睛,看世間、看萬物、看他人,就是看不到自己;能看到別人過失,卻看不到自己的缺點;能看到別人的貪婪,卻看不到自己的吝嗇;能看到別人的愚昧,卻看不到自己的無知;能看到別人的目光短淺,卻看不到自己的狹隘。如果你能像看別人缺點一樣,準確發(fā)現(xiàn)自己的缺點,那你的生命將會不平凡。
金庸在《也談對聯(lián)》一文中說:據(jù)說從前有個人名叫李廷彥,曾獻百韻詩給一位大官,中間有一對聯(lián)云:“舍弟江南歿,家兄塞北亡。”那位大官看了很同情他,道:“想不到你家里竟接連遭到不幸?!崩钔┟Φ溃骸皩崯o此事,那是為了對仗工整才這樣寫的?!弊鲗β?lián)至此,可說形式主義到了極點。
看看金庸作品寫作時間:1955年 《書劍恩仇錄》、1956年《碧血劍》、1957年《射雕英雄傳》、1959年《神雕俠侶》《雪山飛狐》、1960年《飛狐外傳》、1961年《倚天屠龍記》《鴛鴦刀》《白馬嘯西風(fēng)》、1963年《連城訣》《天龍八部》、1965年《俠客行》、1967年《笑傲江湖》、1969年《鹿鼎記》、1970年《越女劍》、1972年《鹿鼎記》。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于1955—1972年18年間創(chuàng)作的15部武俠小說作品,自問世之日起,即吸引了眾多讀者,流傳遍及全球,數(shù)十年來長盛不衰,是20世紀公認的新派武俠小說的典范。
記得我上中學(xué)的時候,電視里開始播出《射雕英雄傳》,當(dāng)時的電視機還是富裕人家才能買得起的奢侈品,尤其是彩色電視機,更是少見。我在老家的縣城的重點中學(xué)讀書,為了看《射雕英雄傳》,和同學(xué)偷偷跑到幾十公里外的孫老家鎮(zhèn),只因為那家人有彩色電視機。
《射雕英雄傳》講天下武功最高的當(dāng)屬五絕: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中神通王重陽,在第一次華山論劍時,把其他四絕打得服服帖帖,成為公認的第一高手,全真教也成了邪魔外道聞之色變的擎天柱。
全真教第二代“教長”是丘處機,全真七子最厲害的武功是七人合一的“天罡北斗陣”,牛家村小試身手,能跟黃藥師斗個平手。但嘉興之會時,譚處端已死,空缺的位置讓柯鎮(zhèn)惡和尹志平填補,威力就大打折扣。黃藥師一占北極星位,整個陣型就束手束腳,周轉(zhuǎn)不靈。最后代表全真教最高智慧和最高戰(zhàn)力的“天罡北斗陣”被黃藥師一人從容破掉。
全真七子“天罡北斗陣”失敗的原因,就是他們太拘泥于陣法,絲毫不懂得變通。陣中只要有一個人踏錯方位,就會露出破綻,從此一潰千里,無法收拾。這樣的戰(zhàn)法,遇到梅超風(fēng)這樣的二流高手,談笑間也可制敵;但遇到黃藥師這樣的一流高手,就只能撤劍認輸。
而在《神雕俠侶》中,郭靖被第三、四代弟子的“天罡北斗陣”包圍后,只是躥高縱低躍了幾下,劍陣就被逼迫得狼狽不堪,不攻自破。
盡信書,不如無讀。馬謖把兵法經(jīng)典背得滾瓜爛熟,自信滿滿,自以為是,不知深淺,竟然口出狂言,和軍師諸葛亮立下軍令狀,毛遂自薦,要求領(lǐng)兵一戰(zhàn),結(jié)果呢,兵書上學(xué)來的“天罡北斗陣”讓他丟了性命。用中醫(yī)的話來說,方法,方法,不變的是經(jīng)方,變化的是治法。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設(shè)一個“小柴胡湯”這個“天罡北斗陣”,在具體使用時有多少種臨時的變化?太多太多了。仲景在小柴胡湯方后注中說:“小便不利,心下悸,去黃芩,加茯苓?!敝倬芭潞笫泪t(yī)生死守方不知變通,所以叮囑:別忘了,在臨床實際中,小柴胡湯證有夾“水飲證”的可能。如果夾了“水飲證”,該怎么辦呢?具體的處理方法是:“小便不利,心下悸,去黃芩,加茯苓。”這其實是一個思路,就是說,患者有了“茯苓證”,你就得加減變化。根據(jù)這個思路,可以演化出柴苓湯(小柴胡湯加茯苓)、柴平湯(小柴胡湯加平胃散。平胃散功用為除濕散滿驅(qū)瘴嵐,由蒼術(shù)、厚樸、陳皮和甘草組成。平胃散加上半夏、霍香為不換金正氣散)、柴仁湯(小柴胡湯合三仁湯)以及小柴胡湯合苓桂術(shù)甘湯等諸多合方加減的方法,同時也說明了一個問題:小柴胡湯在對于氣機的郁結(jié)而且化熱乃至挾虛的病理態(tài)勢的處理方面具有優(yōu)勢,而在對于合并有水飲內(nèi)停方面卻是不足的。為什么這么說呢?仲景在《傷寒雜病論》第98條就舉例說:“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fēng)寒,手足溫,醫(yī)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脅下滿痛,面目及身黃,頸項強,小便難者,與柴胡湯,后必下重,本渴,飲水而嘔者,柴胡湯不中與也,食谷者噦。”仲景這段交代,怎么理解呢?你看看這節(jié)條文:“脈浮弱而惡風(fēng)寒”,這很明顯是桂枝湯證吧,然而,桂枝湯證只有脈浮弱而不會有脈遲,而且其手足不是發(fā)熱而卻只是溫,我們根據(jù)“脈遲為寒,為在臟”與“太陰傷寒,手足自溫”來推斷,這個情況應(yīng)該是屬于太陽中風(fēng)證的同時而兼有太陰虛寒——所謂太陰虛寒,其實就是說患者平素的胃腸功能是較為低下的,或也可說是這種胃腸功能平素較為低下的人又同時罹患了外感疾病比如太陽中風(fēng)證,那么,這個時候,正確的治療方法應(yīng)該是以桂枝湯加干姜或者桂枝湯合理中湯、以及用理中湯加桂枝即桂枝人參湯等方來進行治療,但是醫(yī)者卻極其錯誤地應(yīng)用了瀉下的方法來予以處理,而且是反復(fù)使用這種瀉下的方法,因為其治療方法嚴重違背了正常的處理方法,所以仲景在此叫做“反”,那么這種情況之下又一而再再而三地錯誤瀉下后,當(dāng)然就會造成胃腸功能的愈加低下。如此一來,中氣大傷,水谷水濕無法進行正常排空、消化和吸收,于是潴留停蓄而造成障礙,從而就會出現(xiàn)脅下的滿痛——注意這里的“脅下的滿痛”,如果我們從表面看來很類似于柴胡證的“胸脅苦滿”,但是其內(nèi)部的發(fā)生機理卻與柴胡湯證大相徑庭,因為,如前所述柴胡湯對于痰濕水飲的治療是不足的,仲景之所以要在此提出這個問題,其實仍然是要提示我們:必須要做好這個方證鑒別的問題。而且,這個方證的鑒別,在很多時候不能夠只是從表面上來草率地做出判斷,而須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而且此時還由于中焦機能的低下,導(dǎo)致了泌尿系統(tǒng)排泄水液的功能同時亦受到障礙而出現(xiàn)了小便的不利,于是就發(fā)生了“面目及身黃”,到了這個時候,就已經(jīng)充分說明了這種由于錯誤治療導(dǎo)致“水濕停蓄”的情況,用小柴胡湯不能解決,雖然其同樣具備有類似于柴胡湯的表面癥狀。如果醫(yī)者只是根據(jù)其“脅下滿痛”的癥狀表現(xiàn),而認為是胸脅苦滿的柴胡證、給予小柴胡湯來進行治療的話,不但于事無補、沒有療效,反而還會造成“后必下重”的不良后果,因為脾胃陽氣受傷,臟氣虛寒,而柴胡湯中的黃芩甚至包括柴胡等藥物性質(zhì)均是偏寒,顯然與此時的病理態(tài)勢是極不相宜甚至是相反的,所以服后因為導(dǎo)致中氣更加不足以及再加上水濕的問題,從而就出現(xiàn)了“下重”的臨床表現(xiàn)。仲景緊接著說:“本渴,飲水而嘔者。”這個其實是為了說明之所以用柴胡湯不但不能起效、而且導(dǎo)致下重的原因,是因為內(nèi)有“飲濕”。仲景在《金匱要略》中,論述“小半夏湯證”時就有“本渴”這樣的文字。什么叫“本渴” 呢?就是飲水而嘔者,按照仲景的說法,這個叫“飲家”,即口渴的患者在飲水之后又會引起嘔吐的情況,乃是屬于其胃部有水飲潴留而造成的。這種情況雖然有“嘔”。但不能用柴胡湯。仲景在后面又加重語氣說:非但如此,而且還會出現(xiàn)“食谷者噦”的表現(xiàn)。我們知道柴胡湯證同樣會出現(xiàn)嘔、噦等胃氣上逆的癥狀表現(xiàn),但是不能用小柴胡湯,仲景用很肯定的語氣說:“柴胡湯不中與也”。
由此可見,中醫(yī)的學(xué)習(xí),要想成為一流大家,應(yīng)當(dāng)著重其意象和神韻,而不是拘泥于條文,正如學(xué)習(xí)武功,當(dāng)著重靈活變通而不拘泥于陣法招式。歐陽鋒曾嘲笑全真七子是“王重陽的膿包徒弟”,如果我們拘泥于條文,臨床卻開不出幾個有效的方子,那就對不起祖師爺張仲景的良苦用心。
3.金庸
金庸的筆下,江湖險惡,防人之心不可無。中醫(yī)看病也是這樣,不能只看表象,要透過表象看本質(zhì)。心其華在面啊。有的人在臉上打了層厚厚的粉,完全遮蓋了病象的本質(zhì),只能通過脈診和問診去互參。她閉郁了臉部的氣機孔竅,那么她就容易心煩、神不安?,F(xiàn)在很多愛美的女子,盡干些關(guān)窗戶、堵煙囪的傻事兒。人跟房子一樣,不能很好地跟天地溝通,不就被悶在家里,盡被煙熏霧嗆嗎?
