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小學教師恰當行使批評教育權對策思考

2020-08-02 10:51:33賀秋蓉
中學教學參考·文綜版 2020年7期
關鍵詞:中小學教師策略

賀秋蓉

[摘要]中小學教師如何正確行使批評教育權一直都是備受爭議的話題。從法律角度來看,中小學教師在使用批評教育權的過程中出現了實際操作不當的問題。要想改變這種狀況,就需要國家加強完善法規(guī)建設、學校制定規(guī)章制度、教師提升自身各方面素養(yǎng)。同時,教師要想恰當行使批評教育權,就應秉持“實事求是、善意關愛、因人而異、進退有度”四原則,使自己對學生的批評教育恰到好處,從而保障教學工作順利進行,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中小學教師;批評教育權;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 2020) 21-0067-03

2019年11月22日,教育部發(fā)布了《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guī)則(征求意見稿)》,將教師懲戒措施劃分為一般懲戒措施、較重懲戒措施和嚴重懲戒措施。懲戒旨在通過制裁不規(guī)范的行動,使正確的行為產生并鞏固。懲戒實施后,被懲戒者的某些生理、物質或精神利益會受到預期的損失。由此可見,懲戒就是通過懲罰的方式警示和遏制過錯行為。教師有進行懲戒的權利。中小學教師的批評教育權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具有不當思想言行的學生進行批評指正的權利。其與教師的“一般懲戒措施”的提法雖類似,但與這兩者相關的法律規(guī)定,以及這兩者的實施原則、實施方法卻大有不同。本文著重探討中小學教師該如何正確行使批評教育權。

一、中小學教師恰當行使批評教育權應秉持的原則

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是否能夠順利開展決定著教師是否能夠有效地指正教育學生,而師生之間的溝通又受教師經驗、溝通水準等的影響。中小學教師行使批評教育權時需遵循以下原則。

(一)以事實為中心原則

教師在遇到問題后如需批評教育學生,就應當先把事情的全過程搞清楚。教師必須在掌握知曉全部事實,確定責任方后,再對學生進行批評。教師切忌對學生妄加指責,主觀臆斷。中小學教師在批評教育學生的過程中,要依據實際指出錯誤之處以及錯誤原因,同時要指導學生找到改正方法,使學生能夠自覺正確地改正。另外,如教師由于某些原因錯誤地批評了學生,則一定要及時恰當地向學生道歉,獲得學生的諒解。

(二)關心愛護學生原則

中小學教師行使批評教育權不是為了打擊學生,而是為了使學生認清自己的錯誤思想行為并進行改正,引導學生健康全面發(fā)展。因此,教師在進行批評教育時應著眼于學生如何才能更好地進行改進而不是追究學生過去的錯誤。中小學教師批評教育學生是要引導學生明確正確的主流導向,幫助學生走離誤區(qū)。所以,教師的批評應該是充滿善意與真心的。教師不能對學生進行貶低打擊,要使學生感受到自己的真心付出,從而愿意與自己進行溝通交流。這樣,學生才能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原則

中小學教師在批評教育學生的過程中要考慮學生的個性特點、情緒狀態(tài)及承受能力等,所采用的批評方式要因人而異。比如針對脾氣火爆、急躁易怒的學生,可采用緩緩說服、以情化人的方式,使學生在和睦友好的氛圍里接受批評教育和改正建議;針對自尊心很強、自覺性較高的學生,則只需說出問題所在以及解決方式,點到為止即可;針對承受能力較差、內心敏感容易受傷的學生,則可通過委婉指出錯誤、鼓勵性地說服等方式達到批評教育的目的,使學生在教師的鼓勵中改正錯誤。

(四)適度原則

在進行批評教育時,教師要力求點到即止、留有余地,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批評、自我反思。這樣,學生才容易接受教師的批評,甚至會因為教師的寬容和理解而產生愧疚感,從而更好地發(fā)自內心地改正錯誤。同時,中小學教師在批評學生時一般不要采用過度的批評和處罰方式,而要給學生“臺階下”,以保護學生的自尊心。

