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畬族歌言是畬族族群內的獨特稱謂,是除畬族語言以外的,被畬族廣大群眾參與最廣、普及最高的一項音樂活動。畬族歌言在畬族社會歷史發(fā)展進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對促進族群內部溝通交流、加強民族認同感和凝聚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畬族歌言與其他民族音樂一樣,也都有其產生、發(fā)展、繁榮與面臨危機及傳承的問題。
【關鍵詞】 畬族歌言;傳承保護;創(chuàng)新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J64? ? [文獻標識碼]A
畬族歌言是一種以歌代言的口頭藝術表達方式,是畬族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56個民族音樂藝術寶庫中的一朵奇葩。畬族歌言無所不包、無所不含,可即興創(chuàng)作,現(xiàn)場發(fā)揮,現(xiàn)場對唱,體現(xiàn)了畬族群眾的敏捷才思。畬族歌言采用本民族固有的歌唱手法獨創(chuàng),它區(qū)別于其他民族傳統(tǒng)的“民歌”和“山歌”,是一種獨特的畬族歌言文化。本文試從對畬族歌言產生、發(fā)展以及現(xiàn)今所面臨的困境進行分析,并對其今后的創(chuàng)新傳承作初步的探討。
一、畬族歌言的產生
(一)勞動是畬族歌言產生的源泉
畬族歌言到底起源于何時何地?目前沒有人能作出準確的回答。但是,畬族歌言的產生與生產勞動肯定有著某種密切的聯(lián)系。恩格斯指出:“首先是勞動,然后是語言和勞動一起,成為兩個最主要的推動力,在它們的影響下,動物的腦髓就逐漸地變成了人的腦髓?!濒斞冈凇堕T外文談》中曾說:“我們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連話也不會說的,為了共同勞作,必須發(fā)表意見,才漸漸練出復雜的聲音來?!倍鞲袼购汪斞傅倪@些觀點生動地說明了聲音和語言的產生都源于人們的勞動實踐,并為生產勞動服務。如,人們劃船時為了保持搖槳整齊發(fā)出統(tǒng)一的聲音、拉船的纖夫發(fā)出整齊的號子、抬木頭的工人發(fā)出相同的節(jié)奏等等,這些都是歌謠最原始的雛形,這在近現(xiàn)代產生的民歌中也可以得到大量印證。
畬族先民與漢族先民一樣,主要從事集體性的體力勞動,像打獵、農耕、采野果、砍樹木、搬木頭等。人們在集體勞動過程中,為了提高效率,需要一種有號召力的聲音來鼓勁,需要一種整齊的聲音來指揮大家統(tǒng)一行動。這樣一是可以有效協(xié)調勞動者之間的動作,二是整齊的聲音可以刺激大腦神經,提高勞動的熱情,減輕疲勞。在這種情況下,一種有規(guī)律、有力量的聲音就出現(xiàn)了,這種在集體勞動中發(fā)出的某種節(jié)奏聲,經過成熟固化后就成為了歌謠。畬族歌言的起源與原始的歌謠起源是有共同特性的。在畬族歌言中,目前留存下來的關于勞動的歌言就有:《生產時令歌》,包括《節(jié)令歌》《節(jié)氣歌》;《生產技能歌》,包括《手那動來鋤頭動》《郎作山頭盡鳥聲》;《勞作歌》,包括《作田歌》《栽苧歌》《摘茶歌》《揀柴歌》《砍竹歌》《種菜歌》,等等。如,《手那動來鋤頭動》中唱到:“世上盡事靠人做,鋤頭奴手二公婆,手那動來鋤頭動,鋤頭奴手有功勞。鋤頭柄圓七尺長,嘴利不怕荒山墩,窮人全靠他做食,一季做落一年糧?!笨梢姡屪宓脑S多歌言也是與生產勞動緊密相連的,歌言在勞動中形成,在勞動中產生,并逐漸向前發(fā)展。
(二)畬族歌言產生的自然環(huán)境與居住環(huán)境分析