醫(yī)家常用菖蒲配丹參,如果心脈不足,還可以配紅參。這樣可以加強心臟動力,一舉把汗孔打開,把汗酸排出去,讓臉部孔竅通透,把心臟的窗戶打開。這組藥為打開心窗的藥對。
天天用口紅,你根本看不清口紅底下的蒼白?,F(xiàn)在不少人都在遮蓋疾病真相、助長疾病趨勢,都在關(guān)閉自己跟大自然接通的“窗戶”。
中醫(yī)認為:脾開竅于口。當(dāng)你的口唇擦滿口紅時,要當(dāng)心脾經(jīng)郁熱、疏散不好。還有人思慮過度、腦子靜不下來,胃口就不好、消化不良,甚至不思飲食。醫(yī)生給他用參苓白術(shù)丸加上一味菖蒲,服上幾劑,胃口就開得像小孩子一樣。 古人說,用參苓白術(shù)散,加點菖蒲,胸次一開,自然就會思飲食。
多年前,新華網(wǎng)記者采訪金庸先生。金庸武俠小說中,幾乎每部小說都有涉及中醫(yī),蘊含著深厚的中醫(yī)藥文化。比如,《書劍恩仇錄》中“綿里針”陸菲青以“芙蓉金針”擊殺蒼蠅,《笑傲江湖》中東方不敗以繡花針力斗三大高手,《倚天屠龍記》中天鷹教徒以“蚊須針”刺傷俞岱巖、《神雕俠侶》中李莫愁所用的“冰魄銀針”、小龍女所用的“玉蜂針”、《天龍八部》中桑土公所用的“牛毛針”等。
金庸還寫了許多名醫(yī)。《飛狐外傳》中的程靈素便是名醫(yī)。程靈素為醫(yī)學(xué)名宿“毒手藥王”無嗔大師之關(guān)門弟子。在這位名醫(yī)出場時,便對胡斐自我介紹:“我叫程靈素,‘靈樞的‘靈,‘素問的素”。一出場便通過名字暗示了她的身份。程靈素是個孤女,沒有如花的美貌,沒有絕世的才情,沒有橫行的武功,只有坎坷的身世和孱弱的身體。相貌什么樣呢,“容貌卻是平平,肌膚枯黃,臉有菜色,似乎終年吃不飽飯似的,頭發(fā)也是又黃又稀,雙肩如削,身材瘦小,顯是窮村貧女,自幼便少了滋養(yǎng)。她相貌似乎已有十六七歲,身形卻如是個十四五歲的幼女”。相貌平平的程靈素,有一個特質(zhì):聰明。程靈素繼承了毒手藥王的遺作《藥王神篇》,成功培育出能解百毒的植物——七心海棠。她機智聰敏,心靈手巧,料事如神;她挑撥離間、坐山觀虎,現(xiàn)身誘敵,毒煙救人,恩威并施,一氣呵成;她布局環(huán)環(huán)相扣,思維縝密。一個十多歲的小姑娘把一眾江湖大佬玩得團團打轉(zhuǎn),惹得胡斐長嘆:“你什么都想到了。我年紀是活在狗身上的,有你十成中一成聰明,那便好了?!惫适陆K了,她又做了一個局,毒死師兄師姐,弄瞎師叔,留給胡斐復(fù)仇的是機會和生的希望,并把自己牢牢刻在了胡斐的生命里。
程靈素為救胡斐,替他啜毒而中毒而死。她用她的死,解了不能忘情的死結(jié),“攘袖見素手,皓腕約金環(huán)。頭上金爵釵,腰佩翠瑯軒。明珠交玉體,珊瑚間木難。羅衣何飄飄,輕裾隨風(fēng)還。顧盼遺光彩,長嘯氣若蘭”。在虛擬的武俠世界里,只有頂尖的武功高手,才能算是一流的醫(yī)者。武功就是醫(yī)藥,醫(yī)藥也是武功,都兼具救人和殺人的功能。
在以拳腳功夫為主的“冷兵器”時代,藥物的相生相克具有極大威力,能夠彌補拳腳功夫的不足?!而x鴦刀》 中五毒圣姑是貴州安香堡出名的女魔頭,她所使的毒藥“腐骨穿心膏”,據(jù)說只要肌膚略沾半分,十二個時辰爛肉見骨,廿四個時辰毒血攻心,天下無藥可救。萬一受到毒藥侵襲,有兩類治法:一是常規(guī)解毒,即一般的毒藥都備有相應(yīng)的解藥。如十香軟筋散、悲酥清風(fēng)等,中毒之后,只要及時使用解藥,可以立建解毒之功。二是以毒攻毒,有些毒藥即使沒有解藥,也可在自然界找到相應(yīng)的藥物以解毒。
為什么武俠小說中高手中毒了要找解藥?其中的喻意就是:冤家宜解不宜結(jié)。不要鼓勵他們打成一片、混在一起,相反要建議他們分解開來,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就像九大行星一樣,互不干擾,各行其道。
邪濁不留在身體、與正氣相搏,身體又何病之有。所以,最能代表中醫(yī)的不是大黃、附子,也不是石膏、人參,而是甘草。甘草為和中之國老,能調(diào)和諸藥。若兩味藥配在一起要打架,你把甘草加進來,這和事老一進來后,就跟他們倆說:和為貴,你們兩個別打了。他們就不打了。
看一看《黃帝內(nèi)經(jīng)》的病機十九條,比如“諸逆沖上,皆屬于火”“諸燥狂越,皆屬于火”“諸病水液渾濁,皆屬于熱”“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于熱”等,這些都是火熱方面的病機?;馃岬奶攸c就是往上越、往外沖,導(dǎo)致天皰瘡、耳朵流膿、眼部紅腫、牙齦熱痛或者咽喉腫痛。當(dāng)然,火的性格容易引起心神煩躁,所以失眠、心意識止不住,神鎮(zhèn)不住,甚至導(dǎo)致嚴重的狂躁癥,打人毀物、罵人,這些都是一派火熱上攻之象。比如頭頂長瘡、瘡口流濕又紅腫,這明顯是濕毒流火上泛之跡象,那你得把它們導(dǎo)利下來,可以用黃連配合薏苡仁、土茯苓或四妙散(由蒼術(shù)、黃柏、牛膝、薏苡仁組成),這樣導(dǎo)濕熱下行,接觸頭頂部熱毒、瘡瘍。那么瘡口紅腫就會慢慢消,水濕就會慢慢退去,最后收口。這是以黃連之清熱,配合薏苡仁之除濕,來治療濕熱之毒瘡,也是“傷病下取”的思路。
從頭往下是眼睛、耳朵,中國古代也有很多眼目紅腫、耳朵流膿的疾病,那時怎么辦呢?中醫(yī)有點眼劑、點耳劑,就是用黃連泡出來的水,點眼睛可以讓眼腫消退,甚至加些冰片,效果更好。涂耳朵患處,可以治療耳道流膿。那鼻子長瘡怎么辦?這是肺火旺,要用黃連來消除鼻子瘡,配上清肺火的黃芩、魚腥草、或者治鼻引藥蒼耳子、辛夷花。這樣既有藥物先導(dǎo),也有專治肺鼻的藥對、藥陣,“鼻子長瘡”的病很快能消。(注:本文所涉方劑、中藥,僅做參考,使用時需經(jīng)醫(yī)生指導(dǎo)。下同)
如果是胃火上攻、牙齦腫痛呢?可以用清胃散。表面上是清胃的,實際上隨著清胃火、牙火也能被清解下來。如果是咽喉部的炎癥上火、咽喉熱毒攻沖、口臭舌紅,連水都難以喝得下,一咽就痛,這怎么辦呢?《黃帝內(nèi)經(jīng)》里面說了,“諸痛癢瘡,皆屬于心”。用黃連治療熱毒紅腫疼痛,能夠清心火。心者,周身之君主也。心火若降,百脈之火都能夠隨之而降。咽喉疼痛熱毒上攻的,可以配合射干,射干療咽閉而消癰毒。射干配黃連,既可以利用射干來治療咽喉部的不利,也可以利用黃連來治療五臟火熱內(nèi)熾,抑制咽喉部燒上來的態(tài)勢。黃連可以降解五臟毒火,進而達到治咽炎、治臟毒之本的效果。
4.倚天
《倚天屠龍記》中的胡青牛,號稱蝶谷醫(yī)仙,是位脾氣古怪之極的神醫(yī)。你聽這名字,胡青牛,牛啊。道教始祖太上老君,是煉丹制藥的祖宗,胡青牛的名字來源于他的座騎青牛,其醫(yī)術(shù)之高可想而知。胡青牛為常遇春診病,先搭脈,然后解開衣服看了看,就知道他所受的傷情。正所謂:“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圣,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而知之謂之巧?!保ㄒ姟峨y經(jīng)·六十一難》)
胡青牛因向來不救非明教中人,又得名“見死不救”。但他卻救了武當(dāng)派的張無忌一命。書中對其救治做了詳細描寫:胡青牛思索了二個多小時,他取出十二片細小的銅片,運內(nèi)力在張無忌丹田下“中極穴”、頸下“天突穴”、肩頭下“肩井穴”等十二穴上下針。然后以陳艾、灸他肩頭的“云門”“中府穴”,再灸手臂上大拇指的“天府”“頰白”。