二、在中小學教師行使批評教育權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在我國現行的教育法律法規(guī)中明確出現“批評教育權”的只有《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guī)定》,這說明大眾對教師的批評教育權的關注度十分低。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大多數教師對于批評教育權的行使不知所措,在行使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

(一)少數赦師不敢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

“教師很容易成為被攻擊的目標,因為他們是如此普通且無反擊之力的群體?!痹趯W生發(fā)生嚴重思想和行為錯誤后,部分中小學教師對使用批評教育權有所顧慮,不愿批評學生,甚至不敢批評學生。主要的原因是部分教師自身對行使批評教育權的認識不清楚。另外,由于學生來自的環(huán)境不同,心理承受能力不一,他們可能會因為教師批評時的某些言辭產生心理問題,甚至做出極端行為。為了避免此類惡劣事件對自身造成負面影響,部分教師往往選擇委曲求全,不敢進行批評教育。

(二)部分教師行使批評教育權的技巧有待提高

批評是教育方式之一,若進行批評教育時沒有注意技巧,結果只會適得其反。少數教師在進行批評教育時不注重批評技巧,不考慮學生心理,無視時間場合等環(huán)境因素,誤將批評教育當成簡單的斥責加懲罰。不恰當地批評容易中傷成長中的學生的自尊心。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是教師缺乏了解學生心理的能力和與學生溝通的能力,對學生缺乏尊重與耐心。批評教育方式簡單粗暴,往往會使批評教育走向失敗。

(三)個別教師忽視批評教育后的思想工作

中小學教師行使批評教育權時要注重整體性和連貫性。教師的批評教育并不能一蹴而就,立竿見影。由于個性的差異,學生在經歷教師的批評教育后會有不一樣的反饋。批評教育作為一種不愉快的刺激,若教師沒有做好批評后的思想工作,對被批評學生放任不管,缺乏對學生心理的疏導和調節(jié),則可能會使一些學生產生委屈甚至怨恨的心理,再嚴重一些則會導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三、中小學教師恰當行使批評教育權的對策思考

導致中小學教師批評教育權行使不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改變這種現狀,可以通過國家加強相關立法、學校完善規(guī)定、教師共同努力這三大途徑。

(一)田家加強立法

權利是應該卻未必實際受到權力保障的利益或索取或要求,義務是應該卻未必實際受到權力保障的服務、貢獻或付出。履行義務和行使權利都需要實際受到有力的法律保障。教師對學生進行正確批評教育的權利需要受到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保障。國家應加強教育立法,以立法的形式肯定教師的合理批評教育權,并對批評教育權的概念,教師行使的原則、方式和力度等做出詳細的規(guī)定,在保護教師有效行使批評教育權的同時,限制教師濫用批評教育權。這樣才能為教師恰當地行使批評教育權提供方法指導,并保障教師批評教育權的有效行使。

1.規(guī)范批評教育行為

通過法律法規(guī)來規(guī)范批評教育行為,讓中小學教師在行使批評教育權時有法可尋。在相關規(guī)定中,要清晰表明哪些批評教育的方式是不恰當的,比如不得侵犯學生隱私、不得傷害學生的尊嚴和自信心、不得背后傳話批評等;也要指出哪些批評方式是允許使用的,如可以使用與學生相互交換意見的批評方式、讓學生進行自我批評的方式等;更要指出必須要對學生的哪種行為進行批評,如明確學生做出嚴重違背社會倫理道德的行為或傷害他人的行為等時,要進行批評教育。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要對批評教育的形式進行規(guī)范,使批評教育形式具體化、明晰化,這樣不僅可以增強批評教育形式的可操作性,也可以減輕中小學教師的擔憂及減少教師的失誤。國家要訂立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賦予教師實施的權利,使教師的批評教育有據可依。這樣教師才會敢于進行批評教育,從而保證學生的發(fā)展。

