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薇霖
關(guān)于【清江引】的相關(guān)問題,學界曾有過一些探討。時白林認為【清江引】“是古老的南北曲中的一個曲牌的名字”①時白林:《從黃梅戲兩個腔體的歷史形態(tài)衍變看中國傳統(tǒng)戲曲音樂編創(chuàng)技法與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音樂研究》,2009年,第4期,第33頁。;鄒容發(fā)現(xiàn)“【清江引】屬北曲,但傳奇亦用之”,雜劇用于唱滑稽的內(nèi)容,傳奇將其運用于插科打諢②鄒容:《論南戲、傳奇中的曲牌與科諢》,《戲劇文學》,2015年,第8期,第107頁。。徐冉進一步指出【清江引】的適用范圍,表明【清江引】“單用時可作散曲的小令,也可用在雙調(diào)套曲中,也是戲曲常用曲調(diào)之一。民間器樂中常演奏,民間歌曲中也經(jīng)常用來獨唱”,同時對《聊齋俚曲》中幾首未記錄曲譜的【清江引】進行了構(gòu)擬③徐冉:《聊齋俚曲失傳曲牌音樂構(gòu)擬——以【清江引】【浪淘沙】為例》,《中國音樂》,2016年,第6期,第107頁。。馮艷雖對明清時期的【清江引】做了梳理,但并未明確指出【清江引】詞格的歷史衍變,未涉及對【清江引】的音樂結(jié)構(gòu)分析④參見馮艷:《明清散曲與歌謠時調(diào)互動研究》,南京師范大學2014年博士論文。;板俊榮對【清江引】文本的分析可與馮艷互為補充,其文中論述了散曲、俗曲【清江引】的區(qū)別,雖羅列了部分明清時期【清江引】的曲譜,但對于曲譜的分析更多體現(xiàn)于風格上,并未對其音樂形態(tài)進行具體的分析⑤板俊榮:《明清小曲【清江引】的牌名與詞譜考釋》,《交響》,2011年,第3期,第61頁。。前人對【清江引】的研究多停留于對文本的分析,少有對樂本體的分析,并未引申至對明清曲牌音樂傳承流變的思考。
筆者在前人的基礎上,對【清江引】詞格的歷史衍變進行梳理,并以《中國傳統(tǒng)音樂形態(tài)學》⑥王耀華:《中國傳統(tǒng)音樂形態(tài)學》,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17頁。的理論方法為理論依據(jù),以“唱-腔”二分結(jié)構(gòu)分析法⑦陳文革:《二十世紀豫劇音樂唱腔結(jié)構(gòu)動態(tài)研究》,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17年,第17頁。審視曲譜,引申到對明清曲牌音樂傳承流變規(guī)律的思考。
【清江引】最早出現(xiàn)于戲曲本子中,應是元末明初王實甫的《西廂記》⑧板俊榮:《明清小曲【清江引】的牌名與詞譜考釋》,《交響》,2011年,第3期,第62頁。。《太古傳宗》中《琵琶調(diào)西廂記》是現(xiàn)存三種保存王實甫《西廂記》最為詳盡的戲曲譜之一⑨關(guān)于《太古傳宗·琵琶調(diào)西廂記》與《西廂記》的關(guān)系,學界有不同的認識:楊蔭瀏在《中國古代音樂史稿》(下)表明,《太古傳宗·琵琶調(diào)西廂記》記載的曲牌、歌詞與王實甫《西廂記》相同,但音調(diào)完全不同(楊蔭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下)》,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14年重印,第454-498頁);徐文武在《太古傳宗》前言中提出不同意見,認為《太古傳宗》的《琵琶調(diào)西廂記》所記載的唱詞,與王實甫《西廂記》大部分一致,與原本不同的是略去了科白。(徐文武:《〈太古傳宗〉前言》,《中國古代曲譜大全(一)》,沈陽:遼海出版社,2009年,第438頁)。。筆者以《太古傳宗》中《琵琶調(diào)西廂記》所記載的唱詞、曲牌為參考,分析【清江引】的詞格?!厩褰吭凇杜谜{(diào)西廂記》中共出現(xiàn)了四次⑩劉崇德:《中國古代曲譜大全(一)》,沈陽:遼海出版社,2009年,第484、501、520、537頁。,分別述之:
1.第二本第三折《?;椤贰厩褰浚?/p>
佳人自來多命薄,秀才每從來懦。悶殺沒頭鵝,撇下賠錢貨,下場頭那答兒發(fā)付我。
詞格為:七、六、五、五、九。共五句,第三句換轍。
2.第三本第三折《逾墻》【清江引】:
沒人處則會閑磕牙,就里空奸詐。怎想湖山邊,不意垂楊下。香美娘處分俺那花木瓜。
詞格為:八、五、五、五、十。共五句,第三句換轍。
3.第四本第四折《驚夢》【清江引】:
呆打孩店房兒里沒話說,悶對如年夜。暮雨摧寒蟄,曉風吹殘月,今宵酒醒何處也?
