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娥
【摘要】隨著我國時代的不斷發(fā)展,學前教育教學活動也逐漸成為基礎教育的一部分,隨之興起的新觀念和新課改也開始強調幼兒園教師的教學要更具客觀性,要讓幼兒在科學活動中快樂前行。因此,本文就讓幼兒在科學活動中快樂前行,進而展開深刻探討,并提出相關教學策略,為幼兒的成長提供一個科學良好的環(huán)境。
【關鍵詞】幼兒;科學活動;快樂前行;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93-2099(2020)19-0173-02
新時期,人們越發(fā)意識到科學活動在學前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重要性,它不僅可以促使幼兒在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下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進而在實際活動中滿足他們對知識的探究欲望,而且還可以讓幼兒在科學活動的指引下培養(yǎng)良好的科學探索方法。由此可見,當前學前教育教學必須要從科學的教學思維出發(fā),有效設計出科學的教學活動。
一、科學活動在學前教育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科學活動能夠促進幼兒的認知發(fā)展
在著名的皮亞杰認知發(fā)展理論中,幼兒的認知形成往往在很大程度上與其生長和學習的環(huán)境息息相關。而以科學活動作為大的環(huán)境時,幼兒可以近距離接觸豐富有趣的事物,并在動手操作、動腦思考的過程中積累寶貴的認知經驗,獲得豐富的科學知識和經驗。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發(fā)揮良好的指導作用,引導幼兒主動探索和發(fā)現科學知識,并且用一雙善于發(fā)現的眼睛來捕捉生活中的小細節(jié),為其思維的拓展和認知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科學活動能夠促進幼兒情感的發(fā)展
國內外的許多研究資料表明:即使處于幼兒階段,孩子同樣有著強烈的情感需要,它們是促使孩子快樂成長的催化劑,也是學前教育理念得以轉變的關鍵。而在科學活動的帶領下,教師教學的目標會得到一定范圍的擴充,從以往單一化的教學模式上增添情感內容的教學。在一項又一項的教學活動中,幼兒仿佛置身于一個充滿科學氣息的小天地中,涵蓋自然知識和情感認知等各個方面,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形成活潑開朗的性格特征,以此促使他們長期形成一種良好的心理素質。比如當教師設計一些與自然有關的科學活動時,學生在活動的參與中可以對大自然產生新的認識和了解,進而產生一種敬畏自然、熱愛自然的心態(tài),這是他們在未來形成社會道德的基礎和關鍵。
(三)科學活動能夠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fā)展
每一個人經過一定時間的在校學習后,總會有踏入社會、適應社會環(huán)境的經歷,他們從學習中獲得一定的知識經驗,進而保證自己能夠在未來社會環(huán)境中得到有效成長。對于幼兒也是一樣,他們的學習也要為自身社會性的發(fā)展提供條件,而科學活動的實施會在不同的時間和地點里為幼兒提供與他人進行交流和交往的機會,比如教師、家長、同學、朋友等,讓他們在共同交往的過程中交換彼此的觀念想法和情感態(tài)度,從而獲得社會生活所必須具備的道德品質、價值觀念、行為規(guī)范以及形成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和行為習慣。這會給幼兒的學習提供豐富的經驗,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讓幼兒在科學活動中快樂前行的策略
(一)解放孩子們的頭腦
對于處在不同教學階段的教師而言,自身教育活動的展開必須要結合時代和社會對人才提出的要求,要讓自己的教學形式體現出創(chuàng)新的原則。與以往傳統教學觀念相比,當前教育活動所體現的特征更具科學性。而科學活動首先就要解放幼兒的頭腦,以開發(fā)幼兒智力為目標,讓幼兒不再過度依賴教師而享受擺在眼前的結論型知識,而是讓幼兒在養(yǎng)成動腦習慣的前提下實現主動學習。一方面,教師需要在科學活動的良好氛圍中增加提問的次數,提前設計好自己所要問的問題,讓幼兒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多動腦,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從而給出令教師滿意的答案。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多設計一些開放性的環(huán)節(jié),讓幼兒都參與到其中,將課堂作為展示自己獨特才能的大舞臺,以此突出自己的獨特性思維。
(二)解放孩子們的手
陶行知曾說過:“要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腳、空問、時問,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币虼?,當前幼兒園教師若要實現科學活動,就要從解放孩子們的手人手,讓幼兒在活動中有更多動手操作的機會。在動手實踐的案例中,游戲是最普遍的教學方式,也是科學活動的體現之一。比如,幼兒教師可以展開體育競賽的活動,期間設置拍球、跳繩、滾圈、踩高蹺、打吸力球、騎小車等活動項目。然后教師將幼兒分成不同的小組,展開小組競賽。各小組中根據成員的興趣來選擇不同的體育活動,從而在激發(fā)幼兒參與體育活動興趣的同時培養(yǎng)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又比如在“認識葉子”的主題探索活動中,教師可以組織幼兒在校園里撿起片片飄落的葉子,觀察、尋找不同形狀的葉子,做葉子貼畫、葉子面具,到制作葉子標本等,進一步激發(fā)幼兒探索的興趣和動手實踐的愿望。
(三)解放孩子們的嘴
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一方面可以活躍幼兒學習的氛圍,緩解他們學習和活動參與的緊張情緒,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幼兒有機會表達出自己真實的想法和疑問,增強他們想要進一步探究的欲望。因此,教師需要解放孩子們的嘴,讓他們在課堂的大舞臺上表達自我。比如教師可以就“我眼中的自然界”為話題,組織幼兒展開口語交際的活動,幼兒可以談談自己對自然界方方面面的事物特征進行觀察所得出的結論,例如談談對某一動物覓食的具體發(fā)現,談談對某一植物生長習慣的發(fā)現,談談對樹葉、花草、泥土等自然界物體的發(fā)現。通過這樣的方式,幼兒在發(fā)言的過程中可以增強對語言的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從而獲得綜合能力的提升,促使他們全面發(fā)展。
(四)解放時空
從時間和空間層面來看,傳統教學模式下僅憑一問教室、幾十張桌椅已然無法順應當前幼兒教學發(fā)展的趨勢,也無法滿足幼兒自身發(fā)展的規(guī)律。因此,當前幼兒教師還需要做到時間和空間的解放。教師可以多組織展開一些課外實踐活動,比如選擇操場這樣大的環(huán)境下,讓幼兒走出教室,在寬敞的場地下自由學習、自由玩耍。并且在操場上組織幼兒進行多樣化的活動,讓幼兒在寬松的學習氛圍中,放松自己的心態(tài),增強與其他同學的交往和互動。有效的時空解放會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讓幼兒在這一條件下培養(yǎng)創(chuàng)造能力。
三、結語
總而言之,幼兒是每個人一生中極其關鍵的階段,而對這個階段的教學也顯得格外重要。基于此,科學活動就在學前教育工作中發(fā)揮了積極作用。因此,當前幼兒教師必須重視科學活動的設計和展開,以發(fā)展幼兒綜合能力為原則,讓幼兒在科學活動的指引下豐富科學教育基礎,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獲得快樂。
(責任編輯 袁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