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 陳歡
[摘要] 在整本書閱讀實踐中,閱讀路徑的作用不容忽視,怎么讀實際上也就意味著讀什么。作為文本的有機組成部分,副文本在整本書閱讀中既是閱讀的內(nèi)容,又是閱讀的方法,它起著路徑引領、情感補充和拓展延伸的作用,因此在實施整本書閱讀的過程中需要對此進行探索。
[關鍵詞] 整本書閱讀;副文本;引領;補充;延伸
副文本的概念,最早由法國文學理論家熱奈特提出,武漢大學金宏宇教授對副文本有一個明確的界定:“所謂的副文本,是相對于‘正文本而言的,是指正文本周邊的一些輔助性文本因素,主要包括標題(含副標題)、序跋、扉頁或題辭(含獻辭、自題語、引語等)、圖像(含封面畫、插圖、照片等)、注釋、附錄文字、書后廣告、版權頁等。這些副文本因素不僅‘寄生于一本書,也存在于單篇作品;不僅是敘事性作品的構(gòu)成因素,也可成為抒情性的詩歌和散文的組成部分;不僅在單行本的文學作品中環(huán)繞著副文本,文學期刊中也有類似的副文本?!盵1]
副文本作為“正文本”的有機組成部分,在整本書閱讀中起著閱讀路徑引領、主旨情感補充和閱讀拓展延伸的作用。
引領:閱讀路徑
副文本在整本書閱讀中起著引領閱讀路徑的作用?!懊恳槐緯姆饷嬷露加幸惶鬃约旱墓羌??!盵2]在閱讀過程中,我們首先接觸到的無疑是副文本,而我們的閱讀任務就是要找出作品的“骨架”。閱讀《吶喊》時,作為副文本的《〈吶喊〉自序》對整本書起著提綱挈領的作用?!丁磪群啊底孕颉凡粌H記錄了魯迅棄醫(yī)從文轉(zhuǎn)變中重要的“幻燈片事件”,還揭示了他創(chuàng)作小說的意圖——“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馳的猛士,使他不憚于前驅(qū)?!盵3]并且,其中作者還解釋了自己小說設計中的一些精要之處和整體的情感取向——“在《藥》的瑜兒的墳上憑空添上一個花環(huán),在《明天》里也不敘單四嫂子竟沒有做到看見兒子的夢,因為那時的主將是不主張消極的。至于自己,卻也并不愿將自以為苦的寂寞,再來傳染給也如我那年輕時候似的正做著好夢的青年?!盵3]又如,中國青年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小說集《祝?!罚饷鎰t采用了《祝?!返碾娪皠≌眨鰪娏艘曈X沖擊效果,有效激發(fā)了讀者的興趣。
副文本對閱讀路徑的引領作用不但體現(xiàn)在整本書閱讀過程中,而且還貫穿于對單篇作品的解讀。例如,陸蠡的代表作品《囚綠記》,對其中綠的象征含義,人們存在著不同的看法。考慮到《囚綠記》選自陸蠡的同名散文集《囚綠記》,實際上,如果我們注意到作為《囚綠記》的重要副文本《〈囚綠記〉序》的話,就不難理解作者對于綠的懷念與歉疚之情。在《〈囚綠記〉序》中,他不止一次地剖析自己——“我是感情的奴役,也是理智的仆隸。我沒有達到感情和理智的諧和,卻身受二者的沖突,我沒有得到感情和理智的匡扶,而受著它們的軋轢;我沒有求得感情和理智的平衡,而得到這兩者的軒輊?!盵4]可見,作者渴綠、囚綠、釋綠、懷綠,這體現(xiàn)了一個知識分子理智與情感、現(xiàn)實與理想的沖突。
補充:情感主旨
作為整個文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副文本往往在情感主旨上對正文本起著重要的作用,或揭示題旨,或暗示題旨,或補充說明題旨,或表明作者的情感傾向。作為副文本的封面、序言、副標題、跋文、插圖等等,都會起著暗示情感主旨或補充的作用。比如說,《狂人日記》前面的文言序言和正文的白話文形成對比,既符合狂人“瘋癲”的話語表征,又形成了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鮮明對比的巨大張力。而《阿Q正傳》的序言則直接是正文的一個部分,點明了阿Q得名的緣由和作者的寫作目的。1926年由陶元慶設計的《彷徨》的封面,以煩躁的紅色、不圓滿的太陽、無法邁出的腳等繪畫語言感性、形象地傳達出文本中彷徨、求索的情感主旨。
此外,《孔雀東南飛》正文前面的序言,不僅交代了故事的梗概,而且指明了作者的傾向——“時人傷之”。“悲劇就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撕毀給人看”,這樣的序言直接點明了《孔雀東南飛》的悲劇性。類似地,蕭紅的小說《生死場》,1955年版的封面用一條粗暴的折線將整個版面切為兩個部分,暗示了小說的情感傾向,隨后魯迅所作的序言和胡風寫的跋扼要、精練地點明了小說的主旨。