畬族歌言的產生與畬族所處的自然環(huán)境是緊密相關的。畬族有傳統(tǒng)的山居習俗,自古以來一直自稱為“山哈”,意思是居住在山里的客人。即使到了今天,畬族的絕大多數(shù)村落基本上仍然分布在比較偏僻的山區(qū)或半山區(qū)。在古代,畬族人民的生產方式非常落后,過著刀耕火種的生活,依靠捕獵和最原始的農耕勞作來維持簡單的生活。畬族生活環(huán)境也非常閉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幾乎沒有與外界進行交流與交往,也幾乎沒有其他的文化娛樂活動。人們只有在打獵和勞作的空隙或者茶余飯后,通過將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用畬族語言的方式進行吟唱,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哀愁等。這樣,經過長期日積月累和不斷的完善和豐富,逐漸產生了畬族歌言。
畬族民間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畬族歌言的產生與畬族居住環(huán)境以及族群內部的群體性聚集有關,主要體現(xiàn)在婚喪嫁娶方面,如,當新居落成、子女嫁娶、老人仙逝等時,親屬、親戚、朋友必然會來參加祝賀或者吊唁,通過歌言可以為主人家里增添喜慶或熱鬧氣氛。在古代交通沒有今天這么發(fā)達,出一次門是不容易的,客人來了,主人必須要有一個安置客人住宿的場所。由于古時畬族群眾的經濟發(fā)展水平都普遍較低,居住條件較差,一般情況下是沒有多余的客房可供親戚朋友居住的。每到夜晚,親戚、朋友及村落中的親屬、鄰居就會聚集在一起,通過對歌進行娛樂消遣,久而久之,歌言就產生了。這種說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能算是畬族歌言已經發(fā)展到某一階段后被廣大畬族群眾所接受、并在此基礎上不斷豐富發(fā)展起來的一個例證。
(三)畬族歌言產生的社會生活氛圍分析
歷史上,畬族的社會生活氛圍與漢族有許多不同,體現(xiàn)在早期生活習俗上的就有:一是畬族婦女不裹腳,男女平等。《畬客風俗》記載:“畬婦赤足,不事包裹。畬婦天足,無纏足之病?!庇捎跊]有裹腳,婦女與男子一樣參加生產勞動和社會交往,不受束縛。二是婚戀自由,早期畬族青年男女的戀愛婚姻比較自由,他們在勞作、出行、節(jié)日、婚禮等公開場合相互認識,見面機會較多。但初次見面往往羞于啟齒,羞于直接用語言進行交流表達,常以歌言的形式進行試探、交往。一來可以用比較含蓄的歌言來表達難以開口的直白語言,即以歌代言,溝通感情;二來可以試探對方的思想敏捷程度,考驗對方反應能力水平,即以歌傳知,比睿斗智,畬族群眾俗稱為“比肚才”。即使到了今天,畬族歌言的傳統(tǒng)唱法中還保留著許多類似含蓄的表達方式,同時也保留了許多類似的歌言內容??梢?,畬族歌言的產生與這種社會生活氛圍也是分不開的。勞作的氛圍、節(jié)日的氛圍,以及其他聚集性的社會氛圍,結合早期畬族社會男女平等、交往自由的生活習俗,這些都是催生畬族歌言的因素。這在畬族歌言后來的發(fā)展歷程中也得到了進一步的佐證,因為畬族對歌主要集中在歌會、節(jié)日、婚嫁、做客(畬族之間串門走親戚的稱呼)等場合進行。這種社會生活氛圍造就了畬族歌言,同時也促進其不斷向前發(fā)展。
二、畬族歌言的發(fā)展
(一)畬族歌言的相關史料記載
《后漢書·度尚傳》記載:“(抗徐)初試守宣城長,悉移深林遠藪椎髻鳥語之人置於縣下,由是境內無復盜賊?!薄白调佟庇址Q“椎結”,意為將頭發(fā)結成椎形的髻,類似于今天畬族羅源裝和景寧裝的婦女頭飾,“椎髻”是畬族婦女發(fā)冠的特色?!白调嬴B語之人”,指的應是畬族先輩婦女?!逗鬂h書·度尚傳》成書時間約為公元25年-220年。西晉張華著的我國第一部博物學著作《博物志·異鳥》記載:“越地深山有鳥如鳩,青色,名曰冶鳥。……此鳥白日見其形,鳥也。夜聽其鳴,人也?!蹦纤畏冻纱蟆豆鸷S莺庵尽酚涊d:“苗人,盤瓠之種落也……,歲首祭盤瓠,揉雜魚肉于木槽,叩槽群號以為禮?!鼻迩螘r期,署名“里人何求”的《閩都別記》記載:“山都木客,凡深山大漂皆有。木客會吟詩,人皆羨之。”
上述史料所記載的“椎髻鳥語之人”“夜聽其鳴,人也”“叩槽群號以為禮”“木客會吟詩”等,應該都是“吟歌”。因此可以理解為,畬族在東漢、西晉時期或許就有了自己的歌言音樂文化的雛形。
