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燕
“我感覺特別委屈!我辛辛苦苦地為大家服務,他們怎么不領情呢?我追求完美,做事精益求精,老師都表揚我了,為什么同學們不買賬……”
“我要求嚴格有什么錯?”合唱指揮卻被轟下臺
小陶出身音樂世家,爺爺是作曲家,爸爸是珠海市頗有名氣的指揮家,姥爺和媽媽則是小提琴演奏家。小陶從3歲開始接受音樂啟蒙,5歲就可以用小提琴演奏《梁祝》?,F(xiàn)在,小陶上高一,是學校管弦樂隊的首席小提琴手,她的理想是考入中央音樂學院。
學校要在國慶節(jié)舉行慶祝音樂會,小陶被老師指定為合唱隊指揮。能夠像爸爸那樣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人物,小陶很興奮。她廢寢忘食地準備資料,一絲不茍地挑選服裝和道具,排練時嚴格要求隊員,只用兩周時間就讓節(jié)目具備了彩排條件,贏得了音樂老師的贊揚。
但是,在第一次彩排的那天,小陶卻被隊員們轟下了臺。她惱羞成怒,摔壞了價格昂貴的話筒和指揮棒。鑒于她的粗暴表現(xiàn),學校取消了她的指揮資格,并要求她接受心理輔導,以杜絕暴力行為。
“我要求嚴格有什么錯?他們憑什么轟我下臺?”走進心理輔導室,小陶氣哼哼地說。
我問:“被轟下臺那天,究竟發(fā)生了什么?”
小陶告訴我,那天因為是第一次彩排,大家都有點緊張,可低音區(qū)的兩個女生嘻嘻哈哈,一直在相互補妝。小陶當眾點了她倆的名,讓她們“自重一點”?;蛟S是情緒受到了影響,或許是故意搗亂,彩排時兩名女生總是出錯。小陶頻頻叫停彩排,批評兩名女生的口氣越來越嚴厲,終于把兩名女生吵哭了。
“我不認為自己有什么錯,但是我沒想到接下來局面會失控?!毙√照f,“先是低音區(qū)的女生為同伴出頭,拒絕演唱,接著中音區(qū)和高音區(qū)的男生女生都罷唱了,還嚷嚷:‘我們受夠了這個女暴君!‘換指揮!我感覺特別委屈!我辛辛苦苦地為大家服務,他們怎么不領情呢?我追求完美,做事精益求精,老師都表揚我了,為什么同學們不買賬……”說到此,她已泣不成聲。
我試探性地問:“此前的排練,你罵哭過多少同學?”
小陶止住哭聲,邊抹眼淚邊說:“七八個吧,我記不清了,都是女生,男生臉皮厚,罵不哭,我罵得狠了,他們就起哄,但好歹沒讓局面失控?!彼鋈惶岣呱らT:“老師,我可不是亂發(fā)脾氣,他們被批評都是罪有應得!”
“我相信你?!蔽倚Φ?,“你被轟下臺以后呢?彩排無法進行了吧?”
“哪兒啊,他們可開心了!”小陶說,“新指定的指揮是四班的一個男生,沒什么水平,可他會討好隊員,要求也不嚴格,隊員們可喜歡他了,當面都叫他‘男神?!?/p>
我問:“此后的排練效果怎么樣?”
“音樂會上表現(xiàn)不錯,被評為一等獎?!毙√毡砬槁淠Z氣中夾雜著不服氣。
追求完美,不能忽略隊友的感受
我問小陶:“你小時候?qū)W習音樂,是不是經(jīng)常被父母批評?”
小陶使勁點頭:“那當然,一邊哭一邊練是所有琴童的家常便飯。不僅被罵,我還經(jīng)常被打呢!我小時候在家練琴的時候,哪怕錯一個音,在另一個房間的爸爸都會跑過來糾正。他經(jīng)常用指揮棒敲打我的頭,有時候他生氣了就特別用力,我都是等他離開了才敢流眼淚?!?/p>
我問:“你對練琴有抵觸情緒,經(jīng)常偷懶嗎?”