金庸多次寫到點穴之法,輕則使人動彈不得、失語禁聲,重則使人臟腑受損、危及性命。既有點穴之術(shù),就有解穴之法,這與下毒、解毒的道理是一樣的。普通的解穴,多用推拿按摩手法,如《射雕英雄傳》《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鹿鼎記》等書中所載的“推宮過血”“推血過宮”之法。
《射雕英雄傳》中的妙術(shù)神針——丹陽子馬鈺(即馬丹陽),為人敦厚老實、淡泊名利。曾學(xué)道祖師王重陽真人門下,他擅針灸療法。所創(chuàng)“馬丹陽十二神針”天下聞名。明朝醫(yī)家楊繼洲在其所著《針灸大成》中載有《馬丹陽天星十二穴治雜病歌》,言其療效“治病如神靈,渾如湯潑雪”。他不參與江湖上的爭斗,一生大部分時間都隱居在終南山重陽宮中、閉關(guān)修煉,過著風(fēng)煙俱凈的生活。他在那里,探究武學(xué)源流,參悟醫(yī)道玄理,很少在江湖上走動。大俠郭靖最終能武功蓋世,名滿天下,就得益于與他的一段奇緣。馬鈺見郭靖雖魯笨卻忠厚,木訥誠實,勤奮刻苦,與自己倒是頗有幾分相似,便心生歡喜,教授他全真教獨門根基內(nèi)功心法。此心法中正平和,循序漸進,日久見功,終歸大用,使郭靖于武學(xué)之道,頓時有了源頭活水,最終為他練成了《九陽真經(jīng)》和《降龍十八掌》打定了基礎(chǔ)。丘處機,在金庸小說中,一出場便技驚四座,瀟灑倜儻,功夫極深,并且時常吟詠詩作,可謂是文武雙全。但是當(dāng)郭靖出場之后,丘處機逐漸失去光芒,成為泛泛之輩??梢姽竷?nèi)功之深厚。身為郭靖的師父,馬鈺也用此等深厚內(nèi)功,養(yǎng)身有道,得以益壽延年。正如《黃帝內(nèi)經(jīng)》所言:“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nèi)守,病安從來?!?/p>
《笑傲江湖》中的“診脈圣手”平一指,脾氣古怪,人稱“殺人名醫(yī)”。他認為生老病死自有老天的道理,所以“醫(yī)一人,殺一人;殺一人,醫(yī)一人”。平一指生平最恨之人是他的岳母。最后由于無法醫(yī)治令狐沖的怪癥,口吐鮮血,死于五霸岡上。
《連城訣》中的丁典,號“菊花劍客”,為人義薄云天。眼見一代大俠梅念笙被三個利欲熏心的弟子追殺、刺傷,生命危在旦夕。他出手相救,花重金去買了一條金鯉魚(對方見他仗義,免費贈送)。梅念笙閉眼之前,為答謝他的救命之恩,便將絕世武功《神照功》和寶藏秘訣《連城訣》傳授給丁典。
《天龍八部》中的武功相當(dāng)高的虛竹,本是少林寺內(nèi)的無名小僧,為人忠厚、性格木訥、相貌丑陋、又不擅辭令,但記性甚好。虛竹得到了無崖子真?zhèn)鞯尼t(yī)術(shù),能對付丁春秋的毒,還治好了天山童姥的斷腿,甚至還給阿紫做了換眼睛的手術(shù)。藥即是毒,毒亦是藥。用得好,用得對,再毒的藥也能成為治病救人的靈丹妙藥。而一旦用錯,再好的藥,也會變成致人死命的大毒。
《倚天屠龍記》中的張無忌,明教第三十四代教主。他忍受寒毒、煎熬7年,陰差陽錯,學(xué)會了九陽神功、乾坤大挪移、太極拳劍和圣火令神功,而且融合四大蓋世武功為一體,當(dāng)世無敵。張無忌左臂斷折、疼痛難熬,一時找不到接骨、止痛的草藥,只得先行接上斷骨,又采了些消腫的草藥敷上,還折了兩根樹枝,用樹皮將樹枝綁在臂上。經(jīng)多年實踐、學(xué)習(xí),張無忌的醫(yī)術(shù)和武功都達到很高的水平。俠之大者,含靈救苦。醫(yī)為俠道,進無止境。在何太沖五姨太被銀環(huán)蛇咬傷案中,張無忌為她治療時,聞曼陀羅花之香味而推測有毒蛇活動,后采得草藥,治愈了她的蛇傷。
《天龍八部》中的掃地僧,寵辱不驚,隱居于少林寺藏經(jīng)閣內(nèi)。慕容父子和蕭峰父子在少林寺相遇,打算“血拼”時,一位身穿青袍、拿著掃帚、正在弓身掃地的“世外高人”(掃地僧),翩然登場。掃地僧武功高深莫測,在蕭遠山父子與慕容博父子相遇時現(xiàn)身,能令蕭遠山、慕容博假死,然后再救活??梢?,他的醫(yī)術(shù)也是非常高的。
《射雕英雄傳》和《神雕俠侶》中的黃藥師,外號“東邪”,天下“五絕”之一,正中帶有七分邪,邪中帶有三分正。他是桃花島的島主,亦是桃花島派武學(xué)創(chuàng)始人。黃藥師身著一襲青衣,手持一管洞簫,傲視群雄,波瀾不驚。“突然之間,半空中如鳴琴,如玉擊,發(fā)了幾聲,接著悠悠揚揚,飄下一陣清亮柔和的洞簫聲。眾人都吃了一驚。歐陽克抬起頭來,只見那青衣怪人坐在一株高松之巔。”舉手投足之間,頗有魏晉名士風(fēng)范。既有阮籍的猖獗,又有嵇康的不羈。“人生在世,去若朝露?;隁w來兮,哀我何悲?!薄澳闱七@些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離合,亦復(fù)如斯?!秉S藥師一生狂放不羈,蔑視封建禮法,形式不拘于泥,但求心之所適,因此得了個“東邪”的諢號?!疤一ㄓ奥滹w神劍,碧海潮生按玉簫。”黃藥師喜歡逍遙自在,不喜歡和家人在一起。有人說,身體與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他不是這樣,他是身體與靈魂都在路上。他曾經(jīng)對楊過說:“這世上比仇人更可怕的,是親人?!秉S藥師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五行八卦、奇門遁甲、琴棋書畫,甚至農(nóng)田水利、經(jīng)濟兵略等亦無一不曉。九花玉露丸,便是黃藥師炮制的獨門靈藥。調(diào)配這藥丸,要湊天時季節(jié),極費功夫,所用藥材多屬珍異。
金庸還描寫了許多靈丹妙藥?!堵苟τ洝分性敿毭鑼懥恕疤焱醣Cぁ钡呐谥品椒ǎ核蔁o數(shù)珍奇藥材煉制始得,其中的三百年老人參、白熊膽、雪蓮等物,尤其難得。又如《笑傲江湖》中的“續(xù)命八丸”,系“采集千年人參、茯苓、靈芝、鹿茸、首烏、靈脂、熊膽、三七、麝香種種珍貴之極的藥物,九蒸九曬而成。金庸描寫了丸、散、膏、丹、粉等,既有植物藥,也有動物、礦物藥,或治療重傷,或恢復(fù)功力,或救死扶傷。比如,在《倚天屠龍記》里,黑玉續(xù)斷膏可以將人斷了的筋骨脈絡(luò)重新接上,具有神奇的效力。張無忌的師叔師伯俞岱巖和殷梨亭,用了黑玉續(xù)斷膏后,只是修養(yǎng)了一段時日,便恢復(fù)如初。十香軟筋散,是西域番僧獻給趙敏的毒藥,此藥無色無味,食后藥性發(fā)作便全身筋骨酸軟,數(shù)日后雖行走如常,內(nèi)力卻盡失。趙敏用十香軟筋散設(shè)計收拾了武林六大門派的高手。
茶也能解毒?!渡涞裼⑿蹅鳌分?,郭靖與黃蓉初遇,一壺龍井,兩人天南地北地談了起來?!兑刑焱例堄洝分?,趙敏把張無忌等明教豪杰請到綠柳莊,先是以茶相待。
除了寫茶、藥,金庸還擅長寫美食。每一樣看似簡單的美食,都是悠久文化沉淀的精髓。循著講究的工序,做到形似已屬不易,做出令人贊嘆的味道更難。在《射雕英雄傳》第六回中,黃蓉用公雞做成叫花雞,讓洪七公不住贊美:“妙極,妙極,連我叫花祖宗,也整不出這般了不起的叫花雞?!?/p>
5.藥食
藥食同源。食物用好了,也是藥?!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中記載:“丹雄雞:主女人崩中漏下,赤白沃,補虛溫中,止血,殺毒?!边@里所說的“丹雄雞”,就是有紅尾巴的大公雞。這種雞,中醫(yī)認為有補虛溫中的功效,婦科疾病中的崩中漏下也可以用它來食療。《名醫(yī)別錄》中記載:黑色的公雞,有補中止痛的作用。而白雄雞則“主下氣,療狂邪,安五臟,傷中,消渴”。所謂白雄雞,就是白色羽毛居多的公雞。這種雞有安五臟的功效。
