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月
摘要:伴隨我國素質(zhì)教育的普及,愈發(fā)重視德育教育,將德育與教育學科相融合是今后的發(fā)展趨勢。語文作為小學時期的基礎學科,在語文課堂融入德育內(nèi)容,既可提升教學效果,又可培養(yǎng)高尚品德,從而實現(xiàn)“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目標。本文就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有效滲透德育進行了探討,旨在促進學生的良性發(fā)展。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德育;滲透
前言
新課標提出語文學科應當重視學生愛國情懷的培養(yǎng)、高尚品德的塑造,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小學生的可塑性較強,在這個時期開展德育,效果較為顯著。當然,教師要充分認識德育滲透的意義,開展行之有效的德育滲透策略,從而為學生的茁壯成長保駕護航。
一、小學語文教學滲透德育的意義
小學生的認知不健全,極易受到外界不良風氣的影響,在給學生成長造成困擾的同時還增加了誤入歧途的風險。教師作為學生的領路人,需要發(fā)揮自身引導作用,從而讓學生步入正軌。語文是小學階段的重點學科,語文課本中蘊含豐富的教育資源,因此,教師要充分發(fā)掘課本資源,補充外部資源。將德育內(nèi)容滲透語文課堂,不僅可以陶冶學生情操,還可培養(yǎng)學生科學三觀。憑借“小故事、大道理”,讓學生正確看待周圍事物,清楚哪些行為可做,哪些行為不可做,同時身懷感恩,感恩父母、感恩社會、感恩國家。
二、小學語文教學滲透德育的策略
(一)更新德育理念
語文德育效果不佳,根源在于德育理念較為老舊。要想有序推進德育工作的開展,第一步就是更新德育理念。
首先,教師要提升自身素養(yǎng)。在日常生活中,教師要解讀新課標的內(nèi)涵,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同時,積極開展自我學習,鞏固理論知識,從而為德育工作打好基礎。另外,教師要重視自身言行對學生的影響,以文明用語、規(guī)范行為給學生做出表率。此外,主動參與學校培訓中,努力爭取外出學習機會,從而提升自身教育經(jīng)驗。
其次,教師要重視學生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教育的本質(zhì)是服務,應以學生為主體。小學生抵御外界干擾的能力不足,如若教師不加以正確指導,學生極易誤入歧途,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為此,教師應當重視培養(yǎng)學生道德品質(zhì)的培養(yǎng)。在日常工作中,教師要善于觀察每一位學生的心理變化和道德觀念,以此作為開展個人化教育的依據(jù)。另外,教師開展德育教育應從學生興趣出發(fā),激發(fā)學生的熱情,讓其全身心投入到德育當中。
(二)深挖德育內(nèi)容
小學語文不缺德育內(nèi)容,缺乏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為此需要教師多途徑發(fā)掘素材,豐富教育內(nèi)容,從而給德育工作打下基礎。
首先,研讀課本,發(fā)掘德育素材。語文課本是集合多代人的心血,是教育工作者智慧的結(jié)晶。教師通過認真閱讀課本內(nèi)容,從中找出德育內(nèi)容。以《金色的魚鉤》為例,這篇文章在將一則紅軍長征中發(fā)生的故事。在食物匱乏的背景下,一名老紅軍為了三名小紅軍能夠生存下來,甘愿犧牲自己。教師在課堂上帶領學生閱讀文章,理解文章的主題,體會紅軍長征的艱辛。通過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對魚鉤這一意象進行深度解讀,將老紅軍的舍己為人精神傳遞給學生,從而促進學生優(yōu)良品德的養(yǎng)成。
其次,深入生活,拓展德育資源。道德是人們生活中逐漸總結(jié)出來的一種高尚品質(zhì),所以說生活中蘊含豐富的教育素材。這就需要教師觀察生活的一點一滴,將可用資源進行收集,再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開展德育工作。比如在《憫農(nóng)》一課中,學生對“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體會不深。究其原因,一是學生沒有從事糧食種植,二是學生對糧食的重要性缺乏認知。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將我國農(nóng)民的生活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加深學生的理解,同時讓學生在心中產(chǎn)生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的觀點。再通過課后帶領學生親身參與糧食種植,幫助學生感受“粒粒皆辛苦”的意境,從而培養(yǎng)學生節(jié)約糧食的美德。
(三)豐富德育手段
德育手段直接影響德育效果,為此需要教師不斷創(chuàng)新,以豐富的方法開展德育,從而確保德育工作穩(wěn)步前行。
首先,語言傳遞。該方法是德育教育常用手段,可細分為講解法、辯論法等。其中,講解法是最為常用的一種方法,效果較好。在語文課堂上,教師傳授學生文字知識,在這個過程中滲透德育。以《師恩難忘》為例。文章中出現(xiàn)“娓娓動聽”,學生理解不到位,這時教師將詞語意思解釋清楚,在聯(lián)系文章,分析“娓娓動聽”想表達的情感,讓學生感受教師的不容易,從而心生感恩。辯論法也稱討論法,是指教師設置主題,圍繞主題開展討論,從而促進學生進步。在應用過程中教師要把控辯論進程,杜絕跑題情況出現(xiàn)。在《生命 生命》一課中,教師以生命為主題開展討論,讓學生將自身理解表達出來。通過討論學生對生命的理解更加深刻,自身的生命觀也逐漸養(yǎng)成。
其次,情感熏陶。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的情感受到熏陶,從而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思想,進而促進學生高尚品格的形成。以《桂林山水》為例。這篇文章描繪了桂林壯美山河,僅用文字展示會顯得很無力,不利于提升學生對桂林山水的認知。因此,教師將互聯(lián)網(wǎng)收集的視頻通過多媒體設備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從而刺激學生感官,增強學生感受。觀看后,教師積極引導學生思考,將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根植在學生心中。
最后,朗讀感悟。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崩首x不僅讓學生收獲了知識,還讓學生對詩人情感有了更深層次的感受?!堵劰佘娛蘸幽虾颖薄分v述杜甫聽到“安史之亂”平定之后,內(nèi)心十分激動。作為教師,要帶領學生對其朗讀,吐字清晰,讀出感情。為了增強學生感悟,教師可以將“安史之亂”的史料展示給學生,從而讓學生感受那個年代的苦難生活,進而凸顯出詩人的愛國情懷,以此塑造學生熱愛社會、熱愛國家的精神。
三、總結(jié)
小學語文課堂滲透德育很有必要,教師應由理念上入手,提升自身素質(zhì),重視學生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為德育工作準備更為豐富的內(nèi)容,需要從課本和生活兩方面來發(fā)掘德育資源。利用語言傳遞、情感熏陶、朗讀感悟等手段將德育內(nèi)容傳遞給學生,增強學生感受,從而塑造學生優(yōu)良品德。
參考文獻:
[1]周生年.立德樹人背景下小學語文德育滲透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20(03):37.
[2]潘學娟.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德育滲透的創(chuàng)新策略分析[J].才智,2020(01):213.
[3]王瑞娟.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實踐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0(06):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