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燕
摘 要?古詩詞是小學生接觸古典文學的最佳啟蒙教材,通過古詩詞學習可以讓小學生對古典文學有一個全面的認識,有利于對小學生愛國情感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操、提高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聽讀能力,對于他們?nèi)蘸蟮膶W習和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有極大的促進作用。結(jié)合筆者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16-0170-01
古詩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是個難點,特別是那些情景渾然一體、字詞句淺顯易懂的古詩更覺無從下手。如何提高古詩教學的效率,讓學生興趣盎然地學習古詩,是大家一直探討的問題。
一、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情感的教育
愛國主義情感教育一直是學校德育的主旋律。一首首精煉雋永的古詩詞,不僅是詩人才華橫溢的結(jié)晶,也是他們志向高遠的體現(xiàn)。在人們熟知的唐宋詩人中,有立志為國馳騁沙場的辛棄疾、王維;有憂國憂民的杜甫、陸游;有藐視權(quán)貴的李白、蘇軾等,他們的作品處處體現(xiàn)高尚的情操和愛國情懷。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正是對當今小學生愛國教育中最需要加強的。教學時,筆者讓學生在理解詩意和時代背景的基礎上,深入體會詩人的愛國情,教育學生學習古人熱愛自己的祖國,并激勵學生長大后做祖國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為自己的祖國做出應有的貢獻。
二、古詩詞學習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操
小學古詩詞教學的過程其實是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過程。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還沒有形成完整的審美體系,對于好與壞、美與丑、善與惡往往憑借外部表象去下定論,而不能分析其內(nèi)在的美和價值。而恰好古詩通常能反映一種內(nèi)化的、含蓄的情感,詩人把自己的志意和感情寓含在詩文中,正所謂“詩以明志”,因此通過古詩教學正好可以提高小學生尚未健全的審美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對古詩的講評,擴展學生的審美視野,讓學生獲得更高層次的審美經(jīng)驗,得出正確的審美標準。例如,在教學《飲湖上初學晴后雨》這首古詩時,教師可以將課前準備的西湖的景色圖片通過多媒體課件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觀察圖片,并可以配合一首古典音樂烘托氣氛,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關的意境帶領學生朗讀古詩,解析古詩中描寫西湖景色的詞語,明白作者的寫作意圖。讓學生這樣欣賞詩句可以激活學生明白的審美意識,陶冶學生的性情,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大有益處。
三、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發(fā)展創(chuàng)造思性維能力
古詩詞教學給了大家一個發(fā)揮想象和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空間。教學中教師要注意保護和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小學階段正是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的最佳時機,在古詩文教學中教師更應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發(fā)揮創(chuàng)新的潛能,透過作品語言的表面含義,去領會作品的深層意味。在教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時,在學生反復吟詠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將詩中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等一系列典型的意象、自然景物,幻化成學生腦海中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活動畫面,讓學生跟游子一起融入那蒼涼、蕭瑟的畫面中去看、去聽、去想,再請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詩中那描寫的畫面。通過一番描述,學生深深體會到游子悲秋思鄉(xiāng)之情,結(jié)句“斷腸人在天涯”的言外之意也就不言而喻了。
四、古詩詞教學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聽讀能力
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是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使學生具有初步的聽、說、讀、寫能力,在聽、說、讀、寫的訓練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發(fā)展學生智力,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是在注重寫的能力過程中,聽、說、讀這三項能力卻經(jīng)常被人忽視,尤其忽視聽讀能力的培養(yǎng)。古詩富有音樂之美,注重聲韻搭配,遣詞造句,音節(jié)長短變化,可以朗讀也可以配樂吟唱。小學生注意力易轉(zhuǎn)移,古詩這種易唱易讀的性質(zhì),更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聽讀和誦記古詩的過程中,也能提高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提高學生的漢語運用水平。
五、對學生進行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
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是學生成才的基礎。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應注意挖掘教材內(nèi)容,對學生進行全面的教育。如唐代詩人王之渙在《登鸛雀樓》中寫道:“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斌w現(xiàn)了詩人積極進取、不斷開拓的精神。明代詩人于謙《石灰吟》則表現(xiàn)了作者不畏艱難、堅貞不屈,甘為人民利益而犧牲的高尚精神。王安石《梅花》一詩中的“凌寒獨自開”歌頌了梅花不屈不撓的精神。詩中的梅花,其實是詩人的自我寫照。在教學這些優(yōu)美的詩句中,融入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其效果易于無味的說教。
小學語文的古詩詞教育是小學生接觸中華文化的開始,是認知傳統(tǒng)文化的第一步,只有打好基礎,他們才能茁壯成長,從而更好地繼承和發(fā)揚我園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因此,在古詩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多一些創(chuàng)新精神,敢為人先,勤于探索,才能使以往索然寡味的教學變得新穎而鮮活,為學生提供主動學習、積極參與的思維空間,為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優(yōu)秀人才做出更多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