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胡敏 鄭杰
內(nèi)容摘要: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英文學院歷經(jīng)22年探索將戲劇表演與英語戲劇理論教學相結合,以培養(yǎng)高素質創(chuàng)新型英語人才。英文學院通過開設英美文學實踐課程《戲劇工作坊》和《小劇場》以及創(chuàng)立“英語戲劇社”培養(yǎng)了一大批英語戲劇表演、編劇和導演人才,并以“戲劇大賽”、社會公演和社會實踐為檢驗標準,推動英語文學教學從專業(yè)教育向通識教育轉變,通過戲劇表演提高學生學習英美文學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yǎng)和創(chuàng)新意識。
關鍵詞:戲劇表演 英語戲劇教學 人文素養(yǎng) 創(chuàng)新意識
當前,我國很多外語院校都開設了“英語戲劇”課程,主要以講授英語戲劇的理論和文本分析為主,但是很少學校能夠在教學中把英語戲劇的理論教學和表演實踐很好地結合起來,因此無法有效地喚起學生對戲劇課程的興趣和培養(yǎng)學生的表演能力。為了進一步改善這種以教師為中心、以劇本為對象的較為傳統(tǒng)的英語戲劇教學模式,尋找一種更為有效的創(chuàng)新型教學模式,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英文學院(以下簡稱“英文學院”)以“以演促學”為教學改革目標,開設《戲劇工作坊》和《小劇場》戲劇實踐課程,成立“英語戲劇社”,逐漸形成了以“以演促學”為目標,以學生導、編、演實踐為主、教師理論教學為輔的新型英語戲劇教學體系,推動英語文學教學從專業(yè)教育向通識教育轉變,通過戲劇表演提高學生學習英美文學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yǎng)和創(chuàng)新意識。
一.“以演促學”的英語戲劇教學創(chuàng)新實踐
近年來,教育部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一直提倡加強外語院校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因此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yǎng)也愈發(fā)顯得重要。雖然目前國內(nèi)很多外語院校大多開設了“英語戲劇”作為選修課來提高學生的英美文學素養(yǎng),但是這些課程幾乎都是以戲劇理論教學和戲劇文本分析為主,劇情表演或是缺席,或是充當輔助性教學環(huán)節(jié),穿插在戲劇文本教學之中,以期活躍課堂氣氛或者讓學生通過表演能夠更好地理解戲劇文本。
1.英語戲劇實踐創(chuàng)新課程:《戲劇工作坊》和《小劇場》
針對國內(nèi)英語文學教學中理論教學和實踐能力的脫節(jié),英文學院于2012年開設《戲劇工作坊》和《小劇場》兩門課程,主要在講授戲劇理論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用英語創(chuàng)作和改編劇本、導演和表演英語戲劇的綜合能力。這兩門課程以培養(yǎng)學生的戲劇創(chuàng)作、改編、導演和表演能力為中心,讓學生把課堂上教授的戲劇通過學生集體自導自演的方式演繹出來,大大提高了學生對英語戲劇的興趣。課程的開設針對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教學課堂組織形式,開創(chuàng)“以生為本”的英語戲劇教學模式,實現(xiàn)從以教為中心到以學和演為中心的學習模式轉換,具有創(chuàng)新意義。
經(jīng)過授課教師多年的努力,該門課程成為了一門廣受學生歡迎的課程,學生對課程的評價極高,參與度也非常高。2018年6月,選修該課程的學生受邀為星海音樂廳20周年慶典表演音樂劇Hamilton和Chicago選段;2019年5月,學生再次受邀登上星海音樂廳表演音樂劇Grease和Miss Saigon選段。兩次演出均獲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兩門戲劇實踐課程的開設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
2.優(yōu)化文學教學實踐平臺:“英語戲劇社”
