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上古漢語中,表示“戰(zhàn)勝”意義的詞大有所在,起初最先出現(xiàn)引申意義的“克”,而后“勝”“敗”相繼出現(xiàn)。同時,“克”在王力的古代漢語中,一般被簡單解釋為“戰(zhàn)勝”之意,其實,“克”之中還蘊藏著豐富的文化意義,下文通過同“勝”“敗”的對比,揭示“克”的深層含義。
【關鍵詞】 戰(zhàn)勝;克;勝;敗
【中圖分類號】H14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0)35-0054-02
一、“克”的語義特征
克:甲骨文為? ? ?,《說文解字》中說道:“克,肩也”,象形文字,像人肩物之形,動詞,本義為勝任。而后引申為“能夠”之意,在《爾雅》中有這么一句話:克,能也。直接解釋了“克”的引申意義是“能夠”。春秋戰(zhàn)國時期,連年征戰(zhàn),史官們在描述當時戰(zhàn)爭結果時又將“克”引申為“打敗、戰(zhàn)勝”之義,如:鄭伯克段于鄢,這里“克”解釋為“戰(zhàn)勝”。隨后“克”又延伸出了“克制”“損害”的含義,如:二日剛克、三日柔克(《書 · 洪范》)、五行相克。
這些是作為動詞的“克”的幾個常用意義。但在這幾個意義中,作為“戰(zhàn)勝”的“克”使用頻率最高,這也是研究的一個重點。
二、“克”的戰(zhàn)勝意義補說
“克”在古漢語中,總是被簡單歸結為“戰(zhàn)勝”之意,實則,簡單的背后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鄭伯克段于鄢》中講了這么一個故事,莊公和共叔段是鄭武公的兩個兒子,莊公繼位后,母親屢次要求莊公給弟弟分封領地,而共叔段也背馳倫理綱常,不斷不屬于自己的地界占為己有,意圖與莊公并列為國家的二主,挑戰(zhàn)莊公的極限。無奈之下,莊公與共叔段短兵相接,以“大叔出奔共”的結局收尾。細細觀察文章的注釋,看到王力在文中簡單解釋為“戰(zhàn)勝”,但通過對原文的詳細解讀,發(fā)現(xiàn)“克”的背后其實另有隱情。在《鄭伯克段于鄢》這篇文章中,發(fā)起戰(zhàn)爭的一方是莊公,共叔段是被動一方;占據(jù)倫理道德底線的是莊公,而違背綱常倫理的是共叔段;最后獲取戰(zhàn)爭勝利的是莊公,戰(zhàn)敗的是共叔段。因此,通過對這三點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克”作為戰(zhàn)勝義而言,蘊含著一定的情感傾向和力度,表示正義的一方主動發(fā)起戰(zhàn)爭并取得勝利。
這樣的用法和意義并不在少數(shù),通過在古籍網(wǎng)上查閱了關于《春秋左傳正義》中作為動詞義的“克”例句,一共檢索出了89條相關例句,接下來,分析幾個相關例句。
《左傳 · 哀公十四年》:陳恒弒其君,民之不與者半,以魯之眾,加齊之半,可克之。
這句話講是陳恒殺了本國的國君,因此當?shù)氐陌傩詹灰栏接谒挠幸话肴耍攪鴳{借本國的百姓以及齊國不依附的那一半人,可以戰(zhàn)勝齊國。這個故事的對戰(zhàn)雙方是陳恒和哀公,陳恒作為臣子殺害了齊國的國君,而哀公作為魯國的國君,魯國之前一直受到齊國的剝削,不滿之情已經(jīng)積蓄已久,現(xiàn)在正趕上新任國君行不正之事,因此魯國想借機攻打齊國。觀察交戰(zhàn)的雙方,想主動發(fā)起戰(zhàn)事的一方是魯國,在這場戰(zhàn)爭中,它是正義的一方,目的是維護本國的權益;而接受戰(zhàn)爭的一方是齊國,原本齊國剝削魯國就是以強凌弱,霸權主義的一種表現(xiàn),加之臣子篡位,更加激起了魯國的不滿,于是孔子對魯哀公說此時如果發(fā)動戰(zhàn)爭,則路過必定大獲全勝。
《左傳 · 定公十年》:武叔懿子圍郈,弗克。秋,二子及齊師復圍郈,弗克。
當時,公若在立后問題上勸諫叔孫成子,但他最后還是立成子為繼承人,讓公南做馬正,公若做郈地的宰相,因此,成子與公若之間便有了隔閡與矛盾。武叔繼承大統(tǒng)之后,派郈地的下屬殺死了公若,包圍了郈地,意圖將郈地收入囊中,沒有成功。秋天,武叔、公南聯(lián)合齊軍在此包圍了郈地,但依舊沒有成公。在這個故事中,“克”依舊是攻克、戰(zhàn)勝之意。但分析文章中敵對兩方面的立場,可以發(fā)現(xiàn),武叔、公南以及齊國主動發(fā)動的這場戰(zhàn)爭是非正義的,就公若而言,他在繼承人選擇的問題上只是做了一個臣子應盡的責任與義務,直言上諫。而對小肚雞腸的成公來講,公若侵犯了他的權益。所以,在繼位后武叔,并沒有使這段往事成為過去,而是利用自己的職權讓手下人殺害了公若,還妄圖霸占公若的領地。由此,分析“克”的含義時,不難發(fā)現(xiàn),戰(zhàn)爭的發(fā)起人是不正義的,不受道義的支持,結果必然大敗而歸。
《昭公 · 二十二年》:閔馬父曰:子朝比不克,其所與者,天所廢也。