詞格為:十、五、五、五、七。共五句,首句不押韻。
4.第五本第四折《還鄉(xiāng)》【清江引】:
謝當今盛明唐主,救賜為夫婦。永老無別離,萬古常完聚,愿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詞格為:七、五、五、五、十。共五句,第三句換轍。
以上四首【清江引】均為五句,四句同韻其余一句不押韻,三首均為第三句換轍。值得注意的是,此時【清江引】并不作為尾曲,其位置多處于每折的中后處。
元代散曲作家貫云石也寫了多篇【清江引】,每句字數(shù)趨于穩(wěn)定,基本中間三句都為五字句,可以看出元末明初時【清江引】已成定格。至明嘉靖,曲牌【清江引】應用廣泛,詞格變化不大。朱載堉的【清江引】詞格較元時俗本【清江引】更為規(guī)范,都為五句,首句由七個字組成,緊接的三句由五字句組成,尾句為九字句或十字句,第三句換轍。由此可知,詞格為五句、第三句換轍系【清江引】之定格,元代詞牌【清江引】較俗曲【清江引】詞格更為規(guī)范。
通過《風月錦囊》中三十七首【清江引】的分析可知?筆者以王秋桂的《善本戲曲叢刊》(第四輯)和孫崇濤、黃仕忠箋校的《風月錦囊箋?!穬蓚€版本為參考,進行對比研究。排除與《詞林一枝》《群音類選》等曲譜中同段的牌名不符,且詞格與元【清江引】完全不同的《全家錦囊前編》(即卷一《伯喈》至卷四《北西廂》)中卷一,第二十五中的【新增】后,發(fā)現(xiàn):《風月(全家)錦囊》載有四十三首【清江引】,分別是:雜曲集《續(xù)補首卷》(全名:《新刊耀目冠場擢奇風月錦囊正雜兩科全集卷之一》),包含“時興雜科法曲”的【清江引】兩首,“正科入賺”的《新增【楚江秋】后聯(lián)【清江引】》二十五首、《新增【對玉環(huán)】后聯(lián)【清江引】》四首,《全家錦囊續(xù)編》【清江引】四首,《全家錦囊前編》中【江兒水】四首、【新增清江引】四首。但《全家錦囊前編》中的【江兒水】(即【清江引】)僅有一篇與元【清江引】詞格相符,四首【新增清江引】除第二首之外,其余三首僅首段與元【清江引】詞格相符,第二段長篇詞句與元【清江引】詞格完全不同;雜曲集中“時興雜科法曲”的【清江引】也與元【清江引】詞格完全不合。這些與元【清江引】詞格完全不同的【清江引】之間也無共通之處,所以不為本節(jié)的研究對象。囿于篇幅,僅在其余無爭議者三十五首【清江引】中選取討論。(王秋桂:《善本戲曲叢刊(第四輯)風月錦囊》,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第74-85、558-559、106-107頁。)(孫崇濤,黃世忠箋校:《風月錦囊箋校》,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第98-107、183-184、203、395頁。),雜曲集中“正科入賺”《新增【楚江秋】后聯(lián)【清江引】》的二十五首【清江引】存在首句不押韻、第三句和尾句不押韻、第三句換轍的情況,《全家錦囊續(xù)編》四首【清江引】中一首為第三句換轍,《風月錦囊》的【清江引】詞格與元【清江引】相比變化不大。
萬歷前期刊本《大明春》?《大明春》全名:《鼎鍥徽池雅調(diào)南北官腔樂府點板曲響大明春》,本文選用王秋桂《善本戲曲叢刊》(第一輯)的版本。王秋桂:《善本戲曲叢刊(第一輯)大明春》,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收錄有【江兒水】五首,兩首【二犯江兒水】,六首【清江引】,但詞格均與上述【清江引】不同,不再展開分析。
刊于明萬歷元年(1573年)的戲曲散曲時調(diào)選集《詞林一枝》?《詞林一枝》全名:《新刻京板青陽時調(diào)詞林一枝》。本文選用王秋桂《善本戲曲叢刊》(第一輯)的版本。王秋桂:《善本戲曲叢刊(第一輯)詞林一枝》,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第57、58頁。,收錄的第二首【清江引】?《詞林一枝》收錄有【二犯江兒水】【南江兒水】【江兒水】數(shù)首,均與上述【清江引】詞格不相符。又收有【清江引】二首,其中一首有所缺失,僅看得清前四句為“繡球兒吊落在波心里,漂泊無定止。東風吹過來,西風刮過去?!睙o法判斷詞格。故,筆者僅以第二首【清江引】為例。為五句,但詞格為:七、五、五、十、十二。首句和二句同韻,第三句和第五句同韻。
萬歷前期刊本《大明天下春》,載有二十六首【清江引調(diào)】?《大明天下春》全名《精鐫匯編雜樂府新聲雅調(diào)大明天下春》,曲譜參照:周玉波、陳書錄編《明代民歌集》的版本。周玉波,陳書錄編:《明代民歌集》,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83-87頁。,除一首為六句外均為五句,都為第三句換轍。篇幅所限,元至萬歷時期【清江引】詞格的變化列表以示。(見表1)