為了進一步把英語戲劇理論和表演實踐更好地結合,英文學院于2014年成立“英語戲劇社”。劇社成立后多次邀請戲劇專家來院指導學生,培養(yǎng)戲劇人才,先后邀請英國莎士比亞皇家劇院專業(yè)培訓師、上海戲劇學院的教授以及英國專業(yè)音樂劇演員來院培訓學生。在眾多專業(yè)老師的培訓指導下,“英語戲劇社”的學生在表演水平、劇本改編和導演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英語戲劇社”成立后至今先后上演了5部戲?。骸镀じ耨R利翁》、《賣花女》、《羅密歐和朱麗葉》、《狗鎮(zhèn)》和《青春熱舞》。在展演中,學生的表演水平日趨提升,越來越接近專業(yè)表演水平,廣受觀眾的喜愛。許多參加過導演、編劇、表演和舞美燈光設計等的學生在近半年的排練和表演訓練中不僅積累了豐富的舞臺表演經(jīng)驗,而且組織和溝通能力得到了極大的鍛煉和提高。2016年9月“英語戲劇社”的部分同學受邀在“第11屆廣州大學生戲劇節(jié)”開幕式上表演《羅密歐與朱麗葉》選段,劇社學生的表演水平得到了廣大參與開幕式觀眾的高度贊揚。
3.形成實踐課程的檢驗標準:“戲劇大賽”
英文學院始于1998年的“戲劇大賽”(Drama Night)至今已舉辦了21屆,廣受學生歡迎,成為廣外“一票難求”的學生精品活動。英文學院的“戲劇大賽”在學生參賽規(guī)模、學生參與度以及表演水平等各方面一直在國內(nèi)外語院校中起著示范作用。英文學院“戲劇大賽”指導團隊有近20名老師,他們多年來一直致力于提高“戲劇大賽”參賽學生的劇本改編和導演水平,提高大賽的整體表演水平。
每年在長達半年的時間內(nèi),學院三年級學生廣泛參與,在老師的指導下改編劇本、導演和表演英語戲劇,把戲劇濃縮成25分鐘的短劇,最終把4部戲劇搬上舞臺進行比賽?!皯騽〈筚悺币彩且詫W生自編自導為主、老師指導為輔的原則,讓學生擁有更多導演和編劇的實踐機會,在多次的導、編、演的實踐過程中極大地鍛煉了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包括組織協(xié)調(diào)、團隊合作、創(chuàng)作改編和導演的能力。
二.“以演促學”的英語戲劇教學實施方案和創(chuàng)新之處
英文學院教師通過研究英美文學教學實踐理念和模式創(chuàng)新,實現(xiàn)從文本教學到表演教學到社會演出的循環(huán)互動的高效外語教學,可顯著解決外語教學中理論和實踐的脫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chuàng)新能力。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1.以戲劇實踐課程和“英語戲劇社”的“教學+實踐”模式,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創(chuàng)新英語戲劇教學模式。以2016年《羅密歐與朱麗葉》實踐教學為例簡介操作。首先,以《戲劇工作坊》和《小劇場》兩門戲劇實踐課程為教學平臺,將《羅密歐與朱麗葉》分成不同的表演片段,讓學生分組參與,在文本闡釋和欣賞的基礎上系統(tǒng)扎實地培訓形體、發(fā)聲、念白技巧和身臨其境的表演和互動,實現(xiàn)在表演中理解文本、學生參與互動的高效課堂。其次,以“英語戲劇社”為團隊,在演員招募、培訓和演出編排上實現(xiàn)學生主導、老師指導的長效、循序漸進的教學實踐。2016年“英語戲劇社”的成員在歷時半年的籌備和排練之后,在全校公演該劇。在這一教學實踐過程中,老師從指導者退居到輔助者的角色,學生在參與導、編、演的過程中擁有決策權,實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中心的高效英語學習模式。
2.以“戲劇大賽”和社會演出為教學實踐成果檢驗形式,實現(xiàn)教學成果從理論到實踐,從課堂到社會的轉化?!皯騽〈筚悺笔且詫W生為主體的賽事活動,學生在充當導演、編劇、演員、舞美、音樂和燈光等角色工作中,不斷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人文素養(yǎng),同時通過協(xié)作溝通,困難互助,出現(xiàn)分歧時協(xié)商等實際問題的解決,綜合素質得到提升。通過校內(nèi)和社會層面的教學成果展示方式,一方面形成教學實踐從課堂到社會的高效學習模式和良性循環(huán)互動;另一方面,在社會層面上推廣英語戲劇表演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個人和社會團體參與戲劇教學和欣賞,普及人文教育。