2.細化“禁止體罰、變相體罰”等規(guī)定

從我國的法律條文中可以看出,我國禁止體罰、變相體罰,但是這些法律條文卻只字未提體罰、變相體罰的具體動作,這使得中小學教師在進行批評教育時無法確定哪些行為屬于體罰或變相體罰,合理的批評教育又是什么。我國的法律法規(guī)提出了“批評教育權”的內涵但是缺乏明確性;明確了允許管教但不準體罰的要求,可對管教、體罰、變相體罰又沒有進行詳細解釋,只有籠統的概括。這就造成了中小學教師在批評教育學生時或者在制止學生錯誤行為的管理活動中,沒有可供參考的適用條件、內容等,不能明確劃分批評管教與體罰、變相體罰等的界限。教師不明白批評教育的“度”在哪里。

(二)學校完善規(guī)定

學校對于教育批評的否定或回避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教師批評教育權的行使。因此,學校應通過制度規(guī)定的完善、相關活動的開展等來支持教師的批評教育,為教師行使批評教育權排除心理恐慌。

1.完善相關制度和規(guī)定

學校要在遵循國家法律法規(guī)的基礎上,制定出詳細有效的規(guī)章制度,以保證教師批評教育權的行使。首先,制度和規(guī)定要體現教育目的,為教師的批評行為提供方法指導。其次,規(guī)定和制度中的表述要明確、清晰且具體,規(guī)定和制度還須具有可操作性,這樣才能保證教師能夠正確恰當地行使批評教育權。最后,制度和規(guī)定的執(zhí)行應具有合理性、程序性,以保證學校、教師和學生三方的權利都不會受到侵害。

2.開展相關課程及活動

大多中小學教師對于批評教育權缺少認識。為了能讓教師正確行使批評教育權,學校需要為教師開展師德師風教育,同時還應開展有關批評教育的知識性課程,以完善教師的知識體系。與中小學教師的批評教育權相關的知識應貫穿于各類教師培訓的全過程,如滲透到新教師的培訓活動或老教師的進修活動中。學校要在相關課程中給教師傳授批評教育的相關技巧,并提供成功案例讓教師進行學習。通過相關培訓,中小學教師能對批評教育權有更專業(yè)的認識。學校還可以開展一系列相關的活動如教學研討會、教師交流大會等,引導教師就批評教育的內容展開廣泛的溝通,促進教師相互間的學習。

3.建立批評教育激勵機制

建立激勵機制并非是鼓勵教師任意行使權利。首先,是要對能夠正確行使批評教育權的教師給予鼓勵,比如在教師綜合測評中將恰當進行批評教育且取得良好效果列為加分項,或在教學評比中將這些教師評為模范等。這些都能提高教師行使批評教育權的積極性,鼓舞教師積極交流學習,恰當進行批評。其次,是要對在教師批評教育后,能夠認真反省反思、積極改正錯誤并取得巨大進步的學生予以鼓勵,例如授予學生“進步標兵”等榮譽稱號,激勵他們知錯就改,聽從教師對其錯誤行為的糾正,并積極配合教師的思想教育工作。從各方面看,建立批評教育激勵機制很有必要。

(三)中小學教師提升批評教育水平

1.教育態(tài)度中立,教育對象明晰

中小學教師要明白批評教育對于學生來說十分重要,直接關乎其身心的健康發(fā)展。首先,教師要區(qū)分批評教育、諷刺挖苦與體罰之間的不同,本著促使學生發(fā)展的目的行使批評教育權。這樣才能消除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感,并與學生產生共鳴,從而獲得良好的批評教育效果。其次,教師在行使批評教育權時既要大膽又要謹慎。教師必須要通過批評教育矯正學生的錯誤思想和行為,這是教師的責任和義務。中小學教師要始終謹記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是為了讓學生糾正錯誤思想和不良行為,促進學生發(fā)展。因此,教師在進行批評教育時態(tài)度必須中立,對象必須明晰。教師要實事求是地根據犯錯學生的個性,其思想和行為錯誤的深刻程度、性質等,采取不同的批評形式和方式,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批評教育后,教師還要關注學生的思想和心理變化,積極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和關懷,讓學生從內心接受批評,聽進建議,并主動糾正自己的錯誤思想和行動,以獲得良好的批評教育效果。