《書劍恩仇錄》中,糯米嵌糖藕這道菜讓陳家洛記憶深刻。南京市中西醫(yī)結(jié)合醫(yī)院食療門診主任中醫(yī)師王東旭說:糯米嵌糖藕一般采用蒸煮的烹飪方法,是地道的江南美味。這樣做的蓮藕不但口感較好,而且蒸法有助于更多地保留藕的營養(yǎng)物質(zhì),有安神助眠之功效。除了蒸著吃,煮著吃的藕也很好,比如清代養(yǎng)生專家王士雄在其所著的《隨息居飲食譜》中記載:“藕以肥白純甘者良。生食宜鮮嫩,煮食宜壯老,用砂鍋桑柴緩火煨極爛,入煉白蜜收干食之,最補心脾。若陰虛、肝旺、內(nèi)熱、血少及諸失血證,但日熬濃藕湯飲之,久久自愈,不服他藥可也?!币簿褪钦f,如果是陰虛有內(nèi)熱的人更適合把藕煮著吃。
吃粽子是過端午節(jié)的一個基本內(nèi)容,幾乎家家吃粽子。武林人也不例外。古龍在《陸小鳳》里特地說陸小鳳好吃粽子,而且一定要吃湖州粽子。
金庸對粽子更是偏愛有加,《倚天屠龍記》中少林派遍邀各派武林人士比武,就選擇端陽佳節(jié)這一天,美其名曰“開屠獅英雄會”,其實就是“約架”?!堵苟τ洝防镯f小寶初逢雙兒,摸黑吃出湖州粽子的味道。
《笑傲江湖》里岳靈珊給思過崖上的令狐沖帶來手包的粽子,仿佛經(jīng)受了一場靈魂的升華與洗禮。金庸特意交代:岳靈珊帶來的粽子不是泉州著名的大肉粽,而是素粽子,是用草菇、香菌、腐衣、蓮子、豆瓣等物混在一起制成。《神雕俠侶》中楊過要吃粽子,程英給他做了兩種,甜的是豬油豆沙,咸的是火腿咸肉。豬油豆沙就是湖州粽子的招牌風(fēng)味,簡直是活色生香了。金庸是浙江海寧人,從海寧去湖州不過百十里,想必他是吃過湖州粽子的,金庸夸口說:“浙江湖州所產(chǎn)粽子米軟餡美,天下無雙?!表f小寶以前給嫖客代購湖州粽子,常偷偷蹭點味兒,所以能分辨真假。
湖州粽子好在哪里呢?唐魯孫先生在《酸甜苦辣咸》一書中說,湖州褚老大(真名褚大昌)的粽子是一絕。褚老大開始只是夜間沿街叫賣豬油豆沙甜粽,但糯米精選,豆沙精洗,不太甜,不太膩,粽子更包得不松不緊,里不糜,外不沾。
張仲景在《傷寒論序》中嘆道:人們只知道關(guān)注外在的榮華富貴、名聞利養(yǎng),從不關(guān)注內(nèi)心的精氣神,這叫昏迷、不覺悟、不知道愛惜生命。如果身體都沒了,那你還要那么多榮華富貴干什么呢?這樣蒙蒙昧昧、蠢若幽魂的世人,只知道追逐浮華、外在的房車,不知道鞏固內(nèi)在的精氣與神。如此忘軀殉物,真是危若冰谷。
《傷寒論》上有個名方叫“橘皮竹茹湯”,由橘皮、竹茹、生姜、大棗、人參、甘草六味藥組成。治療呃逆、脹滿,效果顯著。橘皮能夠健脾,竹茹能夠降胃。你看,“橘皮竹茹湯”的用藥,多么平和,橘子的皮、竹子的筋、做菜的生姜、煲湯的大棗、補益的人參,當(dāng)然還有調(diào)和、解毒的甘草。這六味藥,其實就是煲湯的料,像喝一碗美味的湯一樣,去品味美味的中藥。一碗湯下去,胃氣順降了,胃脹、虛煩不眠、體味口味重等癥狀緩解了,整個人都舒服了。
所以,大道就在日常生活中,只不過,百姓日用而不知。比如說竹筒飯吧,很好吃,它比你用什么鍋做出來的飯都好吃。這里頭有什么奧秘呢?這就是中醫(yī)食療里頭相互配伍的奧秘。米飯能夠補益人,但脾胃壅滯、平時飽食過度的人,他就不怎么吃得下。你又想讓他補益進去,又想讓他能吃得下,又要能消化。那么,你就得“通補”并用了。用什么來通呢?用竹子來通,用米飯來補益。竹子配米飯,叫做竹筒飯,就是通補人體的一種烹調(diào)手藝。就像我們用人參配陳皮、黃芪配防風(fēng)一樣,讓人舒服。如果病人體虛又壅滯,補怕虛不受補,瀉又怕瀉得更虛,這時只有補瀉同用,用人參、黃芩補氣力,再用陳皮、防風(fēng)轉(zhuǎn)動氣機,這樣讓食物更好地被脾胃消納吸收。竹筒飯就是這樣,米飯是一團的,守而不走;竹茹是空的,像一個管子,走而不守。竹筒子就相當(dāng)于消化管,米飯相當(dāng)于水谷精微。對那些消化管不通降的人來說,這竹筒飯吃起來既帶有芳香、能醒脾,也帶有清涼、能降胃。這樣吃起來,脾胃升降功能就會更好。
你看端午節(jié)吃的粽子,為什么用最大片的竹葉來包。你可以做一個比較,純用糯米,蒸煮著吃,你吃一個粽子的量就覺得膩膈、飽胃,不想吃第二個了。因為糯米偏粘膩,確實難消化,所以血脂高、血糖高、血尿酸高的人要少吃糯米;慢性胃腸炎、膽囊炎、食道炎的病人也要少吃糯米,糯米粘膩之性容易阻氣。但是老百姓聰明,發(fā)明了一種不阻氣的吃法,而且吃了更有力氣干活,就是用竹葉來包糯米,我們稱之為粽子。竹葉有一股芳香、清涼之味,粽子粘膩、帶補,但體虛之人不容易運化、消納,人吃了不容易餓。在缺少食物的年代,人們又要干重體力活,他們就做些糯米團當(dāng)作干糧,吃幾個糯米團可以干一下午的活。這反而對身體很好,不會邊干活邊餓。別小看幾千年留傳下來的民俗,現(xiàn)在老百姓還能夠受用,一定有它的醫(yī)理,只是老百姓“日用而不知”。
張錫純在《醫(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中說:竹茹,味淡,性涼,善于開通胃郁,降胃中上逆之氣,使之下行,故能治嘔吐,止吐血、衄血;用醋煮竹茹漱口,還可以止牙齦出血。假如有人熬夜勞累后,第二天刷牙牙齦出血,也可以直接買來竹茹熬水,喝其湯水,胃氣順降下去,血自然就不妄行了。不用止血,卻能把血止住,這是為何?因為抓住了氣血的辨證: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氣熱上沖,則血熱妄行;氣降則血降,氣收則血收。
6.吃飯
吃飯里面包含著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比如蔥花炒蛋,單純吃雞蛋,會覺得粘滯,容易阻氣,特別是膽囊炎、食道炎的病人要少吃雞蛋。有些父母不知道,天天給孩子吃大量雞蛋,這樣孩子的膽囊管就更毛糙、食道壁上就更粘滯,久而久之,脾氣就更大,身體就更差?!饵S帝內(nèi)經(jīng)》里面有一句話,叫“飲食有節(jié)”,不是說吃好東西越多就越好,現(xiàn)代醫(yī)學(xué)的飲食營養(yǎng)觀,只是飲食文化的一半。節(jié)食豈能減肥?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節(jié)食的最高層次是辟谷。辟谷之“辟”,是排除的意思,就是排除五谷。為什么不吃五谷呢?因為五谷在腸中積成糞,而且產(chǎn)生穢氣。那吃什么呢?吃膏丸。這膏丸是用五谷之外的大棗、芝麻、板栗、茯苓、人參、蜂蜜等高營養(yǎng)食物制成的,吃幾丸就可保證餓不死。這倒符合現(xiàn)代生命科學(xué),可是也證明了辟谷的欺騙性。
有些人只講究營養(yǎng),而中醫(yī)更看重消化、消納。經(jīng)常吃人參鹿茸,如果你不能消納、消化,吃進去反而會眼紅眼腫、血脈僨張、鼻子出血;山藥、薏仁,你能夠消納,吃進去反而長肌肉。燕窩、魚翅、海鮮、動物內(nèi)臟,你不能消納,吃進去堵塞血脈,反而易患痛風(fēng)、結(jié)石。粗茶淡飯、清齋素菜,身體吃進去能夠消化,反而神清氣爽。
是飲食營養(yǎng)重要,還是消納、吸收重要呢?當(dāng)然兩方面都重要。因為蔥為通中發(fā)汗所需,它能讓身體的管道通暢。如果說竹管是通下的,那么蔥管就是通上通外的,它能夠幫你把胸中瘀滯之氣疏理開來。這樣雞蛋的粘滯之性,就被蔥花化掉大部分。