表1 六本書中的【清江引】
萬歷早期由散曲俗化的【清江引】更加口語化,也有亂套用的情況,但大體仍遵從【清江引】五句、第三句換轍或首句不押韻的詞格;【江兒水】與【清江引】在元時仍混用,萬歷時二者的詞格已然相去甚遠。
明萬歷陳奎刻本,杜蕙所作的道情《莊子嘆骷髏》?《莊子嘆骷髏》全名:《新編增補評林莊子嘆骷髏南北詞曲》。本文依據(jù)的是王宣標在日本訪學期間,復制日本京都大學文學部圖書館藏殘本的影印本,僅存有上卷。王宣標:《[明]王應麟原刻本〈衍莊新調(diào)〉雜劇考》,《文化遺產(chǎn)》,2012年,第4期。收有數(shù)首【清江引】,其中《莊子慕道修行》收有兩闋【清江引】,《莊子詢問骷髏》中兩闋,《縣主跪拜莊子》中三闋,共七闋【清江引】。其詞格與上述【清江引】詞格相似,均為五句,其中三闋為第三句換轍;一闋為首句和第四句同韻、余三句同韻;一闋為首句、第三句和第四句同韻、第二句和尾句同韻;一闋為首句和尾兩句同韻;一闋為無規(guī)律押韻?!厩褰克幬恢貌还潭ā?/p>
《莊子嘆骷髏》書中無序,刊刻時間也無記載。但成書于天啟六年(1626年)秋的《衍莊新調(diào)》,繼承了《莊子嘆骷髏》的原文,但由道情改為“曲牌體的雜劇”?王宣標:《[明]王應麟原刻本〈衍莊新調(diào)〉雜劇考》,《文化遺產(chǎn)》,2012年,第4期,第36頁。。由此可知,至少在天啟初期,《莊子嘆骷髏》在莊周夢蝶典故的發(fā)生地蒙城,已經(jīng)成書并流傳。聯(lián)系上述俗曲【清江引】詞格的演變可知,萬歷晚期至天啟初期俗曲【清江引】的詞格已成定格。【清江引】在俗曲中已作為尾曲使用;但在道情中還未形成穩(wěn)定的模式,其前后連綴的曲牌也不固定。
至乾隆九年(1744年),無名氏輯北京永魁齋刊刻的《萬花小曲》?《萬花小曲》全名:《新編南北時尚萬花小曲》。曲譜參見王秋桂:《善本戲曲叢刊(第五輯)萬花小曲 絲弦小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第44、48、56、67、82頁。,記載了五支【清江引】。相比萬歷早期戲曲集所載【清江引】,《萬花小曲》中的【清江引】均為五句,兩首第三句換轍;一首第三句和尾句不押韻;一首第二句和尾句不押韻;余下一首每一句均不同韻??梢姡燎宄跛浊厩褰康氖褂靡殉梢?guī)范,不存在萬歷早期與【江兒水】亂用的現(xiàn)象,但在原詞格基礎上更加自由,且已作為尾曲來使用。
《新定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以下簡稱《九宮大成》)中載有數(shù)首【清江引】,詞格也多符合清代以降【清江引】的定格,試以卷三的一闋、卷六十三的兩闋南詞【清江引】和卷六十六的一闋北詞【清江引】為例,進行分析。
1.卷三的南詞【清江引】?劉崇德:《中國古代曲譜大全(二)》,沈陽:遼海出版社,2009年,第952頁。唱詞為:
海棠花下華筳戶,整頓歌金縷。舞袖漫安排,素褥重鋪砌。歌一回,舞一回,唱一回。
詞格為:七、五、五、五、九(三+三+三)。其押韻無明顯規(guī)則。
2.卷六十三的南詞《虎符記》【清江引】?劉崇德:《中國古代曲譜大全(三)》,沈陽:遼海出版社,2009年,第2127;2127;2206;2206頁。唱詞為:
江波浩蕩迷天日,孤城怎支策。萬戶書流難,諸將入羈靮。眼見得,破吳越如竹劈。
詞格為:七、五、五、五、九(三+六)。共五句,第二句和第三句不押韻。相比北詞【清江引】,這首南詞【清江引】在字數(shù)上符合【清江引】的詞格,但第二句也不押韻。
3.卷六十三的南詞《琵琶記》【清江引】?劉崇德:《中國古代曲譜大全(三)》,沈陽:遼海出版社,2009年,第2127;2127;2206;2206頁。唱詞為:
長安富貴真罕有,食味皆山獸。熊掌紫駝峰,四座聲香透。奉與試官來下酒。
詞格是:七、五、五、五、七。共五句,第三句換轍,相比上一首南詞【清江引】這首詞格更規(guī)范。
4.卷六十六的北詞【清江引】?劉崇德:《中國古代曲譜大全(三)》,沈陽:遼海出版社,2009年,第2127;2127;2206;2206頁。唱詞為:
春夢覺來心自警,往事(兒)般般應。愛煞陶淵明,笑煞胡安定。下梢頭,大都來不見影。
詞格為:七、五、五、五、九(三+六),一韻到底。雖加入襯字但收錄者未將其作為固有字,仍嚴格遵守【清江引】的詞格。總的來說,《九宮大成》所載的這幾首【清江引】詞格都是在原本【清江引】定格的基礎上,有些許改變。
