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紅英
春天在家的日子最喜歡去的地方便是陽臺,看細雨中靜靜萌動的春意,看暖陽中樹梢上一片片綠葉透露出的蓬勃生機。只要春天的腳步掠過,便叢生一簇新綠,綻開一片芬芳。
一日午后,正整理著陽臺上的盆花,突然發(fā)現(xiàn)一個空盆中長出了一棵小綠芽,不禁心中一陣激動,那是我在春節(jié)前為燉湯而買的新鮮百合,當時特意留下兩顆鱗莖埋入盆中,沒想到今兒竟破土而出,真讓人感到驚喜。另一個盆里百香果苗也滿盆蔥翠,是前年冬天埋下的一個有些軟爛的百香果,去年夏天時發(fā)芽長了一盆。
望著那剛破土而出的百合新芽,那滿盆青翠的百香果苗,心中不禁一動:只是隨意埋下種子,竟也發(fā)芽了。雖還未知它是否會開花,是否會結(jié)果,但已讓我收獲了一份喜悅,收獲了滿盆的春色。不禁聯(lián)想,有時,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又何嘗不是這樣?在孩子這春天一般美好的年華里,只要我們在他們稚嫩的心田中播下真善美的種子,它也能萌出真善美的嫩芽。盡管發(fā)芽的時間有長有短,或許會如百合一樣種下不久就會破土而出,或許如百香果一樣,要經(jīng)過好幾個月的蟄伏,在快要遺忘的時候給你一份驚喜。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對孩子的教育是一項浩大而長久的工程,或許不會立竿見影,但終是會在孩子的心中留下點滴痕跡。或許我們播下的種子不會長成參天大樹,不能結(jié)出累累碩果,但它至少也會在孩子心中留下一抹明艷的綠色,內(nèi)心不至于一片荒涼。或許他只是一塊頑石,可你不也看到石縫里的種子一樣萌出了新芽?
由此,不由得想起竹籃子打水的故事,故事中老者所說的話還是很有哲理的。竹籃子是打不到水,可它下水了,便被清洗干凈了,誰又能說竹籃子打水一場空呢?能把竹籃子洗干凈,便是收獲。對孩子的教育,或許有時就像是這竹籃子打水一樣,也許我們無法收獲到一籃子的水,但卻在孩子們的心中留下了水痕,蕩滌著他們心頭的塵埃。
教育也是播種,播下一粒種子也播下我們的希望,當種子在孩子們的心田破土而出時,每一片嫩芽上便會萌出無數(shù)夢想,他們便能踏著夢想奮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