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忠坤
摘要:體育課程是學校針對所有學生開設的一門必修課程,它蘊含著豐富的思政政治教育元素。課程思政與體育課教學進行有機融合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實踐,也是新時代教學改革的方向,它需要學校特別是體育教師認真研究,創(chuàng)新舉措,豐富內容,切實讓體育課成為學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
關鍵詞:課程思政;體育課教學;運用
傳道、授業(yè)、解惑,是每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職責。作為體育教師既要傳授學生強健身體的知識,也要提高他們體育運動的基本技能,還要培養(yǎng)他們堅強的意志、追求卓越的品質以及團結協作的人文精神。這些教學目標的實現,離不開體育教師發(fā)揮作用,需要他們深入挖掘課程的思想政治元素,抓住第一個能夠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機會,充分將課程思政理念滲透到體育課教學當中。
不可否認,課程思政在體育課教學中的運用在我國教育史上得到了長足發(fā)展,也取得了驕人成果。然而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一是有的體育教師認為自己的任務是傳授學生體育知識與運動技能、加強學生體育鍛煉;而思想政治教育與自己無關,在學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應該是班主任、輔導員和思想政治課教師的任務。二是有的體育教師思政滲透意識不強烈,沒能理解和落實課程思政的內涵和運用方法。比如在接力跑時只強調在跑步過程中講究配合協作,不能延伸到生活當中,因此思政教育效果不明顯。
關于體育課程滲透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我國教育學家蔡元培先生早已經關注到,提出“完全人格,首在體育”,強調體育課程與思想政治教育是一致的,都是為了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課程思政是一項系統而復雜的工程,它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付出努力,不斷探索。推動課程思政在體育課教學中的運用絕不能僅僅停留在理論研究上,更需要落實在行動上,切實把體育課堂教學作為學生思政教育的第一課堂。
第一,在體育課常規(guī)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課堂是學校開展體育教學的主要陣地,體育教師要關于把握這個陣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每堂課前精心備課,結合學生的實際思想、身心狀況,有針對性地設計好每堂體育課程的教學目標、內容、方法;要充分利用好體育課堂45分鐘、早操、課間操、運動會以及課外活動等各種體育資源,讓學生在隊列中學會聽眾指揮、服從安排,做一個守紀律、有組織的人。教書育人是每名體育教師的使命和責任。在體育課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受教主體,教師是知識傳輸者,要讓學生在掌握一些體育保障方面的知識外,還要堅持鍛煉、勞逸結合,養(yǎng)成長期鍛煉的生活習慣。在體育比賽和體育活動中要鍛煉學生的意志,健全他們的人格,讓學生養(yǎng)成熱愛祖國、關心集體、感恩社會的良好品質。要全面總結課程思政多年來的實踐經驗,與外校體育教師就課程思政在體育課教學中的運用交流做法,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第二,深入挖掘體育課程隱含的各類思政因素。規(guī)則性是體育活動的一大特性。在課堂上學生要遵守課堂紀律、在體育比賽過程中隊員要遵守比賽規(guī)則。通過這些,體育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要養(yǎng)成遵守規(guī)則、講規(guī)矩、不違法的良好習慣。足球運動、接力跑等體育運動,離不開隊員的協作團結。教師可以在體育課教學過程中向學生們灌輸集體主義、團隊協作意識。另外,所有體育比賽總有第一、第二的排名,也總有成功和失敗的一方,可以教育學生正確對待結果,做到勝不驕,敗不餒;真正理解“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深刻內涵,享受體育帶來的樂趣。要深入學生當中,開展一些他們感興趣的體育活動,通過參加體育活動,讓他們親身感受到競技、合作、奉獻的體育精神。要教育學生們關注國內外體育賽事,學習運動員奮力爭先、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在自己的學習道路和人生追求中鍥而不舍,不言放棄;學習他們報效祖國、為國爭光的愛國情緒,在內心深處增強對國家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第三,提高體育教師的政治素養(yǎng)。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改造學生靈魂、陶冶學生情操,體育教師責無旁貸。體育老師要以身作則,發(fā)揚“更高、更快、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學好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提升自己思想修養(yǎng),用人格魅力來感染學生。以德樹人,是學校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責任。體育教師首先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來武裝自己,熱愛教育事業(yè),關心國家大事、關注學生成長。要加強對體育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培訓,通過集中學習、觀看視頻、學習先進教育工作的光榮事跡,讓他們真正意識到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德智體全面發(fā)展新時代學生的使命光榮、任務艱巨。要關心學生,與他們交朋友,了解他們的思想變化。在傳授他們課本內容、動作要領以及組織體育活動外,還要善于站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實現體育課的育人目標。
總之,課程思政運用到體育課教學中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政工作會議提出的要把各類課程與思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的重大舉措,也是社會主義教育體制改革的必然方向。體育老師要學會運用“課程思政”的理念來開展體育教學,從而鍛煉學生體魄、健全學生人格。
參考文獻
[1]王洪超.淺談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科技視界.2015(3)
[2]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講話[N].人民日報,2016-12-09(1).
[3]徐嬈嬈.大思政視域下大學體育課程育人路徑[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