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摘要】《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中對于“提升學生語言素養(yǎng)”這一點指出,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語文,同時要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積累,并通過優(yōu)秀文化提升學生審美情趣和思想道德修養(yǎng),讓學生形成健全人格?;诖耍疚慕Y合新課程理念,就有效實施閱讀教學策略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展開論述。
【關鍵詞】閱讀教學;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485(2020)20-0088-02
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是語文教學目標之一。語文素養(yǎng)包括人文素養(yǎng)、思維能力、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語文能力和語文知識等。而閱讀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一個重要切入點。在本文中,我根據(jù)自己對這方面的探索,結合新課程理念,就閱讀教學中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幾個途徑闡述了幾點自己的思考和看法。
一、采取多媒體教學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的情境,形象、直觀,對于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有重要意義。在以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為目標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在講解《望廬山瀑布》這首古詩之前,教師可以提前通過網絡平臺搜集有關于《望廬山瀑布》的實景視頻或相關圖片。然后,在課堂上,教師將這個視頻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出來。氣勢磅礴的廬山瀑布以可視化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這樣的視頻具有很強的吸引力,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采取讀寫結合教學法,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文章均是精挑細選出來的,語言優(yōu)美、有特色。在以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為導向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讀寫結合教學法帶領學生感悟其中的語言魅力,并通過學生自主建構語言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豐富學生語言積累。例如,《富饒的西沙群島》一文中,有很多優(yōu)美的、個性化的語言。在指導學生閱讀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采取讀寫結合教學法,讓學生一邊閱讀一邊仿寫。如“大龍蝦全身披甲,劃過來,劃過去,樣子挺威武。”這句話使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語言俏皮、活潑。教師可以在指導學生閱讀的時候讓學生仿寫這句話,這樣就可以促進學生對這句話的理解和吸收,從而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三、采取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法,增強學生的審美情趣
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是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中明確提出,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能力。在以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為導向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法,通過情境教學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例如,在閱讀《陶罐與鐵罐》《狐假虎威》等課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根據(jù)自己對角色內心活動的揣摩,以合適的表情、語言等將人物展現(xiàn)出來。此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擔任評委,在其他學生或小組表演的時候負責點評、打分。這樣的閱讀教學方式既能增強教學趣味性,又能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對于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有重要意義。
四、采取朗誦教學法,深化學生的閱讀體驗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無論是對低年級、中年級還是高年級學生,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都要采用朗誦教學法。譬如,對于低年級學生,新課程標準中提出,教師要指導學生誦讀兒歌,展開想象,使學生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對于中年級的學生,新課程標準中提出,教師要帶領學生誦讀優(yōu)秀詩文,并且注重誦讀過程中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能夠展開想象,領悟內容。此外,教師必須采取的措施之一,就是通過誦讀指導深化學生的閱讀體驗,以此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為了進一步增強學生的閱讀體驗,教師在學生誦讀的時候可以利用多媒體配上適當?shù)谋尘耙魳?,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這是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有效措施。
五、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法,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語文教材中的課文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而認知水平低、文化素養(yǎng)低、思維能力有限的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很難做到真正感悟。在以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為目標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法,讓學生發(fā)揮團體的力量,在相互交流、討論的過程中拓寬視野,發(fā)散思維,這是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例如,在指導學生閱讀《圓明園的毀滅》一文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這篇文章題目是說圓明園毀滅,但是一整篇文章都在寫圓明園被毀滅前的狀況,是否離題?”然后讓學生圍繞這個問題進行小組交流,各自說出自己的看法。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拓寬學生的閱讀深度,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綜上所述,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摒棄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堅持以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為目標,采取合理的教學方式。我在教學中立足實際,采取多媒體教學法、讀寫結合教學法、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法、朗誦教學法、小組合作學習法等教學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相較于之前有了顯著提升。故此,我在本文中對教學經驗進行了分享,希望能給更多的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提供理論參考。
注:本文為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9年度一般課題“新課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策略的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19] GHB1581)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葛炎.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能力以及語文素養(yǎng)[J].中國校外教育,2016(S2).
[2]陳志娥.小學生以課外閱讀提升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策略研究[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6(35).
[3]陳冬云.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J].亞太教育,2019(6).
(責編 楊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