中醫(yī)是人生最大的保險。既可以借醫(yī)修心,也可以用醫(yī)來治身。
一流武功的高手,通常他們也是一流的醫(yī)者。所謂“醫(yī)武一家”,凡習(xí)武之人,難免磕磕碰碰,除了武功以外,總得懂點中醫(yī)才能行走江湖。醫(yī)藥知識是武林人士的必修課,過去道家到山上靜修,也需要學(xué)習(xí)醫(yī)藥知識,以防不測?!渡涞裼⑿蹅鳌分姓f:“初練粗淺功夫,須由師父傳授怎生挨打而不受重傷,到了武功精深之時,就得研習(xí)護身保命、解穴救傷、接骨療毒諸般法門?!弊骷伊河鹕舱J為:“古代凡習(xí)武之人,多少懂點中醫(yī)的道理?!?/p>
因此,武俠小說中,中醫(yī)是不可或缺的部分。金庸對中醫(yī)有自己的獨到的看法。金庸說:中醫(yī)藥,經(jīng)過5千年的實踐總結(jié)出來,尤其像《傷寒論》,是經(jīng)過實踐證明有效的,且是相當(dāng)科學(xué)的醫(yī)書,老祖宗的傳統(tǒng),我們不能妄自菲薄,要挖掘;一些我們的傳統(tǒng),外國人也佩服得不得了呢。
黃藥師的得意門生梅超風(fēng),是個難懂的女人,她深愛丈夫、敬重師父,可她又殺人如麻、性情乖戾。她太過復(fù)雜,難于定論。梅超風(fēng)其實是惹人憐的。她并不是一個有主見的女子。本質(zhì)上,她是傳統(tǒng)型的女人。偷《九陰真經(jīng)》是陳玄風(fēng)的主意,陳玄風(fēng)死后,她的生活根本是毫無頭緒,唯一能做的就是找回《九陰真經(jīng)》,給丈夫報仇。她怎么就沒想到:自己找另一條路脫身呢?再次遇到黃藥師,結(jié)果還是為了《九陰真經(jīng)》。所以,梅超風(fēng)的一生,幾乎都是為了《九陰真經(jīng)》這么一本書而存在。而黃藥師最終落得門人盡喪、晚年凄涼的結(jié)局,也和他沉迷于《九陰真經(jīng)》有關(guān)。
《九陰真經(jīng)》全文不到1萬字,全書的總綱如下:
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是故虛勝實,不足勝有余。其意博,其理奧,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陰陽之候列,變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不謀而遺跡自同,勿約而幽明斯契,稽其言有微,驗之事不忒,誠可謂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假若天機迅發(fā),妙識玄通,成謀雖屬乎生知,標(biāo)格亦資于治訓(xùn),未嘗有行不由送,出不由產(chǎn)者亦。然刻意研精,探微索隱,或識契真要,則目牛無全,故動則有成,猶鬼神幽贊,而命世奇杰,時時間出焉。
五藏六府之精氣,皆上注于目而為之精。
精之案為眼,骨之精為瞳子,筋之精為黑眼,血之精力絡(luò),其案氣之精為白眼,肌肉之精為約束,裹擷筋骨血氣之精而與脈并為系,上屬于腦,后出于項中。故邪中于項,因逢其身之虛,其人深,則隨眼系以入于腦,入手靦則腦轉(zhuǎn),腦轉(zhuǎn)則引目系急,目系急則目眩以轉(zhuǎn)矣。邪其精,其精所中不相比亦則精散,精散則視岐,視岐見兩物。
陰極在六,何以言九。太極生兩儀,天地初刨判。六陰已極,逢七歸元太素,太素西方金德,陰之清純,寒之淵源。
當(dāng)年武林中為了爭奪此經(jīng),不知多少英雄競折腰。卻不知此經(jīng)在宮廷中早有存本,后收入《四庫全書》第五卷。真是天意弄人啊……
《射雕英雄傳》的殘本里面大家可以看到,從開始的“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是故虛勝實,不足勝有余”,到里面的九陰白骨爪……到最后沒人能懂的梵文音譯字……都能一 一對照。
7.所謂
所謂“日咳三焦火,夜咳肺間寒”,中藥之起效,
全在于辨證而不在于藥物,你辨證準確,肺熱咳嗽,你用馬兜鈴有效,用枇杷葉、百部也有效,甚至黃芩、魚腥草一樣有效。心中有辨證這個方向,那就可以不拘一格用方藥。就像你認得上山的路,那你步行可以,開車可以,騎自行車、騎摩托車一樣可以。所有的工具如同藥物一樣,是由人來識別使用的。工程師跟泥水匠最大的不同,在于一個有整體觀,一個只知道把磚一塊一塊砌好。中醫(yī)需要更多的工程師,而不是泥水匠。
口腔潰瘍、咽喉腫痛、眼目紅赤、口干口臭,這都屬于陰虛發(fā)熱。就像一輛車,它不斷地爬坡、超載、加速,那結(jié)果水箱的水被蒸干了,機頭就發(fā)熱很厲害。熱之極便為火,發(fā)熱到極處、就上火。上火到一定程度,腰也酸,腿也重,氣也短。這是什么道理呢?上火有兩大原因,一個是“火氣太大”,你用心過急,長期持續(xù)超負荷地工作。另一方面就是你陰分過少,長期熬夜,飲水不足,很少煲湯喝,導(dǎo)致身體的水箱的水被蒸干了。兩方面同時具足,人才會陰虛火旺,才會蒸蒸發(fā)熱,才會口苦咽干。
想一下,一根柴要被點燃,它必須要具備哪些方面條件呢?一個柴要干,一個火要足。
心主火,腎主水。如果你心都不焦不躁,不急不鬧,這種人不容易上火。如果你每天睡眠都很好,飲水也正常充足,這種人也不容易上火。
最容易上火的是哪種人呢?就是一方面勾心斗角、思慮過度,神靜不下來,就像在煽風(fēng)點火一樣。一方面又工作過度疲勞,甚至忘了飲食休息,嚴重地透支身心、陰分,如同被榨干了的甘蔗一樣,干柴當(dāng)然很容易上火了。
為什么現(xiàn)在很多小孩子容易高燒上火?他們瘋狂地玩、也不知道及時喝水,拼命地吃油炸之物也不懂得節(jié)制。一方面把身體耗干,一方面又點火。這陰分嚴重不足了,火勢很快就起來。廣東人懂得煲湯,不容易上火,因為他們懂得用湯水來滋養(yǎng)五臟六腑。有人說,煲湯太麻煩了,我喝涼茶行不行???涼茶只能解決一時燃眉之急,就像火起來后,用滅火器、用冷水潑,肯定會損壞家具,倒不如剛開始就讓它不上火,讓身體滋潤。
俗話說,“不服藥,得中醫(yī)”。這不服藥,不是叫你得病了不吃藥,而是叫你根本不得病,不需要吃藥。上工治其未萌,中工治其已萌。我不讓它起火災(zāi),自然能夠少用或者不用消防隊。
人體虛勞,勞的是什么呢?勞的是精血啊。真陰虧耗,陰損及陽,陰陽兩虛,這都是大病重病的共同歸路。所以我們要力挽狂瀾,拯大廈于將傾,扶元氣于未倒,就要在病人出現(xiàn)陰虛潮熱、骨蒸盜汗時,就趕緊加以治療。
一個人如果身體骨蒸發(fā)熱,他能感覺到熱從骨頭里面蒸出來,好像摩托車開了很久以后,水箱里的水蒸干,機頭仍然不斷地蒸蒸發(fā)熱。你如果不能讓摩托車停下來,那就很危險,所以為何長途駕車的時候,總要在中轉(zhuǎn)站停停,歇歇腳,加加水,添添油。問題是現(xiàn)在很多人只知道進不知道退,只知道儒家的“當(dāng)仁不讓”,不知道道家的“不敢為天下先”。只知道向前建功立業(yè),不知道向后保養(yǎng)身心。往往功成身弱,財多病多。
身體的疾病并不是要折磨你,而是提醒你:你已經(jīng)“過用”了,該反省反省,該休息休息。再賣命下去,骨髓、精油都要燒干了。
不少婦女,到50歲了左右,就出現(xiàn)更年期綜合癥:心煩、潮熱盜汗、身體不時發(fā)出烘熱感、平時特別容易生氣。心煩失眠要用棗仁、合歡皮、夜交藤,以安其身。陰虛火旺、潮熱盜汗用女貞子、旱蓮草、地骨皮、桑白皮、麥門冬,以滋陰降火。容易生氣怎么辦?婦女百病以解郁當(dāng)先,用郁金、香附、玫瑰花。
