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遐邇貫珍》“喻言”專欄考論

2020-07-23 05:57:40田欣欣
關鍵詞:伊索寓言

田欣欣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人文與教育學院,廣東佛山528000)

《遐邇貫珍》(Chinese Serial)1853年8月創(chuàng)辦于香港,1856年5月???,共發(fā)行32期,主編為英國傳教士麥都斯、奚禮爾、理雅各?!跺谶冐炚洹肥区f片戰(zhàn)爭后嶺南第一份中文報刊,“第一份具有中英文對照目錄的中文報刊,第一份刊登新聞圖片的中文報刊,第一份刊登收費廣告,并辟有廣告專欄的中文報刊,第一份鉛字印刷的中文報刊”[1],在近代報刊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跺谶冐炚洹窂膭?chuàng)刊號起即設有“喻言一則”專欄,每期刊登寓言一則,這些寓言情節(jié)生動、寓意深刻、語言簡潔,產生了廣泛的文學影響,最終促成了近代寓言的文體獨立?!坝餮浴睂谠O置在論說與新聞報道兩大內容之間,實為中文報刊副刊之濫觴,對近代文學發(fā)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一、《遐邇貫珍》“喻言”專欄的刊載情況

1853年8月,《遐邇貫珍》在香港創(chuàng)刊,由馬禮遜教育會出資,英華書院印刷發(fā)行,主編為英國傳教士麥都斯?!跺谶冐炚洹窂膭?chuàng)刊號起即開設“喻言一則”專欄,每期刊登一則寓言。總起有文字介紹:“伊娑菩者,二千五百年前,記厘士國一奴仆也,背佗而貌丑,惟具天資,國人憐其聰敏,為之贖身,舉為大臣,故設此譬喻以治其國,國人近日理性,尊之為圣,后奉命至他國,他國之人妒其才,推墜危崖而死,其書傳于后世,如英吉利、俄羅斯、佛蘭西、呂宋、西洋諸國,莫不譯以國語,用以啟蒙,要其易明而易記也,此后各號隨時附記一則?!保?]711從1853年卷一第1號的“豺烹羊”,到1855年第8號“束木譬喻”,《遐邇貫珍》共刊載寓言18則,均為伊索寓言。《遐邇貫珍》卷一、卷二寓言都刊登于“喻言一則”專欄,卷三的3則寓言,一則刊登于“雜說編”,另兩則以單篇形式出現(xiàn)?!跺谶冐炚洹吩⒀钥d的情況如下:1853年卷一第1號“豺烹羊”,第2號“二鼠”,第3號“獅蚊比藝”,第4號“鼠妨貓害”,第5號“狼受犬騙”;1854年卷二第1號“馬思報鹿仇”,第 2 號“雞斗”,第 3、4 號“孩子打蛤”,第 5 號“獵戶逐兔”,第 6 號“驢穿獅皮”,第 7 號“鷹龜”,第 8號“束木譬喻”,第9號“四肢反叛”,第10號“鴉效鷹能”,第12號“孩子打蛤”;1855年卷三第6號“驢犬妒寵”,第7號“狐鶴相交”,第8號“束木譬喻”。具體情況見下表:

《遐邇貫珍》刊載寓言情況簡表

松浦章等日本學者編著的《遐邇貫珍》一書匯集了不少重要文獻,其中沈國威《〈遐邇貫珍〉解題》一文也記錄了伊索寓言的刊載情況,不過文中有兩處明顯錯誤。其一,沈文指出:1854年卷二第6號,“羅伯聃的《意拾喻言》上的‘獅驢同獵’收入本期”[2]104-105,實際上這一期收錄的寓言并非“獅驢同獵”而是“驢穿獅皮”。其二,沈文認為,1954年卷二第8號刊載的寓言“內容為病篤的父親把兒子們召到床前,使他們明白了兄弟齊心合力的重要性。羅伯聃的《意拾喻言》中不見相同的內容”,[2]104-105其實,這則寓言是《意拾喻言》中的“束木譬喻”,并非名不見經傳。《遐邇貫珍》卷三第8號也刊登了這則寓言,不過文字略有不同。