(二)畬族歌言的發(fā)展歷程
“歌是原底祖公造,千古萬年記得心”,這唱出了畬族歌言的由來。由于畬族是一個只有語言而沒有文字的民族,對畬族歌言發(fā)展的詳細文字記載基本上是空白的,相關的史料記載也都是只言片語。畬族歌言形成的時期應該比較早,因為現(xiàn)在散居在全國的粵、閩、浙、贛等地的畬族群眾都保留了唱歌言的傳統(tǒng)。這種唱歌言的傳統(tǒng)應是在沒有遷徙之前就已形成了,在遷徙的過程中,雖然過著“隨山散處刀耕火種,食盡一山則他徙”的生活,但歌言應該始終伴隨著畬族群眾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口耳相傳,未曾離開。
遷徙結束以后,是畬族歌言發(fā)展的一個關鍵節(jié)點時期。這一時期產生了固定的村落,村落與村落之間以通婚、遷居等形式進一步建立起了聯(lián)通交往的族群紐帶。同時,生產方式悄然發(fā)生了變化,或者說生產方式的改變使族群的居住點固定下來,改變了以往那種相對原始的以狩獵為主的生活方式,逐步轉入以農耕為主的生活方式。進入農耕為主的生活方式后,生活節(jié)奏和生活規(guī)律也發(fā)生了變化。每年的秋收之后到來年的春耕開始之前是農閑時節(jié),這個時間段是畬族村落之間交往最為頻繁之時,親戚之間往來的“做客”成為了常態(tài)。畬族男女對歌一般情況下都是在外出“做客”的時間進行,如果沒有一個固定的村落,沒有一個固定的場所,那是無法對上幾夜歌的。所以,在結束了遷徙、改變了生產方式、有了固定居所的這一時期,是畬族歌言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奠定了畬族歌言發(fā)展的基礎。這一時期也基本形成了畬族歌言唱音獨特、曲調優(yōu)美的腔調。
(三)畬族歌言發(fā)展的繁榮時期
畬族歌言的繁榮與發(fā)展,目前已知的主要有兩個時期,一個是清末民初時期。清末民初是畬族歌言大發(fā)展的時期,這一時期畬族群眾已接受了漢文化的熏陶,許多畬族子弟有機會入私塾讀書,有的甚至參與了科舉考試。隨著文化水平的提高,代代口耳相傳的畬族歌言可以通過漢字進行編寫,并不斷地轉抄與傳唱,普及率提高了,歌言也興盛起來。
小說歌的興盛也在這一時期,根據(jù)1958年《畬族文藝調查報告》:“小說歌的誕生,大約是近一、二百年的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福建省霞浦縣白露坑村的鐘學吉。鐘學吉(1856-1924),7歲入私塾,20歲開設私塾,結合教學之余和在霞浦山民會館工作期間,根據(jù)漢族的章回小說和評話唱本,改編創(chuàng)作了100多部畬族歌言唱本,獲譽畬族“歌王”稱號,時稱“有山哈(畬民)處、就有鐘學吉之歌”,其部分作品被《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文學》等收錄。鐘學吉一生編寫了大量歌言,無論是數(shù)量還是質量,都明顯超過其先輩和同輩歌手。白露坑村的鐘學算、雷紹春等在鐘學吉的影響下,也改編了一些畬族歌言唱本。清末民初時期的白露坑村,簡直就是畬族歌言的海洋,代表了畬族歌言發(fā)展的最高水平。同一時期,浙江省云和縣東坑村的藍三滿也創(chuàng)作了著名的畬族歌言《長毛歌》??梢?,清末民初畬族歌言的發(fā)展極其繁榮,今天流傳下來的、最為大家所熟悉的《高皇歌》《唐伯虎》《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臺》《末朝歌》等基本上都是這一時期所改編的歌言作品。