小陶拼命搖頭:“我喜歡練琴,從不偷懶。爸爸那樣是對我負責任,他說音樂容不得一點瑕疵,要么完美,要么就是噪音。老師,追求完美是心理疾病嗎?”
我說:“嚴格要求自己是好事,但過于追求完美容易造成人際關系方面的困擾。古人云,嚴于律己,寬以待人。你對待隊友過于嚴格,方式也過于簡單粗暴,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所以他們才反對你。不過,這也不能怪你,你從小被父母嚴格要求,一絲不茍已經(jīng)成了你的思維定式和行為習慣,你很自然地會用同樣的方法對待別人。如果你適當調(diào)整,會重新贏得別人喜歡的。”
小陶瞪大了眼睛:“您是讓我放棄追求完美的精神?那不是渾渾噩噩嗎?”看來,完美主義在小陶的觀念中根深蒂固,需要耐心引導。
我問:“接替你的那個指揮,他有什么過人之處嗎?”
小陶說:“跟我比,他無疑是平庸之輩!他從來不批評隊員,即使有人出錯,他也沒心沒肺用開玩笑的方式糾正;隊員們明明唱得一般,他卻夸張地喝彩?!?/p>
我說:“但是他帶領隊員們拿到了一等獎?!?/p>
小陶想反駁,卻找不到有力的論據(jù)。
沉吟半晌她自言自語:“難道我真的要改變一直引以為榮的完美主義?如果放棄完美主義,那豈不是讓我變得不負責任、不思進取嗎?”
我說:“改變不是讓你放棄追求,也不是讓你變得不負責任、不思進取,而是用適合的方法來追求你的目標,讓你的生活更幸福,事業(yè)上取得更好的成績?!?/p>
設定恰當?shù)哪繕耍⒁郧‘數(shù)姆绞饺ミ_成目標
小陶問:“那我應該怎樣改變呢?”
我告訴她,完美主義是一種思維定式,所以,要改變它就需要確立新的思維。新思維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設定恰當?shù)哪繕耍⒁赃m當?shù)姆绞饺ミ_成目標。”
“我們先來討論如何設定恰當?shù)哪繕??!蔽医忉?,“我們所要做的事情,是否都需要設定一個很高的標準?是否都得在一天內(nèi)做完?是否每次比賽都要得第一?不見得。事情分為緊急而重要的事、不緊急而重要的事、不緊急也不重要的事三類,不要同等對待。女隊員互相補妝,出于愛美的本能,也是在維護集體形象,應該屬于不緊急也不重要的事吧?你的反應是不是過激了?”
小陶默不作聲,但看得出她同意我的看法。
“我們再來討論達成目標的方式。”我繼續(xù)解釋,“排練的時候,你頻繁叫停,糾正隊員們的錯,猜猜隊員們有什么感受?第一,隊員會想:‘指揮真是個負責任的人,她在幫助我進步。第二,隊員會想:‘我又出錯了,我好失敗啊,不如破罐子破摔吧!”
小陶恍然大悟:“應該是第二種。我讓他們產(chǎn)生了太多的失敗感,所以他們才反對我?!?/p>
我問:“那種很努力地做事,卻達不到別人標準的感覺,和你小時候一邊哭一邊練琴的委屈,是不是很像?”
小陶重重點頭:“我知道自己在隊員眼里有多可惡了。老師,您放心,以后我一定能與同學們和諧相處?!?/p>
我說:“完美主義者更多是苛責自己,總是給自己設立高不可攀的目標,失敗了就歸咎自己,進而引發(fā)自卑、羞愧和抑郁等。所以,希望你以后學會反省,在遭遇挫折的時候不妨停下腳步,回頭看看,是否目標設定得太高,抑或追求目標的方式不恰當。想通這兩個問題,才是真正的完美?!?/p>
【編輯: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