《太古傳宗·弦索調(diào)時劇新譜》(以下簡稱《弦索調(diào)時劇新譜》)中使用了三支【清江引】,但第二支《花子拾金》的【清江引】與第三支《醉楊妃》的【清江引】內(nèi)容一致?歌詞大意上,兩首【清江引】均表示楊貴妃在得知唐明皇歇至別處的怨憤。《清車王府藏戲曲全編》中《拾金全串貫》的賓白講述了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即花子拾到金子后幻想至酒樓點戲,讓坤伶連續(xù)唱了《琵琶記》中《伯皆辭朝》《趙五娘行路》《金盆撈月》《潘葛思妻》《劉漢卿投水》《胡敬德釣魚》,后自己唱一出“風月戲”《醉楊妃》下場的過程,由此可知《花子拾金》當為《醉楊妃》流行后的產(chǎn)物,其詞格的進一步通俗化,及筆者在后文提及兩首【清江引】音樂風格的變化,都表現(xiàn)了【清江引】詞格、音樂形態(tài)的動態(tài)演變過程。黃仕忠主編:《清車王府藏戲曲全編 第十五冊》,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83-87頁。,詞格均為五句,第三句換轍。
1.《花子拾金》的【清江引】?同注⑩,第709;718;706;718頁。唱詞:
去也,去也,回宮去也,懊恨唐明皇把奴撇。他兩人同歡會,撇得我挨長夜。只落得冷清清獨自個回宮去也。
2.《醉楊妃》的【清江引】唱詞?同注⑩,第709;718;706;718頁。:
去也,去也,真去也。唐明皇把奴撇。你二人同歡悅,撇的我熬長夜。只落得冷清清獨自回宮去也。
《弦索調(diào)時劇新譜》中第三首【清江引】是《僧尼會》的尾曲,唱詞為:“才好,才好,方才好,撇下了僧伽帽。養(yǎng)起頭發(fā)來,戴頂新郎帽。我和你做夫妻同偕老?!?同注⑩,第709;718;706;718頁。詞格為:七、五、五、五、九。共五句,第三句換轍。
《弦索調(diào)時劇新譜》的三首【清江引】,詞格與上述【清江引】相比更加自由。雖表面保持【清江引】曲牌定格之五字句、第三句換轍,但首句字格與上述【清江引】明顯不同。已由文學性較強的詞體結(jié)構(gòu),如“春夢覺來心自醒”?劉崇德:《中國古代曲譜大全(三)》,沈陽:遼海出版社,2009年,第2127;2127;2206;2206頁。,轉(zhuǎn)變?yōu)楦挥泄?jié)奏感、民間性極濃、語言更加口語化的七言詩體式,如“去也,去也,真去也”“唐明皇,把奴撇”“你二人,同歡悅”“撇的我,熬長夜”“只落得,冷清清,獨自回宮去也”?同注⑩,第709;718;706;718頁。。這種七言詩體式的文詞結(jié)構(gòu),與明代弋陽腔劇本《風月錦囊》,及以其為母本的系列弋陽腔子本?據(jù)馬華祥研究,《大明春》《詞林一枝》《大明天下春》多傳習《風月錦囊》,而《風月錦囊》是明代弋陽腔劇本,是民間藝人改本。(馬華祥:《明代弋陽腔傳奇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第40、24頁。)中的【清江引】不同。這些弋陽腔劇本雖由民間藝人改編,但其中【清江引】的首句仍保持著曲牌的長短句韻律,與七言體詩的強烈節(jié)奏感完全不同。但是,《弦索調(diào)時劇新譜》中的三首【清江引】大體上仍保持著曲牌結(jié)構(gòu),與花部亂彈諸腔的板腔體系不同。體現(xiàn)了曲牌體到板式變化體中,句法結(jié)構(gòu)的演變過程?關(guān)于《弦索調(diào)時劇新譜》的性質(zhì),徐扶明在其《弦索調(diào)與弦索腔》中則認為其曲調(diào)不是北曲,也不是昆曲,為板腔體音樂(徐扶明:《元明清戲曲探索》,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349頁)。從句法結(jié)構(gòu)上看,筆者以為,《弦索調(diào)時劇新譜》仍為曲牌體,但體現(xiàn)了曲牌體到板腔體的演變過程。。
《弦索調(diào)時劇新譜》的三首【清江引】也體現(xiàn)了其詞格面對不同受眾群體時,所展現(xiàn)的動態(tài)變化過程。其中《醉楊妃》和《僧尼會》中【清江引】的唱詞更合詞格,用詞更加文雅,體現(xiàn)了文人的審美趣味?傅雪漪發(fā)現(xiàn)《弦索調(diào)時劇新譜》中《醉楊妃》的【清江引】為昆曲行腔,《僧尼會》雖起初為梆子腔,但后來已被昆曲吸收(傅雪漪:《明清戲曲腔調(diào)尋蹤——試談〈太古傳宗〉》附刊之〈弦索時劇新譜〉),《戲曲研究》,1985年,第15期)。筆者以為,此二曲的相對規(guī)范性與文學性上的相對雅化,驗證了傅雪漪這一觀點,當是文人審美趨向的體現(xiàn)。周來達在與筆者的郵件溝通中,也提出《醉楊妃》的【清江引】“基本符合昆曲南曲行腔特征”這一觀點。亦證明《醉楊妃》中【清江引】體現(xiàn)的文人審美趨向。。而同本中《花子拾金》的【清江引】相比《醉楊妃》的【清江引】民間色彩更加濃厚。不僅在《醉楊妃》【清江引】的基礎上添加了襯字“懊恨”“個”,打破了詞格的約束,還將“真去也”改為“回宮去也”、“你二人”改為“他兩人”、“熬長夜”改為“捱長夜”、“獨自”改為“獨自個”,用語更加口語化,更通俗易懂,更富于戲劇性,更貼近低文化水平人們的審美,體現(xiàn)了同劇目同曲牌在面對不同觀眾時的動態(tài)演變過程。
