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雨澎?蘇帥
摘要:日常生活當中,人們所說的每一句話幾乎都帶有各種各樣的語氣,而其中判斷語氣則是最為重要的語氣類型之一,因為對于一件事我們總是要考慮它是否可能成立,我們還總要根據(jù)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或從他人那里得到的信息來推測一件事是否可能在未來發(fā)生,有些時候我們還要根據(jù)一些已知條件和征兆去推測一些未知的事件,可以說判斷語氣無處不在。
然而,日語相對于漢語和英語有著一些獨有的特征,其中之一就是其語氣形式較為復雜,且語法化程度較高。尤其是判斷語氣,其形式多樣,又能根據(jù)其形態(tài)特征、意義類型、基于什么樣的判斷依據(jù)等標準劃分成不同類型。本論文的目的在于對現(xiàn)代日語中存在的各種判斷語氣形式進行廣泛的收集,并對其進行分類整理,之后再以日本小說中含有判斷語氣的句子為語料,通過對其進行和分析和考察,最后總結出各類同語氣形式所含有的具體的語義功能。
關鍵詞:日語;判斷語氣;語氣類型
一、日語判斷語氣的形式及意義類型
(一)日語判斷語氣的形式
1.日語判斷語氣的無標記形式
一般來說,只有當說話人斷定某個命題已經(jīng)為確定的事實時,其在陳述該命題內(nèi)容時才會采用無標記形式。反過來說,一旦說話人采用了無標記形式,就只能表示說話人對命題的斷定判斷。這也就是說,在日語中在表達判斷語氣時,無標記形式就代表了說話人的斷定判斷。因此,筆者將日語判斷語氣的無標記形式暫且叫做斷定形,并用符號“”來表示。具體地說,無標形式即斷定形包括用言終止形和過去形以及名詞+“だ/だった”的形式。同時,前面各品詞的否定形也屬于斷定形。
2.日語判斷語氣的有標記形式
當說話人對于某一命題內(nèi)容中的事件并不能確定其是否為事實時,說話人則往往需要表達自己對于該命題的認識態(tài)度。這時,就需要通過在句子中添加不同的標記來表達說話人對于命題的不同態(tài)度。例如:
(1)山の向こうでは雨が降っているだろう。
(2)明日も雨が降るかもしれない。
(3)どうやら昨夜雨が降ったらしい。
(4)たぶん,明日のパーティーには田中さんも來てくれる。
(5)何でも,隣町では,昨夜初雪が降ったそうだ?!挨蓼丹迸c否定推測相呼應,增強說話人的否定意志;“たぶん”則表示說話人對命題的確信程度;“なんでも”則提示句子的命題是從別處獲取到的信息。
(二)日語判斷語氣形式的意義類型
綜合幾位日本語法家對日語判斷語氣的研究狀況,筆者將日語判斷語氣形式按照其意義特點做出了如下的分類。首先是以“”即斷定形為代表的斷定語氣。斷定語氣表達的是說話人利用自己的經(jīng)驗和知識直接斷定命題成立的一種判斷。除“”外,其余的判斷語氣形式表達的則都是非斷定語氣?!挨坤恧Α彼磉_的是說話人通過自己的想象和思考后得出的對命題成立的推測,反映的是說話人不確定命題是否成立這樣一種判斷。接下來,“かもしれない”表示說話人認為存在命題成立的可能性,而“に違いない”和“はずだ”則表達了說話人認為存在命題成立的必然性這樣一種判斷。
綜合來看,以上這些都是與命題成立的或然性相關的判斷語氣形式。“ようだ”“みたいだ”“らしい”“(し)そうだ”所表達的都是說話人基于觀察到的一些跡象從而得出的對命題的判斷。而“(する)そうだ”則表達的是說話人根據(jù)通過別處獲得的傳聞得出的對命題的判斷??傊陨线@些形式都表達了基于某些證據(jù)做出的對命題的判斷。
二、日語判斷語氣的使用特征與一般規(guī)則
(一)使用特征
1.功能多樣性
這是筆者在通過第三章對日語判斷語氣各形式進行例句分析后得出的最主要的結論。日語判斷語氣形式的基本功能是表達說話人對于命題事件真?zhèn)蔚呐袛唷5浅酥?,其往往在此基礎上還具有著豐富的、多種多樣的語義功能。例如斷定判斷中的“確認”可以分為“感官事實確認”和“已知信息確認”;“だろう”的基本功能是表示推測判斷語氣,但是它也能夠表示要求確認、疑念和委婉疑問,而或然性判斷形式則還具有表達回憶、讓步、責問、反事實陳述等語義功能;證據(jù)性判斷形式則具有作為待遇表達和轉達信息的功能。因此說日語的判斷語氣形式的功能是多樣性的。
筆者認為,只有掌握了日語判斷語氣各個形式的這些比較細化的語義功能,日語學習者才能夠更加準確地使用日語判斷語氣。
2.形式重復性