昔有一人,生有數(shù)子,一日臥病,在床將絕,眾子環(huán)聽吩咐。其父曰:“吾有一物,今汝等試之?!彼鞌S木條一束,令其子折之,試能斷否。眾子如命,折之不能斷。父乃教之曰:“汝且抽出逐條次第分析之,試能斷否?”于是莫不斷,隨手而折。父曰:“我死之后,汝等不宜分離,合則不受人欺,分則易于折斷,此木足以為證矣?!彼渍Z云:唇齒相依,彼此互相輔助,若唇亡則齒寒,亦難久立。即如以國論之,各據(jù)一方者,鮮有不敗,反不如合力聯(lián)絡者,長久安固也。(1954年卷二第8號)

昔有為父者臥病在床,將絕,眾子環(huán)聽吩咐。其父曰:“吾有一物,汝等試之?!彼鞌S木條一束,令其子折之,試能斷否。眾子如命折之,不能斷。父誨之曰:“汝且逐條抽出,次第分折,試能斷否?!庇谑悄浑S手而斷。父曰:“我死之后,汝等不宜分離,合則不受人欺,分則易于折斷。此木足以為鑒矣?!彼渍Z云:唇齒相依,則萬無一失,若分之,唇亡則齒寒,無有不失也。慎之!如以一國而論,各據(jù)一方者,鮮有不敗,反不如合力相連之為美也。(1955年卷三第8號)

經過比對,卷三第8號中的“束木譬喻”與羅伯聃《意拾喻言》中文字一致,是編者直接轉載。除“束木譬喻”外,《遐邇貫珍》卷二第3、4號與同年第12號中的寓言“孩子打蛤”也屬于重復刊登,不過,兩次刊載僅有一字之差。綜上所述,《遐邇貫珍》刊載的18則寓言,除去兩則重復的寓言,實際共刊載寓言16則。

《遐邇貫珍》卷一、卷二都設置了“喻言一則”專欄,寓言名稱統(tǒng)一,刊發(fā)版面固定。卷三只刊登了3則寓言,寓言欄目不固定,有時將寓言歸入雜說編,如卷三第6號;有時將寓言名直接列出;寓言名稱也不統(tǒng)一,有時稱喻言,有時稱譬喻?!跺谶冐炚洹返氖兹沃骶帪辂湺妓迹ň硪粫r期),1954年以后由奚禮爾接任(卷二時期),1955年理雅各任第三任主編直至停刊(卷三時期)。《遐邇貫珍》卷一、卷二一直連載伊索寓言(除卷二第10號),刊載時以“喻言”為欄目名稱,版面固定,可見首任主編麥都斯、繼任主編奚禮爾都是有意識地在報刊中編發(fā)寓言。理雅各接任主編后,《遐邇貫珍》只有3期刊載了寓言,寓言的名稱、欄目均不固定:卷三第6號“驢犬妒寵”寓言刊在“雜說編”,目錄中只列標題“驢犬妒寵”,并未強調其寓言屬性;卷三第7號“狐鶴相交喻言”及第8號“束木譬喻”直接寫入目錄,但一稱“喻言”,一稱“譬喻”。由此推測,第三任主編理雅各并不像前兩任主編那樣重視寓言,卷三刊登的三篇寓言可能只是對《遐邇貫珍》版面設置沿襲的結果。卷三第8號之后,《遐邇貫珍》??⒀裕坝餮砸粍t”專欄無疾而終。

二、《遐邇貫珍》“喻言”的來源及特征

(一)“伊娑菩喻言”與《意拾喻言》

《遐邇貫珍》“喻言一則”專欄刊載的寓言為“伊娑菩喻言”,總起有文字介紹。戈寶權先生認為:“英華書院于1843年由馬拉西亞的馬六甲遷至香港......書院重新刻印了《意拾喻言》,改名為《伊娑菩喻言》。接著上海的一家教會創(chuàng)辦的醫(yī)院也刻印了這本書,從其中選了73則寓言,并附有原《序》及《小引》,出版年代不詳,估計當在1840年至1850年之間。”[3]可見《遐邇貫珍》中“伊娑菩喻言”的來源是羅伯聃的《意拾喻言》。不過,“喻言一則”中的“伊娑菩喻言”與《意拾喻言》不盡相同,兩者的關系可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第一,轉載?!跺谶冐炚洹分杏袔讋t寓言與《意拾喻言》的標題、文字完全一致,屬于編者直接轉載。如卷三第6號的“驢犬妒寵喻言”、第7號的“狐鶴相交喻言”、第8號的“束木譬喻”等。