為什么婦女更年期前后,那么容易煩躁、內(nèi)熱、消渴呢?《黃帝內(nèi)經(jīng)》說:“女子七七天癸絕,地道不通?!边@時精血不夠了,流不出月經(jīng)水來,五臟都缺乏真陰滋潤,容易出現(xiàn)臟燥。臟燥,就像臟腑缺乏雨露滋潤一樣。這就是為何醫(yī)生治療陰虛勞熱或臟燥,一定要潤肺、降肺,使金水相生。肺為水之上源,腎主水。地骨皮、桑白皮兩味藥相配,就最能降金生水,使金水相生,那么臟腑百脈得滋潤,陰虛、火旺、躁擾就得到緩解。
病人陰虛時,就像鍋里水不夠,蒸蒸沸騰一樣,這時你身體里的陰液不能維持正常的陽性活動,就會表現(xiàn)為一派虛熱。你只需要把陰分養(yǎng)回去,不再操勞、不再過度透支,身體虛熱就平復(fù)了。這就是為何很多消耗性疾病、腫瘤、癌癥,到中晚期都會呈現(xiàn)虛熱狀態(tài)的原因。因為這些病理包塊,它不斷地蠶食人體的精血,引起人體無端地內(nèi)耗,使身體陰陽失去平衡,陰虛陽亢,就不得不發(fā)熱。針對這類疾病,高明的醫(yī)生除了表面上給他養(yǎng)陰退熱,還要針對真正的病因進行治療,而不是簡單地滋陰降火。所以說,治病的道理就在這里,治的不是病象而是病因,調(diào)的不是病名而是病機。中醫(yī)不是做表面的“粉飾太平”,而是要做深層次地“刨根問底”。中醫(yī)是見病知源。不是一看到熱象、就想到滋陰退熱,一定要去想為什么身體會發(fā)熱。見熱不治熱,見汗不止汗,明得此中理,方為醫(yī)中杰。比如下棋,只顧著吃子,那是新手干的。直指對方將帥老巢,那才是高手的行為。醫(yī)者弈也,從弈棋里頭,你能否領(lǐng)會出醫(yī)道?善弈者謀勢,不善弈者謀子。謀子是局部觀、眼前觀,謀勢是長遠觀、整體觀。你的思想觀念決定你的醫(yī)路。
古人說,小柴胡湯有診斷之失,而無治療之誤。有口苦咽干目眩、胸脅苦滿、往來寒熱,證屬邪在少陽者,用之最佳。柴胡還有另一方面功用,在婦科里頭常常少不了?!恫∫蛸x》說:女人經(jīng)水不調(diào),皆是氣逆。婦人心煩潮熱,多是郁生。柴胡最善解女人肝郁,所以大家看柴胡疏肝散、逍遙散,對于婦人生氣郁怒、乳房脹痛、胃口不開、神疲食少、月經(jīng)不調(diào)等各類肝郁病癥,只要對癥下藥,效果均顯著。中醫(yī)不看你得什么疾病,而看你為什么得這種疾病。病人關(guān)注的是表面的病名、疾病的結(jié)果,醫(yī)生關(guān)注的是里面的病根、疾病的正因。只要是屬于肝氣郁結(jié),你不管是頭痛,還是胸肋痛,或者是少腹痛,或者是膝蓋痛,或者是腰背痛,只要是情志不好、生悶氣加重的,一用上柴胡,就像解死結(jié)、理亂麻一樣,把你肝中郁氣、疏解開來,那么諸癥自熄。有位老中醫(yī)說:臨證如理亂絲,用藥如解死結(jié)。你如果能理順病因病機,知道是肝郁引起的,那柴胡一用上去,就像把這個死結(jié)解開一樣,一用一個準。你只有斷病如斷案,最后才能用藥如用兵。
當(dāng)然,這些還不是“究竟”?!熬烤埂钡氖牵翰∪藶槭裁磿斡簟槭裁磿鷼??如何讓她不生氣、不肝郁,這才是更高層次的醫(yī)道。這就要站在“理身如理國”的高度上去看了。
8.醫(yī)武
醫(yī)武同源。修煉武道,有助于領(lǐng)悟醫(yī)理,故而中醫(yī)學(xué)院的武術(shù)學(xué)會,都挺受醫(yī)子歡迎,很多武術(shù)家也是醫(yī)家。清朝的武舉人王清任創(chuàng)造的血府逐瘀湯系列,就是從氣血立論,調(diào)人體陰陽。
百病皆生于瘀滯。氣機通和,百病不生,一有瘀滯諸疾生焉。撥通氣機之后,不僅能治療簡單的肝氣郁結(jié)、腹部脹滿,還可以療沉疴、治頑疾。
人體的血脈津液,要像流水那樣。大家看流水是怎么走的?百川東歸海,都是水往低處流,人體濁陰就應(yīng)該往胱腸方面降,明白這個道理你就可以琢磨出一套胱腸論。胱腸是人體的下口,《黃帝內(nèi)經(jīng)》說:“凡治病,必察其下?!蹦阆掠味疾煌ㄕ{(diào),整個人都會被憋得緊繃繃的。
中醫(yī)治病非??茖W(xué),又非常合理。當(dāng)病人臟毒熱盛時,舌尖紅、尿赤。大家知道,水能滅火,能夠很快幫你降溫。所以很熱的東西,放到水里,馬上就變涼了。你身體大量的熱毒、熱盛,尿黃赤,通過利小便,多排幾次尿,尿慢慢變清了,你身體內(nèi)大量的臟毒臟熱,就被排出體外。五臟如焚、熊熊熱火之癥,隨著利小便,就像降甘霖露雨一樣,熱勢為之頓消。
中醫(yī)治病治到最后,就是把握好陰陽。病邪,籠統(tǒng)地區(qū)分,不過是陽熱亢盛和陰寒過急而已。如果要降溫,你以哪種途徑降?像滑石、澤瀉、車前子、萹蓄、瞿麥,是通過排小便來降溫;而大黃、芒硝、枳實,就是通過排大便來降溫;柴胡、葛根、薄荷,就是通過打開窗戶、透熱外出來降溫。
張仲景《傷寒論》之所以成為萬世醫(yī)宗、醫(yī)中圣手,不是因為他研發(fā)、創(chuàng)制了多少新藥,發(fā)現(xiàn)了多少藥物的新用途,而是因為他勤求古訓(xùn)、博采眾方、繼承了岐黃道統(tǒng)、發(fā)揚了傳統(tǒng)醫(yī)學(xué)精髓,他用辨證論治的思想,以法統(tǒng)方統(tǒng)藥,其中《傷寒論》中的一百一十三方就代表一百一十三法。仲景提綱挈領(lǐng)地說了一句: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他怕后人不理解,又補充了一句:知何治不利?利之則愈。你知道哪個地方堵塞不通,不管它是何種病,把這地方打通后,病痛就緩了。就像我們同樣看到一個心胸中煩熱的病人,他屬于脈浮、風(fēng)邪束表,表閉導(dǎo)致里熱出不暢,就可以給他用“柴葛解肌湯”。用柴胡、葛根來療肌解表,他被風(fēng)寒之邪束縛的體表像繩索捆綁住、緊緊的狀態(tài),把這種緊緊的狀態(tài)解放,病人一下子松綁,像是久悶在房間里突然把窗戶打開,清風(fēng)徐來,神清氣爽,煩熱頓消。
一個人心中煩熱、小便赤、舌尖紅、尿痛,再摸他脈,滑數(shù),乃濕熱作祟?!爸螡癫焕湫”悖瞧渲我病?。把一劑“八正散”喝下去,小便熱燙熱燙地排出來,水液帶走了大量的熱,臟邪還腑了,你心胸中的悶熱、臟熱,通過膀胱腑排泄出去,頓感清涼。
金庸在一篇題為《歷史人物與武俠人物》的演講(盧美杏 記錄整理)中說 :世界上的哲學(xué)家歸納人生,最后總會發(fā)現(xiàn)人生其實很痛苦,有很多問題不能解決。釋迦牟尼講生、老、病、死,都是痛苦的,佛家還提到“怨憎會”,一個自己不喜歡的人老是如影隨形跟在旁邊,分也分不了,這是一種痛苦;還有“愛別離”,和自己親密的人分離也是痛苦;還有“求不得”,想得到的東西,最后總是得不到,想研究某種學(xué)問,老是弄不懂,想考那個大學(xué)考不進去;做生意想賺一筆錢賺不到;想發(fā)展很好卻不成功,總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求不得,因為求不得而有痛苦。
我們知道,佛家解決的方法是得智慧,得智慧后,這些痛苦的事情就能解決,因為看破了人生之痛苦無可避免。
智慧與聰明不同,聰明可以解決小問題,智慧卻能解決大問題,如果實在求不得,就不要求他,不求就沒有痛苦。中國人講“人到無求品自高”,一個人如果不執(zhí)著追求一件東西,人品自然會高尚,想爭取一件東西,自然要委屈自己;到了什么都不追求的境界,人品也就清高、逍遙自在。要達到這種境界,當(dāng)然要有很大的智慧。過去也有人問我想當(dāng)中國歷史上的哪兩個人?我說我想當(dāng)范蠡和張良這兩個聰明人,他們建立了很大的功業(yè),但后來成功后功成身退,也不貪、也沒做什么大官,帶著漂亮老婆逍遙自在,這種人很難得。