畬族歌言的另一個繁榮時期是新中國成立后至改革開放前的幾十年間。這一時期黨和國家出臺了許多經濟上、文化發(fā)展上對民族特殊的政策扶持,這在歷史上是破天荒的,使得民族的自尊心與自信心大大增強。這一時期也創(chuàng)作了不少畬族歌言,主要有《山哈熱愛共產黨》《毛主席恩情似海深》《解放歌》《畬民笑開顏》等。這一時期還是畬族歌言土壤最為肥沃的時期,歌言得到了迅速的成長。每到農閑季節(jié),一有親戚竄門“做客”,男女就通宵達旦對歌,甚至還出現(xiàn)畬族男女在路上碰面,即使互不相識,也攔路對歌的情景。田間地頭對對歌言,都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梢哉f,整個畬族沉浸在歌言的歡樂的海洋中。畬族所有的一些習俗都離不開歌言,包括婚喪嫁娶、喬遷、做醮、祭祀、祭祖,等等。那一時期,人人學歌言,人人唱歌言,歌言在畬族群眾中是一項普及率最廣、參與度最高、最為流行的一種娛樂活動。今天留存下來的絕大部分歌言手抄本,基本上都是這一時期的。這一時期畬族歌言的繁榮發(fā)展程度可想而知。
三、畬族歌言面臨的危機
畬族歌言發(fā)展至今,已面臨極大的危機,傳統(tǒng)的畬族歌言已日漸式微。2012年9月,寧德市蕉城區(qū)政協(xié)港澳臺僑與民宗委開展了蕉城區(qū)畬族原生態(tài)畬語和歌言現(xiàn)狀專題調研活動。調研組深入全區(qū)8個鄉(xiāng)鎮(zhèn)、12個畬族聚居村和城區(qū)部分畬族群眾聚居點,先后召開了16場次座談會,走訪畬族干部群眾300多人次,發(fā)放畬族原生態(tài)畬語和歌言調查問卷表260份。問卷統(tǒng)計結果顯示:260份有效問卷中“不好意思講”“不愿意講”畬語的有196人,占75%;認為“沒有語言環(huán)境”的有248人,占94%;流利或基本能唱畬族歌言的占40%;剔除“基本能唱”之外,能流利唱畬族歌言的只占8.8%;45歲以下的年輕人基本上已不會唱畬族歌言。這次問卷調查地點是在全國畬族人口最多的區(qū)域(寧德市畬族人口占全國畬族人口的四分之一),也是畬族傳統(tǒng)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區(qū)域。可以想象在其他省份,畬族歌言的現(xiàn)狀更是不容樂觀。
畬族歌言如此之快地面臨危機,甚至瀕臨滅絕的境地,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最主要的是改革開放以后,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交通的便利、漢文化教育的進一步普及,畬漢之間通婚不斷增多,畬族社會傳統(tǒng)單一的農耕經濟逐漸融入社會發(fā)展的多元經濟,相當部分畬族群眾走出山門,遷居到經濟較發(fā)達的平原地區(qū)或城鎮(zhèn),拉近了畬漢民族之間的進一步融合。其次,由于畬漢之間的民族藩籬被打破,使得年輕一代在思想觀念上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傳統(tǒng)保守的思想逐步轉向了開放,開始不斷接受畬族社會之外的新鮮事物,畬族歌言固有的音樂形式受到了流行音樂、時髦音樂等多元音樂文化的挑戰(zhàn),畬族歌言在與外來音樂的競爭中喪失了大量原有的受眾群體。特別是在畬族青年中,大多數(shù)人對畬族歌言不感興趣,不愿學、不愿唱成為了事實,以至于畬族歌言與年輕一代漸行漸遠。
與畬族歌言相關的民族習俗的消失,也進一步加快了畬族歌言消亡的速度。比如,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一個畬族姑娘要出嫁,婚前必須到母舅村里“做表姐”(有些畬村也稱“做客”),其中有一項重要的儀式是對歌,就是姑娘需要接受畬族歌言能力的檢驗;姑娘在出嫁的當天,還要唱哭嫁歌;迎親隊伍要通過攔路對歌儀式,午餐時有“撬蛙”對歌儀式,還有難為“親家伯”的對歌儀式等。80年代以后,這些習俗開始逐步簡化,越往后就全部漢化了。習俗都沒了,對歌儀式更是蕩然無存了。此外,畬族歌言傳承最重要的方式——竄門走親戚“做客”時通宵達旦對歌的場景也逐漸消失了。一些信仰方面的,如喬遷儀式、祭祖儀式、做醮儀式、求雨儀式、哭喪儀式等中的歌唱也基本無存了。
畬族歌言——畬族文化中的瑰寶、我國民族音樂大家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如今已日漸凋零,對其傳承和保護亟需提上日程。
四、畬族歌言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
