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娟
【摘要】目的:分析人文關懷和心理護理對于婦科宮頸癌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選取在我院住院治療的婦科宮頸癌患者5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兩組,各25例。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患者進行人文關懷和心理護理,對兩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以及護理滿意度情況進行對照。結果:實驗組患者焦慮、抑郁程度相對較低,并且其護理滿意度較高,兩組差異明顯(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對婦科宮頸癌患者采用人文關懷與心理護理護理效果較好,可推廣實踐。
【關鍵詞】婦科宮頸癌;人文關懷;心理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525(2020)03-0-01
引言
從患者腫瘤性質的角度來看,患者腫瘤可劃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良性腫瘤對患者身體危害不大,一般不需過于緊張。但是惡性腫瘤治療難度極大,死亡率極高,在臨床上一般只能采取化療的方式遏制癌細胞的擴散[1]。在治療之外,相關護理也是應對腫瘤患者的一種很重要的方式,由于大部分患者對于癌癥仍然存在較大恐懼,心理壓力過大,嚴重影響了手術治療效果和恢復情況。宮頸癌是一種在婦科癌癥中較為常見的疾病,其發(fā)病率逐年上升,嚴重威脅了女性的生活質量,因此本文對婦科宮頸癌的護理方法進行探究,具體如下[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收治的50例宮頸癌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25例,實驗組25例。納入標準:其一、經過臨床診斷治療,符合國家宮頸癌診斷標準;其二、患者已成年(18周歲及以上);其三、入院前簽署協(xié)議書,配合治療,具有明確的意識。排除標準:其一:在宮頸癌之外有肝、心、肺、腎功能異常以及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有著器官嚴重損傷、病灶轉移者;其二:懷孕階段及哺乳期婦女;其三:未滿十八周歲兒童。其四:沒有法定監(jiān)護人患者。
1.2方法
1.2.1對照組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護理人員告訴患者治療宮頸癌的一些方法和注意事項,定時定量地對患者進行用藥,對患者生命指標進行監(jiān)測。
1.2.2實驗組護理方法
心理素質對于宮頸癌患者至關重要,它關系著患者的癌癥發(fā)展與生存時間的長短,患者的心理素質對患者的生活質量也存在著密切的關系,從醫(yī)療心理學角度分析,患者保持一個相對平和愉悅的心態(tài),對于疾病的治療和患者生命的延長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具體護理方法如下[3]。
(1)與患者多交流,對患者多一些關懷
腫瘤患者由于長期處于疾病折磨狀態(tài),無論是身體還是精神發(fā)面都較為脆弱,對于世界和親人的留戀以及自身對于死亡的畏懼都會使得患者的情緒受到影響。在開始得知自己臨終的一段時間內,大部分患者一般屬于悲觀、恐懼狀態(tài),具體表現在精神高度緊張,壓力較大,對于外界的變化較為敏感,常常會感到恐懼感,希望家人親友更多的陪伴和關心,甚至是醫(yī)護人員的關注和照顧。每個患者臨終前都會出現不同的情緒變化,但具體情況還要根據臨床情況具體分析。因此護理人員對于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要進行多觀察多總結,對于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要及時進行引導,這是護理人員對于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的基礎,對患者多進行語言鼓勵和引導,對于與患者的關懷與交流要主動積極,對患者的關懷從心理和生理兩個角度出發(fā),給與患者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從首次對患者進行護理開始,就要把患者當做家人一般照顧,讓患者對護理人員產生一定的依賴性,贏得患者的信任,這對后期護理工作的進行具有重要意義。
(2)幫助患者度過心理難關
宮頸癌患者在患病時期心理變化較為劇烈,一般會根據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進行一定的分類,對于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的患者和心理承受能力較強的患者我們要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進行臨床護理。根據患者的不同患病周期和不同的腫瘤類型給予區(qū)別化護理方式,臨床護理人員要以寬容、大度、平和的心態(tài)去感染每一位宮頸癌患者,使得患者有一個較為平靜的心情。對于患者的一些難以理解的疑難問題要盡量想著去理解,去解決,選擇合適的機會和適當的時間度患者的問題進行引導或開導。對于患者住院期間或者得病之后精神方面的問題要加以重視,患者由于精神壓力較大,很容易產生失眠、抑郁等各種問題,對于此類現象的出現,護理人員一定要及時記錄并對醫(yī)生進行一定的反饋工作,在日常護理過程中,也要更加仔細的對患者進行護理,積極幫助患者釋放壓力,幫助宮頸癌患者及時排除心理心理障礙[4]。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抑郁程度變化以及調查他們的護理滿意度,分為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三個等級,將滿意及基本滿意人數所占比例視為滿意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所得數據均錄入到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0.0中做分析,以P<0.05差異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在抑郁自評表(SDS)和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顯示實驗組評分更低,顯然實驗組心理健康程度更好,兩組護理滿意率比較顯示實驗組滿意率較高,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具體見表1及表2。
3 討論
宮頸癌患者的心理護理是指對患者的心理和精神狀態(tài),護理人員通過言語、人文關懷等醫(yī)學上的心理方法進行一定的調整和改變,使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更加積極健康,這對于疾病發(fā)病的延緩甚至康復具有積極意義[5]。護理人員要時刻保持熱情開朗的心理狀態(tài),以真誠打動對方,在后期的護理過程中,要盡量越來越耐心,特別是宮頸癌患者所遭受心理和身體上的痛苦對于常人來講難以想象,對于生命的渴望和沖動,來自疾病的壓力與痛苦對于患者而言難以紓解,在不影響護理人員的情況下,護理人員可以對患者家屬進行一定的護理指導,相比于護理人員而言,患者更希望得到家屬的照顧與關懷。本研究對宮頸癌患者的護理方法進行對比分析,結果顯示對患者進行人文關懷和心理護理可以顯著提高護理滿意度,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可以推廣普及。
參考文獻:
[1]陳盼.婦科宮頸癌護理中的人文關懷與心理護理效果探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01):39.
[2]徐靜.婦科宮頸癌護理中的人文關懷與心理護理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44):154-155.
[3]馬春景.婦科宮頸癌護理中的人文關懷以及心理護理方法探討[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8,5(23):53-54.
[4]呂宗平.婦科宮頸癌護理中的人文關懷與心理護理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8,18(30):235.
[5]李紅,張麗.婦科宮頸癌護理中的人文關懷與心理護理效果探討[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8,5(10):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