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仕萍
【摘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很多的知識點都具有緊密的關聯性,一個知識是另一個知識的基礎,另一個知識是這個知識的回顧和加深,或者是這兩個知識是同一個內容的不同表達形式,小學數學中的除法和分數就是具有這樣的一種關系,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采用除法與分數聯合教學的形式,幫助學生將這兩個知識點融合在一起,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兩者之間的區(qū)別和聯系。本文主要探討除法與分數聯合教學在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
【關鍵詞】除法與分數;聯合教學;教師;二年級
從小學數學教材上的課程安排來看,在二年級上冊的時候學生就開始接觸到除法的學習,但是在三年級下冊時才開始學習分數,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知識點之間所具有的關聯性,嘗試在除法教學中適當的融入一些簡單的分數教學,采取除法與分數聯合教學的方式,增強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性。
一、除法與分數之間的聯系
在小學階段,除法和分數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個重難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幫助學生理清楚除法和分數之間的聯系,學生才能夠更好地去學習除法和分數。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在教學除法與分數時,通常只關注到的除法和分數形式上的聯系,但是學生卻不能很透徹地理解將分數作為“商”的意義的時候,學生在實際應用時也不能夠靈活地進行運用。因此,必須要讓學生明白除法與分數之間的聯系,兩者之間的紐帶是什么。
在小學中,我們對除法并不陌生,被除數除以除數等于商是每個學生都能記住的知識,而對于分數的意義,一個物體被平均分成了幾份,取了其中的幾份(部分占整體的幾分之幾),再延伸到多個物體平均分成幾份表示為:“整數q除以整數p(p≠0)所得的商”,分數與除法的聯系:q÷p=q/p由此可見除法與分數之間的式子基本是一致的,可以將分數看成是除法的另一種表現形式。當教師在教學除法的時候,就可以適當地融入一些簡單的分數知識,讓學生提前對分數有一個認識,在今后系統(tǒng)的學習分數的時候,就能夠更好理解和掌握。
二、除法與分數聯合教學的教學策略
(一)巧妙利用教材之間的關聯性
小學數學教材是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的發(fā)展而設定的,但是有很多知識點之間具有相通性,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能夠巧妙的利用好這個特點,能夠幫助學生構建一個數學知識圖譜,方便學生今后的學習。就除法和分數這兩個知識點而言,兩者之間的關聯性很大,因為它們都能夠表達同一個意思,而且在教材中,關于這兩個知識點的部分,還采用了類似的例題來進行輔助說明,因此,教師可以借助這一點進行除法與分數的聯合教學。
在二年級下冊除法教學中,教材最開始采用的就是分蘋果的例子。即有18個蘋果,如果每盤放6個蘋果,那可以放幾盤?如果要將這些蘋果平均分給兩個人,每個人可以得到多少個蘋果?因為學生們都背誦過乘法口訣表,這些問題學生很快就能回答出來了。通過分蘋果的例子,教師引出了除法。接下來教師可以給學生們提出一個新的問題:“桌上有兩個蘋果,小明和小紅平分,每個人可以得到幾個蘋果?”學生們馬上就能夠回答出每個人都能夠得到一個蘋果。教師接著問:“如果現在只有一個蘋果,小明和小紅平分,每個人能夠得到多少個蘋果呢?”學生們也能夠很快的回答出半個?!澳怯脭祵W式子怎么表示呢?”這時候學生就沉默了,于是,教師可以說:“一半我們可以用1/2來表示,讀作二分之一,1/2就是一個分數,也可以看做是1除以2,跟我們剛剛學習的除法是一樣的哦”。教師通過這樣的形式,先教授除法的相關知識,然后引出分數的概念,學生能夠更快的掌握。
(二)采用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方式開展聯合教學
小學生具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特點,如果在課堂上,只是教師在講臺上講解知識,學生很快會被窗外的景物或者是抽屜里的小玩具所吸引了。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采用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方式開展除法與分數的聯合教學。
小學二年級下冊除法后面的練習一中的第二題是分月餅,首先,教師先讓學生根據之前所學的知識完成填空并列式,當學生完成后,教師可以提出一個問題,如下:
月餅分6盒需要48塊月餅,現在還剩2塊,如果剩下的月餅要分給4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可以得到多少個月餅?
這個問題其實并不難,學生稍微思考一下就能夠回答出來“2個月餅,4個人,那就是2個人要分一個月餅,那么每個小朋友可以得到半個月餅”。學生的回答是正確的,接下來教師可以慢慢引導學生用分數的形式來表示。不管現在有幾塊月餅,我們先把它們看作是單位“1”,有四個小朋友,我們要平均分成4份,那就是1除以4,我們可以1/4表示,就是說一份月餅是1/4,現在有2塊月餅,2塊月餅的1/4就是2/4,也可以表示成2除以4等于1/2,也就是說學生剛剛回答的半個。
(三)采用游戲的方式開展聯合教學
小學生的年齡小,還處于愛玩的年紀,特別是小學二年級的學生,教師在課堂上教授的知識即使很生動,也不一定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如果教師說要和學生們一起做游戲,學生的積極性很快就能夠被調動起來。因此,小學二年級的數學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抓住學生的這個特點,采用游戲與教學相結合的方式,開展除法與分數的聯合教學。
小學二年級下冊除法后面的練習一中的第4題是“回家”,此時教師可以采用游戲的方式讓學生一起完成這道題,首先教師提前用電腦做好一個“抽獎”程序,獎項里寫的是班上的學生的名字,先用程序隨機抽一個學生起來答題,如果這個學生回答正確,就由這個學生來抽取下一個學生,如果回答錯誤,就失去了“抽獎”的機會,因為小學生對新鮮的事情都很感興趣,會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這個互動中。但是課本上的題目太少了,游戲很快就結束了,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
再如上文所提的“分月餅”教學實例,為了給學生更加直觀的具體感受,教師還可以據此組織學生動手進行“分一分、剪一剪”游戲。教師首先先將學生以四人為一組進行小組劃分,組,再拿出提前準備好的圓形紙片來代替月餅并分發(fā)給每個小組4片,讓學生在合作中自主探究如何分月餅才是最公平的?有的小組的學生把兩個圓紙片疊在一起,然后沿著圓的半徑將其對折,再用剪刀剪開,剛好平均分給四個學生,一人手里就得到了半個圓。有的小組學生先把一個圓分給兩個人,這兩個人一人掰一半。再把另一個圓分給另外兩個學生,答案也是每個人分到了半個。教師再讓學生用除法表示出來,這樣就將簡單的分數概念引入除法教學,學生接受起來也更容易。
游戲的形式能夠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果只是簡單地列出一些式子要求學生寫出答案,學生會將這件事情作為一種學習負擔,但是游戲的形式可以讓學生快樂學習,符合小學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結束語
除法和分數都是小學數學中的重點,而且在學生的生活中也是非常有用的一個知識。除法與分數之間具有緊密的聯系,學生學習了除法,教師需要趁熱打鐵,為學生今后學習分數奠定基礎。除法與分數的聯合教學是數學教學中的一種教學策略,但是并不是除法與分數所獨有的,教師在教學其它知識的時候,可以根據這次的教學經驗開展聯合教學。
參考文獻:
[1]馬文林.探究小學二年級數學乘除法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J].科幻畫報,2019(4).
[2]倪曉武.小學數學分數除法教學有效性策略探討[J].考試與評價,2019(10).
[3]楊彩如,常春艷,盧建川.溝通分數除法的算法和算理的教學探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1):91-92.
[4]于海杰.小學分數教學中數學基本思想的體現及滲透[J].教學與管理,2019(11):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