3.以實踐課程和社會活動為平臺,提高教師戲劇實踐指導水平和打造高水平指導團隊。英文學院的戲劇指導團隊通過多年參與實踐課程建設、指導“英語戲劇社”和“戲劇大賽”的實踐活動,在指導學生進行劇本改編和指導表演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為了進一步提高戲劇指導團隊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指導水平,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師指導隊伍,學院多年來不斷邀請國內(nèi)外著名的戲劇專家和專業(yè)演員來院指導老師,并且2018年選派老師參加廣州話劇藝術中心舉辦為期半年的戲劇表演培訓班,極大地提高了指導團隊教師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指導水平。
英文學院的英語戲劇教學模式有以下創(chuàng)新之處:
1.“以演促學”的教學創(chuàng)新實踐改革。建設“以演促學”為宗旨,以學生表演實踐教學為主、教師理論教學為輔的新型英語戲劇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戲劇文本閱讀、導演、編劇和舞臺表演的能力,通過戲劇表演提升學生對英美文學的學習興趣,運用知識參與社會實踐的能力。英語戲劇教學實踐的創(chuàng)新模式不僅提供了學習語言和文化的新模式,豐富了教學實踐形式,而且對外語教學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2.“人本培養(yǎng)”的高效英語戲劇教學模式。在“英語戲劇社”公演和“戲劇大賽”的表演訓練中,學生在兼顧學業(yè)和比賽的同時,自主組建核心隊伍,挑選劇本,選擇角色,參與排演。這種自主學習模式不僅督促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完成英語文學學習,實現(xiàn)英語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的提高,同時極大提升了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統(tǒng)籌協(xié)調(diào)和團隊合作的能力,凸顯了以“人本培養(yǎng)”為目標的高效教學模式。
3.“藝術提升”的全人素質教育模式。通過“戲劇大賽”和“英語戲劇社”在校園和社會舞臺上的表演,一方面,在實現(xiàn)英語專業(yè)教育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促進大學人文教育和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另一方面,豐富在校學生的校園生活,提高校園文化建設,并且讓高雅藝術走進社會,體現(xiàn)了大學服務社會的功能。
三.“以演促學”的英語戲劇教學創(chuàng)新模式取得的成績
以“以演促學”為目標的英語戲劇教學創(chuàng)新模式為提高英美文學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及其提高社會影響力作出了積極貢獻。2018年由廣外英文學院發(fā)起并承辦,廣東省高校英語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和廣東省外國文學學會主辦的“首屆廣東省大學生英語戲劇交流賽”便是首次以高校集體比武的方式檢驗戲劇教學實踐成效的一次比賽。在這次戲劇交流賽上,英文學院參賽劇目《枕頭人》在此次比賽中獲得金獎及五個單項獎,此次獲獎再次證明了筆者所在學院在“以演促學”為指導目標的教學實踐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英美文學教學方面存在巨大潛力。英文學院多年來堅持英語戲劇改革實踐創(chuàng)新,走出了一條創(chuàng)新型的英語戲劇教學模式。通過參加“戲劇大賽”和“英語戲劇社”的導、編、演和選修戲劇實踐課程,大多數(shù)學生對英語戲劇越來越感興趣,有幾個學生畢業(yè)后選擇到國外繼續(xù)攻讀與戲劇相關的碩士學位。此外,2016年-2019年期間,“英語戲劇社”的很多成員開始到廣州大劇院實習,擔任《戰(zhàn)馬》、《大河之舞》等舞臺演出的翻譯,到廣州話劇藝術中心實習,并在廣外教育集團擔任課外戲劇課的指導老師。通過戲劇實踐,很多學生不僅提高了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也培養(yǎng)了自己的工作和溝通協(xié)調(diào)能力。
