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
摘 要:高中物理學習對于很多學生來說比較困難,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效率是每個老師思考的問題.構建一個高效的課堂,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關鍵.在目前的教學改革體系下,如何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效率成為每個老師考慮的問題,構建高效的課堂,關鍵在于如何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如何有效地優(yōu)化教學的思路、如何構建知識架構促進學生的學習、如何打造精彩的課堂環(huán)境,本文就以上幾個方面進行了研究性的學習.
關鍵詞: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研究式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333(2020)09-0059-02
高中物理具有難、偏、復雜的特點,大多數(shù)的學生感覺高中物理比較抽象、難懂,所以無法產(chǎn)生學習興趣,導致學習成績無法提高.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①高中物理的學習是建立在數(shù)學的基礎上的,例如:物理上的很多公式是以數(shù)學公式的形式來進行表述的,函數(shù)、數(shù)學圖像等都是解答物理問題的基礎.很多學生的數(shù)學知識掌握不足,對于需要用數(shù)學知識來解答的物理問題無從下手.②之前掌握的物理知識不扎實,無法融會貫通.高中的很多物理知識是與之前學過的知識相聯(lián)系的,如果之前的知識不足,在學習新的知識時就無法完全理解相應的內(nèi)涵,對學習產(chǎn)生了阻礙.③對于掌握的知識無法靈活運用.很多學生對于學習的概念和公式能夠很熟練地講解出來,但是在解答問題的時候,卻無法解答,究其原因就是學生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④沒有系統(tǒng)性.很多學生在學習物理的時候只是在上課的時間能夠聽課,對于老師要求記憶的公式、知識點等進行記憶、下課的時候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但是卻沒有系統(tǒng)地進行梳理學習,這是導致學習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一、研究式學習前提是將學生設定為課堂的主體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注重的是將知識傳授給學生,而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高效課堂則是將學生設定為課堂的主體,采用個體自身和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新課標中提出:“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性”,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該將之前的學生學習的被動接受轉換為自主學習的構建,讓學生能夠主動地進行學習探索,從而對物理學習產(chǎn)生興趣.
例如,在學習“摩擦力”這一節(jié)時,在上課的過程中,針對“摩擦力產(chǎn)生的條件是什么?”這一問題,我讓學生先進行討論,然后準備了一個小實驗項目讓學生自主探究,過程如下:準備一個彈簧測力計、一個斜坡物體、棉布、毛巾、小車、計時器,然后按照不同的過程進行實驗:(1)將小車從鋪有棉布、毛巾兩種情況的斜坡物體上滑下,然后觀察哪種情況下跑得快;(2)用彈簧測力計分別在平面、鋪有棉布、毛巾的平面上拉動小車,觀察力的變化.做完上面的實驗后,讓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將之前討論的結論進行補充.實現(xiàn)了學生的自主探索和學習,而且通過親身進行實驗,讓學生對于“摩擦力”有了深刻的認識,提高了學習的興趣.“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不斷地變換教學方式,建設激勵性的活動,滿足學生對于學習的好奇心,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研究式學習關鍵在于理論聯(lián)系實際,注重生活化教學
物理與現(xiàn)實的生產(chǎn)生活的聯(lián)系極為密切,而且新課標中也指出:“高中物理課程應該加強與學生生活的聯(lián)系”.因此,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jù)教材的內(nèi)容,設計出與生活相關的素材,用結合實際的問題來引導學生,讓現(xiàn)實生活與物理學習很好地結合起來,使得物理學習更加接地氣,更能引起學生的共鳴.
例如,在學習“自由落體運動”這節(jié)課時,上課時我問了學生兩個問題:(1)放在高處的物體撤下擱板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2)大家看到過高處拋物么?如果從12樓拋下一瓶礦泉水,砸在路人的頭上會怎樣?我通過提出這兩個日常生活中接觸的問題,讓學生明白自由落體的運動是普遍存在的,能夠直觀地感受到由落體運動的存在,使得學生明白物理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更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
三、研究式學習的進階是根據(jù)學生實際,差異化教學
每個學生的學習水平是不同的,作為老師來說,我們應該了解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然后針對于不同水平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傳授不同的內(nèi)容,使得學生能夠在自身的基礎上得到進步.
例如,在學習“速度與時間的關系”這一節(jié)課時,我對不同水平的學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對于學習比較吃力的學生,讓他們理解什么是速度與時間的關系,了解勻變速直線運動;對于學習中等的學生,除了理解上述的關系之外,還要會根據(jù)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制作出圖像來;對于學習比較優(yōu)秀的學生,則除了達到中等學生的要求之外,還要進行相應的實驗探究,能夠理論聯(lián)系實際.這樣,每個學生的目標性比較明確,能夠更好地參與到物理學習中,得到發(fā)展.
四、研究式學習解題過程的一般流程概述
1.通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
首先,根據(jù)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nèi)容,設計一個整體的問題,讓學生能夠通過思考進入到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中去;其次,在每個知識點的傳授中把握時機提出問題.在提出問題的時候,要先讓學生自己先進行思考,等自己有了相關的認知之后,讓學生之間互相交流討論,同時,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討論進行引導.
2.設置實驗,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物理是一門注重實踐的課程,教師在課程設計時設置相關的實驗,可以使得學生通過視覺刺激調(diào)動起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實驗的手段解決問題.物理的實驗可以促進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得到充分的理解,還能夠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進而提高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水平.
3.通過多樣豐富的教學手段進行視聽化教學
現(xiàn)代的教學手段豐富多樣,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于視頻、音頻、PPT等方式,讓學生能夠直觀地感受到學習的內(nèi)容.同時,教師可以設置不同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進行參與,加強學生對于知識的探索.
4.及時跟進,做好評價與反饋
在做好高效的課堂工作后,教師也需對學生的表現(xiàn)及作業(yè)進行及時、有效、針對性地評價和反饋.在學生出現(xiàn)進步和退步時,教師要及時地對其進步進行表揚肯定,對其不足進行指導;要針對學生的真實情況進行評價和反饋,讓學生能夠認識到自身的優(yōu)勢和不足,更好地進行學習.在作業(yè)反饋上,根據(jù)學生的不同層次,做出相應的要求,讓學生感受到自身的進步.總之,構建高效的物理課堂對于每一位老師來講是一個挑戰(zhàn),在設計的過程中,要以課本內(nèi)容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學生對于物理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愛寧.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J].科普童話,2016(7):21-22.
[2]朱玉榮.探究新課改下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的構建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4):53-54.
[3]劉曉會.新課改下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的構建研究[J].考試周刊,2018(35):66-67.
[責任編輯: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