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忠
摘要: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小學語文教學應該倡導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究課程知識,以轉變傳統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過分依賴教師、被動學習知識的問題,而想要達成新課程改革要求,就必須走出傳統教學思維、方法的束縛,不斷尋求新的教學路徑與方法,才能促使語文課程教學煥發(fā)出新的教學活力。其中,啟發(fā)式教學是當下課程教學中的一個重要思想,對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都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基于新課程視角,談一談小學語文啟發(fā)式教學的實施策略,以期運用啟發(fā)式教學來優(yōu)化與完善小學語文課程教學工作。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語文;啟發(fā)式;方法
引言
當前在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依然存在部分學生過分依賴教材,死記硬背課程知識、機械式的參與課程訓練等現狀,這不僅與新課程改革要求不相符,還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因此,小學語文教學仍有必要尋求教學的突破與創(chuàng)新,才有可能改變上述存在的教學現狀。鑒于小學語文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的必要性,本文將采用小學語文啟發(fā)式教學思維與方式,展開如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有關探討。
一、教學理念由傳統灌輸式轉變?yōu)閱l(fā)式
教師開展小學語文課程教學工作離不開教學理念的指導,而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之下,啟發(fā)式教學理念更符合課改要求,而且借助巧妙的啟發(fā)方式能夠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探究,以促使學生能夠主動去獲取知識、發(fā)展智力[1]。那么教師將啟發(fā)式教學理念應用于小學語文課程教學工作之中,則能夠將傳統語文課堂教學中的灌輸知識轉而為啟發(fā)學生自主獲取知識,極大地提升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讓小學語文課堂變得更具活力。其中,教師想要有效地將語文課程教學理念由傳統灌輸式轉變?yōu)閱l(fā)式,必須先從自身教學出發(fā),主動轉變傳統固有的灌輸式教學思維,主動去理解啟發(fā)式教學理念,重新認識在啟發(fā)式教學理念下學生的主體作用,以抓住啟發(fā)式教學理念的精髓,將此理念貫穿于整個小學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之中。
如在教學小學語文古詩詞內容時,教師應該學會從小學生的思維角度,想一想如何才能巧妙地啟發(fā)學生主動去學習古詩詞內容,以真正做到陶冶學生的思想情操。這就需要教師自身轉變與更新教學理念,由傳統灌輸式轉變?yōu)閱l(fā)式,從而不再是單純的講授語文古詩詞內容,而是在古詩詞教學中不斷培養(yǎng)學生獲取知識、更新知識以及發(fā)現知識的能力[2]。
二、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注重啟發(fā)學生的學習思維
創(chuàng)設出生動有趣的語文課程教學情境,對啟發(fā)學生的學習思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都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且也與啟發(fā)式教學理念相符。在創(chuàng)設小學語文課程教學情境中,教師需要做到對語文課程教學內容的充分理解和認知,并且懂得運用一些較為先進且創(chuàng)新的教學手段,為情境的創(chuàng)設注入活力,使得情境更加生動形象,以讓學生產生情境的帶入感。比如說,圍繞小學語文課程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嘗試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對引入各種有趣、生動的文字、圖片、聲音等素材,以使得枯燥的課本文字活躍于紙上,從而讓學生走進語文課程教學情境之中。此外,教師還應該針對語文課程教學的目標,將相關的課程學習問題滲透進情境,以問題來引領學生走進語文情境、啟發(fā)學生的學習與探究思維。
以人教版小學語文現代詩《花牛歌》內容為例,教師應該以啟發(fā)學生學習思維為目標,結合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走進語文情境、自主展開詩歌內容的學習與探討,從而促使學生真正融入到語文學習氛圍之中。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懂得把握小學生的好奇、好玩心理,從小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圖片、文字以及聲音影像等內容出發(fā),根據《花牛歌》詩歌的內容,選擇出適合教學的參考圖片、音樂,以作為情境創(chuàng)設的基本素材內容。比方說,教師可以借助網絡渠道,搜集與下載“花?!钡男蜗髨D片,并且選擇一些輕松歡快的草原背景音樂,從而將這些搜集到的圖片、音樂融入到詩歌內容之中,進而制作成電子版的詩歌教學課件。然后,教師可以繼續(xù)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直觀地展示這些圖片內容,并配合背景音樂來營造課程情境氛圍,使得學生的視覺和聽覺都受到影響,而逐漸走入進輕松歡快的詩歌情境。當小學生逐漸融入到詩歌情境中時,教師可以適時提出詩歌探究問題,如“可愛的花牛在草地上做了哪些有趣的事情?”、“花牛在草地里眠的時候,景色和天氣如何?”在情境問題的引導之下,讓學生結合情境展開詩歌的理解,并以此啟發(fā)學生對詩歌內容的想象。
三、教學方式要積極尋求創(chuàng)新以實現啟發(fā)式教學
傳統固有的灌輸教學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起不到啟發(fā)教學的作用,而且也會讓課堂教學變得十分的沉悶和枯燥,進而促使學生逐漸失去學習的信心與動力[3]。因此,小學語文課程教學要走出傳統灌輸教學方式的影響,以積極尋求更為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才有可能帶領小學生學習更多的語文課程知識,促使學生真正感受到語文學習的快樂。其中,在啟發(fā)式教學思維下,教師可以配合創(chuàng)新的合作學習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在合作中探究語文知識,以不斷啟發(fā)學生尋找多元化的問題解決路徑,讓學生在問題解決中真正理解和運用語文知識。但是,合作學習方式的運用也十分考驗教師的教學與管理能力,如合作學習成員的分配、合作主題的設計、合作時間的分配以及合作評價等方面,都需要教師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以科學有效地落實合作教學管理。
以人教版小學語文《什么比獵豹的速度更快》課文內容為例,從課文題目的字面意思可以了解到,這篇課文主要是讓學生了解什么比獵豹的速度更快?那么教師可以以“什么比獵豹的速度更快”為主題,引導小學生利用課前空運時間展開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從而圍繞主題內容搜集有用的學習資料,進而為正式課程學習打好基礎。在合作探究學習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做好合作學習成員的組合工作,盡可能讓優(yōu)等生帶中、差層次的學生,以激發(fā)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助、團結合作精神,這對學生后期課程的學習起到積極的影響。當小學生完成分組合作學習之后,教師則要督促學生做好組內合作學習的記錄、匯總工作,要求他們將自己搜集到的“比獵豹的速度更快”的動物、事物記錄下來,并鼓勵學生在組內進行分享,從而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到合作學習之中,進而在合作交流與互動中不斷啟發(fā)學生的學習思維、推動學生敢于探索與表達自己的學習想法[4]。
四、結語
綜上所述,啟發(fā)式教學與傳統的灌輸教學不同,它更能突顯學生的主體學習作用,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地位,而且也與新課程改革要求相契合。因此,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師想要提升語文課程教學的效果,就可以嘗試運用啟發(fā)式教學思維,對教學理念、教學情境以及教學方式展開創(chuàng)新與優(yōu)化,使得學生在學習中不斷受到啟發(fā),進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陳文.新課改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探索[J].新課程(中),2019,17(31):82-82.
[2]趙彩虹.試論啟發(fā)式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導學,2015,26(13):89-89.
[3]張譽瀕.論在小學語文活動中實施啟發(fā)式教學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7,31(24):215-216.
[4]許東慧.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啟發(fā)式教學[J].新課程,2017,13(11):166-166.
(新平縣戛灑鎮(zhèn)南蛙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