2018年“英語戲劇社”成員在英文學院與《外國文學》雜志合辦的“游戲與文學”全國文學研討會上演出《狗鎮(zhèn)》一劇,演出非常成功,學生的精彩表演受到了與會100多名高校教師的高度贊揚。2019年在英文學院與《當代外國文學》雜志合辦的“物質、生態(tài)、科技:后人文主義與當代外國文學”全國文學學術研討會上,“英語戲劇社”和選修《小劇場》課程的學生分別作了匯報演出,表演了著名音樂劇《青春熱舞》和《西貢小姐》選段,演出再次得到來自全國高校的200多名參會教師的高度贊揚。在此次表演中,英文學院分享了自己多年來推行的“以演促學”為宗旨的英語戲劇實踐教學的成功經(jīng)驗。
2013年-2019年,“戲劇大賽”、“英語戲劇社”和選修兩門戲劇實踐課程的學生先后多次登上廣州大劇院、星海音樂廳、廣州話劇藝術中心的舞臺進行社會公益演出。大賽曾邀請英、美、挪威領事館領事觀看演出,各大媒體,如廣州電視臺、羊城晚報、南方日報、大洋網(wǎng)等對活動均有報道。經(jīng)過師生們多年的努力,英文學院的“戲劇大賽”成為校園學生品牌活動,取得以下成績:2007年“英語戲劇之夜”獲教育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yōu)秀成果獎”;2013年6月13日第15屆“戲劇大賽”登上廣州大劇院的舞臺;2014年“戲劇大賽”獲評廣外“首屆校園文化建設成就獎”;2017年第19屆戲劇大賽的表演劇照被刊登在國內(nèi)核心期刊《戲劇藝術》上。英文學院運用“戲劇大賽”來提高學生對英美文學學習興趣的舉措是一個比較成功的教學經(jīng)驗。
結語:多年來廣外英文學院以學生自主學習、表演和創(chuàng)意改編為導向,依托《小劇場》和《戲劇工作坊》兩門實踐課程和“英語戲劇社”社團實踐兩大基礎,以英語戲劇比賽和社會實踐為檢驗標準,推動英語文學教學從專業(yè)教育向通識教育轉變,通過戲劇表演提高學生學習英美文學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yǎng)和創(chuàng)新意識。經(jīng)過22年的努力,以“以演促學”為目的的創(chuàng)新型英語戲劇教學模式取得了成功,以該實踐創(chuàng)新模式申報的“以演促學、以藝樹人:高素質創(chuàng)新型英語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與創(chuàng)新”的教學改革和實踐成果獲2019年“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獎”(高等教育)一等獎。該榮譽證明了英文學院多年來在戲劇教學方面取得的顯著成績。
參考文獻
1.程愛民,等.關于我國高校英美文學教學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報告(II)[J].外語研究,2002(6):12-14.
2.何其莘.培養(yǎng)21世紀的外語專業(yè)人才——新《大綱》的修訂過程及主要特點[J].外語界,2001(1):4-8.
3.洪波,楊岳.拓展創(chuàng)新素質培養(yǎng)的空間——學生第二課堂創(chuàng)新素質培養(yǎng)的認識與實踐[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S1):25-28.
4.管建明.戲劇大賽對于英美文學教學的促進作用[J].文學教育,2013(11):51-53.
5.蔡曉燕.論英語專業(yè)人才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基于英美文學實踐教學“英語戲劇大賽”的實例[J].2017(13):211-215.
本文系2017年度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以演促學:英語戲劇表演在英語實踐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介紹:劉胡敏,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英文學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學;鄭杰,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英文學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英美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