曲牌【清江引】音樂結(jié)構(gòu)的歷史衍變,不僅體現(xiàn)在網(wǎng)狀式腔韻“6、6、6、2、1”音樂結(jié)構(gòu)的歷史衍變上;也體現(xiàn)在以主腔式腔韻“6-1-6-5-6”和“2-3-1-5-6”為中心,所展開的腔音列、腔句的音樂結(jié)構(gòu)的歷史衍變上。
上述《弦索調(diào)時劇新譜》中《花子拾金》和《醉楊妃》的【清江引】在文本上具有血緣關(guān)系,二者在音樂上也有聯(lián)系。(見譜例1)?本文所用三闋《弦索調(diào)時劇新譜》中【清江引】譜例,皆系筆者據(jù)《弦索調(diào)時劇新譜》工尺譜所譯,以下《弦索調(diào)時劇新譜》中譯譜不一一標明。
譜例1 《弦索調(diào)時劇新譜》中《花子拾金》和《醉楊妃》的【清江引】的唱腔對比
兩首【清江引】不完全相同。《醉楊妃》的【清江引】的旋律更為平緩,沒有大跳;而《花子拾金》的【清江引】相比旋律更為簡單?!痘ㄗ邮敖稹返摹厩褰?,其中首句及其后整句唱詞,與尾句及其后整句唱詞的旋律的旋律,表現(xiàn)了因各句語音字音的不同,語言內(nèi)容含義的不同,及《醉楊妃》中【清江引】旋律對其的影響,所呈現(xiàn)出的民間歌謠常用的變奏手法的音樂結(jié)構(gòu)。將《花子拾金》中【清江引】各句尾字的音標出,呈現(xiàn)出“6、6、6、2、1”的音樂結(jié)構(gòu);將《醉楊妃》中【清江引】第一句視作字調(diào)行腔后?此處“字調(diào)行腔”的結(jié)論為筆者與陳文革在課上討論時,陳文革所得結(jié)論。,各句尾字的音標出,其音樂結(jié)構(gòu)亦為“6、6、6、2、1”。兩首【清江引】中各句尾音相一致,但兩首音樂風格、音樂結(jié)構(gòu)上的差異,不僅體現(xiàn)了【清江引】在面對不同受眾群體時的一曲多變,也體現(xiàn)了【清江引】音樂結(jié)構(gòu)的相對穩(wěn)定。
【清江引】尾音的穩(wěn)定,不是同本同劇的巧合。《弦索調(diào)時劇新譜》中第三首【清江引】是《僧尼會》的尾曲,其唱腔音樂也是按照這個結(jié)構(gòu)劃分的。(見譜例2)
將各句尾字的音標出同樣是“6、6、6、2、1”。從上述三個譜例可以看出,兩闋《醉楊妃》的【清江引】不止文本有血緣關(guān)系,音樂結(jié)構(gòu)上也極其相似;《僧尼會》的【清江引】與《醉楊妃》的【清江引】曲調(diào)無多大聯(lián)系,音樂結(jié)構(gòu)卻均符合依字行腔的原則,音勢與當時中原官話四聲走向一致?楊蔭瀏發(fā)現(xiàn),元周德清所著的《中原音韻》所依據(jù)的北方語言體系,其四聲的高低起伏基本與現(xiàn)在北京語言的四聲相一致,并且這一系統(tǒng)也是明、清以來曲韻發(fā)展的基礎。(楊蔭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下)》,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14年,第585-741頁。)。如“才好”為陽平字、上聲字的結(jié)合,其字唱旋律為“3-5”,四聲起伏為低高,與音勢相符;“去也”為去聲字、上聲字的結(jié)合,其字唱旋律為“,四聲起伏為高低高,與音勢相符;“偕”為陽平字,其字唱旋律為,四聲起伏為低高,與音勢相符;“做夫妻”為去聲字、陽平字、陽平字的結(jié)合,其字唱旋律為“6-5-5”,四聲起伏為高低平,與音勢相符。
三闋【清江引】在每句唱詞的尾音處保持穩(wěn)定,都為“6、6、6、2、1”,有的創(chuàng)腔符合依字行腔的原則,有的違背字音的四聲走向:《僧尼會》中【清江引】每句尾音保持在“6、6、6、2、1”的同時,創(chuàng)腔都符合依字行腔的原則:“好”為上聲字,四聲走向是高低高,音勢也符合,尾音的“6”正好位于音勢的最高處,符合依字行腔;“帽”為去聲字,四聲走向是高低,兩處“帽”字的旋律一個為“6-3”,一個為“2-1”,尾音保持在“6”和“2”的情況下音勢符合四聲起伏;“來”為陽平,四聲起伏是低高,對應的旋律為“5-6”,在保持尾音為“6”的情況下音勢符合四聲起伏;“老”為上聲字,其所對應的旋律是,音勢也符合字音的四聲起伏?!蹲項铄分小厩褰康膭?chuàng)腔倒不完全符合依字行腔的原則,也不完全符合昆曲上聲字最高音為字唱、去聲字最低音為字唱的創(chuàng)腔原則,但也保持每句尾音都穩(wěn)定于“6、6、6、2、1”:其中“也、夜、也”三個字分別為上聲、去聲、上聲字,其音勢也符合高低高、高低、高低高的四聲起伏;但“撇、悅”二字分別為上聲、去聲字,其音勢與音韻的四聲起伏相悖。《花子拾金》中【清江引】作為《醉楊妃》中【清江引】的“后代”,其旋律相比《醉楊妃》的【清江引】更加精簡,除去所加襯字對應的音符外只保留了骨干音,其創(chuàng)腔與《醉楊妃》一致:“也、夜、也”符合依字行腔的原則,“撇、會”與依字行腔的原則相悖,但也保持每句尾音落于“6、6、6、2、1”的音樂結(jié)構(gòu)模式。這種腔韻保持不變“6、6、6、2、1”,字唱則根據(jù)以字行腔的原則所進行的創(chuàng)腔模式,體現(xiàn)出在“唱-腔”二分音樂結(jié)構(gòu)形式下,曲牌【清江引】的一曲多變及相對穩(wěn)定。