版本的修改也是副文本的一部分,對于版本的關注也有助于理解文本,把握作者的情感變化。如老舍《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在不同的政治語境中進行了不同的修改;巴金的《家》歷經(jīng)數(shù)次修改,為了突出《家》的反封建性,把高家由資產(chǎn)階級修改為地主階級。在進行整本書閱讀時,對于作品在不同時期版本的關注,無疑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作者的心理軌跡和情感趨向。
延伸:拓展溯源
整本書閱讀是針對當下快餐式、碎片化閱讀而言的,指向?qū)W生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及閱讀素養(yǎng)的提升。閱讀本身是非常自由化、個性化與私密化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當我們努力擺脫任務驅(qū)動閱讀或指令式閱讀時,文本周邊的東西(如副文本)會對讀者的閱讀選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個完整的文本由副文本和正文本構(gòu)成,在整本書閱讀過程中,副文本不僅能夠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也能有效地對正文本進行拓展延伸,進而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同時,書籍出版發(fā)行的廣告作為副文本,對于讀者的吸引力也不容小覷?,F(xiàn)代傳媒與文學發(fā)展的關系,早已經(jīng)是文學研究領域的熱門話題,如書腰宣傳語、書籍正式發(fā)行廣告都是重要的副文本,而古典小說中的回目多是嚴格的對仗句,可謂是對仗練習的絕佳材料。
正文后的題記和創(chuàng)作時間也是副文本的一部分。《荷塘月色》文末標明的創(chuàng)作時間,其實可以追溯到1927年。當時,身處國學壓倒新文化運動氛圍中的清華大學、作為新文化運動骨干的朱自清,無疑是苦悶落寞的。直至后來王國維投湖自盡,梁啟超因故出走,與妻子爭吵的家庭風波,1927年前后劇烈變動的時局……在這樣上下求索、延波溯源中,我們才能理解朱自清內(nèi)心的不寧靜。人教版必修教材中的課文插圖,也是重要的副文本,對學生勾連文本、拓展延伸起著重要的輔助作用。除此,《荷塘月色》的配圖,可以讓學生直觀地感受荷花、荷葉和花骨朵兒,為學生披文入境提供有力的補充?!秳游镉螒蛑i》中的鯨、北極熊、鶴的插圖,《宇宙的邊疆》中星系的插圖,對于很少接觸到實物和難得有機會實地觀察的學生來說,則無疑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不僅形象直觀,補充了正文,更激發(fā)學生閱讀探究相關文本的興趣。
不論是整本書閱讀,單篇文本閱讀還是群文閱讀,都是為了讓閱讀回到閱讀本身。其實,有效閱讀最核心的方面就是找到文本的“骨架”,而副文本既是整個文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實施閱讀的重要方法,無疑對整本書閱讀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務必要留意、揣摩。
[參考文獻]
[1]金宏宇.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副文本[J].中國社會科學,2012(6):172.
[2]艾德勒,范多倫.如何閱讀一本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67.
[3]魯迅.《吶喊》自序[M].魯迅.吶喊.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16:3,7.
[4]袁振聲.《囚綠記》序言[M].陸蠡.陸蠡散文選集.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148.
張 勇 ? 四川省綿陽中學,一級教師。
陳 歡 ? 四川省普明中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