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平法識圖與鋼筋算量》是高職院校工程造價專業(yè)的專業(yè)核心能力課程之一,也是造價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專業(yè)技能。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出現(xiàn)教學效果不理想,學生學習普遍覺得難度較大的問題。本文結合教學對以上問題進行了粗淺的分析,希望能對將來的教學工作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平法識圖與鋼筋算量》課程; 教學診斷; 教學改進
分類號:G712.0
《平法識圖與鋼筋算量》是高職院校工程造價專業(yè)的專業(yè)核心能力課程之一,在造價工作中,鋼筋算量是一項基礎性工作,但又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 它主要是根據(jù)施工圖、相關規(guī)范、圖集、結構受力原理、施工工藝和計算規(guī)則計算鋼筋長度、根數(shù),最終得出鋼筋總重量,并繪制出鋼筋圖形。它除了可用作編制材料采購計劃,作為施工中鋼筋加工、下料、綁扎等工作的理論指導外,更重要的是與工程建設過程中成本的核算以及工程招標、投標、預算、結算和審計等工程造價一系列工作密不可分,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 由它的重要性決定了高等職業(yè)院校工程造價專業(yè)必須開設這門課程,且要開好這門課程。根據(jù)其重要性和工作能力要求,結合我校本門課程的開設情況作出如下的診斷和對策,以提高教學效果。
1.課程基本情況
《平法識圖與鋼筋算量》是工程造價專業(yè)的核心能力課程,鋼筋工程量的計算是工程造價計量工作的一個重點,也是對工程造價從業(yè)人員最基本的能力要求。要能夠準確的計算工程量,最關鍵是要能讀懂施工圖,讀不懂施工圖一切都是枉然。所以,課程開設以來,教學內容只要分成了兩大模塊:一是正確的識讀平法施工圖,二是準確計算構建鋼筋工程量。要學懂并學好該門課程,需要《建筑識圖與構造》、《建筑結構》、《房屋建筑基礎》、《建筑工程制圖與識圖》、《CAD》等前導課程的做基礎。而我們的課次程設置中缺乏部分前導課程。學生一開始上課就直接學習平法中較核心的內容,學生無法理解消化,還未學會“爬”就要學生“走”甚至還要學生達到“跑”的技能,那是絕對不可能做到的,所以整體學習效果均不太理想。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1.1課時少內容多,老師上課時想多講一點基礎內容也不敢,否則就完不成學期教學任務。
1.2 在生活中,學生無法直觀的看到構件中鋼筋的布筋式樣,只能通過圖片和老師在黑板上繪圖解析來理解鋼筋分布。大部分學生立體思維能力較弱,根本無法想象出鋼筋在構件中的布筋方式,這將直接影響學習效果,甚至影響后期計量內容的學習。
1.3 教材的出版速度遠遠低于現(xiàn)行規(guī)范的更新速度。一般,根據(jù)新版規(guī)范更新出版的教材往往較規(guī)范晚3-5年。因此,造成教材內容無法適應工作需要。
2.課程教學診斷
結合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對本課程進行診斷,發(fā)現(xiàn)存在以下問題:
2.1課程重視程度不夠
在課程設置的時候,總覺得平法識圖和鋼筋算量就是一回事情,很多出版社出版的相關教材也習慣把二者合并在一起,共同叫做平法識圖與鋼筋算量。但是在教學過程中要通過一門課程把兩項內容都吃透,并且達到能運用解決實際問題卻不是一件易事。合并學習面臨最嚴重的一個問題就是課時不夠,在時間不能保證的情況下學習的最終結果就是只能得到皮毛,而無法掌握精髓。
2.2 重理論輕實踐,對課程實訓的輕視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授課都是以教材做基礎,教材中選取的教學內容只是國家建筑標準設計圖集中的部分內容,例題中選用的計算圖樣也只是圖紙的一小部分,計算參數(shù)全部給定。學生跟著老師學了一遍,看著教材都看得懂,書上習題也都會做。但是,一到實訓使用真實施工圖來算量就傻眼了,圖紙看不懂,跟課本上不一樣,極個別基礎較好的同學連蒙帶猜猜懂部分圖紙內容,準備動手開始計算卻發(fā)現(xiàn)計算所需參數(shù)并不像課本上那樣是直接給定的,結果就出現(xiàn)集體卡克,不知如何下手。根本無法解決實際問題。
2.3 課程支撐不足
很多同學之所以學不好這門課程,無法很好掌握,究其根本原因是學生在生活中看不到鋼筋在構件中的分布。到底“錨固”是個什么東西,學生看不見摸不著,只能靠想。再優(yōu)秀的老師也沒法教會學生怎么“想”。所以老師授課急需一個輔助的工具,一個能讓學生直接領悟的“工具”。
3.教學改進
針對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和課程診斷,準備對本課程的教學做如下的改進:
3.1在教學過程中引入真實施工圖作為教輔材料;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接觸施工圖,并以施工圖的內容來作為課堂和課后作業(yè)的練習材料,使教學與實際工作相結合。學生在學中練,避免教學與實際相脫節(jié)。
3.2 教學中引入16G101-1、2、3全套國家建筑標準設計圖集,在授課的過程當中,指導學生使用圖集,讓學生在練習的過程當中能自覺并正確的使用圖集。
3.3在課程中教學中加入算量軟件的內容,讓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進行軟件計量,手算理論與上機操作雙線并行,解決學生理論和實踐脫離的問題。
4.未來展望
現(xiàn)在VR技術飛速發(fā)展,技術已經成熟,各家軟件公司的虛擬仿真軟件也是層出不窮。借助虛擬仿真手段,真實展現(xiàn)鋼筋在建筑構件中的形態(tài),學生能夠直觀的看到鋼筋的各種形態(tài)、節(jié)點和錨固,大大減輕學期初期完全靠“想”來理解的難題,提高學習效率。課程中以輔助鋼筋仿真教學軟件輔助教學,將是解決學生難以理解構件中鋼筋布置這一難題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辦法。相信借助現(xiàn)在最新的科技手段,一定能把我們的學生培養(yǎng)成行業(yè)所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郭容寬[1]. 工程造價專業(yè)《平法識圖與鋼筋算量》課程教學方法的探討[J]. 輕工科技, 2014(11):138-139.
[2] 曹源, 吳渝玲. 基于實踐的思維導圖法在《平法識圖與鋼筋算量》中的應用[J]. 考試周刊, 2018(29):5-5.
[3] 張小軍. 基于工作過程的《平法識圖及鋼筋算量》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 河北職業(yè)教育, 2012, 08(3):113-114.
作者簡介:許春燕(1982-1),女,漢,云南紅河,研究方向:工程造價方向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