2.時機準確,強度適當

“時過然后學,則勤苦而難成”,把握好時機是提升批評教育質量的關鍵。首先,中小學教師要想對學生進行恰當的批評教育,則不僅要考慮學生犯的錯誤的性質、嚴重程度及犯錯的原因等,還要認真選擇合適的時機,不可盲目急躁。其次,對待學生的錯誤行為,教師要深入調查,以事實為依據,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選擇學生可接受的方式進行批評,使學生樂于接受。再次,中小學教師不能對學生的失范思想和行為視而不見,也不能為了樹立教師權威而隨意批評教育。最后,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心理。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心理特點,如有些學生自尊心較強、有的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差等。教師要依據學生的個性因素,調節(jié)批評教育的強度,用盡可能少的批評,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3.中小學教師要保持自身權威

教師和學生并非上下級關系,但是教師仍需要樹立自身權威。教師在構建平等的師生關系的過程中不應放棄自身的主導地位,即應保持自身權威。教師的個人權威主要通過提高專業(yè)素質、提升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提升法律素養(yǎng)獲得。教師與學生之間要以協商、對話的方式進行溝通,這便要求教師不僅要有過硬的專業(yè)素質,還要了解學生個體和整個學生群體的特性。教師要利用專業(yè)知識為學生傳道授業(yè)解惑,使學生產生崇敬之情。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體現了教師樹立自身教育權威的必要性。2008年修訂的《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指出,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基本內容包括“愛國守法、愛崗敬業(yè)、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教師要深入解讀這幾個職業(yè)道德的內涵,提升自身的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逐步樹立起自身的教育權威,從而使批評教育權能夠恰當行使。中小學教師在批評學生的過程中,既要嚴格遵守國家或地方教育法律法規(guī)以及學校各項規(guī)章制度,又要確保自身合法權利不受侵犯,更要保障學生的合法權利。中小學教師在不斷學習相關法律、提升自身法律素養(yǎng)的同時,還要為學生普及法律知識,擔負起提升學生法律素養(yǎng)的責任。教師應樹立正確的批評教育觀,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育教學氛圍。

綜上所述,中小學教師恰當行使批評教育權不僅有利于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而且有利于教學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傅維利.論教育中的懲罰[J].教育研究,2007( 10):11-18.

[2]帕克.帕爾默.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M].吳國珍,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3]劉承.批評教育的價值及其實現[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 12):61-63.

[4]劉素娟.論“師道尊嚴”的當代價值及其重塑[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0.

[5]曾慶芳.我國中小學教師懲戒權探析[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08.

[6]勞凱聲.變革社會中的教育權和受教育權:教育法學基本問題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責任編輯 農越華)

猜你喜歡
中小學教師策略
基于“選—練—評”一體化的二輪復習策略
求初相φ的常見策略
例談未知角三角函數值的求解策略
我說你做講策略
高中數學復習的具體策略
數學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14
如何提高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未來英才(2016年1期)2016-12-26 20:27:26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體育師友(2016年5期)2016-11-28 11:09:36
教育行動研究可促進中小學教師科研發(fā)展
考試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00:18:44
電子白板在中小學教師培訓中的應用探討
中小學教師職前培訓面臨的現狀與解決對策
考試周刊(2016年65期)2016-09-22 14:13:03
招远市| 鄂尔多斯市| 和政县| 峨边| 临夏县| 章丘市| 五峰| 民权县| 剑川县| 齐河县| 麦盖提县| 涟水县| 新平| 越西县| 静乐县| 沅江市| 元阳县| 崇礼县| 宁海县| 徐汇区| 伊通| 房山区| 昔阳县| 龙井市| 涿州市| 开远市| 庆云县| 林口县| 九龙坡区| 光泽县| 亚东县| 乳山市| 永年县| 胶南市| 徐闻县| 拉萨市| 临汾市| 泰州市| 临海市| 长子县| 徐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