第二,修訂?!坝餮砸粍t”中有幾則寓言與《意拾喻言》基本相同,但文字表達上有細微變化。試舉三例:

飛禽中惟雄鷹最強,少(鮮)有不被其害者。一日于羊隊中攫去羊羔一口。適有烏鴉見之,自思曰:“鷹亦不過善飛,竟能擒一小羊,而我獨不能飛乎?”于是效鷹所為,即于羊隊中伸開兩爪,向母羊身上爪去。卻被羊毛將爪纏住不能脫。適牧童來見而執(zhí)之,剪其兩翼,與小童豢之作戲,曰:“在鴉自視如鷹,而不知究屬一笨鴉而已?!编岛?!世人不自量力而困其身如鴉者可勝道哉。《意拾喻言·鴉效鷹能》

村落中有二鼠,本屬親誼。一在京師過活,忽一日來村探舊,村鼠留而款之,所出之食粗臭(惡)不堪。京鼠曰:“汝居無華屋,食無美味,何不隨我到京一見世面?”村鼠欣然同往。及到京,果然食(日)用皆異。一日二鼠同酌,驀來一雄犬(貓),幾將村鼠攫去。村鼠大駭,問曰:“此處常有此害乎?”曰:“然?!贝迨筠o曰:“非我之福也,與其彷(凄)徨而甘旨,孰若安靜而糟糠!”俗云:“寧食開眉粥,勿食愁眉飯?!奔创酥^也。(《意拾喻言·二鼠》)

驢穿獅子皮,眾獸見則畏懼,而奔避之。驢則自以為能,目無忌憚。一日歡呼大叫,聲入各獸之耳,始知其為驢也,所避之獸群起而殺之。一旦粉身碎骨,是驢之不慎故也。使驢若能知機,終身不叫,則驢身獅勢(貌),豈不快哉。甚矣,假威風之不能長久也。俗云:狐假虎威。其驢露出馬腳來,而(真)弄巧反拙矣。(《意拾喻言·驢穿獅皮》)

以上為《意拾喻言》中的三則寓言,括號中的文字為《遐邇貫珍》改動后的文字。從《遐邇貫珍》修訂的幾處文字可以看出,作者在編譯伊索寓言時,試圖達到如下幾個目標:其一,文字更準確。如“粗臭不堪”,改成“粗惡不堪”,“驢身獅勢”改成“驢身獅貌”。其二,語言更典雅。如“少有”改為“鮮有”。其三,情境更合宜。將“食用皆異”,改成“日用皆異”,“雄犬”,改為“雄貓”。其四,更好地表現(xiàn)出主人公心態(tài)及闡述者語氣。如,將“彷徨”改成“凄徨”,“而弄巧反拙矣”,改成“真弄巧反拙矣”。

第三,改寫?!坝餮砸粍t”中還有幾則寓言與《意拾喻言》有較大差異。如卷二第3號的“獅蚊比藝”:

有蟲飛集獅鼻而鳴,獅叱之曰:“速去,爾么么小物,奚喧聒我,不去,瞬息間,我將薤粉爾身矣?!毕x曰:“欺我太甚,我必與爾決一戰(zhàn)?!睍r獅臥穴口,甚倨傲,其言置若罔聞,無何,蟲薨薨然,空中飛,旋轉移時,鉆入獅鼻,針刺之。獅痛不自勝,即伏地,抓泥掉尾,嚙齒吐涎,狀類顛?狂。蟲乃喜曰:“今而后知以強欺弱者之不可終恃也?!膘稌r蟲獲勝氣傲甚,曰:“吾今日壓倒獸中之王矣,將以搦戰(zhàn)天下,誰敢與我敵者。有蛛在巢,聞其夸,方笑其愚,俄而蟲入于蛛網(wǎng)中,為柔絲所縛,支撐莫能脫。蛛窺見之,突出,捉而食之,不費力焉。當蟲之勝也,以小制大,以為天下更無有強于我者,豈知又見困于蛛,于以嘆凡物不可以微小為可欺,亦不可以偶勝而自恃也。(《遐邇貫珍·獅蚊比藝》)