(一)畬族歌言的保護
由于畬族歌言在畬族社會發(fā)展進程中出現(xiàn)了危機,這些危機已引起了各方的重視。不論是政府、民間社團組織,還是畬族有識之士都在持續(xù)不斷地努力,為畬族歌言的保護多方面呼吁,并拿出了許多具體的實際行動。在立法方面,2017年5月25日福建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批準通過了《寧德市畬族文化保護條例》,這是首部畬族的地方性實體法規(guī)。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畬族歌言類獲批國家級非遺項目的有畬族民歌(福建、浙江)、歌會(福建瑞云四月八)、畬族“三月三”(浙江)等;獲批省級非遺項目的有福建霞浦畬族小說歌、福建畬族民歌(包括寧德畬族二聲部山歌“雙音”、寧德閩東畬族歌言、華安畬族民歌、南平嶺炳洋畬歌)、福州畬族山歌、浙江畬族民歌(包括景寧、建德、泰順、云和、平陽等)等。在歌言搶救保護方面,21世紀初,寧德市成立了搶救與發(fā)展畬族文化領導小組,開展畬族文化的搶救之路,用5年時間實施了“八個一”工程,編寫了一套12冊、500多萬字的畬族文化全書,《閩東畬族文化全書·歌言卷》是其中之一。同時,各地也組織編寫了許多畬族歌言類書籍。
在畬族歌言進校園方面,人口較多的畬族鄉(xiāng)基本上都開展了此項工作,有些民族中、小學已把畬族歌言進校園當成了一項常態(tài)化工作來抓。各地都結合各自畬族歌言的具體唱法,編寫了歌言傳唱教材,一周開設一至二節(jié)歌言課進行教學。一些高校也將畬族歌言引入校園進行現(xiàn)場教學,比如,福建省寧德師范學院擁有200多名畬族學生,在畬族歌言保護上,學院也做了許多課題研究和保護,希望能將畬族特色融入教學,從高校的角度進行了一些探索;學院自2016年12月開始,開設了福建省高校首個畬族歌言傳承班,為畬族歌言的傳承保護提供了可借鑒的新思路;為了做好此項工作,學院聘請了寧德市畬族歌言代表性傳承人雷仙梅進行現(xiàn)場教學,雷仙梅自編畬歌歌言40多首,內容包括敘事歌、傳說歌、小說歌、雜歌等,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
在舉辦歌會方面,福建省在全省各地已連續(xù)舉辦了八屆“三月三”畬族文化節(jié)。“三月三”是畬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各設區(qū)市、縣、村等每年都會在此節(jié)日舉辦歌會。每次舉辦歌會,四面八方的畬族群眾都會來現(xiàn)場參加,熱鬧非凡。歌會的舉辦,展示了畬族歌言的文化魅力,促進了畬族歌言的進一步傳承和發(fā)展,使更多年輕的一代接受畬族歌言、熱愛歌言、傳唱歌言。
在陳列展覽方面,許多設區(qū)市、縣級博物館、畬族專題類博物館、村級畬族文化展陳室,都布置、展陳了涉及畬族歌言方面的內容,收集了許多相關畬族早期歌言的手抄本等原始資料進行展示。在畬族歌言原生態(tài)聲音采集方面,各地也都對畬族歌言進行錄像錄音采集,保留了畬族歌言最原始的一手影像資料。
畬族歌言的保護僅靠以上這些措施還永遠不夠,不管從政府還是民間的層面還需要加大保護力度,在財政資金扶持、人才體系建設、傳承與弘揚載體等方面,還需重點扶持。
(二)畬族歌言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和社會實踐發(fā)展的必然要求,文化創(chuàng)新能夠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與發(fā)展,是一個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證,更是文化自身發(fā)展的內在動力與源泉。畬族歌言的創(chuàng)新傳承也不例外,要為其找到一條能與現(xiàn)實相適應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之路,避免出現(xiàn)傳承上的斷裂,使其在中華民族的音樂體系中依然保有獨特的魅力和應有的地位。