在這個故事中,子朝作為戰(zhàn)爭的發(fā)起人,違背盟約,品行不端的人周圍必是小人當?shù)溃映蜕碓谶@樣的出境中,因此閔父得出結論:“子朝必不克?!?/p>
由上述幾個例子可知,“克”在古代漢語中的意思絕不僅僅是王力古漢語中“戰(zhàn)勝”可以解釋的,它的內涵比較豐富:戰(zhàn)爭的一方主動發(fā)起進攻;發(fā)起戰(zhàn)爭的一方一般是正義的一方,在戰(zhàn)爭中取得勝利;勝利的結果在文中會交代清楚。同時,“克”所在句子的結構一般為“(S)+(否定)+克+(O)”,即在一個句子中,“克”前后的主語、賓語可有可無,同時還可以直接受否定副詞的修飾,表示否定意義?!洞呵镒髠鳌分惺褂谩翱恕钡睦舆€有很多,此處就不一一舉例了。
三、勝的語義特征及“勝利”意義用法
勝? ? ? ?,“勝,任也”(《說文解字》),本義為勝任、經(jīng)得起。引申為勝利,戰(zhàn)勝對方,例如“大獲全勝”。隨后人們又將其引申為勝過、超過,“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即是如此。之后,又將其的意義擴展為克服、制勝之意,“凡令之行也,必待近者勝也”(《管子》)。勝在《春秋左傳》中出現(xiàn)得較少,通過其他文獻的資料,仍能從少數(shù)的文字中看出其語法特點。
齊人伐燕,勝之。(《孟子 · 齊人伐燕》)
凡大者,小鄰國也;強者,勝其敵也。勝其敵則多怨,小鄰國則多患。(《呂氏春秋·慎大》)
吞舟之魚,陸處則不勝螻蟻。(《呂氏春秋 · 覽 · 審分覽》)
通過觀察上面幾個例子,“勝”在表示肯定意義時,其語法結構為“S+(否定)勝+O”,其中的主語和賓語可以同時出現(xiàn),也可以隨意省略其中任何一方,無論如何,最終的結果都是主語戰(zhàn)勝賓語。而在表示否定意義時,主語和賓語不能同時出現(xiàn)。縱觀整個句子,可以發(fā)現(xiàn),與“克”相比,發(fā)起者挑起的戰(zhàn)爭無所謂正義不正義,沒有那么強的倫理道德要求。兩者的共同點在于,都可以帶賓語,既可以用在肯定句中,也可以用在否定句中。
四、“敗”的語義特征及“勝利”意義用法
敗,? ? ? 。“敗,毀也”。(《說文解字》)本義是毀壞、破壞之義。隨后引申為損壞、損害,“死而形體朽,精氣散,猶囊橐穿敗,粟米棄出也?!保ā墩摵狻罚┰凇蹲髠鳌分校直灰隇榇驍?、戰(zhàn)敗之義,“齊師敗績”(《左傳·成公二年》)?!皵 弊鳛榇驍?、戰(zhàn)勝的意義來講,主要是在春秋末期。
及寡人之身,東敗于齊,長子死焉。(《寡人之于國也》)
于是異日果與吳戰(zhàn)于五湖,吳師大敗。(《越王苦會稽之恥》)
楚勝于諸夏而敗乎柏舉。(《呂氏春秋 · 孝行》)
與燕人戰(zhàn),大敗,達子死,齊王走莒。(《呂氏春秋 · 慎大》)
先軫遏秦師于淆而擊之,大敗之,獲其三帥以歸。(《呂氏春秋 · 悔過》)
從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到,“敗”均為戰(zhàn)勝、打敗之義。同時,它的獨特之處在于在“敗”的后面可以加介詞“于”引出動詞“敗”的動作發(fā)出者,如“東敗于齊”。同時,“敗”在句子中除了表示主動外,還可以以使動用法的形式出現(xiàn),如“大敗楚人”,這句話的意思是使楚人大敗。此外,“敗”一般沒有否定形式,主要通過添加介詞或者使動用法來表示不同的結果。
五、小結
在古代漢語中,表示“戰(zhàn)勝”意義的詞有很多,“克”“勝”“敗”是其中使用頻率較高,較有特點的??v觀這三個詞,他們之間既有相似之處,同時差異也一目了然?!皠佟痹诒硎尽皠倮?,和“克”一樣,既有肯定用法,也能在句子中添加否定詞表示否定意義,不同的是,“弗”一般與“克”搭配,“不”一般與“勝”搭配使用,而且表示否定式時,“弗”字句的賓語一般不出現(xiàn),“勝”字句的主語與賓語任擇其一在句中出現(xiàn)。與“克”相比,“敗”的一大特色就在于使動用法的運用,同時,否定句一般沒有“敗”的身影,主要通過添加介詞賓語或者語義來表示不同的戰(zhàn)爭結果。除上述不同之外,“克”的最大特點在于,“克”在表示“戰(zhàn)勝、勝利”之意時,戰(zhàn)爭的發(fā)起者一般都是正義的,是為了捍衛(wèi)自己的權益發(fā)動戰(zhàn)爭,最終取得勝利,這是“克”最大不同之所在。
參考文獻:
[1]程瑞君.“勝”“敗”同義與使用法[J].漢語學習,1982,(06):50-51.
[2]徐山.釋“克”[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2005,(06):36-37.
[3]張孟晉.“勝”“敗”再探[J].今日科苑,2010,(02):265.
[4]孫玉茹.“克”:蘊含情感和力量[N].語言文字報,2020-04-29(003).
作者簡介:
梁晨麗,女,漢族,山西長治人,山西師范大學,碩士,研究方向:方言、古漢語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