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麗紅
摘要:抒情女高音是美聲唱法中掌握難度較大的歌唱聲部,也是歌唱界的珍貴寶藏。抒情女高音富含感染力、表現(xiàn)力的演唱方式,堪稱美聲唱法中的典范。因此,文章以美聲唱法中抒情女高音演唱的代表角色為入手點,立足美聲唱法領(lǐng)域,從演唱風格、角色賞析、聲音條件等幾個方面入手,對美聲唱法中抒情女高音演唱的特色進行了進一步分析。
關(guān)鍵詞:美聲唱法;抒情女高音;演唱特色
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17-0070-01
一、前言
美聲唱法產(chǎn)生于十七世紀的意大利,在十八世紀逐漸形成了以意大利語言為基礎的歌唱藝術(shù)體系。從藝術(shù)歌唱訓練、嗓音基本生理特征、表演基本規(guī)律等方面進行分析,美聲唱法主要包括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幾種類型。其中抒情女高音是美聲唱法中女高音的重要組成部分,自誕生以來,就在歌唱舞臺上大放異彩。
基于此,對美聲唱法中抒情女高音演唱的特色進行適當分析就具有至關(guān)重要的意義。
二、美聲唱法中抒情女高音的代表性角色
抒情女高音是一種美聲唱法中女高音的演唱聲音類型,以抒情式的詠嘆調(diào)歌唱為主,音域多為Cl X3,具有音色輕柔、行腔舒展、情感細膩、行腔連貫的特點,可以生動的展現(xiàn)劇目中人物的多種情感。
聽眾較為熟悉的代表角色主要有《唐·帕斯夸勒》(多尼采蒂著)中諾莉婭、《費加羅的婚禮》中的蘇珊娜、《魔笛》(莫扎特著)中夜后、《卡門》(比才著)中的米卡埃拉等①。
三、美聲唱法中抒情女高音演唱的特色
(一)演唱風格
從演唱風格視角進行分析,相較于其他聲音類型而言,美聲唱法中的抒情女高音不僅注重聲音技巧的應用,而且注重所演唱劇目中人物豐富情感的表達。
基于此,在美聲唱法中抒情女高音演唱時,演唱者就需要在保證咬字吐字清晰度、音色優(yōu)美度的同時,將發(fā)聲藝術(shù)、歌唱藝術(shù)有機融合,為聽眾營造一個感情豐富、線條優(yōu)美、意境深遠的聽覺空間。為達到這一目的,抒情女高音演唱者就需要在明確自身嗓音條件及聲區(qū)的基礎上,根據(jù)自身能力恰當選擇歌曲,保證所演唱歌曲與自身聲音條件相適宜。同時避免以大幅跳動的音區(qū)、或強烈的戲劇張力為表現(xiàn)方式,而是通過悠長舒緩的旋律進行真摯情感的表達。即以音色的表達為重點,揚長避短,傳遞樸素的情感。
(二)角色欣賞
從角色視角進行分析,美聲唱法中抒情女高音演唱載體多為富含故事性的作品。如借助抒情女高音表達對愛人的強烈思念之情,或者塑造多愁善感、天真脆弱的少婦等可以促使聽眾對劇情推進產(chǎn)生期待感的角色②。同時由于美聲唱法中抒情女高音詠嘆調(diào)富含歌唱性的旋律引入,可以為故事性豐富的歌劇作品增添絢麗的色彩。特別是在意大利普契尼著名歌劇《托斯卡》中經(jīng)典女高音詠嘆調(diào)《為藝術(shù),為愛情》,音域在b-小字二組/小字三組c,演唱者需在充分理解《為藝術(shù),為愛情》中托斯卡的人物背景的基礎上,利用自身渾厚而激越的音色,表達較為強烈的共鳴色彩,避免高音炫技或者音量過錳,恰當表達人物萬般無奈的心聲。
(三)聲音條件
美聲唱法中抒情女高音的作品演唱對演唱者的聲音線條具有較為嚴苛的要求,需要演唱者在作品表演階段自始至終的維持漂亮、柔和、美妙的聲音線條,其可以帶動聽眾更好的感悟劇目的特有魅力及內(nèi)涵,進而達到較佳的劇目表演效果③。從聲型鑒定視角進行分析,美聲唱法中女高音獨特優(yōu)美聲型不僅取決于演唱者先天嗓音條件,而且受后天聲音掌控、氣息運用等聲音訓練活動的影響。而從整體共鳴視角進行分析,美聲唱法中抒情女高音更注重頭腔共鳴的運用,以保證歌聲在較高的位置,并表達豐富的泛音色彩。
如薩瑟蘭、卡拉斯等著名抒情女高音演唱家,其可以細致的把握自身聲音特點,通過穩(wěn)健而舒暢的發(fā)音、激越而充沛的情感、清澈而純真的咬字吐字及富有彈性的氣息,在達到震撼人心的音色美感的同時,展現(xiàn)風格迥異的藝術(shù)作品。
四、結(jié)語
綜上所述,美聲唱法中抒情女高音在演唱階段大多呈現(xiàn)出音韻優(yōu)美、雅致,且富有歌唱性的特點,演唱者可以利用聲音表達歌曲,闡釋劇目中人物的情感,促使聽眾在賞析作品過程中,透過獨特音色進入演唱者所營造的環(huán)境中,跟隨劇情發(fā)展感受相關(guān)人物的喜悅、哀傷、憤怒、歡樂,進而形成良好的共鳴。
注釋:
①王家璇.探究歌劇中輕型抒情女高音的代表性角色[J].通俗歌曲,2016(06X):90-90.
②胡蓉.探討音色在美聲唱法中的作用[J].影劇新作,2016(04)107-112.
③于劼.抒情女高音的聲音類型與曲目合理的選擇[J].北方音樂,2017(023):5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