日語的形式重復性指的是日本人在表達判斷語氣時,除了在句尾添加日語判斷語氣形式外還時常在句中使用,而事實上句尾的判斷語氣形式所表達的語氣與句中出現(xiàn)的副詞在含義上是重復的。這就導致了句子中出現(xiàn)了兩個表示同一含義的語氣形式,即形式的重復性,而這在漢語和英語中則是不太常見的。在中文和英語中每個句子都只出現(xiàn)了一個表示判斷語氣的表達,然而在日語的兩個例句中“おそらく”與“だろう”、“もしかしたら”與“かもしれない”表達的同樣都是推測與或然性判斷,像這樣表示同一含義的判斷語氣的句尾形式與副詞兩種形式同時重復出現(xiàn)在句子中的現(xiàn)象在日語中是很常見的,這便是日語判斷語氣的形式重復性。
3.發(fā)話委婉性
在日本人的交流中,對某一命題事件的真?zhèn)芜M行判斷時一般不用無標的斷定形式這種語氣非常強烈且明確的說法,而是使用推測判斷、或然性判斷和證據(jù)性判斷等表示非斷定的判斷語氣形式。這種委婉的表達方式在日本人的日常交流中頻繁出現(xiàn),所以通過非斷定判斷形式來表達自己的判斷對于日本人來說可謂是不假思索、駕輕就熟。但這對于日本人以外的日語學習者來說卻并沒有那么簡單。因此了解日語判斷語氣的發(fā)話委婉性這一特點很有必要。日語中主要使用“だろう”“”“かもしれない”“ようだ”“らしい”等形式來表達委婉的判斷。
(二)一般使用規(guī)則
一、對于自己親眼所見或是親身經(jīng)歷的一些可以百分之百確認真?zhèn)涡缘氖录?,如果只是想要單純的對該事件進行比較客觀的描述,可以使用斷定形式;而如果是想要表示該事件的真?zhèn)涡?,基于日語判斷語氣的發(fā)話委婉性,則盡量使用非斷定形式,避免較為強烈和主觀的情緒,以給聽話人留出余地。如可以使用“だろう”“でしょう”等,如果想要再客氣一些則可以使用“かもしれない”“ようだ”等,且語氣需要是下降的。不過,在一些較為嚴肅的場合如法庭等有時則使用斷定形式更為合理。
二、對于自己雖然并未親身經(jīng)歷但是經(jīng)過推理思考后認定其百分之百必定成立的判斷,除在一些及其正式的、或是在發(fā)話時不適宜存有遲疑的場合可以使用強烈的斷定形式外,其余情況下最好盡量使用非斷定形式來表達自己的觀點,不過句中可以使用“きっと”“必ず”等表示強烈確信的副詞。
三、對于自己并未親身經(jīng)歷,但是通過自身的相關經(jīng)驗或知識經(jīng)過想象或推理認為其成立的可能性較大但也不是十分有把握的,或是從心理上傾向于認為其成立的可能性較大的情況下,適合使用“だろう”等推測判斷形式來表達自己的見解.此時的語調(diào)應為降調(diào)。另外,在說話人認為某事成立的可能性較大但認為或擔心聽話人與自己有著不同的判斷時,可以使用“だろう”在表示自己的判斷的同時來打探聽話人的觀點。
四、對于自己并未親身經(jīng)歷,認為某件事存在多個均有可能存在的情況,且這些情況存在的可能性基本相等,或是自己無法判斷哪種情況成立的可能性更大的時候,可以列舉其中一種情況使用“かもしれない”等可能性判斷形式將其表述出來。
五、對于自己并未親身經(jīng)歷,但是認為其有非常大的可能性會成立的事件,可以使用必然性判斷來表達。其中,當直覺的成分較大時多使用“に違いない”及其他類似表達,而當表示根據(jù)一定的邏輯所推理出的判斷時,則應該是用“はずだ”來表達。
六、對于自己親眼所見的或是親身經(jīng)歷的事件,如果看到、經(jīng)歷到的只是其表面現(xiàn)象而要對其內(nèi)部狀況或本質性的狀況作出間接的判斷時,則應該使用跡象性判斷。
結論
日語判斷語氣形式分為無標記形式和有標記形式。在日語中,只有在表達斷定語氣時采用無標記形式,而在表達非斷定語氣時則會采用有標記的語氣形式。其中有標記形式又包括句尾形式和作為補充的副詞表達。按照意義類型對日語判斷語氣形式進行了分類整理,將日語的判斷語氣形式分為了斷定、推測、或然性、證據(jù)性四大類。其中或然性判斷下又包含可能性和必然性,證據(jù)性判斷下又包含跡象性和傳聞性判斷。為了方便分析同一意義類型的判斷語氣中的不同形式之間的區(qū)別,在第三章,筆者也將按照此分類對日語判斷語氣進行實例分析。日語判斷語氣在使用方面的三個特點,即“功能多樣性”、“形式重復性”和“發(fā)話委婉性”。這些特點也是以往的研究中所未曾出現(xiàn)的。 接著,筆者結合第三章的分析結果,為日語學習者給出了在使用判斷語氣方面的作為參考的一般使用規(guī)則,希望能對日語判斷語氣的學習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劉秋月. 小議日語評價語氣助動詞「べきだ」[J]. 科技視界,2019(35):84-85.
[2]葛曉琳. 中國人日語學習者日語“句末語氣表達”的習得研究——以「わけだ」和「はずだ」為中心[J]. 現(xiàn)代交際,2019(09):105+104.
[3]溫曉亮. 日語語氣隱喻[J]. 戲劇之家,2017(12):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