本文將這種各句落音穩(wěn)定的腔韻稱之為“網(wǎng)狀式腔韻”?這種各句尾音穩(wěn)定的情況不僅存在于【清江引】中,也存在于【春調(diào)】(【孟姜女調(diào)】)中。陳文革在課上將【春調(diào)】及其發(fā)展出的腔系中,各腔節(jié)落音為“re、低音sol、la、sol”的腔韻總結(jié)為網(wǎng)狀式腔韻。,這種網(wǎng)狀式腔韻不僅存在于《弦索調(diào)時劇新譜》的【清江引】中,還存在于《九宮大成》的【清江引】中。囿于篇幅,將其尾音列表以觀。(見表2)
表2 《九宮大成》中各【清江引】尾音對比表
以《九宮大成》中卷三的【清江引】為例:除了第一句跟《醉楊妃》的【清江引】一樣由低音la到do,是為了符合陽平+上聲四聲起伏的字唱音勢;第四句的尾音看似落于do實則是第五句首音的提前出現(xiàn),第四句的尾音仍應是re?!毒艑m大成》中這首【清江引】,將其各句唱詞的尾音標出,仍為“6、6、6、2、1”。
《九宮大成》中卷六十三第二、三首【清江引】和卷六十六第二首散曲【清江引】與上述《弦索調(diào)時劇新譜》中【清江引】的音韻有著血緣關(guān)系,分別列舉如下:
旋律上,卷六十六雙角雋曲的北詞散曲【清江引】為《弦索調(diào)時劇新譜》中【清江引】的前身。其一:首句的與《弦索調(diào)時劇新譜》中《醉楊妃》的【清江引】,和《九宮大成》中卷三【清江引】的到1有血緣關(guān)系,應與南北合流有關(guān)。其二:第四句末字雖落于do,但字上的音re與第五句首音re交相呼應,“定”為去聲本應下行,但re到mi的旋律走向違背四聲起伏?!?、6、2、1”是《弦索調(diào)時劇新譜》中【清江引】曲牌音韻“6、6、6、2、1”的前身。
卷六十三雙調(diào)正曲的南詞《虎符記》【清江引】也是《弦索調(diào)時劇新譜》中【清江引】的前身。其一:首句結(jié)尾的與上首北詞的有異曲同工之妙,體現(xiàn)了北詞【清江引】旋律的南化。其二:第二句尾音似與《弦索調(diào)時劇新譜》中【清江引】二句尾音la有著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其三:此首【清江引】的第三、第四句的首音“3、5”與《弦索調(diào)時劇新譜》所載《醉楊妃》《花子拾金》中【清江引】的第三、第四句首音一致。其四:與上述【清江引】不同的是,此首【清江引】為商調(diào)式。綜上,此首【清江引】各句唱詞的尾音“1、5、6、2、2”也是《弦索調(diào)時劇新譜》中【清江引】各句唱詞尾音“6、6、6、2、1”的前身。
卷六十三雙調(diào)正曲的南詞《琵琶記》【清江引】與上述三首【清江引】有所不同?!毒艑m大成》中三首南詞【清江引】均為商調(diào)式,若將結(jié)音落于re看作南詞【清江引】的固有模式,那么,《弦索調(diào)時劇新譜》中【清江引】尾音為do是南北詞【清江引】旋律融合的表現(xiàn)。所以,此首【清江引】各句尾音為“6、1、6、6、2”也是《弦索調(diào)時劇新譜》中【清江引】各句尾音“6、6、6、2、1”的前身。
可見,上述所有《九宮大成》中【清江引】的音樂結(jié)構(gòu)與《弦索調(diào)時劇新譜》中【清江引】的音樂結(jié)構(gòu)一致,都體現(xiàn)出“唱-腔”二分的音樂結(jié)構(gòu),即腔韻保持“6、6、6、2、1”不變,尾音以外的字唱則根據(jù)依字行腔的原則創(chuàng)腔。這種“唱-腔”二分的音樂結(jié)構(gòu),也體現(xiàn)了明清曲牌【清江引】的動態(tài)演變規(guī)律。
在今江蘇揚州一帶仍在流傳,出自《續(xù)小慧集》卷三和《張鞠田琴譜》《板橋道情》的【清江引】也具有同樣的特點?曲譜參見板俊榮:《明清小曲【清江引】的牌名與詞譜考釋》,《交響》,2011年,第3期。。詞格為:七、五、五、五、十。共五句。第一句跟《醉楊妃》的【清江引】一樣由低音la到do,是上聲字“老”的行腔;第四句的尾音看似落于do實則是第五句首音的提前出現(xiàn),第四句的尾音仍應是re;那么,《張鞠田琴譜》中這首【清江引】,將其各句唱詞的尾音標出,仍是“6、6、6、2、1”。
