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武
摘要: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確提出,在教育教學實踐的過程中要關注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作為一種較為穩(wěn)定的行為特征,習慣離不開反復訓練和規(guī)范,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對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意義重大。教師一方面要關注教學策略的改革及調整,另一方面要站在學生的角度,規(guī)范學生的言談舉止,糾正不良習慣,保證學生學會自我教育和自我規(guī)范。只有這樣,才能踐行素質教育,并推動課程改革。
關鍵詞:初中 物理教學 學習習慣
物理是初中教育教學階段中的重點學科,這門學科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邏輯思維習慣、提升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意義重大。初中物理教師要重新調整教學思路方向,關注新課改背景下這一學科教學的新要求,通過對重難點的提煉來引導學生,實現(xiàn)高效教學,讓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同時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師要將這一教學任務貫穿于物理教學的始終,給予學生更大的自由發(fā)揮空間和更多機會,將學生的智力發(fā)展與能力養(yǎng)成融為一體,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充分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一、培養(yǎng)學生研讀教材的習慣
教材是物理教學及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及依據(jù)。為了避免學生出現(xiàn)方向上的偏差,保障學生自主學習的一致性和針對性,教師要關注對學生研讀教材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鼓勵學生深入剖析教材,自主提煉教材中的重難點,進而找到學習方向,提高個人的物理學習能力。研讀教材包含兩層含義。第一層以簡單的閱讀瀏覽為主。學生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能對教材的大致內容有基本的認知。第二層則以物理概念的分析和解讀為主體,掌握物理概念的規(guī)律以及演變流程,分析不同的物理意義及應用要求,提升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以及分析能力。
物理教師要站在宏觀的角度,關注學生的個性化成長及發(fā)展要求,將縱向對比、橫向分析、前后聯(lián)系相結合,充分體現(xiàn)學生自主研讀教材的條理性以及系統(tǒng)性,促進教材內容的豐富化及多元化發(fā)展,積極拓展物理教材的內涵以及外延,保障學生能在自主分析的過程中掌握物理定律以及公式的適用條件和適用范圍。學生的自主思考最為關鍵,教師要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進行深入的研讀,加深學生對物理概念特殊性的認知以及理解,指導學生在課本閱讀的過程中找出其中的關鍵詞,盡量避免出現(xiàn)概念混淆的現(xiàn)象,讓學生透過物理概念的表象看本質。比如,在學習“摩擦力”時,很多學生無法對方向進行準確的判斷。課本中已經(jīng)有了準確的描述:“靜摩擦力的方向總是和物體相對運動的趨勢相反。”但是,學生難以實現(xiàn)準確應用,同時,對物理知識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對此,教師可引導學生提煉其中的關鍵詞,讓學生在反復剖析以及自主研讀的過程中加深理解。
二、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學實踐活動的開展要以學生為中心,堅持其主體地位,鼓勵學生自主實踐和獨立思考。只有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及發(fā)展。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忽略了學生的獨立思考,教師結合自己的主觀經(jīng)驗及教學大綱,自主決定所有的教學內容以及方式。這導致學生自由發(fā)揮的空間較小,最終導致學生缺乏自主思考以及獨立探究的意愿和動力。新課改背景之下,學生的主體性備受關注。為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物理教師要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關注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習慣的培養(yǎng)及引導,分析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基礎,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思考的習慣。
與其他學科相比,物理學習的難度偏大。這一學科包含許多變化多端的物理現(xiàn)象,需要學生多花時間和精力。教師要在引導學生研讀教材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思維習慣,鼓勵學生利用科學的思維方式主動進行簡單歸納及分析,從而提升學習能力及思維能力。在學習“壓強”“速度”和“力”這些比較抽象的物理概念時,教師可以實驗操作為基礎,讓學生在自主演示實驗以及科學推理的過程中得出“牛頓第一定律”這一重要的物理概念。另外,教師還要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主完成歐姆定律探究的實驗操作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通過概括實驗數(shù)據(jù)了解這一定律的具體內容及內在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保證學生獲得更多自主思考以及獨立分析的機會。
三、培養(yǎng)學生自主解題的習慣
物理這門學科的實踐性和應用性較強,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要求較高。因此,學生自主解題以及反復訓練尤為關鍵。學生要主動利用前期所學的物理概念解決具體的問題。其中,物理概念、物理規(guī)律的分析及應用必不可少。為了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保障學生實現(xiàn)舉一反三和學以致用,物理教師要關注學生自主解題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主人翁意識。只有這樣,才能彰顯物理這門學科的教育價值以及意義。
物理習題教學是這一學科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加深學生對物理概念及規(guī)律的理解和認知意義重大。教師要將課堂交給學生,鼓勵學生自主實踐、自由發(fā)揮,關注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程度以及學習能力。教師以與物理現(xiàn)象相對應的概念為切入點,了解這些概念的具體內涵,明確其中的未知量以及已知量,鼓勵學生認真審題、反復分析和審慎決斷,在已有的物理知識基礎上,找出其中的關鍵信息并實現(xiàn)有效解答。
為了避免學生出現(xiàn)判斷失誤或方向偏差,教師要扮演組織者、引導者的角色,給學生方向上的指引,保障學生能找準個人的解題突破口和切入點,主動梳理個人的解題思路,養(yǎng)成自主解題的行為習慣,提高其物理學習能力以及思維能力。
四、培養(yǎng)學生總結歸納的習慣
學生的自主總結歸納是學科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印象意義重大。各章節(jié)的物理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較為簡單,同時存在極為明顯的孤立性、分散性。為了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邏輯思維框架,教師要關注學生總結歸納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站在系統(tǒng)的角度把握知識,通過總結概括和歸納掌握物理學習的重點和關鍵,盡量避免概念混淆。
在完成某一個專題知識的學習之后,教師可以留出一部分時間和精力,讓學生將知識點連成線,體現(xiàn)物理學習的層次性、規(guī)律性以及結構化,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總結概括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在學習新知識之后,進一步鞏固舊知識、掌握新知識,進而實現(xiàn)主動應用和分析。
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尤為關鍵。物理教師要了解學生的主體差異性,關注學生行為習慣引導,鼓勵學生主動研讀教材,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自主解題的行為習慣,讓學生學會自主總結、主動歸納,掌握學習策略及技巧,整體提升個人的物理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許小龍.規(guī)范物理學習方法 培養(yǎng)良好學習習慣[ 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7(14):22.
[2]唐漢秀.淺談初中生物理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J]. 當代教育科學,2002 (3):52-53.
[3]賀文毅.新課程實施中物理教師觀念的轉變[ J].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04(9):69.
基金項目:本文系襄陽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中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研究”研究成果,課題編號:XJKGB18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