畬族歌言在歷史上曾有過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嘗試。比如流行于閩東的蕉城、福安部分鄉(xiāng)鎮(zhèn)的畬族“雙音”,就是在畬族歌言傳統(tǒng)唱法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唱法。那些歌言功底扎實、思維活躍、反應靈敏的歌手,在對歌中相互比多、比快、比智慧、比肚才,由此造就了畬族“雙音”。閩東霞浦縣的“阿魯調”也是畬族歌言里一種非常獨特的唱腔。雖然“雙音”和“阿魯調”的唱法并沒有被大多數(shù)畬族群眾所接受,也不是畬族傳統(tǒng)歌言的主流,但作為一種新穎的唱腔,至今一直傳承了下來。
在畬族歌言創(chuàng)新方面,浙江平陽縣的畬族男歌手藍永瀟和麗水市的女歌手蘭蘭,做出了一些嘗試,他們在畬族歌言的創(chuàng)作與演唱方面恪守傳統(tǒng)的同時,又不拘泥于傳統(tǒng),大膽地將當今的流行音樂與原生態(tài)的畬族歌言進行融合,改變傳統(tǒng)歌言的音調與旋律,使畬族歌言更加多元、更加豐富,更具有時代的生命力,喚起了許多畬族青年男女重新對畬族歌言的喜愛。再如,近年來,寧德市畬族歌舞團編排的一些演出節(jié)目,如《山哈魂》《鳳冠銀光》《鳳凰到此》《祥瑞畬鄉(xiāng)》等均以畬族傳統(tǒng)文化為題材,將畬族歌言融入歌舞表演,是畬族歌言走向舞臺藝術的創(chuàng)新。這些畬族歌言的創(chuàng)新嘗試,煥發(fā)出畬族歌言的時代魅力。
創(chuàng)新是畬族歌言發(fā)展的主旋律。畬族歌言的創(chuàng)新永遠在路上,因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永恒不變的,畬族歌言必須在變化中求生存,在變化中求發(fā)展。這就需要更多的畬族歌言愛好者和研究者參與其中,將畬族歌言這一藝術瑰寶進行深度發(fā)掘和整理,并將其應用于音樂創(chuàng)作實踐,讓生活在快節(jié)奏的現(xiàn)代都市人返璞歸真,獲得原生態(tài)的藝術享受;同時也使畬族歌言不斷被外界了解、接受和認同,為其傳承發(fā)展提供空間,使其重新煥發(fā)出光彩與活力。
五、結語
“歌是山哈傳家寶,山哈歌言唱萬年。”這句歌詞唱出了畬族群眾對畬族歌言的喜愛,也是畬族歌言最真實的寫照。畬族歌言,源于勞動生活,內容廣闊、格律古樸、曲調豐富,是中華民族大家庭音樂文化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開發(fā)以后,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畬漢民族的融合,畬族歌言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其在畬族群眾中的普及與推廣遇到困難。然而,幸運的是,畬族歌言的傳承發(fā)展,已引起了各級政府的高度關注,也引起了民間文藝工作者的高度重視,并采取了許多切實可行的措施,相信這對畬族歌言的傳承發(fā)展必將起到積極有效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福建省少數(shù)民族社會歷史調查組.畬族文藝調查報告[M].北京:中國科學院民族研究所出版,1963.
[2]鐘雷興.閩東畬族文化全書·歌言卷[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3]蕉城畬族村落(內部資料)[Z].政協(xié)寧德市蕉城區(qū)委員會,2017.
[4]藍雪霏.試論畬族音樂的形成期與發(fā)展期[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2(2).
作者簡介:鐘榮富,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qū)文化館館員。