保存了與明代宮廷音樂有密切關(guān)系的智化寺京音樂,它保留有儀式用樂的【清江引】,今天的智化寺第二十七代傳人仍可完整演奏此首【清江引】?北京文博交流館(北京智化寺管理處)編著:《智化寺京音樂研究與欣賞》,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2年,第12-15;90-91頁。。智化寺的工尺譜唱譜【清江引】?北京文博交流館(北京智化寺管理處)編著:《智化寺京音樂研究與欣賞》,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2年,第12-15;90-91頁。雖無唱詞,但以啊口?按:“啊口”為智化寺師傅傳授智化寺京音樂的潤腔,是“智化寺京音樂傳譜的精髓”。同注?,第23頁。為劃分樂句標準,各句尾音也符合【清江引】特有的腔韻“6、6、6、2、1”,其商調(diào)式的調(diào)式屬性有可能是《九宮大成》中南曲【清江引】的前身。
這種網(wǎng)狀式腔韻存于佛教用樂的現(xiàn)象,反映了【清江引】在戲曲、曲藝中已然形成體裁性質(zhì)的腔系。曲牌【清江引】網(wǎng)狀式腔韻“6、6、6、2、1”的演變過程,不僅體現(xiàn)了此腔韻在明清時期的動態(tài)歷史衍變過程及相對穩(wěn)定性,也體現(xiàn)了其一曲多變的音樂形態(tài)。
【清江引】的音樂結(jié)構(gòu)的歷史衍變,不僅體現(xiàn)在其網(wǎng)狀式腔韻“6、6、6、2、1”的歷史演變過程中;也體現(xiàn)在其以主腔式腔韻為中心,所進行展開的腔音列、腔句的音樂結(jié)構(gòu)的衍變上?!厩褰康闹髑皇角豁嵱袃蓚€,分別是“2-3-1-5-6”和“6-1-6-5-6”。
1.主腔式腔韻“2-3-1-5-6”的歷史衍變
上述智化寺京音樂的【清江引】,由主腔式腔韻“2-3-1-5-6”發(fā)展出的腔句共有三句,占據(jù)了總譜音樂形態(tài)的半壁江山。(見譜例3)
譜例3 《智化寺京音樂研究與欣賞》中【清江引】?曲譜參見北京文博交流館(北京智化寺管理處)編著:《智化寺京音樂研究與欣賞》,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2年,第91-92頁。主腔式腔韻“2-3-1-5-6”發(fā)展的腔句
由譜例可知,此首【清江引】主腔式腔韻“2-3-1-5-6”不僅表現(xiàn)在其所固有的羽調(diào)式腔句中,還為避免旋律的單調(diào),通過添加音符或減少音符變化出宮調(diào)式腔句和商調(diào)式腔句。這種音樂結(jié)構(gòu)的動態(tài)演變,在同為佛樂的天津佛樂器樂曲中,亦有體現(xiàn)。(見譜例4)
譜例4 天津佛樂中【清江引】?《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編輯委員會,《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天津卷》編輯委員會編:《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天津卷(下)》,北京:中國ISBN中心,2008年,第1233-1234頁。主腔式腔韻“2-3-1-5-6”發(fā)展的腔句
“清嘉慶四年(1799年),蘇州道士曹希圣將前輩吾定庵校編的樂譜進行重訂”?《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編輯委員會,《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江蘇卷》編輯委員會編:《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江蘇卷(上)》,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8年,第98頁。的“曹譜”,其中《鈞天妙樂》的小笛曲【清江引】?《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編輯委員會,《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江蘇卷》編輯委員會編:《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江蘇卷(上)》,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8年,第280;303頁。和《霓裳雅韻》的新笛曲【清江引】?《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編輯委員會,《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江蘇卷》編輯委員會編:《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江蘇卷(上)》,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8年,第280;303頁。,均含有以“2-3-1-5-6”主腔式腔韻發(fā)展來的腔句。《鈞天妙樂》中以“2-3-1-5-6”主腔式腔韻發(fā)展來的腔句有兩句,所占比例極大;《霓裳雅韻》因過于短小,其中以“2-3-1-5-6”主腔式腔韻發(fā)展來的腔句僅有一句,但占篇幅的一半,分述如下。(見譜例5)