獅子與蚊蟲,一大一小,相去天淵,一日蚊謂其獅曰:“聞大王力大無窮,天下無敵,以吾觀之,究系鈍物,非我之對手也”。獅素勇猛,從未聞有欺他者,今聞蚊言,大笑不已。蚊曰:“如不信,請即試之?!豹{曰:“速來,無得后悔。”于是張口舞爪,左支右盤,不能取勝殊,蚊忽然贊入其耳,復攻其鼻。獅覺難受,搖頭搔耳,終不可解,甚不耐煩,乃輸服曰:“今而后吾知斗不在力,在于得法而已,如兵法不論多寡,若無行伍,雖千萬人,不足畏也?!保ā兑馐坝餮浴お{蚊比藝》)

與《意拾喻言》相比,《遐邇貫珍》中的“獅蚊比藝”寓言不僅文字不同,故事情節(jié)、寓意都發(fā)生了變化?!兑馐坝餮浴分?,故事的主角是獅子和蚊蟲,由于天下無敵的獅子敗給了微不足道的蚊蟲,作者借此闡發(fā)了“知斗不在力,在于得法而已,如兵法不論多寡,若無行伍,雖千萬人,不足畏也”的寓意。在《遐邇貫珍》的故事中,編者增加了蚊蟲大敗獅子后,洋洋自得,落入蛛網(wǎng)被蜘蛛所食的情節(jié),最后得出了“凡物不可以微小為可欺,亦不可以偶勝而自恃也”的結論。綜上所述,“伊娑菩喻言”應該是以《意拾喻言》為基礎修訂而成,編者對刊發(fā)寓言的語言、寓意都進行過仔細斟酌。

(二)“伊娑菩喻言”的主要特征

《遐邇貫珍》刊發(fā)的18則寓言(伊娑菩喻言)均為伊索寓言。伊索寓言是最早傳入中國的域外寓言。明代以后,隨著來華傳教士的增多,伊索寓言開始在中國傳播。1608年,利瑪竇《畸人十篇》選用了伊索寓言,這是最早的漢譯伊索寓言;1614年,龐迪我的《七克》刊登了9則伊索寓言;1625年,金尼閣的《況義》也譯述了伊索寓言。清代伊索寓言傳播得更為廣泛,1815年,傳教士米憐創(chuàng)辦《察世俗每月統(tǒng)計傳》,刊登了5則伊索寓言。1840年,羅伯聃《意拾喻言》出版,收伊索寓言82則。

在漢譯伊索寓言中,羅伯聃《意拾喻言》是影響較大的一個版本。日本學者內田慶市認為:“《意拾喻言》的特征在于并不拘泥于原文,大膽地使譯本‘中國化’”[4]72?!兑馐坝餮浴分袊饕憩F(xiàn)在如下幾個方面:其一,環(huán)境的中國化。編者將故事的時間設定為中國時間,如“盤古初”(《豺烹羊》、“禹疏九河之時”(《龜兔》)等。其二,故事角色中國化。如“齊人妻妾”的主人公取自《孟子·離婁》,“愚夫癡愛”將愚夫祝禱的對象設定為嫦娥。其三,大量使用中文俗語、典故,彰顯寓意。如“小不忍則亂大謀”(《蜂針人熊》)“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黑白狗乸》)等。1840年以后,為了布教,傳教士采取了更為靈活的宣教策略,他們努力接近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意拾喻言》就是傳教士們與“中國同化的一個具體范例”,[4]66“通過羅伯聃的翻譯,伊索便以中國人的裝束出現(xiàn)在中國了?!保?]73

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報業(yè)中心從廣州轉移到香港。為了“消除中國人的排外心理,改變中國人的西洋觀,”[5]1853年,馬禮遜教育會在香港創(chuàng)辦《遐邇貫珍》?!跺谶冐炚洹穭?chuàng)刊號即設“喻言一則”專欄,編者引用羅伯聃《意拾小引》指出,由于寓言“易明而易記”,《遐邇貫珍》將以專欄的形式連載伊索寓言,“用以啟蒙”。《遐邇貫珍》中的寓言融合中西寓言,既代表了西方寓言的特點,又表現(xiàn)出編者“與中國同化”的企圖:

第一,動物題材占絕對優(yōu)勢,廣泛使用類比、擬人、象征等表現(xiàn)手法。《遐邇貫珍》編選的16則寓言中,除“獵戶逐兔”“四肢反叛”“束木譬喻”3則寓言外,其余13則均為動物寓言,12則為純動物寓言。傳統(tǒng)中國寓言“以人物故事為主”[6]156,伊索寓言“描寫動物生活,并用以影射社會生活”。[6]201《遐邇貫珍》將域外寓言的題材及表現(xiàn)手法帶到中國,成為向中國讀者展示西方寓言的一個窗口。

第二,故事及寓意世俗化。按照現(xiàn)代寓言的概念,寓言是“作者另有寄托的故事”。[6]9一般來說,寓言有兩個必不可少的要素:故事和寓意。拉封丹“把前者比做寓言的身體,后者比做寓言的靈魂。”[6]8“《意拾喻言》中有幾則寓言涉及神祇,如“愚夫求財”(財神)、“蛤求北帝”(北帝)、“車夫求佛”(阿彌陀佛)、“真神見像”(神像),《遐邇貫珍》舍棄了這些寓言,編者選擇以動物或者普通人作為故事的主人公,引出的寓意也屬于中國的道德教訓,如“螳螂捕蟬,不知黃雀在后,得意須防失意時,即此之謂也。”(《雞斗》)“俗云:狐假虎威。其驢露出馬腳來,而反弄巧反拙矣?!保ā扼H穿獅皮》)“物各有其品格,人各有其身份,如事不量力,豈不受害乎?俗云:飛不高,跌不傷是也”。(《鷹龜》)

經過《遐邇貫珍》寓言專欄的努力,伊索寓言逐漸世俗化、中國化。這些寓言雖為域外寓言,但題材新穎、情節(jié)生動、語言精練、寓意深刻,引起了中國讀者的廣泛關注。

三、《遐邇貫珍》“喻言一則”的影響

(一)《小孩月報》《萬國公報》中的寓言專欄

《遐邇貫珍》卷一、卷二都設置了“喻言一則”專欄,每期刊載一則伊索寓言?!坝餮砸粍t”是晚清最早的寓言專欄?!跺谶冐炚洹分?,不少報刊爭相效仿,設置寓言欄目,刊發(fā)伊索寓言。其中影響比較大的是《萬國公報》《小孩月報》的寓言專欄。

《萬國公報》1868年9月創(chuàng)刊于上海,創(chuàng)辦人為美國傳教士林樂知,1872年更名為《教會新報》,1874年更名為《萬國公報》。從1878年6月到1878年12月,即第499卷到第517卷,《萬國公報》按次序刊登了伊索寓言80則,所刊伊索寓言的目錄如下:

第499卷豺烹羊雞公珍珠

第500卷獅熊爭食鵝生金蛋犬影獅驢同獵

第501卷豺求白鶴二鼠農夫救蛇

第502卷獅驢爭氣獅蚊比藝

第503卷狼受犬騙驢穿獅皮

第504卷鴉插假毛鷹龜龜兔雞斗

第505卷黑白狗乸狐指罵蒲提

第506卷孩子打蛤蛤乸水牛鷹貓豬同居馬思報鹿仇

第507卷蜂針人熊獵戶逐兔

第508卷四肢反叛鴉狐裁縫戲法洗染布各業(yè)瓦鐵缸同行狐與山羊牛狗同群眇鹿失計愚夫求財

第509卷老人悔死齊人妻妾雁鶴同網(wǎng)鴉效鷹能束木譬喻大山懷孕

第510卷獵主責犬戰(zhàn)馬欺驢鹿照水雞抱蛇蛋鼓手辯理驢犬妒寵報恩鼠蛤求北帝毒蛇咬銼羊與狼盟

第512卷斧頭求柄鹿求牛救鹿入獅穴日風相賭農夫遺訓狐鶴相交

第514卷車夫求佛義犬吠盜鳥誤靠魚

第515卷驢馬同途驢不自量馴犬野狼狼計不行狼斷羊案

第516卷愚夫癡愛雞鴣同飼縱子自害指頭露奸鴉欺羊善業(yè)主貪心杉葦剛柔荒唐受駁意拾勸世野豬自護

第517卷猴君狐臣牧童說謊人獅論理鼠防貓害星者自誤鰍鱸皆亡

《萬國公報》刊發(fā)的80則伊索寓言與《意拾喻言》完全一致,可以確定,這80則寓言全部來源于《意拾喻言》。和《遐邇貫珍》相比,《萬國公報》刊發(fā)的伊索寓言數(shù)量大大增加,《意拾喻言》的82則寓言,僅最后兩則寓言“老蟹訓子”“真神見像”未予刊登。《萬國公報》的寓言專欄對《意拾喻言》的保存及傳播起了重要作用。