張良了不起,但有朋友認為范蠡更了不起,因為他帶最漂亮的女人走了,不當(dāng)官后,變成陶朱公做生意,發(fā)大財,聽起來是很理想的人生。但這種想法其實是很自私的,一切的欲望都滿足了,對別人卻沒什么幫助。范蠡除了幫越國把吳國滅掉這個大貢獻外,便無其他,張良總還幫助劉邦建立起漢朝──也許這兩個有智慧的人基本上都很有成就,但貢獻有別。談到武俠,我認為武俠小說應(yīng)該正名,改為俠義小說。雖然有武功有打斗,其實我自己真正喜歡的武俠小說,最重要的不在于武功,而在于俠氣──人物中的俠義之氣,有俠有義。關(guān)公的武藝高強沒有話說,但他真正受人崇拜,還在于他講義氣,所以民間社會稱他關(guān)公,他的地位和帝王爺同高。義氣在中國社會中是相當(dāng)重要的品德,外國人和親朋好友講LOVE(感情),中國人講情之外,還講義,所以要有情有義,單單有情是不行的。做生意談不成,沒關(guān)系,彼此之間的“義”還是在的,所謂“買賣不成仁義在”。武俠小說不管任何情況,這個“義”是始終維持的,歷史人物或武俠人物,“義”都是很重要的批評標(biāo)準。外國人問我,“俠”的定義是什么?因為外國人總認為,所謂“俠”只要效忠于某一教會、某一組織,這樣道德便很完美,但中國人的“俠”,包括毫無目的地幫助人家,可能還會犧牲自己。我寫的武俠小說中,有的自認武功第一,但一心要找人比武、把人打死,這種人無所謂俠不俠的,也不過是想先得到名譽與地位。與人比武爭天下第一不見得是壞事,但也不見得是好事。有人為了朋友,找人報仇,滿足自己一種報仇的心理不算壞事,但卻也不算好事。在我看來,真正俠義的行為,是自己沒什么好處可得,也可能會犧牲自己的生命,要為國為民,這也就是“俠之大者”的風(fēng)范。
金庸將俠文化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儒、墨、道、佛文化融合在一起,《書劍恩仇錄》中的陳家洛修身齊家、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像儒家;《射雕英雄傳》中的郭靖“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奉行兼愛非攻,像墨家;《笑傲江湖》中的令狐沖瀟灑快意,無所住而生其心,更像佛家;《神雕俠侶》中的楊過順其自然,至情至性,堪稱道家了。
二
9.文化
文化是底子,人性是靈魂,這是金庸小說的一個特點。
金庸的轉(zhuǎn)型,應(yīng)該是從《倚天屠龍記》開始的,不是明眼人,也看得出來。梁羽生批評金庸,也說金庸從《倚天屠龍記》開始走上了“邪路”。
《倚天屠龍記》里面的一號男主角,名叫張無忌。張無忌,大名鼎鼎,天下誰人不識君?可是,“謝無忌”這個名字很少有人知道,因為謝無忌才剛剛一周歲就被謝遜的師父成昆給摔死了,謝遜日夜思念兒子謝無忌,所以在那個荒無人煙的孤島上,他給張翠山和殷素素的剛出生的兒子起名叫“張無忌”,并收為義子,教他武功,他想讓自己兒子的生命在張無忌身上“復(fù)活”。
為了張無忌的出場,金庸費了很多筆墨,做了大量的鋪墊。先是寫元朝某王爺派成昆擾亂江湖各大門派,用屠龍刀掀起腥風(fēng)血雨,讓各門派互相殘殺。天鷹教教主的寶貝女兒殷素素出場,得到屠龍刀,不幸身受重傷。武當(dāng)派宗師張三豐的弟子張翠山出手救了殷素素一命。接下來,圍繞屠龍刀,張翠山和殷素素從誤解到相愛。二人被金毛獅王謝遜綁架到一艘船上,船沉水,二人和謝遜一起漂到一個孤島上,這個島叫冰火島。張翠山和殷素素在這里生活了十年。二人結(jié)婚,生下張無忌。
佛經(jīng)《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心經(jīng)》著:“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笨粘骸⒊蚊?,物物相異、物我相化。一陣喧囂聲過后,張翠山和殷素素消失,他們的兒子張無忌出場。金庸講了那個年代張翠山和殷素素的命運交叉,在陰謀與信仰的軀殼里,挖掘一個叫做愛情的魂魄。前面用那么多的鋪墊,都似乎是張三豐的七個弟子(包括張翠山在內(nèi))和其他武林正派人士在做一些無妄的努力?!皬埓渖絺儭钡呐?,在老奸巨猾的江湖人士面前顯得太過可笑。張翠山一自殺,他們便作鳥獸散。之后,每個人都是在玩票,只有張無忌投入了自己的角色,帶著復(fù)仇的使命混跡江湖。
杜鵑泣血而歌,無忌一夜成人。
冰火島,金庸給這個荒島起的名字,是個有趣的哲學(xué)隱喻。張無忌在這里出生,最后回到這里隱居。
火,那是生命的象征。冰,是水的極寒狀態(tài)。張無忌的成長伴隨著冰與火。在冰火島上,火山爆發(fā)是常態(tài)。張無忌的心中也始終有一團火,在熊熊燃燒,在吶喊。這火,能殺仇人,也能燃燒自己。君不見,整部《三國演義》那么多精彩的戰(zhàn)役,之所以能勝利,基本上都是用火攻之計。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出山,幫助劉備打贏的第一仗就是用火攻。在博望坡放一把火,將曹操的大軍燒敗。第二次在新野大敗曹軍,同樣用火攻。赤壁一戰(zhàn),奠定三分天下的局面,還是用火攻。曹操百萬戰(zhàn)船,付之一炬。曹操命里注定被火克,所以他的頭風(fēng)越來越嚴重。諸葛亮一次又一次火燒曹操。在東吳的孫權(quán)一方,周郎死后,有魯肅。魯肅死后,有呂蒙。呂蒙之后,有陸遜。陸遜一介書生,面對為關(guān)羽報仇的劉備75萬大軍,也是選擇在凌晨火燒連營,大敗劉備。在那個冷兵器時代,“火”是對付敵人最有利的武器。當(dāng)然,還有水。關(guān)羽大敗曹軍,就是用在河的上流放水這個辦法,在曾口,水淹了曹軍。
在張無忌出生的冰火島上,經(jīng)常有火山爆發(fā)、地動山搖。在那里,自然少不了硫磺。硫磺像一團陽火。凡陽氣不到之處,就容易長病菌、生疾患、產(chǎn)寒濕。凡陽氣所到之處,斷無生病之理。硫磺這味大藥,卻有毒,像一匹烈馬,故非臨床經(jīng)驗豐富、理論知識牢固者,不能輕易去用硫磺。
石硫磺就是硫磺,是礦石藥。其性溫?zé)?,乃純陽之品,古籍上說:硫磺原是火中精。中藥書上說,內(nèi)服硫磺,補火助陽,通便通腸;外用硫磺,解毒殺蟲,除濕止癢。
近代醫(yī)家擅長用硫磺者,首推張錫純。張錫純在《醫(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里頭有一篇文章,談服硫磺之法。張錫純說:余初學(xué)醫(yī),嘗遍服諸藥,以求實際。自古論硫磺者,莫不謂其功甚桂附,唯獨直接生用硫磺、吞服,是我提出來的。這是由我自己慢慢嘗試效驗、用之臨床、確知其功效神奇、服食之法穩(wěn)妥,然后才敢提出來。十余年來,我用生硫磺,治愈沉寒痼冷的疾病,不可勝數(shù),就連現(xiàn)在鄉(xiāng)鎮(zhèn)里頭,每天服硫磺的病人都有數(shù)百人,身體更強壯,這是我教他們這樣做的。