譜例5 《鈞天妙樂》中小笛曲【清江引】和《霓裳雅韻》中新笛曲【清江引】“2-3-1-5-6”主腔式腔韻發(fā)展的腔句
與形成于明中葉正字戲的戲曲音樂關(guān)系密切的海陸豐吹打樂,其中源自正字戲《仙腔十三腔》的同名嗩吶吹打曲,它的尾曲【清江引】?《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編輯委員會,《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廣東卷》編輯委員會編:《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廣東卷(下)》,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8年,第1601頁。也有以“2-3-1-5-6”主腔式腔韻發(fā)展來的腔句。(見譜例6)
譜例6 海陸豐吹打樂《仙腔十三腔》中【清江引】“2-3-1-5-6”主腔式腔韻發(fā)展的腔句
上述《九宮大成》中四首【清江引】中均有以“2-3-1-5-6”主腔式腔韻發(fā)展來的腔句。(見譜例7)
譜例7 《九宮大成》中四首【清江引】以“2-3-1-5-6”主腔式腔韻發(fā)展的腔句
《弦索調(diào)時劇新譜》中的三首亦有以“2-3-1-5-6”主腔式腔韻發(fā)展來的腔句。(見譜例8)
譜例8 《弦索調(diào)時劇新譜》中三首【清江引】“2-3-1-5-6”主腔式腔韻發(fā)展的腔句
《板橋道情》中亦有兩處以“2-3-1-5-6”主腔式腔韻發(fā)展來的腔句。(見譜例9)
譜例9 《板橋道情》中【清江引】“2-3-1-5-6”主腔式腔韻發(fā)展的腔句
2.主腔式腔韻“6-1-6-5-6”的歷史衍變
智化寺京音樂的【清江引】,其中以主腔式腔韻“6-1-6-5-6”為中心發(fā)展出的腔音列和腔句有三句。(見譜例10)
天津佛樂的【清江引】,其中以主腔式腔韻“6-1-6-5-6”為中心發(fā)展出的腔音列和腔句亦有三句。(見譜例11)
“曹譜”中的兩首【清江引】中,僅《鈞天妙樂》的【清江引】含有以主腔式腔韻“6-1-6-5-6”為中心發(fā)展出的腔句一句。(見譜例12)
譜例12 “曹譜”中《鈞天妙樂》的【清江引】“6-1-6-5-6”主腔式腔韻發(fā)展出的腔句
海陸豐吹打樂的【清江引】,其中以主腔式腔韻“6-1-6-5-6”為中心發(fā)展出的腔句亦僅有一句。(見譜例13)
譜例13 海陸豐吹打樂中【清江引】“6-1-6-5-6”主腔式腔韻發(fā)展出的腔句
《九宮大成》的四首【清江引】,其中以主腔式腔韻“6-1-6-5-6”為中心發(fā)展出腔句和腔音列的僅有兩首,分別為卷三南詞《連環(huán)記》和卷六三南詞《虎符記》,且每首均僅有一處腔句。(見譜例14)
譜例14 《九宮大成》中【清江引】“6-1-6-5-6”主腔式腔韻發(fā)展出的腔句
《弦索調(diào)時劇新譜》的三首【清江引】,均有以主腔式腔韻“6-1-6-5-6”為中心發(fā)展出腔句和腔音列,每首也都僅有一句。(見譜例15)
譜例15 《弦索調(diào)時劇新譜》中【清江引】“6-1-6-5-6”主腔式腔韻發(fā)展出的腔句
《板橋道情》的【清江引】,亦有以主腔式腔韻“6-1-6-5-6”為中心發(fā)展出的腔句。(見譜例16)
譜例16 《板橋道情》中【清江引】“6-1-6-5-6”主腔式腔韻發(fā)展出的腔句
曲牌【清江引】的腔韻體現(xiàn)了一曲多變的動態(tài)演變規(guī)律,始終保持著腔韻的整體性的相對靜態(tài)變化,以及其所發(fā)展出的腔音列、腔句、字唱的個性的相對動態(tài)變化。明代以降,【清江引】保留至今的器樂曲譜與明清聲樂曲譜的對比,可清晰看出【清江引】腔韻趨于穩(wěn)定的過程。兩種腔韻的演變,網(wǎng)狀式腔韻較于主腔韻腔韻更為穩(wěn)定;主腔式腔韻中,“6-1-6-5-6”較于“2-3-1-5-6”更為穩(wěn)定。
總之,【清江引】詞格與音樂形態(tài)的演變形式,體現(xiàn)了其一曲多變的特點,以及相對腔韻的相對穩(wěn)定性,展示了明清時期曲牌【清江引】的動態(tài)衍變規(guī)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