《小孩月報》1874年2月創(chuàng)刊于廣州,主編嘉約翰,1875年3月,移刊上海,由范約翰接辦主編?!缎『⒃聢蟆芬苍O有寓言專欄,刊發(fā)了40余則伊索寓言。

龜見鷹高飛萬仞,甚為稀奇。一日懇其鷹曰:“汝翱翔云漢,亦當憐我高不滿寸,身不離地,肯教我飛乎?”鷹辭曰:“飛禽走獸,各有所長,非爾所能也?!饼攽┲猎偃?,鷹乃銜其頸攜而飛之。至半空曰:“我放爾,可自試為之,果能飛否?!彼旆趴?,龜乃自半空而墮,身破骨碎??梢娢锔饔衅犯?,人各有材力,凡事不量力而為之,豈不自受其害?俗云:“飛不高,跌不傷”,是也。(《遐邇貫珍·鷹龜》)

龜見鷹飛在天空里遨游自在,快活得狠、心里十分羨慕。有一天、龜懇求鷹說:“先生終日在云彩里游玩,也應憐憫我身不滿一寸高,常在地下匍匐,蠢笨不堪,肯將飛行的法子教我么?”鷹回答說:“飛禽走獸各有所長,這不是你能行的事,何必多憂?”無奈龜哀求不止,鷹就抓住他的身子、飛上去,飛到半天說:“我現(xiàn)在放你下去。你試試看能飛不能?!弊σ凰桑攺陌肟绽锏粝聛?,身體跌得粉碎??梢姛o論何物各有品格、各有名分,若弗量力而行,不免受害。諺云:“爬得高,跌得重”,其斯之謂乎?(《小孩月報·龜求鷹》)

飛禽中惟雄鷹最強,鮮有不被其害者。一日,于羊隊中攖去羊羔一口,適有烏鴉見之,自思曰:“鷹亦不過善飛,竟能擒小羊,而我獨不能飛乎?”于是效鷹所為,即于羊隊中伸開兩爪,向母羊身上爪去,卻被羊毛將爪纏住不能脫。適牧童來,見而執(zhí)之,剪其兩翼,與小童豢之作戲。曰:在鴉自視如鷹,而不知究屬一笨鴉而已。嗟乎!世人不自量力,而困其身如鴉者,可勝道哉!(《遐邇貫珍·鴉效鷹能》)

飛禽里面要算鷹為最厲害。有一日飛下來,在羊群里抓了只小羊去,剛巧被烏鴉看見了。烏鴉心中忖道:“鷹會飛,能擒小羊,我也會飛,豈不能擒么?”于是依了鷹的法子飛下去,在母羊身上去抓。不防母羊的毛甚長,自己的力大小,爪子被羊毛纏住,不能得脫。正在呼叫之時,牧者聞聲而至,見了烏鴉,就捉住了,將他兩翅剪去,付與孩子玩耍。就取笑他說:“咳,你太不量力,反效鷹能,究竟是一只呆鳥也、”這個像是世界上人不知分量,一味胡行,像烏鴉一般、吃了一世的苦還不知覺。豈不要警醒么?(《小孩月報·鴉效鷹能》)

以上為《小孩月報》《遐邇貫珍》刊發(fā)的兩則伊索寓言??梢钥闯觯瑸榱诉m應兒童的閱讀需要,《小孩月報》對《意拾喻言》進行了改寫,語言淺近通俗、生動活潑,不僅如此,《小孩月報》中的伊索寓言還配有圖畫,印刷精美?!渡陥蟆吩u價“滬上西國牧師創(chuàng)設《小孩月報》,記古今奇文軼事,皆以勸善為本。而其文理甚淺,凡稍識之無者,皆能入于目而會于心。且其中有字義不能達之處,則更繪精細各圖以明之,尤為小孩所喜悅,誠啟蒙第一報也?!保?]