張錫純在“服硫磺法”里頭,列舉了系列的案例。一個3歲小兒,一吃東西就拉,米谷都不化,非常瘦弱。張錫純就叫孩子的父母,給孩子嚼服生硫磺,像綠豆那么大的兩塊,嚼服之后當(dāng)天就不滑瀉了。連續(xù)服用幾天后,飲食就逐漸增多,肌肉也慢慢長起來。連續(xù)服用數(shù)月,在天冷的寒冬,這孩子在郊外嬉戲,都不畏寒涼,而且面有紅光。從中可以見這個孩子先天不足、元陽大虧,所以身體非常需要硫磺這味“補火助陽”之品。服用尋常的草木之藥,力量還不夠。張錫純就直接選用“火中精”的硫磺,用這個純陽之品,把脾腎火力點起來,讓水谷得化,身體得壯。
一個將近60歲的老者,水腫、小便不利、脈沉細,還有疝氣。渾身上下都腫,后來常覺得胸中涼、腰腳冷。張錫純說:欲去下焦之寒,非服硫磺不可。因為硫磺補火助陽,以消陰寒。水腫是身體“陰成形”的產(chǎn)物,從另一面看是身體“陽化氣”不足的產(chǎn)物。所以張錫純一方面開苓桂術(shù)甘湯,配合人參、威靈仙,來化痰飲,補正氣;另一方面讓病人送服生硫磺粉兩分,十天后,小便漸漸通利,腫勢慢慢消下去,但下半身腰腳仍然覺得有些寒涼。張錫純就叫他可以停掉湯藥,單用硫磺,漸漸加大劑量,一個月內(nèi),共服四兩生硫磺。周身上下的水腫全消,腰腳以下,覺得溫暖有勁。這說明熱氣已經(jīng)達到下焦。
為什么服用如此多的硫磺,居然還不至于把身體搞垮?原來老人還是下元虛冷?!坝胁〔∈堋?,他的脾胃虛弱、命門無火,用硫磺正好補火于倉卒之間。對于身體涼如冰雪者來說,大熱藥硫磺就像雪中送炭一樣。如果你身體一派陰虛火旺,那硫磺這“火中精”下去,就有火上澆油之危。大熱純陽之藥,用好后,能力挽沉疴,大起療效,用不好反而容易焚傷身子。所以中藥并不是簡單地去檢驗藥物毒副作用,還需要辨證使用。辨證對了,硫磺勝參茸;辨證不對位,參茸亦能害人。從張錫純治療這例陽虛水腫病人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出水腫是標(biāo),陽虛才是本。用生硫磺助其陽火之本,那陰濕之標(biāo),自然慢慢融化減退,如同春陽融雪一樣。張錫純之所以會選用服食硫磺法,就是在用慢慢地點火助陽法,起到陽氣日增、陰寒日損、病去如抽絲的效果。在治療久病、慢病的時候,懂得這個道理,就不會貪功急進,就像太陽融化冰雪,也不是兩天三天的事,它是用一個春天去融化,最后才有夏天的潺潺流水、盡皆歸往大海的良性循環(huán)。
一個十八九歲的小孩子,經(jīng)常吐清水,甚至吐出食物,這是什么原因?胃中無火,腐熟不熟,就會吐清水,甚至吐出不消化的食物。就像灶底火弱、飯就煮不熟?!饵S帝內(nèi)經(jīng)》的病機十九條中說:“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于寒。”吐清水,屬于寒病。見到寒病,就要想到用熱藥。如果是沉寒痼冷,草木之藥乏效,就要懂得用金石類藥,但同時一定要告訴病人,戒掉生冷之物。如何進一步確診呢?一個是看他的手足,如果他的手足是涼的,不溫暖,說明他的四肢不能稟脾胃水谷之氣。然后再觀其脈象。張錫純一摸他的脈象,沉緩遲弱。
沉緩遲弱是什么情況?有力無力辨虛實,足見病人一派虛寒之象,但為何病人屢服壯熱的桂附(肉桂、附子)都不覺得熱呢?原來,沉寒痼冷非尋常草木藥物熱力所能治愈,張錫純就讓他服用生硫磺,像黃豆粒那么大,每天漸漸增多,以服用到覺得身體微微溫?zé)帷⒂嘘柣馂槎?。后來每天服兩次,每次服用兩錢,他才開始覺得身體暖起來,而且胃中不再吐清水、不再吐不消化的食物,脈象也慢慢有力起來,手足變得溫暖。前后服用生硫磺四斤,病才得以根除。
古籍上說,世人盡知硫磺功用非凡,但不知用久后容易出禍患。為什么張錫純用硫磺反能久用建功?一方面是劑量由輕到重逐漸增加,另一方面必須是沉寒痼冷、陽火不化。辨證精準,劑量拿捏到位,所以性猛的硫磺,反而成治病之良將。
為何古代一些貴族,卻因服食硫磺之類的藥物而死呢?原來病人大都不是死于硫磺,而是死于縱欲。因為他們把硫磺當(dāng)成壯陽藥,然后邊服用、邊縱欲。很多貴族的身體由于縱欲,導(dǎo)致陽火嚴重不足,結(jié)果導(dǎo)致陽痿。陽痿本來是身體自保的信號,是在自救,這時想讓身體健康,一方面要善于用補火助陽之藥,另一方面病人要清心寡欲。他如果照樣冰冷無忌、照樣房事不節(jié),那么再多的補陽藥,都抵不過消耗啊,所以只會讓他身體加速虛衰。錯不在硫磺,而在用硫磺的人。張錫純列舉的這些案例,用硫磺來治嘔吐、治吐涎沫清水,正是暖脾胃之舉。
又有個61歲的老頭子,經(jīng)??韧绿迪眩瑖乐貢r還發(fā)哮喘。張錫純診他的脈勢,發(fā)現(xiàn)非常“遲”,一息不足三至??梢婈枤鈽O為不足,寒飲停留不去。張錫純馬上給他開“理飲湯”(由白術(shù)、干姜、桂枝、甘草、茯苓、芍藥、橘紅、厚樸組成,用于咳嗽白痰多之脾咳),加進人參、附子,能暖中化飲,病人一吃,果然咳喘減輕,雖然減輕了,但沒有根治,脈象仍然沉遲。張錫純就想,這脈象如果不調(diào)過來,跳得太滿了,身體陽氣不夠,即使疾病緩解了,也容易復(fù)發(fā),或者變成它證。
但張錫純用了人參、附子后,發(fā)現(xiàn)還沒完全把陽氣托起來??梢娺@種沉寒痼冷并不是尋常草木之品可以挽回,于是張錫純就想到硫磺,叫病人生吞生硫磺少許。剛開始病人還沒有覺得有什么溫暖之感。記住張錫純用生硫磺是先辨證,屬于陽氣不足、寒飲為患,而且在用藥時是由小劑量慢慢地增大,增到身體緩緩有熱氣覺得溫暖時,就保持原劑量,連續(xù)服一段時間,就像添柴點火一樣,在灶下陰冷時,先把火點燃、暖熱,火起來后,也別著急去加大火力,而是慢慢添柴。等時間一長,灶自熱,火自暖,水自溫。連續(xù)兩個多月,病人一直服用生硫磺,加起來有一斤多??却瓘氐缀昧?,脈也恢復(fù)正常。
有一個40多歲的中年人,因為腿腳受寒疼痛,難以行走,屈伸不利,局部痛如刀刺,服用一般溫補宣通之藥,雖然有好轉(zhuǎn),但隨后又變回老樣子。然后再服用藥物,效果就不明顯了。張錫純認為:這種沉寒痼冷的“老寒腿”,不是一般草木之品能夠挽回。就叫他飯前嚼服生硫磺,逐漸把劑量慢慢加上去,服用后用飯去壓它,最后服到一錢多時,腿腳開始暖和。前后服用生硫磺兩斤,腿腳“難以屈伸”的癥狀恢復(fù),疼痛消失。正如古人所說,藥如對證,效如桴鼓。這是對于一般的疾病來說的,如果是對那些老慢病,病非一日得之,病去如抽絲,身體都千瘡百孔了,不是吃一兩次藥就能夠治愈的,即使對證,也需要時間的累積,才能出效果。慢性病,特別是沉寒痼冷,需要添柴加火的,這時不單飲食要七分飽,藥物都不可過之,要懂得用循序漸進、緩緩加之的方法。所以張錫純在用生硫磺的時候,讓患者小劑量送服,服到脾胃、手腳溫暖后,然后再按這個劑量堅持一段時間。這叫病去如抽絲,著急不得?,F(xiàn)在很多病人心急,打一槍換個地方,醫(yī)生不斷地換,醫(yī)生也沒有去守方、容易換方,看到效果平平、還不夠速效,就上猛藥。其實很多病,它的治療都是有規(guī)律的。雖然有時可以立竿見影,但更多的病需要長久去調(diào)。你想想,燒一壺水都要時間,都不是一點火就成,何況要把你身體的沉寒痼疾、紛紛融化掉。服用中藥,有時需要耐性?,F(xiàn)在不少病人,終身服用降糖藥、降壓藥,他都沒意見,但吃十天半個月中藥就不耐煩。其實這種心態(tài)要改一改,不要以為中藥煎煮不方便,費時就忽視它。好事不在急中求。現(xiàn)在有些人既要治病,也要懂得治治心、緩緩急。你如果過一種和緩、從容的慢生活,病痛肯定會減少,這就是為何太極拳可以養(yǎng)生的道理,它的訣竅就是緩慢加持久。張錫純化裁使用生硫磺,不就是遵循這個緩慢持久的點火助陽之道嗎?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