(二)“喻言”專欄與近代寓言的文體獨立

“寓言”的概念出自《莊子》:“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合以天倪。寓言十九,藉外論之?!保ā肚f子·寓言》)“以天下為沉濁,不可與莊語;以卮言為曼衍,以重言為真,以寓言為廣。”(《莊子·天下》)不過,晚清之前,寓言還是一種以寄喻為表現(xiàn)方式的泛文體,寓言故事不斷創(chuàng)制流行,卻從未獲得‘寓言’之稱名”。[8]

1853年,《遐邇貫珍》,設“喻言”專欄,這是近代最早的寓言專欄。其中所刊寓言題材新穎、情節(jié)生動、語言精練、寓意深刻,引起讀者的廣泛關注。此后,其他報刊爭相效仿,刊發(fā)寓言作品。1872年,《中西聞見錄》創(chuàng)刊號介紹了俄人寓言、法人寓言;1874年起,《小孩月報》也設置寓言專欄,刊發(fā)寓言66則以上;1878年起,《萬國公報》連續(xù)刊發(fā)寓言,數(shù)量多達230則,[9]將寓言的刊載推向了高峰。特別值得提出的是,《小孩月報》不僅刊發(fā)伊索寓言,也發(fā)表其他寓言作品;《萬國公報》除了刊發(fā)伊索寓言,也刊發(fā)中國古代寓言作品,還刊發(fā)了中國本土寓言家曹子漁的寓言143則?!跺谶冐炚洹分螅黝悎罂l(fā)表寓言作品大多標名“喻言”或“寓言”,“寓言”名稱逐漸固定。1901年3月,《寓言報》創(chuàng)刊,這是中國第一家以“寓言”為名的報刊。1917年沈德鴻編《中國寓言初編》輯錄秦漢時期寓言,“把古代寓言作品統(tǒng)一定名為‘寓言’”,[10]寓言終于從其他文體中脫離出來,成為獨立的文學體裁。

1953年,《遐邇貫珍》創(chuàng)刊號《題詞》詩曰:“創(chuàng)論通遐邇,宏詞貫古今。幽深開鳥道,聲價重雞林。妙解醒塵目,良工費苦心。吾儒稽域外,賴爾作南針?!睘榱藗鞑ノ鲗W,《遐邇貫珍》創(chuàng)設“喻言一則”欄目,刊登伊索寓言“用以啟蒙”?!坝餮浴睂谥械脑⒀约却砹宋鞣皆⒀缘奶攸c,又表現(xiàn)出編者“與中國同化”的企圖,語言簡潔、情節(jié)生動、寓意深刻,產生了廣泛的文學影響,最終促成了近代寓言的文體獨立。《遐邇貫珍》中的“喻言”專欄設置在論說與新聞報道兩大內容之間,版面固定。此前,《察世俗每月統(tǒng)記傳》已開始刊載文學作品,但作品散見于報刊之中,沒有固定版面?!跺谶冐炚洹返脑⒀詸谀浚瑢崬橹形膱罂笨疄E觴,對近代文學發(fā)展也產生了重要影響。

猜你喜歡
伊索寓言
寓言
文苑(2020年5期)2020-11-19 10:41:17
成長的寓言
文苑(2020年5期)2020-06-16 03:18:16
時裝寓言
智族GQ(2020年3期)2020-06-01 07:26:50
螞蟻和麥粒
老鼠開會
《伊索寓言》是誰寫的?
伊索和旅行者
A FABLE寓言
寓言的馬甲
三年級閱讀訓練材料
华池县| 阿拉善左旗| 乌鲁木齐县| 兴隆县| 琼结县| 金湖县| 大姚县| 伊春市| 绥阳县| 绥化市| 会同县| 卢龙县| 吉林市| 大冶市| 越西县| 喜德县| 丰原市| 泾川县| 安国市| 怀安县| 乌拉特前旗| 德化县| 文水县| 清苑县| 自治县| 涟源市| 凌海市| 临沧市| 桂阳县| 常州市| 林芝县| 樟树市| 西贡区| 常熟市| 兴义市| 嘉义市| 正蓝旗| 阳山县| 平舆县| 南丰县| 余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